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锂正极
搜索文档
储能持续超预期,看好设备需求弹性
2025-11-19 09:47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锂电池产业链 包括储能 动力电池 锂电设备及关键材料环节[1]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电池厂商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鹏辉能源 中创新航 天能动力 双登股份 瑞福兰君[9][10] * 材料环节公司包括多氟多 天赐材料 华升锂电 豫能龙盘 恩捷股份 尚太科技 璞泰来[11] * 设备环节公司包括海木星 联赢激光 先导智能 先惠技术 杭可科技 宏工科技[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周期与增长动力** * 锂电池产业链正处于新一轮向上周期 头部厂商基本满产甚至超产[3] * 预计2026年锂电池整体增长25%-30% 其中动力电池增长约20% 储能增长40%-50%[1][4] * 储能成为核心增长动能 未来需求端预期不断走强[3][4] **资本开支与供给端** * 2026年头部厂商资本开支维持高位并有所提升 整体扩张规模预计达400吉瓦时 同比增长30%-40%[1][5] * 材料环节新增供给释放较少 稼动率将持续提升 预计整个产业链利润增速可能达到30%以上[1][5] * 2026年是设备端资本开支确定性扩产的一年 整体锂电设备企业订单增速预计25%-30% 储能资本开支增速可能达50%[3][12] **短期供需与价格走势** * 短期内受储能抢装和新能源车购置税退坡抢装驱动 行业供需两旺 头部厂商供应紧张 订单顺延至2026年[6] * 预计2026年一季度排产依然强劲 储能排产景气度最高 动力电池面临价格传导阻力[6] * 储能电芯受高警惕度支撑 价格反转趋势有望持续 四季度在原材料端涨价驱动下有望再次迎来通胀[8][9] **投资建议与细分领域机会** * 关注价格反转逻辑下的材料环节 如六氟 VC 铁锂正极 这些领域供给刚性强 有望带来价格修复[7][11] * 关注溢价能力较强 电池环节格局优越的企业[7] * 关注设备端具有资本开支机会的新兴技术企业 把握当前调整机会进行布局[7] * 储能细分零部件如熔断器 继电器和集成母排将受益于储能市场增长[1][8] **出海与全球供应链** *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出海需求将继续增长 受益于全球供应链转移背景下欧美整车厂对电动车重视程度提高[3][12] * 国内动力电池资本开支增速预计为20%左右 但海外动力电池资本开支才刚起步 将拉动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出海需求增长[13] * 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出海布局将推动中国锂电设备企业海外订单增速超过30%[3][13]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波动与估值** * 近期储能板块波动主要由于市场对高位预期进行修正调整 假消息传播及上市公司表态被误解 部分头部电池厂商减持以及港股市场压制估值也对板块产生影响[2] * 锂电设备板块近期股价调整后处于相对舒适区间 目前估值普遍在20倍左右 被认为是布局良机[3][12] * 储能电池龙头企业2026年估值倍数大约在20-25倍之间 二线头部厂商单瓦时净利润预期为2-3分钱[9] **二三线厂商与扩产趋势** * 二三线城市储能市场进入基本面向上的拐点[8] * 中尾部厂商目前估值较低 但仍可受益于储能景气度的外溢效应[10] * 2026年二三线小型厂商也可能会跟随头部企业进入扩产和资本开支持续周期 由储能需求拉动[14] **具体公司前景与订单预期** * 海木星:在中创新航体系内占据50%以上份额 中创新航预计2026年新增产能接近100吉瓦时 对应海木星60亿左右的订单弹性 2026年锂电订单增速翻倍[17] * 联赢激光:宁德扩产链焊接设备核心龙头 占70-80%份额 宁德指引2026年资本开支上修至400吉瓦时以上 对应焊接设备20-30亿订单弹性[17] * 先导智能:作为宁德时代重要供应商 预计能获得150-200亿元增量订单[17]
中金2026年展望 | 电力设备新能源:筑基待势,万象启新(要点版)
中金点睛· 2025-11-07 08:09
新能源车中游 - 行业经历2-3年下行周期后,2025年以来基本面出现上行拐点,产业链价格企稳、供需结构改善,底部反转趋势显现 [5][6] - 新一轮上行周期的核心驱动来自需求结构变化、场景多元化及海外新车周期,高压快充和大增程车型提升单车带电量,锂电应用扩展至重卡、工程机械、eVTOL等泛交通领域 [6] - 海外市场将于2026-2027年进入新一轮新车大周期,产品力和成本有望优化,储能场景也从传统应用拓展至数据中心等高景气领域 [6] - 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保持20-25%的增速,需求达3029.8GWh,同比增长22% [7][9] - 供给端产能扩张自2023-2024年起主动收缩,供需关系改善,行业集中度提升,2025年头部队商产能利用率达70-80% [7] - 产业链各环节有望进入量价修复,基本面在2026年进一步改善,储能电芯价格已回归,盈利受损较大的6F、铁锂正极等环节有望在2025年末至2026年迎来价格修复 [7] - 