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

搜索文档
6·18大促来了,关于发票那些事儿(卖家篇)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0 08:37
发票开具规范 - 商业折扣需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分别注明销售额和折扣额 方可按折扣后金额确认收入 否则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减除 [3] -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不可作废 但可开具红字发票处理销货退回或开票有误等情况 [4] - 企业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需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销售方须在发票栏填写该信息 否则发票无效 [4] 收入确认时点 - 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当天 但大型设备等生产周期超12个月的货物 按预收款或合同约定日期确认 [5] - 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当天 [5] 消费者权益保障 - 商家不得拒绝开具发票 消费者可通过12366热线或电商平台投诉 [8][9] - 发票货物名称不可修改 购买方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10] -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验证发票真伪 [10] 适用范围说明 - 内容主要针对卖家群体 涉及商业折扣处理 电子发票管理及企业开票要求等实操规范 [3][4][11] - 买家相关发票问题需参考其他专门指南 [11]
收到延期付款利息,该缴纳增值税吗?
搜狐财经· 2025-05-16 08:31
增值税计税基础调整 - 2026年施行的《增值税法》将"销售额"定义从"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调整为"取得的与之相关的价款,包括货币和非货币形式的经济利益对应的全部价款",这一调整可能影响增值税计税基础的解释 [1] - 延期付款利息是否纳入增值税计税基础成为关键问题,若需缴纳增值税则开票金额需包含利息并申报,否则面临补税或处罚风险 [1] 延期付款利息的征税依据演变 -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6条第1款明确将"价外费用"(含延期付款利息)纳入销售额征税,实施细则第12条列举了具体类型 [3] - 《增值税法》第17条取消"价外费用"表述,改用"与之相关的价款"强调对价关联性,征税判断从形式转向实质认定 [4][5] 延期付款利息征税的合理性分析 - 延期利息属于损害赔偿而非销售对价,未计入交易初始定价,不符合《增值税法》第17条"销售额"定义 [6][7] - 增值税税负能力应基于消费支出衡量,延期利息与消费无直接关联,征税违背量能平等负担原则 [8][9] - 例外情形下,若企业滥用延期利息形式避税,税务机关可依据实质经济利益原则征税 [10]
个人出租住房怎么交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4 22:55
个人出租住房税务政策 增值税 - 个人出租住房按5%征收率减按1.5%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 [4] - 一次性收取租金可分摊至租赁期 月租金未超10万元可免征增值税(需开具普通发票) [4] 附加税费 -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分别按实缴增值税的7%、3%、2%计征 [5] - 2022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 个人出租房屋附加税费减半征收 [5] 个人所得税 - 个人出租居民住房所得按1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6] - 税前扣除项包括:租赁过程已缴税费、支付给出租方的租金、负担的修缮费用、税法规定费用标准 [7][8][9][10] 其他税种 - 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11] - 个人出租住房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2] - 个人出租住房按4%税率征收房产税 2022-2027年期间减半征收 [12]
母亲节快乐!解锁礼物背后的税收知识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1 18:37
花卉行业税收政策 - 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花卉免征增值税 [2] - 小规模纳税人2023-2027年季度销售额≤30万元且未开专票可免征增值税 超限额或开专票需按规缴纳 [3] - 一般纳税人销售鲜花适用9%增值税率 加工成工艺品税率升至13% [3][4] 企业所得税优惠 - 花卉种植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贸易活动不享受此政策 [4] - 小型微利企业2027年前按5%实际税负(25%应纳税所得额×20%税率) [4] 化妆品消费税 - 高档化妆品(≥10元/毫升或15元/片)及成套化妆品适用15%消费税 [5][6] 金银首饰消费税 - 零售环节仅对金/银基合金及镶嵌首饰征收消费税 镀金/包金工艺除外 [6][7] 餐饮服务定义 - 需同时提供饮食及场所的服务才被认定为餐饮服务 [8]
个体工商户要交什么税?怎么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8 23:54
