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市场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楼市重要信号!9月北京新房价格环比转涨!
证券时报· 2025-10-20 15:59
楼市新信号。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新房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数量增加。 其中,北京新房价格环比由降转涨,二手房价同环比降幅均有收窄。上海、杭州新房价格同环比涨幅居前。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向好的趋势不变,有部分城市已率先进入止跌回稳的新发展阶段。各线城市房价同比指标在改善是积极信号,意味着短期看虽 然市场在调整,但市场回稳的基础更加牢固。随着去年四季度低基数效应显现,叠加政策效果持续释放,预计10—12月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 收窄,一线城市甚至可能实现由负转正。 房价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呈收窄态势。 数据显示,9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2%和0.3%,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6% 和1.0%。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从二手房来看,9月份,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降1.0%,降幅与上 ...
9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5:35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0日讯(记者李方)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 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呈收窄态势。 "二手房市场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当前无论是房东或房客,都希望价格能够稳住。"严跃进认为,二手 房市场已经经历了一轮深度的调整,大约在2022年的时候出现了实质性的深度调整,深度调整带来了企 稳的扎实基础,意味着二手房的价格泡沫挤掉了很多,为后续市场稳定带来较好的基础。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认为,"金九"楼市保持了相对稳定,二手市场成交量稳,新房持续结构性 分化。房价同比降幅收窄的积极信号持续显现,显示前期政策效果开始逐步渗透,市场长期下行压力有 所缓解。 "一手房市场表现相对较好,北京、上海新房价格环比分别涨0.2%、0.3%,上海更是实现同比5.6%的显 著增长,核心区优质改善房源入市与外围限购放松成为关键支撑。"张波指出,8、9月政策面的放松是 一线城市金九成色突出的直接拉动力,包括深圳分区放开限购、上海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北京优化公积 金提取范围等相关政策,都直接拉动改善需求释放,支撑了一手房价和二手房成交量。 展望四季度,张波认为,政策宽松将 ...
楼市的三种“可能”
搜狐财经· 2025-10-19 10:57
现在回顾一下,从2020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就陷入了下行调整的态势(有些中小城市从2019年就开启 了)。后来,一波接着一波的楼市支持措施出台,也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波段式的反弹行情,但最终 证明都是脉冲行情,没有持续下去,市场没有真正的反转。 既然从我们自己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难以找到答案,那么不妨借鉴一下其他已经完整经历过房地产牛 熊周期的市场,或许能给我一些启发。目前主要三个市场可以参考一下: 一是参考American的房地产市场。American房地产市场每次的调整周期是4年左右。如果参照American 的市场,以2020年为起点,那么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理应在2024年左右就应该结束下行调整。在去年年底 的时候,或许很多人确实有这种错觉,认为参照American的房地产调整时间,我们这边调整过4-5年就 会接近尾声了。而实际上,目前来看,这个基本上不可能了,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调整5年多了,且 还没有调整结束的迹象。 二是参考Japan的房地产市场。Japan的房地产市场一调整就是20年,经济也低迷了30年。我们的房地产 市场也基本上不会这样,房地产对于我们依然非常重要,如果继续下行调整不稳的话,更多的 ...
怪不得中国人现在都不买房了,看完以后就明白了,5大原因太扎心了
搜狐财经· 2025-10-19 07:18
上个月我朋友小李打来电话,说他放弃了购房计划,决定继续租房住。这让我很惊讶,因为他攒钱买房已经好几年了。"现在不是好时机,"小李说,"身 边越来越多人选择不买房了,我仔细想了想,确实有道理。" 类似的对话,最近两年在我们身边越来越普遍。曾经被视为"人生必经之路"的购房决策,如今却被越来越多人搁置或放弃。这种现象背后,究竟有着怎样 的深层次原因?我们通过调研和分析,找出了当下人们不愿买房的五大核心原因。 根据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3%,新房成交量创下近8年来新低。更值 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30岁以下人群购房意愿较2023年下降了36.2%。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人们对住房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这些真实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它们反映出当下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普遍担忧和观念转变。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巨大变化?我们归纳出了五大 关键原因。 第一个原因:房价与收入比严重失衡,购房压力过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76元。而《中国城市房价收入比研究报告(2025)》显示,一线城市房价收入 比 ...
