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整
搜索文档
 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下属子公司重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结果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4:15
 重整事件概述 - 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辽宁朝阳正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债权人申请并进入重整程序 [1][2] - 2025年10月10日,公司公告其子公司朝阳正邦重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表决结果 [4]   重整程序关键时间节点 - 2025年7月25日,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朝阳正邦的预重整申请 [1] - 2025年9月4日,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对朝阳正邦的重整申请并指定管理人 [2] - 2025年9月5日,管理人启动债权申报,并定于2025年10月10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3] - 2025年9月23日,法院准许朝阳正邦在管理人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4]   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的债权人共30家,占全体债权人总数的96.77% [4]   《重整计划(草案)》表决结果 - 优先债权组:3位有表决权债权人,2位同意,同意人数占比66.67%,同意债权金额为16,640,780.68元,占该组债权总额21,617,932.88元的76.98% [4] - 职工债权组:1位有表决权债权人,1位同意,同意人数占比100%,同意债权金额为18,000元,占该组债权总额的100% [5] - 普通债权组:25位有表决权债权人,24位出席,20位同意,同意人数占比83.33%,同意债权金额为189,162,953.16元,占该组债权总额190,920,528.28元的99.08% [5] - 出资人组:1位有表决权出资人,1位同意,同意人数占比100% [6] - 综上,各组均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7]   其他议案表决结果 - 《财产管理方案》:26位有表决权债权人,25位出席,22位同意,同意人数占比88%,同意债权金额为189,699,423.07元,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99.36% [8] - 《采取非现场方式召开债权人会议及表决的方案》:26位有表决权债权人,25位出席,23位同意,同意人数占比92%,同意债权金额为190,549,636.88元,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99.80% [9] - 以上方案均获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 [9]
 “中国民营船王”任元林拟入主杉杉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2 22:17
 重整计划核心安排 - 公司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其子公司朋泽贸易的合并破产重整案已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并将于2025年10月21日召开第三次债权人会议进行表决 [1][2] - 由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牵头的投资人联合体计划通过复杂交易安排,最终合计取得并控制杉杉股份23.36%股票的表决权 [1][2] - 具体路径分为三步:投资人持股平台直接收购9.93%股票,TCL产投直接收购1.94%股票;通过与服务信托组建的合伙企业间接收购0.89%股票;剩余杉杉集团持有股票的表决权将全部委托给投资人持股平台 [3]   潜在控制权变更 - 若重整计划获批并顺利执行,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新扬子商贸的实际控制人任元林 [1][4] - 任元林是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创始人,被称为“中国民营船王” [1][4]   重整计划面临的不确定性 - 重整计划的最终落地存在审批风险,需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出资人组会议表决并获得法院裁定批准 [4] - 部分重整投资人需完成经营者集中申报,若主管部门作出禁止决定,《重整投资协议》将自动解除 [5] - 存在重整投资人无法按照约定履行相关义务的履约风险,包括能否按时足额支付高达数十亿元的重整投资款 [5]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公司强调控股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5] -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本次事项目前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实质影响 [5]
 发现企业的价值 | 解码南京红太阳破局重生路径
 新华网· 2025-10-12 20:55