固态电池技术迎来产业化拐点,半固态电池路线下沉至平价车型,2026年有望放量,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阶段,2026年有望小批量量产 [7] 储能 - 风光电力渗透率提升及电力市场化改革是核心驱动力,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年出货量超600GWh,增速20%以上 [10] - 锂电池、逆变器、光伏组件价格下降推动“光伏+储能”在众多国家实现平价,驱动需求放量 [4][10] - 中美欧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亚非拉市场成为高增长新动向,全球储能市场维持景气上行 [4][10] -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储能项目经济性系统性优化,欧美风光渗透率高,储能需求全面扩散,发展中国家受逆全球化贸易和产业链重构驱动,需求增长明显 [10] - 国内储能产能远超本土需求,形成外贸型产业格局,头部企业海外布局产能,产业形态从“产品出口”向“产业出口”及“技术出口”过渡 [11] - 表前侧储能单个集装箱电量超5MWh,循环寿命向1万次以上发展,表后侧储能强调灵活性,构网能力要求增加 [11] - 投资主线包括关注储能出海(尤其发展中国家市场)及构网型储能产品,海外市场支撑高毛利,构网型产品渗透率将提升 [11] 氢能 - 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IMO净零框架规则”草案,计划2050年实现国际航运净零排放,有望大幅催化绿色甲醇需求 [12] - 2025年电解槽招标量有望超3.5GW,同比翻倍增长,中东、欧洲规划庞大绿氢产能,具备技术实力的厂商有望拓展海外业务 [12] - 欧盟将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提供绿色溢价,驱动国内风光制氢制醇产能快速放量 [12] - 2024年山东等省市免除燃料电池汽车高速通行费,部分场景下燃料电池重卡实现平价,预计2027年后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望逐步平价,行业迎来高增需求 [12] 工控自动化 - 工控市场整体维持平稳增长,需求等待提振,但结构性机遇存在,如新能源行业改善带动设备及自动化厂商需求 [14] - 板块看好AIDC及机器人双成长赛道,电力电子技术延展性好,工控公司向机器人、AIDC领域延伸布局 [13][14] - AIDC高斜率方向包括服务器电源(产品迭代及品类扩张提升单价)、HVDC/SST(转换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液冷(2025-2026年渗透率快速提升) [15] - 人形机器人是重要终端AI应用,传统工控公司在编码器、伺服驱动器、电机等产品有优势,新技术中轴向磁通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应用潜力 [16] 电力设备 - 再电气化与新型电网发展是长期过程,景气度可持续至2030年,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7][18] - 国内电网投资景气度持续,2025年1-8月全国电网工程投资金额3796亿元,同比增14%,预计2026-2027年投资额CAGR达7%左右 [18] - 投资重点包括特高压与柔性直流输电(“十五五”年均核准3-4条直流、2条交流)、非特高压主网(220-750kV投资增速10%)、配电网(温和增长,关注智能化) [18] - 电力设备出海景气延续,2025年1-8月中国电力设备出口金额同比增23%,BNEF预测2030年全球电网投资较2023年增50% [19] - 清洁发电装备受益于政策支持,核电、水电、气电等发展前景看好,AIDC用电需求增长推动电力电子技术向HVDC、巴拿马电源等领域平移 [19]
20cm速递丨锂电材料供需改善引关注,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盘中涨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4:48
行业供需格局 - 锂电材料行业供需格局显著改善 [1] - 2025年第四季度六氟磷酸锂行业供需已偏紧 [1] - 预计2026年六氟磷酸锂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90% [1] 材料价格走势 - 六氟磷酸锂散单价格调涨至10万元/吨 [1] - 铁锂正极龙头开始全面议价,部分客户已接受每吨1000至2000元涨幅 [1] - 负极材料对小客户涨价10%已落地 [1] - 隔膜和负极价格也具备调整空间 [1] 龙头企业状况 - 六氟磷酸锂行业前五家公司实现满产满销 [1] 相关指数与产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创新能源指数(399266) [1] - 创新能源指数单日涨跌幅达20% [1] - 该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重点关注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的公司,以反映新能源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趋势 [1]
东吴证券:储能加注供需天平回归 量利双升价值重估在即
智通财经· 2025-10-30 10:22
