产业集聚
搜索文档
上海高质量孵化器④园区以政策和场景优势转型专业孵化
搜狐财经· 2025-08-06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信部引导孵化器行业摆脱对房租和政策补贴的依赖 探索以专业化服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转型 [3] - 上海高质量孵化器通过政策优势、场景开放和产业聚集等创新方式实现专业化孵化升级 [3][4][8] - 园区与孵化器在转型升级中功能相通 国有园区通过资源整合、品牌合作和产业生态构建成为高质量孵化的重要力量 [7][8][15] 孵化器新型运营模式 - 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采用"投孵联动+产业化赋能"机制 结合漕河泾产业基底与奇绩创坛项目筛选优势 聚焦算力聚合赛道 已落地近50家企业且30家进入产品验证阶段 [4] - 模速空间打造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通过五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累计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 占上海市61% 并汇集超千亿元规模金融资源 [4][9] 园区孵化器发展背景 - 国家政策要求高新区建设孵化器 并将孵化体系质量纳入考核指标 [5] - 园区与孵化器运营模式高度重合 均以地产、政策和基础服务为核心 区别在于服务对象不同(孵化器侧重初创企业/园区青睐龙头企业) [6] - 新增孵化器业务对园区边际成本较低 常被作为提升科技服务形象或完成考核任务的标配 [7] 专业化转型路径 - 政策优势最大化:模速空间提供100%算力补贴(2023年以来市区两级已提供3.6亿元支持)、最高500万元备案奖励及1000万元场景支持 并建立专班服务团队 一年协助企业申报政策近百项 获取资金超亿元 [9][10][11] - 开放应用场景:漕河泾开发区为AI企业开放智慧园区场景 包括配送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等 园区通过资源整合打通道路通行、商场进入和电梯使用等落地壁垒 [12][14] - 创造产业聚集:模速空间形成覆盖算力/芯片/语料、基础模型、垂直应用的全产业链集群 奇绩创坛通过"物理空间+社群网络"双重网络实现产业对接 [15] 转型挑战与局限 - 政策效果依赖政府决策力度 需建立高效政园联动机制实现红利最大化 [11] - 应用场景支持存在偶发性和零散性 需建立制度化开放机制提升普惠性与可持续性 [14] - 产业聚集面临持续招引优质企业压力 且物理集聚不等于产业融合 最终成效取决于市场需求与企业合作意愿 [15]
陕西商洛市前5月招商引资实际使用内资超40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06:30
招商引资总体成效 - 1-5月招商引资实际使用内资44.47亿元 同比增长27.44% [1] - 新签项目179个 总投资279.94亿元 [1] 产业集聚发展 - 围绕五大产业链群和6条重点产业链开展招商 [1] - 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触摸显示和5G电源产业集群 引进智能玻璃面板/智能中控/显示模组等关联企业 [1] 企业服务与升级 - 招商服务中心加强企业常态化联系 解决用工/用能/融资难题 [1] - 引导老企业上新项目 持续追加投资扩大产能 [1] 区域产业承接 - 通过驻外机构定点招商承接东部南部产业转移 [2] - 利用"宁商协作"平台引进中天禹辰/国飞无人机等特色项目 [2] - 依托"西商产业融合"承接西安都市圈外溢项目 引进陕西忠果农产品数字产业园/陕西中玻特种玻璃生产项目 [2] 招商模式创新 - 采用"以投带引"/"招投联动"模式与政府投融资平台/国企基金合作 [2] - 通过"基金+招商"模式发挥高新金资产业基金杠杆作用 引进领充新能源项目并实现试运营 [2]
广州服装产业,为什么那么“快”?
