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转型
搜索文档
南非提升汽车产业韧性
人民日报· 2025-09-12 05:46
南非政府近期设立"出口企业支持平台",重点为汽车制造领域企业提供"替代市场建议、入市指导、与 驻外使领馆对接"一站式服务,助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工厂打开更多元的国际市场。面对美国推 出的高关税政策及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南非汽车制造业面临不小压力,正通过拓展国外市场、加 快绿色转型等举措,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汽车制造业是南非最大的制造业门类之一,其2/3的产能用于出口。数据显示,2024年南非汽车及零部 件出口总额达2688亿兰特(1美元约合17.4兰特),占南非出口总额的14.7%。目前,南非重点推进南部 非洲发展共同体及更广泛非洲大陆的市场拓展,利用非洲大陆自贸区等框架建立更平衡稳定的出口结 构,并深化与中东、亚洲国家的贸易合作,为汽车制造企业寻找多样化出口路径。南非全国汽车制造商 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马巴萨表示,通过采取市场多元化、扩大区域贸易合作等方式,南非汽车制造业 将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不断提升产业韧性,也将促使受到冲击的南非企业尤其是汽车企业寻求更多 商业机会。 近年来,南非持续推进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加快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布局,力争将 南非打造成全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
中创智领(601717):2025 年中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煤机、汽车零部件双轮驱动成长
中原证券· 2025-09-11 15: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基本面稳健增长 估值水平较同行偏低 分红慷慨且股息率较高[1][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99.82亿元 同比增长5.42%[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5亿元 同比增长16.36%[5][6] - 扣非归母净利润21.35亿元 同比增长10.23%[6] - 毛利率23.56% 同比微跌0.52个百分点[6] - 净利率12.86% 同比增长0.55个百分点 主要因去年确认大额股权减值损失及规模效应导致费用率下降[6] 分业务表现 煤机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01.49亿元 同比增长3.51%[8] - 归母净利润22.41亿元 同比增长8.36%[8] - 海外市场订货额7.75亿元 同比增长137%[8] - 作为液压支架龙头企业 掌控煤矿智能化成套设备全产业链[9] 汽车零部件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98.33亿元 同比增长7.47%[8] - 归母净利润2.74亿元 同比增长192.91%[8] - SEG实现净利润10,694.74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13,035.90万元 成功扭亏为盈[8] - 亚新科营业收入31.59亿元 同比增长18.28%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 同比增长4.19%[10]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 同比增长5.4%[7] - 全国进口煤炭2.22亿吨 同比下降11.1%[7] - 202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53.2% 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7] - 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1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5.79亿、427.33亿、455.06亿元[11][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3亿、47.54亿、51.65亿元[11][12] - 对应PE分别为9.35X、8.56X、7.88X[11][12]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2.44元、2.66元、2.89元[12]
获增资85.5亿元,悦达汽车成一汽奔腾第二大股东
第一财经· 2025-09-06 23:33
