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重整
icon
搜索文档
被恶意抹黑、诋毁!汇源果汁,最新声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19:27
公司声明与市场传闻 - 汇源果汁发布严正声明,驳斥"走向末路"等不实传闻,称其为恶意夸大事实、抹黑民族品牌的行为[1] - 公司强调自2022年重整成功后经营情况持续改善,并获"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认证[1] - 汇源果汁表示将对发布不实言论的账号采取法律措施,已启动司法程序收集证据[5] 资本运作与股权变动 - 国中水务原计划收购诸暨文盛汇股份以间接控股北京汇源,但因标的股权冻结导致交易终止[5] - 2022年6月文盛资产成为汇源控股股东,投入16亿元重启业务,持有核心商标品牌和生产资产[8]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2年下半年北京汇源营业收入11.59亿元,净亏损0.84亿元[8] - 2023年重整后业绩显著改善:营业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136.7%),净利润4.24亿元,扣非净利润3.93亿元[8]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汇源果汁成立于2006年,曾以"有汇源才叫过年"广告语闻名,是国内中高浓度果汁市场龙头企业[5] - 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募资24亿港元,为当年最大IPO,后于2021年退市并经历破产重整[5]
面对“走向末路”等不实传闻 汇源果汁发布严正声明 强调经营正常并启动法律维权
中国基金报· 2025-05-11 18:31
在中国饮料市场,汇源果汁始终以"国民果汁"的形象深入人心。近日,这家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老牌企 业,再次因资本动态引发市场关注。 严正声明回应市场传闻 重整后的轻资产模式与聚焦主业的战略调整,为这家老牌企业注入新生机。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下半 年,北京汇源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净利润尚亏损0.84亿元;重整后,2023年北京汇源实现营业收入 27.45亿元,实现净利润4.2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达3.93亿元。 5月11日,汇源果汁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关于网络谣言的严正声明》,针对近期市场流传的"走向末路、 又被资本耍了、悲剧"等多篇言论进行澄清。 声明指出,此类不实信息是恶意夸大事实、抹黑汇源果汁、诋毁民营企业及民族品牌的行为。这些言论 已严重贬损了汇源果汁品牌声誉及合法权益,严重伤害了创始人朱新礼先生的个人情感及名誉。事实 上,自2022年重整成功以来,汇源果汁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并持续改善,前不久还获知名第三方机构认 证的"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证明。 汇源果汁指出,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并呼吁广大网友、消费者理性甄别信息,爱护民族品牌,共同 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汇源果汁表示,面对部 ...
天邦食品重整取得进展 建发物产、南宁漓源确定为产业投资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22:30
重整进展 - 公司确定厦门建发物产有限公司联合体为中选投资人,并与建发物产、南宁漓源签订《重整投资协议》[1] - 重整完成后,建发物产、南宁漓源将各自获得2亿股股份,价格为1.85元/股,对应投资款总额7.4亿元[1] - 重整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不发生变更,财务投资人包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北京双纳特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 投资人背景 - 建发物产实际控制人为厦门市国资委,2024年营业额超1000亿元,多个农产品进口量全国前三[2] - 南宁漓源控股股东力源集团为全民持股民营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460亿元、总资产171亿元,业务涵盖粮油食品、饲料加工等全产业链[2] 业务协同 - 两家产业投资人表示将通过重整投资进行业务协同,为天邦食品提供支持赋能[1] - 建发物产从事农产品供应链运营,南宁漓源业务涵盖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等,与天邦食品存在业务交集[1][2] 财务改善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4.59亿元,扣非净利润2.5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3]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2.58%,较2023年末下降14.15个百分点[3]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超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超4.5亿元[3] 经营情况 - 2024年销售生猪599.16万头,同比下降16%,但通过降本措施实现成本持续下降[3] - 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生猪养殖业务实现盈利[3] - 公司表示2025年将继续降本增效,化解债务危机,推动可持续发展[3] 债务情况 - 截至2024年8月14日,公司累计逾期债务金额约2.23亿元,占最近一期净资产10.04%[2] - 重整成功将有利于改善财务结构、化解债务危机,注入增量资金[2]