虎嗅· 2025-08-04 08:44
产业集聚效应 - 康鹭片区依托全国最大最全的中大纺织商圈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实现从原料到设计到加工的一站式生产[2] - 产业集聚催生多样化工艺覆盖(花边、刺绣、印花、洗水等),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小众工艺因单量充足得以生存[2] - 生产与工艺深度绑定,柔性生产模式下反应速度成为核心竞争力[3] 生产单元小型化 - 3平方公里区域内每100-200米即可获取全部生产要素,形成N个微型生态圈[4][6] - 单栋工厂楼可自成完整生产链,辅料/工艺档口就近分布实现即时响应[5][6] - 供应商基于规模需求提供近地服务,电话调度即可快速满足生产需求[4] 信息流通机制 - 类熟人社会结构促进信息高效流通,小卖部/修理行等成为关键信息节点[7] - 针车行等中介机构串联资源网络,快速匹配辅料(包装袋、吊牌等)采购需求[7] 社会信任体系 - 高订单密度增强产业黏性,上下游工厂形成稳定合作与长久预期[8] - 熟人信任降低交易成本,送货时效可达"电话下单即达工厂门口"[9]
土地开发强度仅27.3%,谢岗如何成为明星企业的投资热土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0:10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 谢岗GDP增速超20%,土地开发强度仅27.3%,通过新产能填补旧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1] - 通过"全域统筹+连片改造"模式拆除低效用地超500亩,释放银瓶现代产业园等载体,保障17.9亿元工业投资落地[2] - 形成"1个百亿元项目+4个20亿元以上项目+62个亿元以上项目+314家规上企业"的先进制造业矩阵[7] 重大项目引进与产业集群 - 比亚迪累计投资约105亿元,拿下126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建设汽车零部件基地[3] - 爱培科机器视觉智能产业园总投资2.7亿元,占地27.97亩,预计实现15-18亿工业产值[5][15] - 企业互动频繁,供应链及协作单位表达落户意愿,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7] 土地资源与空间优化 - 谢岗土地开发强度27.3%,具备承载大项目的连片土地资源,吸引比亚迪等龙头企业[3] - "工改工"项目累计改造588亩,规划建设107万平方米厂房,激活低效工业用地[7][8] - 银湖现代化产业园规划7720亩,投资4.28亿元建设17.9万㎡工业安置房[10] 区位优势与配套建设 - 谢岗位于深莞惠交通节点,4条高速环绕,90分钟可达大湾区主要城市[12] - 新建小学、公租房等配套设施,新增公共服务面积超30万平方米,形成"15分钟生活圈"[14] - 交通路网无缝衔接高速,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14] 产业链定位与发展策略 - 需明确谢岗在产业链中的定位,聚焦最有利环节发力[2][15] - 通过制度创新连接重点项目,厘清传统与新兴产业关系[15] - 前瞻性布局土地空间优势,转化为增长态势[11]
上海奉贤:持续壮大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等领域产业集聚规模 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等
快讯· 2025-07-11 10:43
行业发展规划 - 上海市奉贤区发布《奉贤区通用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重点发展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聚氨酯、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等领域 [1] - 以杭州湾开发区为重点深化奉贤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强与上海化工区联动合作 [1] - 以工业综合开发区、四团镇为重点,联动东方美谷、临港等周边区域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产业 [1] 产业集聚方向 - 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领域依托康达新材、金力泰、保立佳等重点企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 [1] - 工程塑料、聚氨酯领域以大韩道恩、尼伦化学等企业为核心推动产业集聚 [1] - 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领域依托西格里、榕融等企业培育骐杰碳素等潜力企业 [1] 下游应用领域 - 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产业将吸引光伏、电池、汽车、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企业加速集聚 [1]
政策助推资本循环加速 广东并购重组驶入“快车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3 20:35
