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数据空间

搜索文档
华为与国家信息中心签署“城市一张网:可信数据空间联接底座”研究项目合作
环球网资讯· 2025-05-06 13:52
数字中国战略与数据空间发展 - 数字中国战略提出10年来,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国家推动数据空间发展以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使用[3] - 建设可信数据空间网络旨在实现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和治理有序,高效支撑各领域数据流通与利用[3] - 公共数据资源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融合应用[3] 华为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 - 华为与国家信息中心签约联合研究项目"城市一张网:可信数据空间联接底座",研究目标架构、运营机制和生态体系[1] - 合作旨在加速数据价值释放,繁荣数字生态,助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1] - 举办高峰圆桌活动,50余名政府、学界和伙伴代表参与研讨可信数据空间联接的发展与目标架构[3]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联接底座 -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联接底座需打造安全可信的流通环境,支撑数据高效流通、融合与智慧提升[3] - 华为提出"数联+智联+光联"协同发展:数联实现数据高效流通,智联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光联提供大带宽管道[3] - 深圳和杭州作为试点城市,分别推动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和数联网试点,强调城市一张网的重要性[4] 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 - 深圳打造数字深圳联合创新中心,推动数据业务形成可复制的创新成果,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4] - 杭州建设"杭州数谷"数联网,联接数据供给方、使用方和服务商,为数据流通及交易提供高速安全网络[4] - 城市数字化驱动网络升级,华为将持续联合伙伴助力城市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建设[4] 专家观点 - 国家信息中心单志广指出数据空间是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需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3] - 中央财经大学王伟提出城市数字更新需通过全局数据赋能,实现全域数字化和系统效益提升[3] - 深圳市张军强调人工智能时代需统筹规划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以应对跨域数据交互需求[4]
2025数字中国可信数据空间与人工智能生态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3 20:51
论坛概况 - 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上海零数科技、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承办,蚂蚁区块链科技、青岛数据集团协办的"2025数字中国可信数据空间与人工智能生态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聚焦"可信数据空间与人工智能生态融合发展" [1] - 论坛汇聚政府领导、院士专家、行业领袖等300余位嘉宾,30多家全国各省市区数据局及数据运营主体单位参与 [1] - 当前数据要素作为数字化转型核心引擎,正重构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完善流通治理体系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1] 政策与行业观点 -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指出可信数据空间需通过共识规则和治理框架建立安全透明的共享生态,政府应在保障隐私与安全前提下推动市场主导的数据流通 [2] -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表示可信数据空间是破解数据"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痛点的关键路径,需深化协同以人工智能生态激发数据动能 [2] -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强调可信数据空间需形成可复制的技术保障、多元治理及高价值场景开发模式,实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双向驱动"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武汉大学吴江提出产业互联网可信数据空间可依托区块链构建跨主体互信机制,通过AI大模型实现数据与实体产业融合创新 [3] - 北京大学黄罡教授认为构建"数据要素+大模型"融合生态可打通科研机构与企业私域数据壁垒,加速数据驱动型科研范式变革 [3] - 数联网技术已成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方案,支撑多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医疗科研机构及央国企的私域数据资源广域调度 [3] 行业活动与协作 -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启动,设4大赛道、17个赛题,涵盖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政府、产业协同等领域 [3] - 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CDOU)成立,首批成员涵盖22家城市数据集团,探索跨区域数据资源协同开发与标准化运营模式 [4] - 《可信数据空间产业互联场景案例报告》启动,将挖掘具备可信技术底座、产业互联推动力、生态协作机制等特征的标杆案例 [4]
燃气行业数据安全与流通难以平衡?可信数据空间或成破局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23:20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赋能传统行业并开拓新场景 [1] - 燃气行业承载能源安全、民生保障和城市韧性建设重大责任 正从"数字化建设期"向"数据运营期"加速转型 [1] - 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成为推动燃气行业创新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1] 行业面临挑战 - 数据安全与流通平衡难题 涉及管网运行参数、家庭用能数据等敏感信息 泄露或篡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2] - 数据孤岛与标准化不足制约 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兼容性差问题 跨主体跨区域数据协同效率低下 [2] - 技术实现与业务场景脱节 数据价值释放需高效智能技术支撑和精准对接如管网调度优化、设备故障预测等 [2] 政策支持与解决方案 - 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政策文件 提出数据元件、隐私保护计算等技术路线 [2] - 基于数据元件技术路线的可信数据空间将成为破局关键 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 确保全程可溯源、不可篡改 [3] - 建立以数据元件为核心的数据流通标准和规则机制 包括完善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数据运营规则和收益分配机制 [3] - 构建安全可信数据流通环境 促进多方主体共同挖掘数据价值 形成数据价值共创应用生态 [3] 行业发展趋势 - 可信数据空间将激活燃气行业数据创新动能 赋能行业实现绿色、安全、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3] - 燃气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成为数字化转型前沿阵地 [1]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成立 南方电网积极共建协同创新生态
