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协同效应

搜索文档
最高贴息3000元!这一新政惠及汽车消费 专家:杠杆效应显著,新能源渗透率或破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7:44
政策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 - 贴息范围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的一般消费和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领域明确纳入贴息范围,包括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等消费场景 [1] - 对于5万元以上的消费,贴息计算以5万元为上限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5]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5] - 每位借款人在单家银行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累计贴息不超过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 [5] 金融机构响应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贷款经办机构共23家,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5]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发布公告称将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方案》 [6]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表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6] -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表示后续将通过手机银行App、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营业网点等渠道公布办理流程等实施细则 [6] 行业影响 - 以5年期20万元汽车贷款为例,贴息后实际利率下降1%,月供可减少约170元,总利息节省超1万元 [4] - 政策通过降低购车成本将有效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进而促进汽车销量的增长 [4] - 相较直接补贴,该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杠杆效应显著,1%的贴息比例可撬动百倍于财政资金的消费贷款 [12] - 政策投放精准度高,能够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重点刺激汽车等大额消费 [12] -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44%的基础上,预计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渗透率有望突破50% [12] - 政策将引导消费者选择更高配置或更大排量的车型,推动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 [12] - 随着汽车消费的增长,将直接带动包括零部件制造、充电桩建设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消费-生产-就业"的良性循环 [12] 市场现状 - 今年1~7月,汽车市场累计产销分别达到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 [11] - 7月份汽车市场单月产销分别实现13.3%和14.7%的同比增长,呈现"淡季不淡"特征 [11] 落地情况 - 中国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执行该项政策,仍以特斯拉的金融方案为准,当前提供的是首付7.99万元的'5年0息'贷款活动 [10] - 特斯拉中国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收到配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销售端仍以现有的金融促销方案为主 [10]
金海通:金海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附录
2023-02-16 00:22
公司概况 - 公司前身为金海通有限,2012 年 12 月组建,2020 年 12 月 15 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4500 万元[45][46] - 公司现有股东 17 名,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崔学峰、龙波,合计控制公司 31.59%的股份及表决权[63][200] 财务数据 - 2019 - 2022 年 1 - 6 月营业收入分别为 7158.83 万元、18518.30 万元、42019.39 万元和 21108.13 万元[41] - 2019 - 2022 年 1 - 6 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分别为 678.24 万元、5404.85 万元、15285.94 万元和 7678.75 万元[41] - 2019 - 2022 年 1 - 6 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1302.02 万元、4877.50 万元、6290.42 万元和 2798.85 万元[41] - 报告期各期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 1107.78 万元、3894.16 万元、8801.84 万元和 5741.18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15.67%、21.41%、20.98%和 27.20%[81][93]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63.65%、66.09%、54.80%和 68.83%[82] - 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3917.49 万元、7127.84 万元、13632.27 万元和 15538.56 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54.72%、38.49%、32.44%和 36.81%[88]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9517.10 万元、11052.52 万元、22834.76 万元和 26790.37 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 54.55%、29.80%、39.46%和 41.89%[89]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57.16%、57.62%、57.42%和 57.89%[90] 发行信息 - 本次拟公开发行股份 1500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 25%,每股发行价格为 58.58 元[15] - 证券发行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市交易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14][15] - 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 54681.19 万元,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 500 套测试分选设备和 1000 台(套)测试分选设备机械零部件及组件的生产能力[94][95]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用测试分选机,应用于后道工序封装测试[193] - EXCEED 系列产品基于 QFN 芯片测试分选故障停机率能达到 Jam rate<1/10,000,UPH 最大达到 13500 颗[121] - 测试分选机目前支持最多测试工位为 16 工位,产品可支持的分选尺寸区间为 2*2mm~100*100mm[121] - 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有相关专利权及软件著作权,独立承担“02 专项”中“SiP 吸放式全自动测试分选机”课题研发并获验证合同书[196] 市场与竞争 - 2020 - 2021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在全球占比分别为 26.30%、28.86%,2020 年我国大陆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市场规模为 91.35 亿元,2015 - 2020 年复合增长率达 29.32%[101][102] - 2020 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封测行业销售规模为 2509.50 亿元,同比增长 6.80%,2010 - 2020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14.79%;2021 年为 2763.00 亿元,同比增长 10.10%[115][116] - 行业受宏观经济和半导体终端应用领域影响,欧美、日韩企业有竞争优势,部分原材料向境外采购,国际贸易摩擦升级或影响公司经营[79][80][81] 内部控制与整改 - 尽职调查发现公司内控体系需完善,未设内审部门,董事会专门委员作用待提高[197] - 整改后已优化内控流程,设审计部,明确职责,董事会参与管理效果提升[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