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迸发 - 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并购重组227单,涉及金额780亿元 [1] - 披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超20单,持续位居全国首位 [2] - 首单百亿级"A收H"、首单跨界脱困转型等典型案例不断涌现 [2] 典型案例分析 - TCL科技半年内实施两起百亿级并购,收购LG广州增强IPS产能和技术积累,整合TCL华星股权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2] - 松发股份通过资产置换转型高端船舶制造,资产规模、质量和经营能力显著增强 [2] - 瀚蓝环境私有化粤丰环保后,生活垃圾焚烧业务规模从45,050吨/日提升至97,590吨/日,增长117%,规模晋升至国内前三、A股第一 [2] 政策支持与服务优化 - 广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 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鼓励科技型企业和传统产业企业并购重组 [3] - 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有效投资体系 [3] - 广东证监局建立发展专班工作机制,"一司一策"制定推动方案,累计培训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超1500人次 [3]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 成立"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踊跃加盟 [4] - 建立并购重组"标的库",在库企业已超千家 [4] 大湾区优势与内外联动 - 辖区上市公司积极"出海并购",进行全球化布局 [5] - 制造业企业数量多、体量大、活力强,提供丰富优质并购标的 [5] - 广东省政府引导基金存量规模居全国首位,股权创投行业稳居全国前列 [6] - 设立S基金联盟并发行3只总规模40亿元的S基金,成立国内首个集成电路产融联盟 [6] 未来发展方向 - 广东证监局将持续强化与省市政府部门协同联动,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布局 [6]
海事金融活水涌 航运升级正当时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11
行业现状 - 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2024年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均位居世界首位 [1] - 租赁业务在船舶购置 设备更新 产能升级等环节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1] -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是中国制造2025年列出的十大战略发展方向 海工装备制造业位于全球前列 建造水平全球领先 [5] 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8月发布《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发展鼓励清单》 将船舶等重要设备和重大技术装备纳入清单范围 [2]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9月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提到船舶 海工装备等租赁业务 [2] - 天津2024年7月发布政策支持金融租赁公司设立航运租赁专业子公司和项目公司 [3] - 广东省发布条例鼓励发展海洋设备融资租赁 供应链金融 [3] 企业实践 - 国海公司将原设计用于油气行业的海工装备改装用于海上风电 实现库存装备资产盘活 [4] - 深圳租赁连续落地SBM FPSO与Golar FLNG等联合租赁项目 拓展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国际化业务 [5] - 中银金租通过融资租赁直租模式向希腊船东公司交付两艘"中国造"船舶 [5] 行业前景 - 金融租赁行业在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日益重要 未来有望与海洋经济实现更深度的融合 [3] - 海工行业将在国际舞台上持续领航 为海洋经济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6]
电子化学品国产化正当时
中国化工报· 2025-06-13 11:06
行业现状与国产化进展 - 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平板显示、新能源等行业的关键支撑材料,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气体等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2] - 中国在高端电子化学品领域逐步突破技术壁垒,国产化率提升,但部分领域仍有较大差距 [2] - 光刻胶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南大光电、彤程电子等在KrF、ArF光刻胶研发和量产上实现突破,但高端光刻胶核心原料仍依赖进口 [3] - 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约50%,但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用产品仍依赖进口 [3] - 封装材料领域传统产品进展显著,但部分高端封装材料国产化率不足10% [3] - 柔性电子设备关键材料和设备自给率较低,仍需进口 [3] 绿色化与智能化转型 - 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深度变革,循环生产网络和工艺革新成为重点方向 [4] - 英特尔通过AI实时分析刻蚀液金属离子浓度,提升氢氟酸循环利用率 [4] - 住友化学开发低温真空蒸馏技术回收EUV光刻胶,纯度达99.9%以上,成本降低30% [4] - 汉高开发大豆油基焊膏,VOCs排放减少90%,焊接良率提升0.3% [4] - LG利用捕获的二氧化碳合成晶圆封装材料,固碳率达31% [4] - 3M推出新型碳氢表面活性剂替代全氟化合物 [4] - 北京化工大学发明精馏技术和超净高纯试剂制备节能新技术,分离过程能耗占化工能耗60% [4] - 应用材料公司通过AI优化CMP研磨液配方,实验次数从5000次压缩至200次,研发周期缩短60% [5] - 巴斯夫在上海电子材料基地构建全流程虚拟模型,实时优化能耗和物料流 [5] 产业集聚与协同创新 - 长三角电子化学品联盟依托区域产业基础,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6] - 上海在先进制程光刻材料、清洗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 [7] - 江苏培育出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领域多家龙头企业 [7] - 浙江推动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集聚一批电子化学品代表企业 [7] - 安徽因显示面板产能高,成为光刻胶重要量产基地 [7] - 德国莱茵河化学走廊通过一体化生产、产业共生和闭环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7] - 国外企业在物流整合、技术创新和数字化管理方面形成产业聚集优势 [7]
10.26万亿元、200亿元,利好积聚!“数”里行间透视中国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6-05 10:52
国家高新区经济表现 - 2025年前4个月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0.26万亿元 同比增长7.3% [1][3] - 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跻身万亿级产业集群 武汉东湖光电子产业规模占全国50% [5] - 国家高新区布局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前沿领域 未来产业初步形成优势 [5]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 [8] - 1-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679个 河北等6省市开工率超50% [10] - 各地改造重点差异化:河北甘肃聚焦环境治理 广东山西引入智能设备 宁夏山东增设服务设施 [10] 城市更新财政支持 - 中央财政对20个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每城不超过12亿元 [11][13] - 补助资金重点投向地下管网改造、垃圾分类处理、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等领域 [13] - 财政部计划未来几年累计补助超200亿元 支持北京等20城建立可持续更新机制 [13] 大宗商品市场动态 - 5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至110.3点 监测的50种商品中17种价格上涨 [14][16] - 分行业表现:有色价格指数环比涨0.9% 化工指数止跌反弹0.5% 农产品指数连续5个月上升 [17] - 黑色、矿产和能源价格指数继续下行 专家建议加强公共产品投资以扩大市场需求 [17][19] 国际航空货运发展 - 2025年前5月全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超100条 每周增加往返航班195个 [20][21][24] - 航线结构以亚洲(47条)、欧洲(41条)为主 北美方向新增10条 [23] - 主要运输货物为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及生鲜货物 [23]
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提升居民生育率
经济观察报· 2025-05-07 17:17
城镇化与生育率关系研究 - 城镇化水平与生育率呈现"U"型关系,初期因忽视医疗、房价、教育等问题导致生育率下降,后期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可提升生育水平 [3] - 城镇化带来的收入增加、教育、房价、社保等因素对生育率有显著直接、间接及总效应,且空间外溢效果优于本地影响 [3] - 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生育意愿更低,多胎意愿呈递减趋势,户籍城镇化对中高育龄群体、低收入群体及东部地区影响显著 [3] 户籍政策与生育意愿差异 - 户籍转变对低育龄、中等收入及中西部地区群体生育水平有促进作用 [3] - 异地城镇化模式下高育龄人口生育意愿更显著,收入水平提升对生育意愿有普遍促进作用 [3] - 社会保障的"挤出效应"在异地城镇化模式下更显著 [3] 城市福利与生育意愿关联 - 城市福利与生育意愿呈"倒S"型关系,目前处于第一个拐点前 [3] - 中低层级福利城市生育意愿与福利水平呈"反倒S"型,福利均等化可释放生育缺口 [3] - 经济福利提升后,企业数量多的城市倾向生育二孩以内,人口规模大、第三产业发达城市更愿生育三孩及以上 [3] 产业集聚与生育率动态 - 制造业集聚存在门槛效应,超过阈值后运输成本与生育率关系由同向转为反向 [3] - 制造业集聚程度高的地区,收入效应大于生活成本替代效应,运输成本越低生育率越高 [3] 研究创新与学科贡献 - 研究填补了户籍改革政策对生育意愿影响及不同城镇化模式比较的文献空白 [2] - 通过交叉学科方法系统分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维度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1][2] - 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低生育率陷阱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