增资项目完成情况 - 一汽奔腾完成增资项目 共募集资金85.5亿元[3] - 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投资17.1亿元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10亿元 中国电信投资5亿元 南京地平线投资1亿元 控股股东中国一汽同步增资52.4亿元[3] 股权结构变化 - 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持股比例从86.1568%降至79.0394%[3] - 悦达汽车持股比例从1.9741%增至10.3358%成为第二大股东[3] - 南京地平线持股0.6044% 农银金融持股6.0443% 中国电信持股3.0222%[3] 资金用途与战略发展 - 增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4] - 公司2023年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悦达汽车增资1.6632亿元 被视为新能源转型尝试[4] - 2024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 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4] 公司历史与经营状况 - 一汽奔腾是一汽集团乘用车板块核心项目 2019年从一汽轿车独立[4] - 独立后因产品创新不足等因素销量承压处于亏损状态[4] - 通过战略调整和混改推进 2023年销量重返10万辆 2024年销量达15.1万辆[4] 新能源转型进展 - 去年5月中国一汽盐城新能源生产基地投产 首款微型纯电动车奔腾小马下线[5] - 该生产基地2025年年底产能将突破15万辆[5] - 今年3月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 首发车型悦意03和电混车型悦意07[5] - 规划陆续投放6款新车型 覆盖A0到B级市场 涵盖纯电 混动 增程多种动力形式[5] 销售业绩表现 - 今年1-8月累计销量达11.8万辆 同比增长47.5%[6] - 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10.1万辆[6]
一汽红旗架构调整?内部人士:仅新能源营销事业部负责人有变动
经济观察报· 2025-09-03 22:00
公司架构调整 - 一汽红旗进行新一轮架构调整 涉及三大子品牌及战略客户营销事业部 其中红旗新能源营销事业部和节能车营销事业部将相对独立运营 原内容中心和体验营销中心整合成立新品牌中心[1] - 人事变动方面 仅有徐洋调任至新能源事业部 原因为原负责人肖肖调往海外 其他没有变化[1] - 徐洋职业经历包括2019-2020年担任一汽-大众东南区区域总经理 2022年进入一汽红旗担任品牌营销中心代理副总经理 2023年担任节能车营销事业副总经理 2024年担任中国一汽营销中心党委委员[1] 新能源战略发展 - 2023年初宣布"All in新能源"战略 推动全系车型电动化转型 同年4月品牌架构调整为三大子品牌:红旗金葵花、红旗新能源和红旗节能车[2] - 2024年11月发布天工纯电平台和九章智能平台 并推出天工08、天工05、天工06等多款新能源车型[2] - 2024年全年销量达41.2万辆 同比增长17.4% 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11.5万辆 同比增长43.7%[2] - 2025年销量目标为突破50万辆 其中新能源销量目标25万辆[2] 业务合作与人事调整 - 2024年3月通过直接采购方式与零跑汽车达成G117产品整车联合开发及平台许可费技术采购合作 项目或采用零跑LEAP3.5自研技术架构[2] - 2024年4月管理层调整 王立军与王胜利互换岗位 王立军出任一汽红旗销售公司总经理[3] - 王立军职业经历主要集中在研发领域 2017年担任研发总院项目管理处处长 2020年任研发总院副院长 2023年10月调任产品策划及项目管理部总经理[3] 销售业绩表现 - 2025年1至8月累计销售29.54万辆 同比增长9.3% 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59%[3]
“零小蔚”起飞,理想失速!新势力8月销量放榜,排位变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19:09
新势力车企8月销量表现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台 同比大增88.3% 环比增长13.8% 首次突破5万辆大关 连续六个月领跑新势力品牌[2] - 小鹏汽车单月交付37709台 同比大增169% 环比增长3% MONA M03交付超15000台 总交付量突破16万台[3] - 蔚来首次突破3万台交付 单月交付31305台 乐道L90单月交付破万台 贡献超50%销量 萤火虫单车型交付超4300台[3] - 岚图汽车交付13505台 同比增长119% 岚图FREE+对销量拉动作用明显[4] - 极氪科技共计交付44843台 同比增长10.6% 环比增长1.5% 其中极氪品牌17626台 领克品牌27217台[4] - 鸿蒙智行全系交付44579台 赛力斯汽车(含问界)销量43262台 同比增长19.57%[5] 产品与战略动态 - 