个体工商户税费申报 核心观点 - 新办个体工商户需根据经营范围和税务机关核定情况申报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征收方式分为定期定额和查账征收两种[4][5][6] 税费种类 - **主要税费种**: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5] - **其他可能税费种**: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文化事业建设费、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5] - 具体税费种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为准[5] 定期定额征收 - **简易申报**:通过财税库银电子缴税系统批量扣税或以缴代报,当期无需单独申报[5] - **自行申报情形**: 1 不适用简易申报的定期定额户 2 未签署三方协议导致无法简易申报 3 简易申报失败后需自行申报[5] - **申报模式**: - 确认式申报:系统自动带出数据供核对,涉及增值税/消费税时一并确认[5] - 填表式申报:需手动填写销售额等信息[5] - **操作流程**:通过电子税务局【定期定额户自行申报】功能,可修改未开票收入等数据并预览报表[5][6] 查账征收 - **增值税及附加税申报**: - 登录电子税务局企业端,在【我的待办】中填写申报表并提交,需核对数据后缴税[6] - **个人所得税申报**: - 使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需先完成人员信息采集 - 通过【经营所得—预缴纳税申报】填报收入、成本,核对减免事项后提交[6][7] - **更正申报**:可通过【申报更正及作废】功能修改开票金额超核定或专票数据[6] 征收方式查询 - 定期定额征收适用于未达建账标准的小规模个体工商户,查账征收适用于建账户[9] - 查询路径:电子税务局【一户式查询】-【核定征收信息】或【定期定额核定信息查询】[9]
《画里说税》名词对对碰 | 应纳税额vs应纳税所得额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4-29 09:01
税收名词解析 -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基础[2] - 应纳税额是通过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除税收优惠规定的减免和抵免税额后得出的企业实际应缴税款[2] -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可采用直接法(收入总额减各项扣除)或间接法(合计利润加减纳税调整额)[3] 电影行业税收优惠政策 - 电影企业销售电影拷贝、转让版权、发行及农村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15] - 一般纳税人提供城市电影放映服务可选择简易计税办法缴纳增值税[17] - 境内单位向境外提供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发行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境外播映服务免征增值税[19] - 政策依据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2023年第61号公告及2016年财税36号文[21]
什么是绿色税收?(财经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绿色税收体系 - 绿色税收涉及多个税种,包括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消费税、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覆盖资源开采、生产、流通、消费和排放五大环节 [1] - 绿色税收体系以"多税共治"和"多策组合"为特点,通过不同税种的制度设计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1] - 环境保护税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针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四大类污染物征收,采用"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税制设计 [1] 资源税 - 资源税覆盖164个税目,包括原油、天然气、煤、铁等所有已发现的矿种和盐 [2] - 资源税法通过减免政策实现鼓励与约束双向驱动,引导企业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 其他税种的绿色调节作用 - 增值税通过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减免激励消费者和企业选择环保节能产品 [2] - 消费税通过针对污染性或高能耗产品征收较高税额引导绿色低碳消费 [2] - 企业所得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 [2]
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前瞻
中金点睛· 2025-03-28 07:33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宣布汽车关税并预计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公司认为对等关税需关注征税国家范围、税率、有无豁免三方面,基准情形下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从2.4%上升13.9个百分点至16.3%,关税会推高美国通胀、降低增长,美元升值影响减小,贬值则加剧影响 [1] 征税范围多广 - 对等关税政策最早2月13日宣布,强调公平对等,近期特朗普表示有“灵活性”可能减免,美国财长称或重点针对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符合公司此前判断 [4] - 公司聚焦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最大的15个经济体,2024年美国从这些经济体进口额占商品进口总额86%,出口额约占74% [4] - 若特朗普将关税重点放在主要国家,可能是为缩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加快与美国谈判让对方让步,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确定性,但关税会打乱资源配置、推高物价、降低增长、加剧经济短周期波动 [7] 关税率多高 - 对等关税旨在拉平关税率差距,特朗普可能加入一些增值税,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最大的15个经济体中,12个加权平均关税率高于美国的2.2%,叠加增值税率后除日本外其余经济体税率都高于美国,印度、欧盟、南非、墨西哥、韩国超18% [9] - 中国已被美国征收20%额外关税,在对等关税框架下不会因关税率过高被针对,但特朗普指派机构对2020年与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审查报告将在4月1日公布,值得关注 [12] 有无豁免 - 墨西哥和加拿大可能得到一些豁免,因北美供应链深度绑定,2024年双边贸易额合计占美国外贸总额30%,加征高额关税会对美国消费和企业产生较大冲击 [14] - 美国与墨加签署过“美国 - 墨西哥 - 