电池板块 - 电池厂受益于动储需求 产能供不应求 9月排产环比增长10% 10月进一步环比增长10% 同比增长35%以上 [1] - 全年电池需求预计增长40% 头部电池厂对2026年订单乐观 预计出货量增长25%以上 显著好于此前15-20%的预期 [1] - 电池一线厂商盈利持续向好 二线厂商迎来盈利拐点 [1] 储能需求 - 全球储能电池需求预计为550GWh 同比增长70% 2026年预计增长40%至770GWh [2] - 国内强制配储取消后独立储能爆发 全年维持30-40%增长 美国因OBBB政策执行前项目抢装 预计增长40% [2] - 欧洲与新兴市场储能需求爆发 维持1-2倍增长 2026年欧洲与新兴市场持续性可期 [2] 欧洲动力市场 - 欧洲动力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30%以上 2026年叠加新车型与政策催化 预计维持30%增长 [2] - 总体锂电需求2025年上修至增长40% 2026年预计增长25%以上 供需格局大幅好转 [2] 材料环节 - 六氟行业2024年第四季度供需已偏紧 预计2026年产能利用率达90%左右 前五家公司满产满销供不应求 [3] - 六氟散单价格已调涨4.5万元/吨至10万元/吨 涨价幅度大超预期 2026年长协价格有望跟进 预计全年均价达8万元左右 [3] - 铁锂正极龙头已开始全面议价 涨价幅度1000-2000元/吨 已有部分客户落地 [3] - 负极对小客户涨价10%已基本落地 对大客户价格预计温和恢复 有望2026年涨价落地 隔膜价格也具备调整可能 [3]
储能加注供需天平回归,量利双升价值重估在即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30 08:55
电池行业需求与排产 - 电池行业旺季需求旺盛,排产逐月向上,销量高速增长 [1] - 9月电池排产环比增长10%,10月排产在9月基础上进一步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5%以上,大幅超出预期 [1][2] - 全年电池需求预计增长40%,头部电池厂对2026年的预示订单乐观,预计出货量增长25%以上,明显好于此前15-20%的预期 [1][2] 全球储能与动力电池需求 - 欧洲动力电池与全球储能需求超预期,2026年高增长可期 [2] - 国内独立储能爆发,全年维持30-40%增长;美国OBBB政策执行前项目抢装,预计增长40%;欧洲与新兴市场爆发,维持1-2倍增长 [2] - 预计全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达550GWh,同比增长70%;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需求增长40%至770GWh [2] - 欧洲动力电池需求2025年预计增长30%以上,2026年叠加新车型与政策催化,预计维持30%增长 [2] - 总体锂电需求2025年上修至40%增长,2026年预计增长25%以上,供需格局大幅好转 [2] 锂电材料供需与价格 - 材料端龙头公司已满产,主流环节供给呈紧平衡状态,价格拐点将至 [3] - 六氟磷酸锂(6F)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涨价预期最强,其中6F行业在2025年第四季度供需已偏紧 [3] - 预计2026年6F行业产能利用率达90%左右,前五家公司满产满销、供不应求,6F散单价格已从4.5万元/吨调涨至10万元/吨,涨价幅度大超预期 [3] - 磷酸铁锂正极龙头已开始全面议价,涨价幅度为1000-2000元/吨,已有部分客户落地;隔膜和负极价格也具备调整可能 [3] - 负极材料对小客户涨价10%已基本落地,对大客户价格预计温和恢复,有望在2026年实现涨价落地 [3] 投资建议与看好的领域 - 投资建议强推电池板块,因锂电行业动储产销两旺,2026年龙头公司指引大超市场预期,预期差明显 [4] - 电池一线公司盈利持续向好,二线公司迎来盈利拐点 [4] - 同时看好材料各环节,因价格拐点明确,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等环节涨价超预期,盈利弹性大 [4] - 看好价格反弹的碳酸锂板块 [4] - 强推第四季度催化剂密集落地的固态电池板块 [4]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大涨超4%,原因为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4:35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板块表现强劲,创业板新能源ETF大涨超4% [1] - 板块上涨受业绩、成长、价格、政策等多方面积极因素共同驱动 [2][3][4][5] 业绩端 - 阳光电源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 [2] - 公司同期归母净利润为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 [2] - 储能系统业务表现亮眼,第三季度收入约为110亿元 [2] 成长端 - 中美关系预期缓和与英伟达对2026年超高景气度的官宣,推动北美数据中心用电量提升 [3] - 下一代高功率数据中心需解决负载波动问题,为储能行业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3] 价格端 - 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从9月28日的5.9万元/吨大幅上涨至10月27日的9.8万元/吨,涨幅达3.9万元 [4] - 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从9月28日的3.49万元/吨上涨至10月27日的3.61万元/吨 [4] - 在需求与成本支撑下,电解液与铁锂正极材料后续均存在涨价动能 [4] 政策端 - “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多能并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为新能源需求提供支撑 [5] - 河南省发改委征求意见,目标到2030年实现储能累计装机15GW,并对独立储能等重点领域提供支持 [5] - 2025年第四季度预计为各省储能政策密集落地阶段,国内储能需求有望持续上修 [5]