曹德旺果然说得没错!我国二三十层电梯房,或将面临同一个结局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25
最新数据显示,中指研究院于10月30日发布报告,其监测的28个重点城市在10月份的楼市成交面积同比大幅下跌18.94%,环比也下降了5.7%。与此同时, 全国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高达98个,并且这一趋势已持续五个月之久,超过90个城市深陷二手房市场的深度调整期。 早在几年前,曹德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房子本质上不过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其价值终将贬低。他还曾提出忠告,建议手中握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尽快出售 多余房产,否则可能面临有价无市,既卖不出去也租不出去的窘境。 如今,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似乎验证了他的预言。新房市场销售疲软,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房屋出售变得日益艰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多层住宅相比,二 三十层的电梯房可能更难逃脱"卖不掉,租不出"的困境,最终沦为"贫民窟"。究其原因,电梯房存在以下几点主要弊端: 楼市寒意渐浓,网红企业家曹德旺多年前的预言似乎正在应验。 高层电梯房的居民出行高度依赖电梯。一旦遭遇地震、火灾等突发状况,电梯往往会停止运行,居民只能通过楼梯逃生。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逃生难度,也延 缓了外部救援的速度。相比之下,多层住宅的居民则可以迅速下楼逃生,生存几率更高。 二、公摊面积过大: ...
最近两年不买房,5年后会不会后悔?曹德旺、任正非看法一致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25
中国房地产市场自2023年三四月份起便步入新一轮的调整期,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不断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 售价环比下降的城市达到38个,较5月份的24个显著增加14个;二手房市场更为严峻,环比下跌城市数量高达63个,较5月份的55个增加8个。 然而,面对如此密集的利好政策,不少网友却发出疑问:如果今明两年选择观望,五年后会不会后悔?对此,知名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曾犀利指出,房屋不过 是一堆钢筋水泥,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贬值,并建议大家尽早出售手中多余的房产。 商界领袖任正非先生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过高的房价已经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大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种局面难以长期维系。两位商业 大佬的观点不谋而合,都在暗示大家,今明两年不买房,五年后可能不仅不会后悔,反而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购入房产。 那么,凭什么断言今明两年不买房,五年后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房子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刚性需求正在逐渐萎缩。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家庭已拥有两套甚至更多的房产。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 多的城市年轻人可以通过继承长辈的房产来满足居住需求 ...
最近两年买房,是聪明还是糊涂?看看李嘉诚怎么说的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09
房地产市场现状评估 - 国内房地产市场与2021年高点相比房价已有所回落,抄底诱惑与继续下跌风险并存 [1] - 房地产市场已呈现过剩状态,住建部数据显示中国拥有6亿栋房屋,理论上可容纳30亿人口 [5] - 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增大 [5] 人口结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 - 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少子化时代,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9亿,2023年新生儿出生数量仅为902万,创历史新低 [7] - 大部分老年人已拥有住房购房需求低,年轻人结婚意愿下降导致婚房需求减少 [7] - 生育二胎、三胎意愿不强导致改善性住房需求萎缩,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双重减少 [7] 居民购房能力与行为变化 - 经历三年疫情后许多家庭面临收入下降甚至失业困境,购房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7] - 居民购房行为更趋理性,不少人暂时搁置了购房计划 [7] - 未来房价回归居住属性是大势所趋 [7] 行业资深观点与市场预测 - 资深人士曾预测未来五年内地和香港房价将面临大洗牌,告诫炒房者谨慎 [3] - 2023年8月有报道称资深人士七折抛售房产,随后香港房价呈现下跌趋势 [7] - 摩根士丹利报告预测2024年香港房价将继续下降 [7] 对不同购房者的建议 - 对于自住需求的刚需家庭,何时购房或许都无妨 [8] - 对于以炒房为目的的投资者,今明两年入市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4][8] - 市场过剩、人口结构变化及居民收入下降等因素预示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整压力 [8]
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9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3%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53
往后看,冯琳表示,在反内卷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头减弱的同时,近期外部经贸环境波动也在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新的下行压力。加之去年10月开始 PPI基数稳中有升,10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势头会明显放缓,预计将在-2.0%左右,年底转正的难度很大。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实现趋势性止跌回稳、居民消费信心回升之前,PPI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反内卷'很难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趋势。"她说。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数据显示,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当天发布的新闻稿中解读称,PPI同比降幅收窄,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我国各项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 现,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统计局称,部分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8.3个、3.4 个、3.0个、2.4个、0.5个和0.4个百分点,上述6 ...