 政策与监管环境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以加强监管并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2] - 国资委要求各地国资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并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参与上市公司重整有关事项的通知》[2] - 红太阳重整案是新"国九条"出台后全国首例完成且执行完毕的上市公司重整案[3]   红太阳公司重整过程与成果 - 南京中院于2024年12月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成功化解141亿元债务,稳定近万名职工就业,维护300余户债权人和2.04万户中小股东权益[3] - 公司于2025年6月成功"摘帽",股票简称由"ST红太阳"变更为"红太阳",日涨跌幅限制由5%恢复为10%[3] - 重整采用"协同重整+预重整+重整"的创新模式,为后续上市公司风险处置提供范式[3]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0.07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3.88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3.89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10.85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6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0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37亿元,较2024年全年亏损明显收窄[4] - 自2024年12月"摘星"后至报告期,股价最大涨幅达83%,截至10月10日收盘报6.63元[4]   战略转型与国资赋能 - 2024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云南合奥产业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转为曲靖高新区管委会,公司正式成为国有企业[5] - 国资介入基于产业协同逻辑,计划利用公司技术优势在云南曲靖建设零碳园区,发展生化农药、生物质新能源等产业,项目计划2025年内投产[5] - 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重塑,新董事会引入国资背景产业专家并保留原核心技术骨干,实行"三重一大"前置研究程序[6]   技术与业务创新 - 重整过程中对公司的600余项专利进行全面评估,深度挖掘其绿色农药核心专利的技术价值[6] - 公司拥有敌草快二氯盐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并成功进军生物农药及微生物菌剂市场,K酸、氯虫苯甲酰胺技术改造已完成,技改后产能于2025年8月中下旬完全释放[7] - 公司正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计划整合当地木薯资源,并新建生物乙醇项目以发展生物新能源产业[8]
 155亿债务压垮豪门?杉杉股份2年股权战落幕,船王携资本财团夺得控制权
 搜狐财经· 2025-10-11 17:4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创始人郑永刚于2023年2月猝然离世,引发公司控制权之争 [2] - 2023年3月,长子郑驹当选董事长,但继母周婷以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监护人身份主张实控权,内斗持续数月 [2] - 2023年5月董事会换届后,郑驹与周婷均进入董事会,郑驹续任董事长,内斗暂告段落 [2] - 2024年9月30日,任元林旗下新扬子商贸牵头财团以32.84亿元获得杉杉股份23.36%股权,重整后任元林将成为新实际控制人 [2]   公司财务状况与债务危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高达155.92亿元,其中90.58亿元将于一年内到期 [2] - 公司账面现金仅为28.22亿元,面临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2] - 债务危机于2024年下半年集中爆发,公司于2024年6月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2]   业务基本面与市场表现 - 公司锂电及偏光片业务表现强势 [2] - 公司股价从2024年6月初的7.64元/股一路上涨至9月30日的15.13元/股,涨幅接近100% [3] - 国庆假期后股价出现下行,截至10日收盘报14元/股 [3]   新任实际控制人背景 - 新任实控人任元林有“中国民营船王”之称,多次上榜胡润全球富豪榜 [3] - 其投资版图横跨金属、船舶、化工等多个领域,共投资了57家企业 [3] - 此次投资由任元林旗下新扬子商贸牵头,并联合了TCL产投等资本财团 [2]
 继母长子豪门“内斗”两年落幕 72岁“中国民营船王”拟入主杉杉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14:51
 控股股东重整方案 - 杉杉股份控股股东杉杉集团重整管理人已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并将于2025年10月21日召开第三次债权人会议进行表决 [2][8] - 由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牵头的重整投资人联合体计划通过交易安排取得杉杉集团及其子公司持有的杉杉股份23.36%股票的控制权 [2][8] - 重整投资人联合体包括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8]   控制权变更路径 - 投资人将通过“三步走”方案实现控制:投资人持股平台直接收购杉杉股份9.93%的股票,TCL产投直接收购1.94%的股票 [9] - 新扬子商贸指定子公司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间接收购杉杉股份0.89%的股票 [9] - 杉杉集团重整后保留的剩余杉杉股份股票的表决权将全部委托给投资人持股平台,TCL产投等通过收购取得的股份表决权也需委托,最终投资人持股平台合计控制23.36%股票的表决权 [9]   潜在新实际控制人 - 若重整计划获批并顺利执行,杉杉股份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任元林,其为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被称为“中国民营船王” [2][10] - 任元林是扬子江船业集团创始人,通过资本运作将企业打造成全球造船行业前十强并成功上市 [10]   控制权变更的不确定性 - 重整计划生效需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出资人组会议表决并获得法院裁定批准 [10] - 部分重整投资人需完成经营者集中申报,若主管部门禁止集中,《重整投资协议》将自动解除 [11] - 存在重整投资人无法按约定履行义务的风险,包括能否按时足额支付高达数十亿元的重整投资款 [12]   公司近期控制权演变 - 创始人郑永刚2023年2月因心脏病去世后,其子郑驹与遗孀周婷发生控制权争议 [3] - 郑驹于2023年3月当选杉杉股份董事长,2023年5月董事会换届后郑驹与周婷均进入董事会,郑驹仍任董事长 [3] - 2024年11月,郑驹辞去董事长职务,周婷全面掌舵“杉杉系” [3] - 2025年2月,杉杉集团被裁定进入实质合并重整,郑氏家族对“杉杉系”的控制画上句号 [4]   公司当前经营状况 - 公司强调控股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12] -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12]
