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大储新增装机同比下降68%,上半年装机高峰前移!—6月源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分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08 17:08
核心数据 - 2025年6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33GW/5.63GWh,同比-65%/-66%,环比-71%/-72% [2] - 二季度新增装机12.61GW/30.82GWh,同比+24%/+27% [2] - 江苏新增装机超750兆瓦,占比全国35% [5] - 新疆、内蒙古、青海新增项目平均储能时长超3.5小时 [5] - 内蒙古6月开工17个项目,规模8.2GW/33.1GWh [5] - 2025全年大储新增装机有望超43GW [5] 月度装机特点 - 6月源网侧新增装机2.00GW/4.79GWh,同比-68%/-64%,环比-74%/-76% [6] - 电网侧新增1.39GW/3.56GWh,同比-74%/-69%,均为独立储能 [6] - 电源侧新增0.61GW/1.23GWh,同比-33%/-42%,90%来自新能源配储 [6] 地区分布 - 江苏新增装机占比全国35%,独立储能占电网侧新增43% [12] - 江苏独立储能电站最短建设时间仅81天 [12] - 江苏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明确电网侧储能可参与现货市场 [12] - 新疆、内蒙古、青海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储能时长需求高 [15] 技术路线 - 电化学储能占比89%,磷酸铁锂为主 [16] - 非锂技术加速落地:两个百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项目投运,液流电池占比10% [16] - 混合储能技术(磷酸铁锂+飞轮、磷酸铁锂+水系液流电池)应用增加 [16] 规划与建设 - 内蒙古6月开工17个项目,规模8.2GW/33.1GWh,涉及锂电、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 [18] - 贵州纳入24个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规模2.7GW/5.5GWh [18] - 山西阳泉推进1.1GW源网侧储能项目 [18] 市场预期 - 上半年在建源网侧储能规模超23GW [19] - 预计下半年投运10GW规划项目,全年源网侧新增装机有望超43GW(去年41GW) [19]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压缩空气储能行业投融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和产业基金等)
前瞻网· 2025-07-08 16:02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能建(601868.SH),中国电建(601669.SH),陕鼓动力(601369.SH),沈鼓集团 (A01518.SH),东方电气(600875.SH),哈尔滨电气(1133.HK),上海电气(601727.SH)等 本文核心数据:压缩空气储能行业投融资规模;代表性企业融资事件 1、近期国内压缩空气储能行业投融资热度有所减弱 压缩空气储能行业作为新型储能产业,据烯牛数据统计,2014年及之前国内尚无融资事件,2015年,东方电 气战略融资开行业先河,2016-2022年,压缩空气储能融资事件增多,吸引大量资本关注,推动技术进步和 应用扩展,行业规模迅速扩大;2023-2024年行业融资规模有所减少。2025年截至5月13日,我国压缩空气储 能行业尚无融资事件。 注:部分投融资事件未披露融资金额,供参考。 2、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单笔融资规模较高,投资轮次开始集中在后期上市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单笔融资规模变动较大,2020年平均仅3.15亿元,2022年平均高达 76.77亿元。整体来看,行业对资金需求较高。 4、压缩空气储能行业投融资方向为储能 ...
电力负荷创新高 迎峰度夏如何平稳有序
中国青年报· 2025-07-08 14:08
电力需求与供应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1] - 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好于去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总体有保障 [1] - 燃煤电厂煤炭库存超过1.2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81万吨,库存可用天数较上年同期提高1.7天 [1] 发电装机与投资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 [2] - 前5个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578亿元,呈增长态势 [2] - 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40亿元,同比增长19.8% [2] 电力传输与优化 - 国家电网140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工程已全部按期建成 [2] - 推动内蒙古"沙戈荒"大基地外送支撑工程、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等跨网输电工程建设 [2] - 甘肃送山东、新疆送重庆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成投运 [2] 新型储能与虚拟电厂 -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 [3] - 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为1000小时 [3] - 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在江苏开建,可聚合家用电器参与错峰用电 [4] - 目标到2027年和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和5000万千瓦以上 [4] 电力市场改革 - 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常态化开展跨省跨区绿电交易 [5] - 未来需在电力市场价格机制、交易体系上做文章,充分体现电能的时间、空间、属性价值 [5]
93座电站参与!江苏完成全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08 09:55
江苏电网用电负荷与新型储能调用 - 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在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 达1 52亿千瓦 [1] - 全省93座新型储电站在晚间用电高峰集中向电网放电 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 [1] - 新型储能被喻为"超级充电宝" 在用电高峰可放电调节 低谷可充电助力新能源消纳 [1] 新型储能调用规模与参与情况 - 64个电网侧储能 29个电源侧储能电站参与集中放电 总参与容量724 8万千瓦 实际最大调用规模714万千瓦 [1] - 调用规模同比增长56 9% 创造新纪录 去年夏季集中调用规模为455万千瓦 [1] - 国网江苏电力通过新一代调度支持系统 在用电高峰同时向超过700万千瓦新型储能发出放电指令 最大可满足约4800万户居民一小时用电需求 [1] 江苏新型储能发展现状与特点 - 江苏新型储能装机761 6万千瓦 位居全国第四位 涵盖电化学储能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形式 [2] - 储能项目多位于苏北 用电集中在苏南 储能作为"时空调节器"发挥作用 苏南用电高峰在白天 苏北在夜间 [2] - 放电时机需精心选择 在考虑城市用电需求的同时 尽可能让储能项目获得收益 [2]