顶层规划+龙头业绩改善,新能源大爆发!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大涨近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2:59
板块表现与龙头业绩 - 新能源板块早盘领涨,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大涨近3% [1] - 新能源龙头Q3实现收入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 [1] - 新能源龙头Q3归母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环比增长6.1% [1] - 公司Q3储能系统收入约为110亿元,业务表现亮眼 [1] 政策支持与规划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并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 [1] - 政策提及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1] - 河南省发改委征求意见,目标2030年储能累计装机达15GW,并对独立储能和高耗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提出支持措施 [1] - 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为各省储能政策密集落地阶段,国内储能需求有望不断上修 [1] 关键材料价格走势 - 电解液价格从9月28日的5.9万元/吨上涨至10月27日的9.8万元/吨,涨幅3.9万元 [2] - 铁锂正极价格从9月28日的3.49万元/吨上涨至10月27日的3.61万元/吨 [2] - 电解液供给紧张,材料厂正与大客户商谈调整长单合同,预计后续仍有上涨空间 [2] - 铁锂正极在需求与成本支撑下,后续存在涨价动能 [2] 行业需求与市场展望 - 国内容量补偿电价逐步出台,大储需求超预期,供应紧张,预计今明两年增长30-40% [2] - 美国大美丽法案后今年抢装超预期,预计明后年稳增长 [2] - 欧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大储需求爆发,欧洲户储去库完成,工商储需求开始爆发 [2] - 预计全球储能装机2025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50%,持续看好大储集成和储能电池龙头 [2]
新能源下游需求依旧向好,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9:44
新能源车ETF市场表现 - 10月14日新能源车ETF(159806)下跌4.61%,主要受市场情绪和风格变化影响[1] - 板块已从拔业绩阶段进入拔估值阶段,市场存在分歧,波动可能加大[2] 储能市场需求 - 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26GWh,同比增长97%[1] - 部分电芯企业处于满产状态[1] - 上半年国内企业储能订单获取量超过160GWh,同比增长220.28%[1] 动力电池市场需求 - 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04.4GWh,同比增长37.3%[1] -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正进入"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1] 电池及材料排产情况 - 10月电池排产预估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37.1%[1] - 正极材料排产预估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21.1%[1] - 负极材料排产预估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49.5%[1] - 隔膜排产预估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31.4%[1] - 电解液排产预估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46.3%[1] 材料端价格动态 - 近期六氟磷酸锂散单价格上涨至7万元/吨左右,长协价格后续有望跟进[1] - 铁锂正极部分企业酝酿涨价,有望受益于反内卷自律催化[1] 出口管制政策影响 - 出口管制针对高性能产品,旨在保护国内高端技术[1] - 管制不等于禁止,战略意义大于实际影响[1]
锂电材料专题汇报
