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化
搜索文档
中企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9-15 14:31
展会概况 -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车展)于9月9日至14日举行 主题为"'动'悉一切" [1] - 展会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50家企业参展 其中中国展商达116家 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 数量居国际展商首位 [1] - 中国企业展示多项移动出行新产品与新技术 顺应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趋势 [1] 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电动出行正掀起全球浪潮 2025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400万辆 预计全年销量超2000万辆 同比增长25% 占全球新车销售量四分之一 [2]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将增长近8倍 达到约4000万个 [2] - 德国总理默茨表示汽车展会已成为互联、可持续、面向未来的移动出行实验室 [2] 国际车企电动化与智能化进展 - 宝马展示量产新世代iX3车型 搭载大圆柱电池 实现10分钟补能超400公里 续航超900公里 [2] - 大众集团推出定价2.5万欧元的电动车ID Polo [2] - 奔驰在中型车领域推出GLC电动车型 支持智能辅助驾驶 [2] - 博世展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座舱安装10余个摄像头传感器实时感知周边环境 [3] - 采埃孚推出"底盘2.0"概念 为下一代智能底盘系统提供整体方案 包含线控技术、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及减震系统 [3] 中国车企参展表现 - 比亚迪携7款创新车型参展 包括海豹06DM-i、腾势Z9GT 同步亮相兆瓦闪充技术 实现"1秒充电2公里"的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 [4]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将于2025年内投产 欧洲是比亚迪全球重要市场 [4] - 广汽集团首次在欧洲推出全球战略车型AION V和AION UT 首款量产无人驾驶多旋翼飞行汽车成为现场热点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6] 智能驾驶与电池技术创新 - 北京初速度科技展示飞轮大模型辅助驾驶系统 无需依赖高清地图即可在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行驶 [5] - 初速度与优步发布战略合作 计划2026年在慕尼黑开启L4级别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 [5] - 亿纬锂能展示高能量密度eVTOL电池 支持14C高倍率放电 能量密度达288瓦时/千克 满足航空级安全需求 [6] - 亿纬锂能推出Omnicell大圆柱电池及首款电池护照 构建全链路溯源体系 [6] - 宁德时代全球首发NP3.0技术平台及首款搭载该技术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神行Pro" [6] 中欧产业合作深化 - 宝马新世代iX3电芯由亿纬锂能供应 体现德国工程能力与中国零配件供应结合 [7] - 亿纬锂能准备在欧洲生产电池并提供技术服务 [7] - 宁德时代投资1000万欧元在德国图林根州设立测试与验证中心实验室 引入中国质量标准和管理流程 [7] - 博世依托在华布局助力中国整车厂商拓展全球出口业务 [8] - 采埃孚在中国拥有5个研发中心和约50家工厂 展台增程器在中国研发 [8] - 蔚来汽车强调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是行业转型的积极参与者 中德中欧在绿色转型存在广泛共识 [8]
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全球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趋势 - 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以"动悉一切"为主题 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50家企业参展 中国展商达116家创历史新高且数量居国际展商首位[2] -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电动出行掀起全球浪潮 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400万辆 预计全年销量超2000万辆(同比增长25%)占全球新车销售量1/4 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将增长近8倍达4000万个[2] - 宝马/奔驰/大众/雷诺等传统整车厂及博世/采埃孚/法雷奥等零部件供应商均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 德国总理默茨称车展已成为互联/可持续/面向未来的移动出行实验室[3] 中国品牌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 - 比亚迪展示7款创新车型包括海豹06DM-i/腾势Z9GT 兆瓦闪充技术实现"1秒充电2公里"的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 