零跑汽车专注20万级以下产品 SUV产品以"理想平替"著称 纯电紧凑轿车B01上市两月累计交付破万 纯电中型SUVB10累计交付超5万台[2] - 小鹏汽车全新P7上市7分钟大定突破万台 创品牌新车上市最快破万纪录 G7上市后累计交付超万台 连续4周获得同级周度销量冠军[3] - 蔚来全系车型标配100kWh电池包 租电版全新ES8价格低至30.88万元 较旧款最高下调10万元[3] - 岚图发布岚海智混技术 官宣介绍上市 成都车展发布岚图知音和2026款梦想家[4] - 极氪9X开售1小时收获超4.2万订单 领克900累计交付突破2万台 单周跻身高端全尺寸混动SUV第一[4] - 鸿蒙智行发布首款16万级产品尚界H5 问界M9和问界M8分别成为50万元级和4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5] 理想汽车市场表现 - 理想汽车8月交付28529台 同比降幅达40.7% 环比下滑 是新势力中唯一同环比皆下滑的车企[7] - 增程零售市场同比增速下降11.4% 新势力纯电动与增程结构占比从57%变为36%[7] - 理想i8发布后第六天紧急精简为单一Max版本 碰撞测试风波引发负面舆论[8] - 公司目标年底高端纯电赛道"保五争三" 理想i8目标月销6000辆 理想i6目标月销9000至10000辆[9] 行业趋势与展望 - 8月传统销售淡季多品牌创历史销量纪录 汽车市场将衔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1] - 纯电能源类型开始成为主流 因大电量电池、超充技术与充电基础设施不断成熟[7] - 岚图科技与资本双双赋能 为央国企新能源转型提供全新样本[4] - 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增80%至29.41亿元 高端车型占比扩大带动利润提升[5]
“大象转身”,自主大集团打响反击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8:04
核心观点 - 自主汽车大集团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销量快速增长 并通过外部合作、内部整合和海外拓展加速布局 [2][3][8][11][15] 行业销量表现 - 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位集团合计782万辆 同比增长41.1% 占总量95.1% [3] - 六大汽车集团(上汽/长安/东风/一汽/广汽/北汽)均进入销量前15 [3] - 中国一汽7月自主新能源销量2.85万辆 同比增长129.03% 1-7月累计20.9万辆 同比增长27.9% [4] - 上汽7月新能源车销量11.7万辆 同比增长64.9% 1-7月累计76.36万辆 同比增长43.49% 位居行业第三 [5] - 长安1-7月新能源车销量53.17万辆 同比增长52.34% 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4800元 [5] - 东风7月新能源车销量9万辆 同比增长19.7% 岚图1-7月销量6.83万辆 同比增长88% [6] - 北汽蓝谷1-7月销量7.74万辆 同比增长98.58% 极狐上半年销量超5.5万辆 同比增长211% [6] - 广汽埃安1-7月销量12.98万辆 同比下滑16.05% [6] 技术合作转型 - 六大汽车集团均与华为建立合作 从"全栈自研"转向开放合作 [8][9] - 上汽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H5 预售价16.98万元起 18小时小订突破5万辆 [8] - 广汽投资15亿元成立华望汽车 与华为联合打造高端品牌 [9] - 一汽红旗与华为深化合作 新车型将全面搭载乾崑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 [9] - 汽车集团还与Momenta/卓驭科技等科技企业合作 并与零跑开展技术及资本合作 [9] 内部架构调整 - 东风整合三大品牌成立奕派汽车科技 重新梳理品牌架构 [11][12] - 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 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12] - 广汽通过流程优化将研发周期从26个月缩短至18-21个月 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12] - 长安升格为一级央企后决策链缩短60% 资金调配与跨境合作效率提升 [13] - 上汽启动"大乘用车板块"整合 将核心业务集中管理 [13] 海外市场拓展 - 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15] - 长安深蓝已覆盖66个国家 1-7月累计出口2.19万辆 计划2030年海外销量达38万辆 [15] - 东风奕派计划2027年海外车型达30多款 覆盖多动力形式和市场 2030年本地化制造占比达50% [16] - 岚图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风携多品牌进军埃及市场 [16] - 广汽埃安进入新加坡/英国等市场 印尼工厂竣工 马来西亚KD工厂产能爬坡 [16]
半年净亏损近26亿元,广汽还能翻身吗?