支撑今夏用电负荷三创新高
新华日报· 2025-07-08 05:57
看似简单,其实充电放电的时机要精心选择。放电,在考虑城市用电需求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让储能 项目获得收益。"从空间来讲,江苏储能项目多位于苏北,用电却集中在苏南。苏南的用电高峰是在白 天,苏北的用电高峰却是在夜间。所以储能可以作为'时空调节器'来发挥作用。"国网江苏电力调控中 心调度运行处处长仇晨光介绍,江苏目前新型储能装机761.6万千瓦,位居全国第四位,涵盖电化学储 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形式。 新型储能被喻为"超级充电宝",在用电高峰可放电发挥顶峰调节作用,同时在用电低谷可充电助力新能 源消纳。6日晚,为了支撑晚间电网用电高峰,共有64个电网侧储能、29个电源侧储能电站参与集中放 电,总参与容量724.8万千瓦,实际最大调用规模为714万千瓦;这是继去年夏季集中调用455万千瓦新 型储能后,创造了集中调用规模的新纪录,同比增长56.9%。在此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中,国网江苏电 力通过新一代调度支持系统,在用电高峰同时向超过700万千瓦新型储能发出放电指令,最大可同时满 足约4800万户居民一个小时的用电需求。 本报讯(记者倪敏)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受持续高温影响,截至7月7日,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已在 ...
新疆1GW/4GWh储能项目储能电池舱+变流升压系统采购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04 17:23
南自新能源科技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储能项目招标 项目概况 - 项目规模为100万千瓦光伏配套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系统,包含储能电池舱和变流升压系统两个标段 [1][6][21] - 项目地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星火路8号,招标人为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资金为自筹 [6][21] 储能电池舱招标要求 - 投标人需提供2022年1月1日以来的业绩证明:单个项目≥80MWh投运或累计≥1000MWh的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电池舱合同 [2][8] - 业绩证明材料需包含合同封面、供货范围页、签字盖章页及投运证明(如适用) [9] - 不接受联合体或代理商投标,财务需健全且无信用不良记录 [8][9] 变流升压系统招标要求 - 投标人需提供2024年1月1日以来的至少2份合同业绩,范围需包含变压器、开关柜、壳体 [3][24] - 业绩证明需提交合同主要信息扫描件,框架协议需补充实际签约容量证明 [24] - 财务与信用要求同电池舱标段,且不接受联合体或代理商 [24] 招标流程 - 文件获取时间:2025年7月3日至7月10日15:00,通过华电集团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并下载 [10][11][25] - 投标截止时间:2025年8月1日09:00,电子版文件需通过平台客户端提交 [13][27] - 开标方式为电子开标,时间同截止时间,地点为华电集团电子商务平台 [14][28] 其他信息 - 异议需通过华电平台投诉系统提出,监督部门为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5][17][29][31] - 联系方式包括招标人徐佳琦(025-51858651)和代理机构黄凯(010-83565836) [16][18][33] 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由陈海生等40余位专家盘点,宁夏废止两项涉及新能源配储的政策 [34] - CNESA全球储能市场考察越南站完成,聚焦东南亚储能机遇 [34]
内蒙古自治区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大规模开工建设,开工项目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4:59
内蒙古新型储能建设进展 - 内蒙古自治区正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1] - 2025年6月集中开工多个全球领先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 包括乌兰察布市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全球最大单体)、鄂尔多斯市3GW/12 8GWh储能电站群、呼伦贝尔市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站等 [2]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全区动工34个独立新型储能项目 总装机1480万千瓦 是已建成装机的1倍以上 [2] 项目技术特点 - 新开工项目涵盖多种技术路线 包括磷酸铁锂、全钒液流等电化学储能技术 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熔盐储能等物理储能技术 [2] - 包含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电化学储能电站和全球总装机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乌兰察布105万千瓦/630万千瓦时)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以来内蒙古新增建成新型储能装机708万千瓦 同比增长246% 累计装机达1032万千瓦 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区 [3] - 当前在建的148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 将继续巩固内蒙古在全国新型储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3] 战略意义 - 加速推进新型储能电站建设 有助于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 增强电网稳定性和灵活性 [3] - 为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强化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功能 [3]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获受理,储能BMS头部蓄势待发
全景网· 2025-06-30 08:54