中国能源网· 2025-05-01 16:20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成立 -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成立 旨在成为构建数字经济的重要平台 [1] - 联盟由国家数据局指导 中国信通院等19家央企、20家研究院所和龙头企业联合发起 为跨行业开放性组织 [8] - 联盟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和《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 提供实践指引 [8] 联盟定位与目标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 联盟将承担政策推进器、生态连接器、创新扩散器角色 聚焦场景打造和标准研制 [4] - 联盟致力于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 以实效价值为导向推动应用标杆打造和产业培育 [8] - 目标是通过专业化服务促进经验交流与跨界协作 使企业和市场受益 [5] 政策规划与行业实践 -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9] - 南方电网已启动南方能源行业数据空间建设 计划2024年12月31日上线试运行 [10] - 南方电网已完成16个能源数据流通场景验证 另有33个场景在筹备中 [10] 能源行业应用进展 - 南方电网将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 聚焦数据权责明确、平台底座构建等七大方向 [10] - 公司计划打造"互联互通、可信可控、共创共赢"的能源数据生态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11] - 南方电网表示将全面盘活数据资源 推进数字电网智能升级 [11]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在福州成立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0:33
文章核心观点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可信数据空间分论坛”上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宣告成立,国家数据局领导指出其重要意义和联盟角色,联盟发布相关征求意见稿并致力于构建协同创新发展生态 [1][2] 联盟成立情况 - 4月29日在福州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可信数据空间分论坛”上,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1] - 由国家数据局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联合19家央企、20家研究院所和龙头企业发起成立,是跨行业、开放性、公益性组织 [2] - 首届轮值理事长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担任 [2] 国家数据局领导观点 - 可信数据空间不仅是数据基础设施,更是数据共享共治、价值协作的产业生态,是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重要抓手 [1] - 成立联盟要让其承担政策落地推进器、生态协同连接器、创新成果扩散器角色,引导产业各方形成创新合力 [1] - 联盟要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经验交流、资源对接和跨界协作,让企业获益、市场有感 [1] 联盟发布内容 - 联盟秘书长代表联盟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及《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为空间实践落地提供参考指引 [2] 联盟目标 - 致力于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聚焦行业痛点和实际需求,以实效价值为导向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应用标杆打造和产业培育,构建协同创新的发展生态 [2]
“数字中国”十年,亮眼成绩单披露!可信数据空间成破局密钥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7:42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万个,开发或应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 [1] - 十年间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稳步提升,各类主体加速AI布局投入,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提速 [1]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 可信数据空间是新型数据基础设施,采用分布式架构为核心方向,国内已布局300多个试点,聚焦制造业、能源及城市治理等领域,实体经济为主要应用场景 [1] - 当前面临挑战包括底层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不足、中小企业应用门槛高,需政府与产业链主要企业带动生态建设 [5] - 发展需统一概念共识、打造实践标杆,解决数据主权与价值共享关系,从应用价值挖掘、生态协调、技术路线选择、规则体系建构及可持续运营五层面推进 [5] 行业应用与案例 - 新材料领域正转向数据驱动新范式,我国已布局材料数据基建,成立全国新材料大数据联盟,目标实现数据"不搬家、产权不变动"的流通共享,整合五类资源节点构建生态 [8] - 新材料领域有望三年内实现数据"能用、好用、创值、共享",反哺产业升级并确立全球竞争力,需突破关键技术协同与生态构建挑战 [8] 政策与联盟进展 -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由中国信通院与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联合40余家机构发起,旨在共建协同创新生态 [10] - 国家数据局强调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共享共治的产业生态,需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引导各方在场景打造、标准研制等方面形成合力 [10] - 论坛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500余名行业代表参会 [10]
可信数据空间成破局“密钥” 多方共议数据要素流通新范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1:34
然而,当前数据要素流通和价值释放仍面临诸多难点。一方面,企业对数据的安全、合规、高效流通存 在诸多顾虑,大量数据处于"沉睡"状态,难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数据交易过程中存在权责 不明确、规则不完善、信任难建立等问题,导致数据供需双方难以有效对接,数据流通的规模和效率受 到制约。 可信数据空间的构建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国家数据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教授邬贺铨表 示,可信数据空间就像是"数据沙箱",数据提供方可以将数据放进去,然后约定使用方参与。这样既能 解决中小企业缺乏数据的问题,又能让大企业放心地将数据拿出来共享和利用,从而打破数据融合利用 的瓶颈,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 在他看来,可信数据空间是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是国家数据要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可信数据空 间的部署和应用,将有助于解决大量企业数据不会用、不能用、不敢用的问题,促进数据流通,激活数 据要素,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不过,邬贺铨提醒,可信数据空间发展面临不少挑战,既要重视底层关键技术、算法、芯片等自主创 新,也要加强对运行模式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将构建与自身网络安全部署同步实施,通过实践中试点探 索,为我国可信数据空间 ...