匈牙利工厂将于2025年投产以提升欧洲本地化能力[5] - 广汽集团在欧洲首推全球战略车型AION V和AION UT 量产无人驾驶多旋翼飞行汽车成为焦点 强调汽车智慧化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愿景[5] - 亿纬锂能展示高能量密度eVTOL电池(288瓦时/千克 支持14C高倍率放电)及Omnicell大圆柱电池 并推出首款电池护照构建全链路溯源体系[6] - 宁德时代全球首发NP3.0技术平台及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神行Pro" 在德国投资1000万欧元设立测试与验证中心实验室[6][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6] 智能驾驶与前沿技术应用 - 博世展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座舱配置10余个摄像头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 强调软件驱动出行的定制化智能解决方案[3][4] - 采埃孚推出"底盘2.0"概念 整合线控技术/主动后轮转向系统/主动减震系统 优化行驶性能并辅助驾驶[4] - 初速度科技展示飞轮大模型辅助驾驶系统(无需高清地图) 与优步合作计划2026年在慕尼黑开启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5] 中外产业协同与本地化合作 - 宝马新世代iX3电芯由亿纬锂能供应 体现德国工程能力与中国零配件供应的结合 亿纬锂能从产品销售转向欧洲本地化技术服务[7] - 博世依托在华布局助力中国整车厂商拓展全球出口业务 采埃孚在中国设5个研发中心和50家工厂 增程器技术在中国研发[8] - 宁德时代在欧洲推行"在欧洲 为欧洲"战略 引入中国质量标准/管理流程/零碳理念 与当地共同推动绿色转型[7] - 蔚来汽车强调国际合作是产业转型必然趋势 中国车企是欧洲行业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挑战者 中欧需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8]
2025年慕尼黑车展举行 中企参展规模创新高—— 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1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400万辆 预计全年销量超2000万辆 同比增长25% 占全球新车销售量四分之一[1] - 预计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增长近8倍 达到约4000万个[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6] 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突破 - 宝马新世代iX3搭载大圆柱电池 实现10分钟补能超400公里 续航超900公里[1] - 博世展示配备10余个摄像头传感器的智能座舱 可实时感知周边环境[2] - 采埃孚推出"底盘2.0"解决方案 包含线控技术 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及主动减震系统[2] -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实现"1秒充电2公里"的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3] - 亿纬锂能展示能量密度达288瓦时/千克的eVTOL电池 支持14C高倍率放电[6] - 宁德时代发布NP3.0技术平台及"神行Pro"磷酸铁锂动力电池[6] 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 - 中国参展商达116家 居慕尼黑车展国际展商首位[4]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将于2025年内投产 提升欧洲市场本地化能力[3] - 广汽集团在欧洲首秀AION V和AION UT车型及量产无人驾驶飞行汽车[5] - 初速度科技与优步战略合作 计划2026年在慕尼黑开启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5] - 亿纬锂能推出首款电池护照 构建全链路溯源体系[6] 产业链国际合作深化 - 宝马新世代iX3电芯由亿纬锂能供应[7] - 宁德时代投资1000万欧元在德国设立测试与验证中心实验室[7] - 采埃孚在中国拥有5个研发中心和约50家工厂 最新增程器技术在中国研发[7] - 博世依托在华布局助力中国整车厂商拓展全球出口业务[7]
宝马做LP
FOFWEEKLY· 2025-09-12 18:01
公司战略投资布局 - 公司拟出资24,000万元参与设立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以把握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机遇并增强核心竞争力[2] - 投资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8亿元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占比30%[2] - 其他出资方包括宝马中国认缴22,000万元(占比27.5%)、申华控股认缴20,000万元(占比25%)、沈汽晟驭认缴10,200万元(占比12.75%)、辽粤基金认缴20,200万元(占比25.25%)以及粤科母基金与沈汽新致各认缴800万元(各占比1%)[2] 基金投资方向 - 投资基金主要聚焦汽车产业链 重点关注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等发展方向[2] - 投资行业覆盖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2] - 通过该投资强化与战略客户宝马及其他合作方的合作关系[2]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关键期[2] - 投资基金布局汽车及相关产业链优质标的资源 体现行业对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的重视[2] - 多方资本联合设立产业基金反映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趋势[2]