公司概况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正式获得深交所受理,标志着这家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企业迈向资本市场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业务为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稳定且经济的新型储能BMS产品 [1] - BMS是新型储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电池系统数据采集、诊断、安全管理和主动维护等职责,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决定性作用 [1] 产品应用 - 储能BMS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的大型高压储能电站,以及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 [2] - 产品覆盖范围延伸至数据中心、通信基站、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后备电源BMS,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领域的动力电池BMS [2] - 基于BMS数据采集与聚合特性,公司研发出一体化集控单元及数据服务,实现微网设备监控、故障诊断及能量管理等关键功能 [2] 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跻身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BMS厂商行列 [3] - 在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BMS企业TOP10名单中位居榜首 [3] - 核心客户覆盖阿特斯、亿纬锂能、海辰储能、中车集团、赣锋锂业、国家电网等头部储能集成商和电芯企业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441.62万元、77837.92万元和91851.98万元,复合增长率达63.31%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375.26万元、8822.92万元和9842.23万元,展现较强盈利能力 [4] - 计划募集资金8.5亿元,主要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发展挑战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5亿元、4.02亿元及5.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3.49%、51.62%和55.10% [5] - 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045.59万元、-11566.65万元和994.50万元,经营性现金流面临压力 [5]
南瑞发布“一氢二储”新产品 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能源网· 2025-06-28 17:38
国电南瑞"一氢二储"新技术发布会 - 公司发布4项创新成果:4S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绿电制氢技术白皮书》[2] - 董事长郑宗强强调"一氢二储"三项成果突破传统储能瓶颈,为电网提供能量均衡解决方案[4] - 展示中心设三大展区:南瑞展示中心、氢储产品测试中心、智慧园区运行监控中心[6] 4S储能系统技术突破 - 基于System/Smart/Safety/Savvy理念重构储能架构,实现精准配置规划、全时间尺度电网支撑、全链条安全防护及场景优化收益[6] - 应用场景覆盖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电站、薄弱微网等,已在实际项目中示范应用[7] - 正在研发多类型储能协同控制技术,构建毫秒至天级全时间尺度电力平衡方案[11] 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优势 - 变速抽蓄机组功率响应快、工况转换灵活,可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频率波动、电压闪变问题[7] - 公司持续深化宽水头运行技术,适配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提升电网可靠性及可再生能源消纳[13] 绿电制氢技术布局 - 构建"电-氢"协同机制,攻克电解制氢、集群功率控制等技术瓶颈,目标降低绿氢制备成本[10] - 《白皮书》显示方案覆盖规划仿真、核心装备等全环节,包含并/离网、交/直流型解决方案[10] - 正在开发百兆瓦级中压直流离网制氢系统,研究IGCT中压直流变压器以提升转化率与收益率[13]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深耕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等领域,自主研发特高压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等核心技术[13] - 持续升级传统技术并探索新兴方向,推动中国电力科技国际领先地位[13]
融科储能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给城市电网装上超级“充电宝”
经济日报· 2025-06-28 06:00
公司概况 - 融科储能由大连融科储能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合资成立,专注于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发与装备销售 [1] - 公司累计项目规模超过380万千瓦时(含在建),覆盖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稳定运行和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三大市场 [1] - 2008年成立后,2016年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钒液流电池核心材料及储能装备产业化制造基地 [2] 技术优势 - 钒液流电池通过钒离子价态变化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具有安全性高(无起火爆炸风险)、寿命长(日历寿命25年以上)、材料可无限循环使用等核心优势 [3] - 技术适用于"大型新能源基地+储能+特高压"、规模化集中储能等场景,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问题 [3] - 电解液原料来自钢铁冶炼钢渣中的钒,通过处理转化为初级产品后用于电池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 研发创新 - 大连融科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孵化平台构建"技术研发-工程实证-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化物所提供上游材料研发支持,公司负责下游产业化集成 [2][4] - 持续优化电解液配方(增大能量密度、提高钒利用率、拓宽温度窗口)、电堆结构设计(提升功率密度)和生产流程(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5][6] - 重点推进系统集成与控制集成创新,建设全自动化车间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从材料到系统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6][8] 应用案例 - 新疆吉木萨尔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钒液流储能项目已并网发电,具备调峰调频功能以平衡电网峰谷需求 [7] - 储能装备可为城市一级负荷提供紧急供电,在城中村改造中缓解电力扩容压力 [7] - 大型储能电站可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在系统全黑状态下快速恢复电厂运行 [8] 行业前景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储能需求,钒液流电池凭借安全性和环保特性成为关键基础装备 [3][8] - 中国钒储量和产量全球第一,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优势,技术端和产业端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8] - 在"双碳"目标下,钒液流电池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