很多人宁愿租房一辈子,也不愿背上房贷!租房和买房究竟谁会赢?
搜狐财经· 2025-10-14 02:42
住房观念变迁 - 35岁以下年轻人中42.7%更倾向于长期租房居住,该比例较2020年上升18.3个百分点 [1] - “买房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一观念的认同率从2020年的76.5%下降到2025年的58.2%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3%,而租赁市场交易额则增长12.6% [1] 租赁市场发展 - 长租公寓市场份额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整体租赁市场的32.6%,比2024年增长8.7个百分点 [6] - 长租公寓提供3-5年的长期租约,并对租金涨幅设置上限,例如年涨幅不超过5% [6][7] - 近五年内有66.8%的租房者经历过被迫搬家,平均租住周期仅为1.8年 [6] 经济成本分析 - 2025年一线城市平均租金回报率为2.1%,二线城市为2.6%,三四线城市为3.2% [3] - 一线城市平均租售比为47.6,二线城市为38.4,三四线城市为31.2 [12] - 有分析模型显示,若将买房首付和月供差额用于投资,收益率只要超过3.5%,长期租房就比买房更划算 [3] 房产保值功能 - 2000年到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房价年均增长率约为8%,远高于同期租金增长率和通胀率 [4] - 即使在市场调整期,2025年分析报告指出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产价值仍保持相对稳定 [4] - 以北京某小区为例,房价从2015年的3万/平方米涨至2025年的4.5万/平方米,同期租金从4500元涨至7000元 [4] 居住稳定性与心理影响 - 相比买房者,长期租房人群在社区认同感、邻里关系和生活满意度方面的评分普遍偏低 [6] - 高房贷家庭(月供收入比超过50%)的生活满意度比适度房贷家庭低13.6%,压力指数高28.2% [10] - 有子女的家庭买房意愿比无子女家庭高出32.5%,主要考虑因素是学区和居住稳定性 [12] 生活方式灵活性 - 2025年调查显示,58.3%的25-35岁受访者认为“职业发展比拥有住房更重要”,47.6%的人认为“房产会限制个人流动性和职业选择” [7] - 在高知识密集型产业,员工平均职业流动频率为3.2年/次,拥有自有住房的员工职业流动频率显著低于租房员工 [8] - 合理的租房支出(通常建议不超过收入的30%)可为家庭留出更多资金用于教育、健康管理和休闲娱乐 [10] 决策影响因素 - 职业发展阶段是关键,职业探索期或行业变动频繁时租房灵活性更有价值,职业稳定后买房锁定生活成本可能更明智 [11] - 家庭生命周期是重要影响因素,年轻单身时期小户型租房可满足需求,结婚生子后对空间和学区的需求会增加 [11] - 个人价值观和生活偏好是最终决策依据,有人重视资产积累和稳定感,有人更看重生活体验和自由度 [13]
房价还会暴跌吗?别瞎猜了,最新权威报告出炉,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搜狐财经· 2025-10-12 03:09
前几天我朋友老张给我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焦虑:"我刚买的房子,小区二手房价格好像又跌了,现在都传言还会继续暴跌,我是不是买亏了?"类似的担 忧,在当下似乎成了很多购房者的共同心声。房价到底还会不会继续下跌?跌到什么程度才是底?未来走势如何?这些问题困扰着无数家庭。 近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联合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发布了《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房地产市场现状和未来走势进行了 全面分析。这份权威报告为我们解读房价趋势提供了专业依据,也给出了相对明确的答案。 根据《报告》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15632元/平方米,同比下跌3.7%;二手住宅均价为12853元/平方米,同比下跌 5.2%。房价确实在下跌,但与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暴跌"相去甚远。更重要的是,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房价表现出明显分化。 我们先来看看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3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6.8%;销售金额为9.27万亿元,同比下 降8.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确实处于调整期,但并非"崩盘"。 房价为何会出现调整?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