加拿大贸易协定”,特朗普可能以加征关税倒逼重新修订协定内容或加强贸易执法力度,实施过程中可能予以一定豁免,如延长即将到期的对符合USMCA优惠条件进口商品的豁免 [15] 可能的情形 - 基准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并叠加三分之一增值税率,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关税降至15%,美国有效关税率从2.4%上升13.9个百分点至16.3% [17] - 温和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不叠加增值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关税降至15%,美国有效关税率上升至13.3% [17] - 极端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并叠加三分之二增值税率,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关税维持在25%,美国有效关税率上升至20.2%,达到1933年《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水平 [17] - 测算显示,基准情形下若不考虑汇率变化,关税推高PCE通胀1.1个百分点、增加财政收入4530亿美元、降低实际GDP增速0.8个百分点;温和情形下推高通胀0.9个百分点、增加财政收入3532亿美元、降低实际GDP增速0.6个百分点;极端情形下推高通胀1.5个百分点、增加财政收入5791亿美元、降低实际GDP增速1个百分点;美元升值影响减小,贬值负面影响加剧 [17]
2025年1~2月财政数据点评:如何理解开年财政个税高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3-25 15:57
财政收入情况 - 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1] - 1 - 2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26.7%,为近10个月以来最大值,高增速受春节错位扰动[1] 税种影响分析 - 拉动财政收入的税种有证券交易印花税和增值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正增长[2] - 拖累财政收入的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速 - 10.4%)、与大宗消费相关的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与进口相关的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地产相关税(同比增速 - 11.4%),地方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为 - 15.7%[2] 财政支出方向 - 2025年1 - 2月与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力度明显减弱,2024年1 - 2月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为17.9%,2025年为 - 6.2%[3] - 1 - 2月科技、教育、社保和就业支出依旧录得高增速,依次为10.5%、7.7%、5.5%,2024年1 - 2月依次为10.0%、7.6%、3.7%[3] 风险提示 - 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3]
如何理解开年财政个税高增长?(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5 14:54
财政数据核心观点 - 1-2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6%,但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26.7%,创近10个月新高 [1] - 财政支出结构明显变化: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从2024年1-2月的17.9%转为2025年同期的-6.2%,科技、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支出保持高增长 [10][13] - 税收收入呈现明显分化:证券交易印花税(+58.7%)和增值税(+1.1%)成为拉动项,而企业所得税(-10.4%)、地产相关税(-11.4%)和车辆购置税(-32.6%)构成主要拖累 [3][7] 税收收入分析 拉动因素 - 个人所得税26.7%的高增速主要受春节错位影响(2025年春节较2024年提前),年终奖个税入库时间前移 [1] - 证券交易印花税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2月+58.7%),反映"924"政策后股市交易活跃度提升 [3] -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同比大增16.9%,显示出口支持政策持续发力 [14] 拖累因素 -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滑10.4%,反映企业盈利仍承压 [7] - 地产相关税整体下降11.4%,其中土地增值税(-22%)、契税(-21.7%)跌幅显著,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同步下滑15.7% [7][14] - 内需不足导致消费税(+0.3%)、车辆购置税(-32.6%)等大宗消费相关税种疲弱 [7]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支出削减领域 - 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从2024年1-2月的17.9%转为2025年同期的-6.2%,其中城乡社区事务(-6.6%)、农林水事务(-10.5%)降幅明显 [10][14] - 交通运输支出增速从2024年1-2月的4.1%放缓至2025年同期的2.4% [14] 支出增长领域 - 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10.5%(2024年同期为10%),保持双位数增速 [13][14] - 教育(+7.7%)、社会保障和就业(+5.5%)等民生支出增速较2024年同期(7.6%、3.7%)进一步提升 [13][14] - 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加19.7%,反映政府债务压力持续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