福州新区:全国率先跑通医疗数据从收集到交易全过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8 14:36
医疗数据资产交易 - 福州市长乐区医院完成全国首单医疗数据资产使用费国库收入交易 交易总额为9759元 包含100例以上颅脑核磁共振影像数据 [1] - 数据购买方为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据将应用于数字化颌智精准定位系统开发 数据经过严格脱敏处理确保无法逆向追溯个人信息 [1] - 本次交易依托福州市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平台 实现医疗数据从盘点、登记、定价、授权运营到交易的全流程管理 [1] 医疗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福州作为首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城市 正在建设覆盖全省26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三医"监管平台 [2] - 平台预计2023年10月完成超2000亿条医疗数据的采集和汇聚 目前已治理医疗数据200亿条 [2] - 福建省公共数据开发服务平台已设立福州新区专区 2021年10月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落户新区 [2] 数据安全与应用模式 - 将在政务云内搭建"可信数据空间" 所有数据使用过程在该空间内完成 确保医疗数据可用不可见 原始数据不出域 [2] - 通过AI模型学习训练形成智能算法后将模型交付给数据服务商 而非直接提供原始数据 [2] 产业发展前景 - 医疗数据资产交易激活了数据价值 吸引医疗AI企业、数据服务商等生态伙伴集聚合作 [3] - 预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值 形成更具活力的数字医疗产业生态 [3] - 福州新区将推动跨区域数据资产融合 打造全国医疗数据资产流通枢纽 [3]
每日互动:2025年一季度推进可信数据空间与可控大模型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22:27
文章核心观点 - 每日互动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持续聚焦数据智能领域推进战略,基于技术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开发专属垂直模型并达成合作,未来将推进开放产业生态建设 [1][2]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18.61万元 [1] 公司战略 - 公司持续聚焦数据智能领域,推进“自数 - 治数 - 置数”战略,在置数层面深化“发数站”布局,探索以“可信数据空间 + 可控大模型”赋能产业发展路径 [1] 行业背景 - 自2024年底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加速扩展,数字化升级需求上升 [1] 公司创新 - 公司认为大模型技术提升算力与算法可及性,优质数据资源在应用落地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发数站”战略聚焦链接和开发公共数据、产业数据资源,探索数据价值转化场景 [1] 技术应用 - 公司基于“可信数据空间 + 可控大模型”理念,结合“开源大模型”和“闭源小数据”,开发面向企业、行业、城市与个人的专属垂直模型 [2] - 面向大型或超大型企业提供私有化部署服务,支持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混合云及“子母机”方案,兼顾数据本地计算与云端资源调用;在城市层面协助搭建城市级可信数据空间;面向C端用户推出“个知”App,结合个人数据库和DeepSeek模型服务 [2] 公司合作 - 公司已与浙江电信、中国电子云等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围绕公共数据运营、智慧医疗等领域展开应用实践 [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推进开放产业生态建设,探索促进多方数据价值开发与共享,寻求自身业务持续发展 [2]
国家数据局就《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技术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快讯· 2025-04-19 12:36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数据局指导开展《可信数据空间 技术架构》技术文件编制并公开征集意见 [1] 相关要点总结 - 编制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政策文件要求,考虑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路线的定位 [1] - 编制组织为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参与单位有来自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央国企、科技龙头企业等130余家 [1] - 编制流程为征求多方意见并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1] - 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5日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