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慕尼黑专场活动举办
中证网· 2025-09-11 20:52
活动背景 - 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慕尼黑专场活动于9月10日在慕尼黑会展中心举办 [1] - 活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产业转型下的中德合作新阶段" [1]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现状 - 中德汽车产业通过深度协作应对全球挑战 [1] - 双方共同引领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变革 [1] - 德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布局优势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力形成互补 [1] - 深度融合已构建兼具技术纵深与市场广度的产业生态圈 [1] 技术合作领域 - 双方在电动化领域开展合作 [1] - 自动驾驶技术是重点合作方向 [1] - 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持续推进 [1] - 合作项目为全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标杆 [1] 产业发展方向 - 低碳化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 - 电动化转型持续深化 [1] - 智能化技术加速发展 [1] - 三大方向呈现深度交叉融合特征 [1] 未来合作重点 - 需要把握技术发展趋势 [2] - 合理选择技术路线至关重要 [2] - 高效整合跨领域创新资源是核心挑战 [2] - 构建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成为共同目标 [2] 合作机制建设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继续为中德产业界搭建交流合作桥梁 [2] - 科技界合作平台持续完善 [2] - 汽车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2] - 创新资源链接与生态构建获得支撑 [2]
宝马中国,做LP了
36氪· 2025-09-11 12:06
合作概况 - 宝马中国与金杯汽车共同出资设立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认缴出资总额8亿元 其中金杯汽车出资2.4亿元占比30% 宝马中国出资2.2亿元[1] - 投资基金由粤科母基金担任管理人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粤科母基金和沈汽新致 有限合伙人包括宝马中国、金杯汽车、申华控股等[2] - 投资基金存续期7年 其中投资期4年 退出期3年 资金分四期实缴 时间分别为2025年9月、2026年1月、2027年1月和2028年1月 每期实缴比例25%[2] 投资策略与方向 - 投资范围聚焦汽车产业链 重点关注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 覆盖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行业[2] - 通过粤科母基金引入大湾区电池、芯片、感知、轻量化等前沿资源 形成"南技北产"示范模式[5] - 基金投资周期覆盖下一代车型开发 实现"本地化创新-快速验证-优先量产"闭环[4][5] 战略动机 - 金杯汽车通过基金锁定电动化、智能化早中期项目 扩大配套半径 巩固在宝马体系内供应链地位[4] - 宝马中国借助基金绑定地方政府及核心供应商 换取政策支持、场景测试和供应链安全 以较小资金撬动社会资本[4] - 双方通过资本合作预留技术、订单、股权及合资接口 满足地方政府招商与产业转型需求[6] 公司业务背景 - 金杯汽车是沈阳国资委控股企业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设计生产 产品涵盖29大类130多个品种 华晨宝马是其第一大客户[3] - 公司拥有金杯延锋、金杯李尔等合资平台 均为华晨宝马核心供应商 近期与TCL合资设立驭新智行切入智能车载设备领域[3] - 公司发展主线包括整车复产、零部件放量、新能源转型和出海提速 2025年出口目标同比翻番[7] 行业趋势分析 - 车企通过LP身份将采购款转换为股权投资 获得股东价和优先提货权 锁定供应链安全并降低研发风险[8][9] - 产业资本与政府引导基金结合可放大资金效应 例如1亿元出资可撬动5亿元基金规模 带动20亿元项目落地[8] - 基金投资可对冲行业周期波动 高景气期通过减持回收现金 低景气期用账面收益平滑利润[9] 区域投资环境 - 2025年东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前4个月达7.6% 但1-7月累计回落至-3.0% 显示民营与外资跟进不足[10] - 医疗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创投热点 2021-2023年东北三省8家医疗企业IPO 2024-2025年17家医疗公司获一级融资[10][12] - 辽宁、吉林、黑龙江均设立千亿级政府母基金 返投要求降至1-1.2倍 为市场化GP提供安全垫[11][12] 未来机遇 - 东北一级市场机会集中于政府母基金撬动、产业龙头做LP、硬科技与医疗细分赛道三大方向[11][13] - 区域Pre-IPO轮潜在IRR高于沿海5-8个百分点 2024年以来平均每月新增2-3家辅导备案企业创十年新高[12] - 高校技术输出(如哈工大医学工程博士)结合估值折价 吸引外部基金布局军工光电、氢能、工业软件等领域[12][13]