 *ST花王:部分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 已向东阿法院申请终止本次执行程序
 中证网· 2025-10-11 09:35
 公司财务事件 - 公司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 总金额为84042万元 [1] - 资金冻结由历史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引起 东阿法院裁定执行 [1] - 公司认为此次执行程序违反《企业破产法》规定 已向法院申请终止执行 [1]   公司重整进展 -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9月9日裁定受理对公司重整申请 [1] - 法院于2024年11月15日裁定批准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 [1] - 根据破产法 经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 [1]   公司应对措施与影响评估 - 公司表示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不会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 - 公司正积极与各方沟通 要求依法依规处理并协商风险化解途径 [2] - 公司正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财产安全 并努力尽快协商解除账户冻结 [2]
 32亿“攒局”杉杉股份,“民营船王”任元林再布资本棋局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0 19:49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杉杉集团重整计划取得关键进展,与由新扬子商贸、新扬船、TCL产投和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签署《重整投资协议》[1][2] - 重整投资人联合体将通过直接收购、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及剩余股票表决权委托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股份23.36%股权的控制权,交易总对价为32.84亿元[1][2] - 若重整成功,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牵头方新扬子商贸的实际控制人任元林,持续一年多的控制权之争或将落幕[1][3]   重整背景与原因 - 控制权变局的根源是2023年2月创始人郑永刚离世后,其子郑驹与遗孀周婷之间爆发控制权之争,导致管理层持续动荡[1][2] - 由于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出现债务逾期等问题,其所持公司部分股权被司法标记及轮候冻结,并于2024年3月被法院裁定实施合并重整[1][2] - 新扬子商贸等实力机构入局,部分源于公司净利润恢复增长以及对其新能源布局的考量[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经营承压,全年营业收入186.80亿元,同比下降2.05%,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同比下降147.97%,为近年来首次亏损[5]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回暖,营业收入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79.59%[1][5] - 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两大核心主业,上半年合计贡献净利润4.15亿元,同时非核心业务亏损幅度同比收窄[1][5]   核心业务竞争力 - 偏光片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大尺寸LCD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约34%,持续保持全球第一[6] - 负极材料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量蝉联榜首,出货量占负极行业总出货量的21%[6] - 公司自1999年转型进入锂电池材料领域,并于2021年通过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形成负极材料与偏光片的双主业格局[5]   新实控人背景与战略 - 新任实控人任元林为扬子江船业创始人,素有中国"民营船王"之称,其职业生涯从技术学徒起步,于1999年成功推动企业改制为中国首家由国有船厂改制为民营的造船企业[8][9] - 扬子江船业在新能源领域早有布局,其绿色清洁能源船制造基地已于2025年开工,集团手持订单中清洁能源船订单价值占比约74%[7][9] - 新扬子商贸作为扬子江金控在国内的核心投资平台,目前对外投资企业达57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63亿元,净利润4.45亿元,总资产109.40亿元[3][7]   市场表现 - 受重整消息和盈利改善影响,公司股价从2025年4月初的6.14元低点一路攀升,截至10月10日报收14.03元/股,区间累计涨幅高达129.25%,总市值达到315.59亿元[6]
 杉杉股份重整落地,“民营船王”任元林拟入主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0 16:12