36氪· 2025-09-01 16: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3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15.16亿元)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29.45亿元,同比扩大771.11%(上年同期亏损3.38亿元)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69亿元,同比下降508.75% [2] - 总资产2126.7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8.51% [2] 销量表现 - 上半年累计销量75.53万辆,同比下降12.48%,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230万辆的32.84% [4] - 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降25.63%,广汽传祺下降22.55%,广汽埃安下降13.97% [4][6] - 广汽丰田成为唯一增长品牌,同比微增2.58%,主要受益于官降策略(威兰达降幅4.4万元、锋兰达降幅3.9万元) [4][6] - 新能源汽车销量15.41万辆,同比下降6.08% [6] 合资业务困境 - 合资公司投资收益从2024年83.49亿元暴跌至29.98亿元,降幅达64.09% [7] - 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收入同比分别降低27.03%和28.34% [7] - 合资非豪华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受国产新能源车智能化升级和价格战影响持续下滑 [3] 自主品牌挑战 - 广汽埃安月销量跌至2.5万辆左右,较2023年月均5万辆水平大幅下滑,7月销量同比下降24.6% [7] - 高端品牌昊铂2024年仅销售1.56万辆,未能打开高端市场 [8] - 广汽传祺新能源转型迟缓,在售车型中燃油车占比大半,新能源增长主要依赖MPV细分市场 [8] 战略调整与改革 - 启动"番禺行动"改革,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 [9] - 总部搬迁至广州番禺,成立产品、采购、财务、品牌营销本部,引入IPD流程 [9] - 战略调整增程技术路线,推出"星源增程"技术及昊铂HL增程版车型 [10][12] - 与华为二度合作成立华望汽车,持股71.43%,首款30万元级高端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 [14][16] 转型阻力与市场环境 - 新能源重点车型销量处于爬坡期未达目标,主力车型受价格战影响收益下滑 [3] - 销售体系与新能源转型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新渠道建设落后同行 [3] - 增程市场竞争加剧,理想汽车三季度指引显示增长接近见顶 [14] - 华为合作模式变更(从HI模式到供应商身份)使公司错过高端智能车型先发机会 [16]
现代汽车中国印庸壹:在中国市场的首要目标并非盈利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16:47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第二代帕里斯帝在成都车展开启预售 共推出三个版本 豪华版预售价29.38万元 尊贵版预售价32.38万元 Calligraphy鉴赏家预售价36.38万元 提供6座和7座选择 [2] - 新车在中国市场采取降价策略 起售价降低7000元 顶配车型下降5000元 而韩国市场价格提升约6万至7万元 美国市场定价3万至4万美元区间 [4] - 现代汽车推出"3+3安心服务" 包括整车5年10万公里质保 HEV核心配件8年16万公里质保 免费保养3次 5年或10万公里内免费紧急救援服务 [5] 市场定位与品牌战略 - 公司引入高端进口车型和运动车型旨在扭转中国消费者对现代品牌的整体认知和高端形象 帕里斯帝自2019年上市后全球累计销售突破100万辆 [2] - 目标用户群体从40-50岁扩展至30-40岁年轻家庭用户 通过豪华氛围与智能科技提升吸引力 60%车主来自新一线城市 [5] - 通过N系列性能车型提升品牌形象 Elantra N TCR Edition特别版全球限量200辆 IONIQ 5 N DK Edition全球限量50辆 将于中国发售 [6] 产品升级与配置改进 - 动力系统从3.5L大排量自吸发动机改为P1+P2双电机架构 匹配2.5T发动机和三元锂电池 系统综合功率334马力 最大扭矩460牛米 续航超1000公里 [4] - 安全配置新增膝部气囊 前排中间气囊 开门预警 舒适配置新增前排电动座椅加热通风 二排座椅加热 三排座椅电动调节加热 全车改为双层夹胶玻璃 [4] - 售后网络覆盖全国110个城市 在北京上海建立零部件仓库 95%以上常用配件国内储备 零部件三天内可达全国授权维修网点 [5] 市场环境与销售表现 - 2023年1-7月国内SUV市场累计零售销量629.4万辆 同比增长13.1% 其中中大型SUV销量71.6万辆 同比增长8.6% [3] - 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约2000万辆 新能源车占1000万辆 传统燃油车仍占约1000万辆 [3] - 帕里斯帝2023年在华上市后销量低迷 7月中大型SUV销量前20名中仅四款外资品牌车型 大型SUV榜单均为自主品牌 [2]