2025-11-05 09:2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锂电材料行业 涵盖动力电池与储能两大需求领域[1] * 纪要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欣旺达 中创新航[6] 材料领域的天赐材料 多氟多 湖南裕能 富临精工 万润股份 恩捷股份 星源材质 璞泰来 中科电气 贝特瑞 尚太科技等[6][22] 行业需求与增长前景 * 锂电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动力汽车和储能是主要驱动力 预计2025年动力汽车销量增长25% 动力电池需求增速约30%[1][3] * 2025年储能需求预计增长70% 达到550多个GWh 2026年预测增长40%以上[3][11] * 2025年总体动储需求接近2TWh 2026年预计超过2.5TWh 同比增长约25-26%[1][3] 长期来看2027-2030年行业仍将保持15-20%的增速[1][3] * 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预期为1,650万辆 同比增长28% 2026年预计达1,900万辆 同比增长16%[11] 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为2,100万辆 同比增长24% 2026年预计达2,500万辆 同比增长17%[11] * 储能需求超预期 2025年国内大储装机量预计为140吉瓦时 同比增长35% 2026年增速可达30%以上[11] 2025年全球储能出货量从500吉瓦时上修到550吉瓦时 同比70%增长 2026年出货量上修到770吉瓦时 同比40%增长[11] 核心材料环节供需与价格走势 * **六氟磷酸锂**是2026年最紧张的环节 产能利用率预计提升至90%以上[1][5][16] 供需比率约90%[4][12] 散单价格已从5.5万元涨至7万元以上[1][5][17] 并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长单价格有望跟进至8万元[17] * **铁锂正极**环节也较为紧张 供需比率约80%[4][12] 高端产品(如4代和4代半)供不应求 主要由富临和裕能大规模高质量供货[1][19] 高端铁锂价格有望上涨1,000-2,000元[19] 行业整体供需紧张 储能需求超预期拉动明显[1][18] 2026年铁锂运能预计从2025年的约100万吨扩展到130万吨左右[18] * **电解液市场**确定性涨价 天赐化工现有11万吨产能中3万吨可开但倾向于挺价 多氟多现有6.5万吨产能中1万吨老线因成本高未开动 2026年新增产能有限 有利于价格上涨及企业盈利提升[1][13][14] * **隔膜行业**新增产能不多 头部厂商如恩捷 新源处于满产满销状态[1][20] 供需比率约75%[4][12] 行业产能利用率将从2025年66%提升至2026年74%[1][20] 有较强挺价意愿但价格弹性相对有限[7][20] * **负极材料**市场扩展有序 产品差异性大 快充负极一直比较紧张而普通负极相对平淡[2][7] 高性价比负极需求更好 快充负极盈利保持良好有小幅修复空间[7] 如果快充需求超预期可能导致部分订单供不应求[2] 其他材料环节与技术创新 * **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利用率提升不明显 需求偏弱 盈利端受价格变化影响较大[4][8] 但固态电池的发展将继续推动三元正极和高镍正极材料的需求 长期来看相关公司发展逻辑依然较好[4][9] * **固态电池**的发展中期将继续推动三元和高镍正极需求 富锂锰基材料也由现有正极公司开发 资源品价格未来预计相对平稳 钴价可能有较大弹性 三元正极材料盈利在逐步修复[9] * 一些小型添加剂如**碳纳米管**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结构件**环节具有重要地位 盈利确定性较高[9] 企业盈利弹性与估值 * 由于连续三年亏损 头部公司有强烈挺价意愿 各主流材料环节盈利弹性较大[4][12] 部分主流票估值处于15-20倍水平 有很大的上涨空间[4][12] * 六氟价格上涨超预期 若涨幅达2万元 天赐材料单位净利将从800元涨到2,500元以上 业绩可达30亿元左右 天际股份单位盈利将回升至1.5万元左右 业绩可达8亿元左右[17] * 若铁锂全部涨价1,500元 湖南裕能力争业绩达到30亿元 当前估值仅15倍[19] * 若负极材料普遍涨500元 尚太科技业绩可达16亿元 其海外订单定价更高 单位净利可达4,000元以上[21] 产能与扩产计划 * 新洲帮收购的石磊产能 2025年底有效产能预计为3.5万至3.6万吨 2025年有效产能预计2万吨 2026年将新增1.5万吨投产[15] * 隔膜厂商恩捷股份2025年底湿法有效产能约120亿平方米 2026年湿法无新增 但干法有爬坡 总产量在135-140亿平方米水平 星源材质佛山和马来基地投产后增量约15亿平方米[20] * 负极材料厂商如璞泰来 中科电气 贝特瑞 尚太科技均稳定扩展10万吨左右[21]
锂电产业链供需改善 明显提升:产能利用率超90% 长协价看涨 铁锂正极价格上涨
新浪财经· 2025-10-10 07:09
锂电产业链整体供需 - 锂电产业链供需改善明显 [1] - 锂电排产在8月至10月期间环比增长5%至10% [1] - 一线厂商产能利用率超过90% [1] 关键材料价格与成本 - 六氟磷酸锂2026年长协价格预计看涨2万元/吨 [1] - 某赐材料采用液相法使单吨成本较竞争对手多氟多低6000元至7000元 [1]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散单价格已上涨500元至1000元/吨 [1] - 湿法隔膜厂商计划提价0.1元/平方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