9月30日晚间,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朋泽贸易与重整投资人组 成的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联合体由新扬子商贸、新扬船、TCL产投和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组 成。 截至目前,新扬子商贸对外投资企业达57家,涉及金属、船舶、化工、投资管理等领域。2024年,新扬 子商贸实现营收10.63亿元,同比增长86%,并实现投资收益4.73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4.45亿元。 而此次重整还需从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离世说起。2023年郑永刚的突然离世,引发了家族内部控制权 争夺,管理层动荡直接导致杉杉集团的资金链出现危机。最终在今年3月,杉杉集团被法院裁定破产重 整。三个月后,管理人发布意向投资人招募公告,正式进入司法重整程序。 着眼于公司基本面,杉杉股份目前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双主业发展。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 示,2025年上半年,其子公司杉杉科技在人造石墨领域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占负极行业总出货量的 21%。 根据协议,将由新扬子商贸牵头和新扬船共同设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本案投资人持股平台,其中新 扬子商贸系该平台的第一大有限合伙人。通过"直接收购+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剩余保留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杉杉集团有限公司重整 暨投资获得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的自愿性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09 13:0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TCL科技聚焦半导体显示和新能源光伏主业发展,持续关注产业链关键战略环节及核心价值节点动态, 不断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效率,维护产业生态,实现企业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以及对标的公 司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同,公司通过TCL厦门产投,与新扬子商贸、新扬船投资、中国东方深圳分公司组 成联合投资方,投标参与杉杉股份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的合并破产重整(以下简 称"本次重整")。 联合投资方于近日收到本次重整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通知,联合投资方被确定为重整投资人。 2025年9月29日,联合投资方与管理人、杉杉集团、宁波朋泽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TCL厦门产投参与本次重整的投资额为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本次重整实施完成后,TCL厦门产投将获 得杉杉集团及宁波朋泽持有的43,700,900股杉杉股份股票,占杉杉股份总股本的1.94%(最终取得股份 数量以交易协议约定的调整条款以及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且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草案) ...
 杉杉股份百亿负债被接盘,股价“提前狂欢”5个月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09 10:49
 文章核心观点 - 杉杉股份控股股东杉杉集团的重整案中,出现股价在重大信息披露前长时间异常上涨的情况,引发内幕信息泄露的严重质疑 [5][16][19] - 尽管重整引入以任元林为首的“白衣骑士”投资联合体可能挽救公司,但股价自4月中旬至9月30日累计上涨159.8%的“提前狂欢”对资本市场公平性构成挑战 [5][17][19]   公司财务状况与债务危机 - 控股股东杉杉集团面临严重债务危机,截至2024年6月总负债达398.95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20.37亿元,而账面现金仅60.9亿元,偿债缺口高达59.47亿元 [7] - 杉杉集团持有的杉杉股份73.12%股权遭司法冻结,91.66%股份被质押,截至2025年1月,集团超95%债务需在1年内偿清,有息负债总额为126.21亿元 [7] - 杉杉股份2024年出现上市以来首亏,营业收入186.8亿元同比下降2.0%,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同比下降148.0%,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68亿元同比下降451.1% [9] - 截至2025年6月末,杉杉股份货币资金28.22亿元,存货66亿元,但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合计高达90.58亿元,公司市值从700多亿一度缩水至不到140亿 [9][10]   重整方案与投资联合体 - 以“中国民营船王”任元林旗下新扬子商贸为牵头方,联合新扬船、TCL产投、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组成的投资联合体,将以32.84亿元对价取得杉杉股份23.36%股权的控制权 [5][12] - 交易结构通过设立持股平台、表决权委托等方式实现以小博大和风险分散,新扬子商贸直接收购部分股权出资占比不低于40%,TCL产投斥资不超5亿元收购1.94%股权 [15] - 重整存在产业协同考量,TCL产投母公司TCL科技是杉杉偏光片核心客户,任元林旗下扬子江船业推进的100亿元LNG清洁能源项目与杉杉新能源主业形成呼应 [15]   股价异常波动与内幕交易疑云 - 杉杉股份股价从4月8日收盘价6.12元飙升至9月30日的15.90元,期间最高触及16.22元,累计涨幅达159.8%,股价启动时间远早于6月发布重整投资人征集公告和9月底披露投资人名单 [5][16][17] - 股价提前5个月启动,难以用“市场预期”解释,涉嫌违反《证券法》关于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在信息公开发买卖证券的规定,但监管认定面临知情人范围广、资金操作隐蔽等现实难题 [19] - 此次重整对象为杉杉集团而非上市公司本身,是否适用“股价异常波动且涉嫌内幕交易应暂停重组审核”的规定存在分歧,截至发稿监管机构尚未就股价异动发出问询函或披露调查进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