跨国车企扎堆混动背后:需求与盈利下的转型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8-28 19:15
核心观点 - 跨国车企重新审视混动赛道价值 将其作为新能源转型突破口 回应市场需求变化与利润问题 [1] - 混动市场布局已成跨国车企共识 多家企业调整战略加速产品落地 [5][6] - 混动市场持续扩容 插混车型销量快速增长 部分车企通过混动车型实现盈利提升 [8][9] 沃尔沃战略布局 - 采用SPA2纯电架构与SMA超混架构双线并行战略 拓展新能源市场覆盖范围 [3] - 基于SMA架构的首款车型XC70预售价格29.99-32.99万元 采用1.5T混动专用发动机+P1P2P4电机结构 [1][3] - 新车配备39.6kWh混合电芯电池 23分钟充电80% 纯电续航200公里以上 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 [3] - 支持七种智能无感切换工作模式 包括串联/并联/直驱/充电等模式 [4] - 2023年新能源车型占全球销量46% 其中插混销量17.76万辆同比增长16% 计划2030年新能源占比超90% [4] 跨国车企动态 - 本田调整电动化战略 降低纯电目标占比 计划2027-2030年推13款新混动车型 目标2030年混动销量220万辆 [5][6] - 福特因电动业务亏损调整战略 2030年前为所有燃油车推混动版本 推迟部分电动车型计划 [6] - 大众发布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 认为插混发展势头明显 增程技术在中国接受度较高 [6] - 现代推出新一代P1+P2双电机混动系统 将搭载于帕里斯帝车型 [6] - 广汽丰田推进增程版汉兰达/赛那研发 上汽通用别克在GL8陆尊搭载"真龙"插混Pro系统 [6] 市场数据表现 - 2024年前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22万辆同比增长38.5% 其中插混车型297.2万辆同比增长25.9% [8] - 前7月插混出口47.5万辆同比增长2.1倍 预计插混市场份额从30%提升至40% 增程维持10% [8] - 比亚迪前7月总销量249万辆 其中插混车型125万辆占比达50% [8] - 理想汽车通过增程车型成为首家盈利新势力 赛力斯2023年净利润59.46亿元实现扭亏 [9] - 福特CEO表示混动车型比非混动车型更具盈利能力 [9] 行业趋势研判 - 燃油/插混/纯电三种动力方式将长期共存 适应不同市场需求 [7] - 混动车型解决里程焦虑且盈利能力强 成为车企关注重点 [9] - 市场竞争最终取决于产品力与研发力 需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车型 [9]
东风集团股份拟私有化退市,港股开盘涨69%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5 14:02
资产重组方案 - 东风集团股份通过分派岚图汽车股份及现金进行私有化退市 同时分拆岚图汽车寻求港股上市 [1] - 股东每股可分得0.355股岚图汽车股份及6.88港元现金 岚图汽车股份估值区间为每股10.98-12.49港元 [1] - 按估值中位数计算 每股岚图股份价值约4.17港元 合计每股分派价值达10.85港元 [1] 市场反应与估值 - 复牌后股价高开69.18%至10.10港元 市值达833.5亿港元 [1] - 分派价值较停牌前收盘价5.97港元溢价81.74% [1] - 东风集团股份PB仅0.25倍 市值长期低于净资产 [2] 战略转型背景 - 岚图汽车作为新能源核心业务 持股比例为79.67% [2] - 公司声明分拆可使岚图获得独立估值 成为更具吸引力投资标的 [2] - H股上市平台因估值过低已基本丧失再融资功能 [2] 业务表现对比 - 岚图汽车收入从2022年60.52亿元增长至2024年193.61亿元 增幅超2倍 [3] - 亏损从2022年15.38亿元收窄至2024年0.9亿元 实现大幅改善 [3] - 同期东风集团总收入从926.6亿元增至1062.0亿元 岚图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