股票代码:600609 股票简称:金杯汽车 公告编号:临2025-03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3 07:46
交易概述 - 金杯汽车拟以自有资金出资24,000万元参与设立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占基金认缴出资总额的30% [2] - 投资基金总规模8亿元,合伙人包括宝马中国、申华控股、沈汽晟驭等,金杯汽车为有限合伙人 [4]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关联董事回避表决,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2][5] 关联方信息 - 执行事务合伙人沈汽新致及有限合伙人申华控股、沈汽晟驭与金杯汽车同受沈阳汽车集团控制,构成关联交易 [6] - 关联方均依法存续且资信良好,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8][12][14]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与同一关联人类似交易累计金额为零 [3][6] 投资基金结构 - 基金认缴出资总额8亿元,合伙人现金出资:金杯汽车24,000万元、宝马中国22,000万元、申华控股2,000万元、沈汽晟驭10,200万元、辽粤基金20,200万元、粤科母基金和沈汽新致各800万元 [4] - 基金管理人为广东省粤科母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登记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 [15][16] - 基金存续期7年(投资期4年+退出期3年),投资范围聚焦汽车产业链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 [28][29][30] 出资与分配机制 - 出资分四期实缴(2025年9月、2026年1月、2027年1月、2028年1月),每期比例25% [33] - 收益分配采用"先回本后分利"原则,有限合伙人优先获得年化6%门槛收益后,剩余收益按比例分配 [39] - 管理费投资期按实缴出资额2%收取,退出期按未退出实缴出资额2%收取 [33] 投资决策与管理 -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5名委员组成(粤科母基金指派3名、沈汽新致指派2名),项目需五分之三以上委员同意 [37] - 沈汽新致负责合规审核,对不符合协议约定的项目不得提交投决会 [38] - 退出方式包括IPO、股权转让、清算等,投资期内退出资金不再用于再投资 [36][40] 交易目的与影响 - 公司旨在把握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布局产业链优质标的并强化与宝马等战略客户合作 [4][43] - 出资计划为2025-2028年每年实缴6,000万元,使用自有资金且不影响正常经营和分红 [43] - 通过专业机构降低投资风险,优先获取优质项目资源,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43]
辽宁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与投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3 07:32
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2000万元参与设立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占基金认缴出资总额8亿元的2.5% [1][3] - 投资基金总规模8亿元 合伙人包括宝马中国认缴22000万元 金杯汽车认缴24000万元 沈汽晟驭认缴10200万元 辽粤基金认缴20200万元 粤科母基金和沈汽新致各认缴800万元 [3]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5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3][35] 基金架构与治理 - 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形式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粤科母基金和沈汽新致 基金管理人为粤科母基金 [12][20] -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5名委员组成 粤科母基金指派3名 沈汽新致指派2名 项目投资需五分之三以上委员同意 [28] - 沈汽新致拥有拟投资项目合规审核权 可否决不符合协议约定的投资提案 [29] 投资策略与运作 - 基金存续期7年 其中投资期4年 退出期3年 重点关注汽车产业链电动化 智能化 低碳化方向 [20][25] - 投资行业涵盖电子信息 新材料 新能源 高端制造等领域 覆盖早期 成长期 成熟期标的 [25][26] - 出资分四期实缴 每期25% 分别在2025年9月 2026年1月 2027年1月 2028年1月完成 [24] 收益分配机制 - 分配第一顺序为全体合伙人按实缴出资比例收回本金 [30] - 第二顺序向有限合伙人分配直至实现年化6%单利门槛收益 [30] - 剩余收益80%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有限合伙人 20%分配普通合伙人 [31] 关联方关系 - 执行事务合伙人沈汽新致及有限合伙人金杯汽车 沈汽晟驭与公司同受沈阳汽车集团控制 [6] - 宝马中国认缴出资22000万元 实际出资上限2600万欧元 分四期每期650万欧元按缴款日汇率折算 [22] - 粤科母基金为广东省政府实际控制企业 已登记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 登记编码P1013098 [12][13] 投资目的与影响 - 公司通过参与基金把握汽车产业电动化 智能化 低碳化发展机遇 推进先进制造和科技领域产业布局 [36] - 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2025-2028年每年实缴500万元 不会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36] - 通过专业机构资源优势孵化前瞻性项目 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优先获取优质项目资源 [36]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4:27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出资24,000万元参与设立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占基金认缴总额8亿元的30% [2][4] - 基金总规模8亿元 合伙人包括宝马中国、申华控股等 公司出资占比30%为最大有限合伙人 [4][30]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2][6] 基金结构 - 基金管理人为广东省粤科母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粤科母基金和沈汽新致 [2][29] - 有限合伙人包括宝马中国(认缴22,000万元)、申华控股(认缴2,000万元)、沈汽晟驭(认缴10,200万元)和辽粤基金(认缴20,200万元) [4] - 普通合伙人粤科母基金和沈汽新致各认缴800万元 [4] 投资策略 - 基金存续期7年(投资期4年 退出期3年) 重点投资汽车产业链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方向 [31][36] - 投资范围涵盖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行业 覆盖早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标的 [31][36][37] -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5名委员组成(粤科母基金指派3名 沈汽新致指派2名) 项目需五分之三以上同意 [40] 收益分配 - 采取"先回本后分利"原则 有限合伙人优先获得年化6%门槛收益 [42] - 超额收益的80%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有限合伙人 20%分配普通合伙人 [42] - 退出方式包括IPO、股权转让、清算及其他合法方式 [43] 资金安排 - 出资分四期实缴(2025年9月、2026年1月、2027年1月、2028年1月) 每期比例25% [34] - 公司2025-2028年每年实缴6,000万元 使用自有资金且不影响正常经营和分红 [47] - 宝马中国出资上限2,600万欧元 按缴款日汇率折算人民币 [33] 关联关系 - 执行事务合伙人沈汽新致及有限合伙人申华控股、沈汽晟驭与公司同受沈阳汽车集团控制 [2][6] - 粤科母基金、宝马中国等其他出资方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20][24][28]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未发生同类关联交易 [3][6] 战略意义 - 布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优质标的 提升产业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46] - 强化与战略客户宝马及其他合作方关系 通过专业机构降低投资风险 [46] - 优先获取优质项目资源 预期收益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46]
金杯汽车拟2.4亿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证券时报· 2025-09-03 02:00
投资基金设立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2.4亿元参与设立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占认缴总额8亿元的30% [1] - 投资基金合伙人包括粤科母基金 沈汽新致 宝马中国 申华控股 沈汽晟驭 辽粤基金 其中粤科母基金和沈汽新致为执行事务合伙人 [1] - 投资基金存续期7年 含4年投资期和3年退出期 资金分四期实缴 2025年9月至2028年1月每期实缴25% [1] 投资战略方向 - 投资基金聚焦汽车产业链 重点关注电动化 智能化 低碳化方向 覆盖电子信息 新材料 新能源 高端制造等行业 [1] - 公司参与投资旨在把握汽车产业升级机遇 布局优质标的资源 提升产业实力并强化与宝马等战略客户合作 [2] 资金与经营影响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 2025-2028年每年需实缴6000万元 资金充裕不影响正常经营和分红 [2] - 该投资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关联方包括申华控股和沈汽晟驭等同一控制人下属企业 [1][2] 主营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设计生产销售 产品含内饰件 座椅 橡胶件 主要客户为华晨宝马 [2] - 内饰业务通过子公司金杯延锋开展 配套华晨宝马5系 X5 3系 X3等车型 座椅业务通过金杯李尔开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