*ST长药意向重整投资方浮出水面 海康威视第二大股东、630亿元身家投资大佬拟入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21:45
公司重整进展 - *ST长药与6家产业投资人或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拟转增约5.26亿股 嘉道博文拟支付5.93亿元获得2.45亿股转增股份 成为控股股东 [1][2] - 重整方案按每10股转增15股比例进行 转增价格2.42元/股 总股本从3.50亿股增至8.76亿股 [2] - 财务投资人琉光东承出资600万元获1452万元转增股份 大涵基金出资400万元获968万元转增股份 [3] 新控股股东背景 - 嘉道博文实际控制人为龚虹嘉及陈春梅夫妇 龚虹嘉为海康威视第二大股东 最新持股市值278.5亿元 夫妇身家630亿元 [1][5] - 龚虹嘉承诺提供不超过10亿元资金支持*ST长药重整 用于债务清偿及业务发展 [5] - 嘉道博文主营业务包括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 已服务道地药材种植超100万亩 与*ST长药中药业务存在协同可能 [7] 公司经营现状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28亿元 营收从2022年16.15亿元骤降至2024年1.12亿元 [6] - 大量债务逾期导致银行账户冻结及资产查封 旗下7家子公司已进入合并重整程序 [6] - 另一产业投资人昊炜生物(十堰财政局全资持股)拟出资2542万元获1050.42万股转增股份 [6] 投资逻辑分析 - 龚虹嘉投资策略从财务投资转向控股权获取 已入主中源协和 参与*ST开元重整 [7] - 专家认为控股型重整可低成本获取资产操作空间 通过重组挖掘盈利业务实现价值提升 [6][7] - 湖北地区重整案例增多(人福医药/*ST美谷) 反映政策支持并购重组及医药行业创新转型趋势 [8]
600亿资本大佬出手!拟入主这只ST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20:03
公司重整投资 - *ST长药与产业投资人嘉道博文、昊炜生物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拟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5股,共计转增5.26亿股,转增价格为2.42元/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76亿股 [1][3] - 嘉道博文支付5.93亿元获得*ST长药转增股票2.45亿股,重整完成后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4] - 嘉道博文主营业务包括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两大板块,环境板块涉及"地沟油"处理,生态农业板块主营土壤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道地药材技术服务 [4] 投资人背景 - 嘉道博文控股股东为深圳嘉道功程股权投资基金,持股72.95%,富策产业持股25%,两者实际控制人分别为陈春梅、龚虹嘉夫妇,合计控制嘉道博文97.95%股权 [5][6] - 龚虹嘉、陈春梅夫妇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财富值为615亿元,排名第61位 [10] - 龚虹嘉为知名天使投资人,曾投资海康威视(回报率超2万倍)、富瀚微电子(回报率超1000倍)等成功案例 [7] 资本运作历史 - 嘉道博文2021年曾拟以4.67亿元认购天翔环境转增股票3.1亿股(占19.98%),后因天翔环境终止上市未果 [11] - 龚虹嘉夫妇2021年通过嘉道成功取得中源协和控制权,拥有8342.84万股表决权 [14] - 嘉道功程参与*ST开元重整,以不低于1.15元/股受让转增股票,投资款不低于2.5亿元,并向子公司无偿赠与2.3亿元现金及提供上亿元借款 [14] 财务数据 - 嘉道博文2024年末总资产12.21亿元,净资产6.5亿元,营收1.76亿元,净利润-1609.42万元 [5] - 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实缴资本6.95亿元 [5] - *ST长药2024年财报被出具非标意见,2025年面临保壳压力 [12]
仁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1:30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3亿元,主要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负债,以及贷款逾期利息及违约金导致财务费用较高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5.35亿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57亿元,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因此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17][70] - 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1] 重整进展与股东变化 - 公司于2024年5月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和预重整,2025年2月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3月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整个重整程序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 [6][74] - 通过重整,公司解决了历史遗留债务问题,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并引入了中信资本、广州资产管理等战略投资人 [7] - 重整后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中信资本指定的实施主体成为第一大股东 [9][74] 主营业务与子公司情况 - 第三方支付业务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子公司合利宝拥有全国性支付业务许可证和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备案许可 [4] - 合利宝已推出智能POS机、4G云音响等多种创新支付产品,并构建了聚合支付宝、微信等多渠道的智慧支付解决方案 [5] - 公司完成了对合利科技2亿元增资,合利科技随后向合利宝增资2亿元,同时完成了对6家子公司的减资程序 [10][75][76] 公司治理与重大事项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14项议案 [13][14][15][19] - 公司计划2025年向银行等机构申请不超过1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并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8亿元的担保额度 [30][32][62] - 公司2016年以14亿元收购合利科技9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通过重整计划完成剩余尾款偿付 [10][75] 行业发展趋势 - 支付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支付不仅是资金流转工具,更是企业数字化经营的重要抓手 [5] - 合利宝通过"支付+SaaS"模式将支付服务与数字化工具深度融合,为商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5]
*ST仁东重整执行完毕 2025年一季度净资产转正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ST仁东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重整计划执行完毕,解决历史债务问题,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引入实力投资人,虽部分退市风险警示消除但仍因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继续被警示,公司将加强管理、拓展业务,还对合利宝增资以推动支付主业发展 [1][2][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1.59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02亿元,一季度净利润4.85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合并报表归母净资产由负转正,约8.78亿元 [1] 重整过程 - 2024年5月7日,债权人向广州中院提交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申请 [1] - 2024年12月30日,广州中院正式受理公司重整申请 [2] - 2025年2月18日,广州中院裁定批准公司重整计划,公司进入执行阶段 [2] - 2025年3月18日,重整投资人受让的转增股份完成过户,管理人出具监督报告,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2] 重整成果 - 解决历史遗留债务问题,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2] - 引入中信资本、广州资产管理、深圳招商平安资产等投资人 [2] - 2025年4月29日起撤销因重整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但因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继续被警示 [2] 公司规划 - 加强内部控制、经营管理、信用体系修复及融资能力重建 [1] - 做好支付牌照续展工作,处置剥离低效资产,拓展跨境业务 [1] 合利宝相关情况 - 公司利用重整结余资金通过子公司合利科技向合利宝增资2亿元,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 [3] - 合利宝持有支付牌照和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备案许可,业务涵盖多领域,位列国内第三方支付第一阵营 [3] - 重整投资人中信资本及其控股股东将为合利宝多方面赋能,协助申请跨境外汇和境外支付牌照,推进与已投企业合作 [3]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重整案重整计划获得法院批准的公告
控股股东重整计划获批 - 武汉中院于2025年4月25日裁定批准当代科技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重整计划由担保债权组、职工债权组等五组表决通过,各组同意比例均符合《企业破产法》要求[2][3] - 重整计划草案包含债权分类、清偿顺序、出资人权益调整等合法内容,且明确重整后企业经营及信托计划实施安排,法院认定其具备可行性[3] - 当代科技管理人于2025年4月25日向公司发送重整计划获批告知书,公司据此披露公告[1][8] 股东权益变动及控制权变更 - 重整计划实施后,招商生科将通过直接持股6%(97,933,558股)、控制有限合伙企业持股6%及受托信托计划11.7%表决权(190,900,277股),合计控制公司23.7%股份表决权[12][13] - 公司控股股东拟由当代科技变更为招商生科,实际控制人拟由艾路明变更为招商局集团,该变动属于司法裁定执行,不触及要约收购[8][9] - 权益变动需完成经营者集中审查、国资监管程序、股份过户及董事会改组等事项,其中国内外反垄断申报已启动,中国境内材料于2025年2月提交[10][20] 重整投资方案细节 - 重整投资人招商创科通过全资子公司招商生科投资118亿元参与重整,其中招商生科直接持股6%,生科投资担任有限合伙企业GP并持股6%,信托计划持股11.7%[12][15] - 信托计划由当代科技作为委托人设立,招商生科持有优先受益权并获表决权委托,对受益人大会有绝对决策权[15] - 有限合伙企业尚在筹建中,生科投资为GP,招商生科持有优先级合伙份额[15] 后续执行安排 - 需完成股份过户:当代科技将6%股份过户至招商生科、6%至有限合伙企业、11.7%至信托计划,并完成合伙份额及信托份额转移[10][16] - 招商生科将改组公司董事会以实现控制,当代科技及招商生科需编制权益变动报告并披露[16] - 经营者集中申报涉及中国、美国、埃塞俄比亚及坦桑尼亚,预计审批周期3-4个月,目前中美申报材料已提交[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