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现

搜索文档
对淘天、京东开放外链后,小红书电商还有戏吗?
36氪· 2025-05-13 15:30
小红书与淘天、京东的合作 - 小红书与淘天联合推出「红猫计划」,允许用户通过笔记下挂链接跳转至淘宝商品页面,商家可追踪用户从种草到下单的全过程,淘天将为商家在小红书的种草笔记加热、投流 [2] - 小红书与京东达成合作,商品链接可直接跳转至京东页面 [2] - 此次合作标志着小红书商业化策略发生实质性转变,从过去多年对外链持谨慎态度到全面开放 [4][5] - 小红书向淘宝和京东开放3亿月活用户,建立首个深度联盟 [6] 小红书与阿里历史合作 - 阿里巴巴2018年6月领投小红书D轮超3亿元融资,启动内容互通测试,将小红书美妆测评内容嵌入淘宝商品页面,合作持续不到一个月 [7] - 2020年8月小红书首次向淘宝开放外链权限,允许部分达人直播间和笔记展示淘宝商品链接,不到一年后切断外链 [8] - 小红书随后与有赞、微盟等第三方服务商合作,让品牌商家直接在小红书开店,开始向电商化转型 [8] 小红书电商闭环建设 - 小红书推出「号店一体」机制,降低开店门槛,允许商家账号直接关联商品笔记 [10] - 发起「回家开店计划」吸引品牌商入驻,吸引LV等奢侈品牌和明星主播进行带货 [10] - 2022年5月颁布《社区商业公约》,强调交易必须在站内完成,禁止站外交易导流 [11] - 电商业务逐渐成熟,形成独特的「买手经济」模式,直播带货成为增长关键动力 [11] 商业化现状与挑战 - 2023年广告营销贡献小红书约70%-80%营收,电商业务占比剩余部分 [13] - 广告业务面临增长压力,品牌方注重营销效果可量化,但平台产生的种草内容常在其他电商平台完成转化 [14][15] - 小红书与淘宝联盟、京东、唯品会等组成小红星、小红盟、小红链,提升广告效果评估准确性 [16] - 小红星3.0版本实现100%笔记数据回传,商家可获取消费者15天内全链路行为数据 [18] 电商发展战略与困境 - 2023年转向「生活方式电商」差异化路线,聚焦服饰、美妆、家居等非标品类 [23] - 淡化头部效应,扶持中小品牌,注重商品生活方式价值而非价格 [23] - 商家规模不足,商品丰富度不够,供应链体系尚未完善 [24] - 开放外链可能削弱小红书电商竞争力,固化「小红书种草、其他平台成交」的用户习惯 [25] 未来商业化路径 - 目前仅开放部分行业外链,未全品类开放 [26] - 持续加码电商业务,推出「评论区挂链」功能、服务商招募计划等 [28] - 面临商业化十字路口:既要开放外链获取广告收入,又要培育自有电商业务 [29]
吃流量饭的KOL,请把粉丝当人看
虎嗅APP· 2025-05-12 21:22
微信公众号商业模式演变 - 早期公众号内容传播依赖粉丝转发和社群分享,无算法推荐机制,粉丝价值较高且基于画像进行估值 [4][5] - 当前公众号分为流量型和服务型两种商业模式:流量型以广告变现为主(商单/软文/付费稿),服务型通过精准粉丝提供延伸服务(付费社群/课程/线下活动) [7][8][13] - 流量型账号追求高阅读量,内容偏向低门槛的民生、情感类话题,专业深度有限 [10][11] - 服务型账号曾尝试开发垂直领域App,但变现难度大,部分转向实体服务(如旅游团)或文创产品 [14][15][20][21] 自媒体行业变现路径差异 - 流量广告模式与延伸服务模式存在本质区别:前者依赖第三方广告主,后者销售自有服务或内容 [16][17] - 延伸服务类账号融资逻辑更清晰,但面临与传统行业(如旅行社)的竞争压力 [18][20] - 部分垂直领域账号选择"小而美"路线,放弃融资专注细分市场运营 [22] KOL商业伦理问题 - 部分KOL接广告时未履行产品甄别义务,损害粉丝信任后又推卸责任,引发行业声誉风险 [24][25][30] - 存在KOL既收取广告费又在私下否定合作产品,对广告商和粉丝双向失信的现象 [31][32] - 行业需建立职业化标准:广告投放应前置审核产品,维护粉丝权益与广告商利益的平衡 [26][27][29] 行业生态观察 - 早期自媒体通过微信群+微商变现,未形成规模化融资需求 [6] - 短视频时代延续流量逻辑,MCN机构仍以快速增粉为首要目标 [11] - 专业领域账号具备更高信任溢价,但滥用会导致用户流失(如财税课程推荐案例) [26][27]
一季度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16.9%
南京日报· 2025-05-12 10:35
体育赛事经济 - 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带来直接经济影响1.02亿元,间接经济影响2.20亿元,对"吃住行游购娱"拉动效应达9645.98万元 [2] - "五一"假期南京市重点监测200家体育消费新场景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9765万元,日均营收9.765万元同比增长12.5%,拉动相关消费7.8亿元 [7] -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作为江苏首家循环经济门店,开业期间发放70万张消费券促进体育消费 [6] 演出市场表现 - 2024年度南京营业性演出12890场(含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01场),总票房约1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南京营业性演出2969场同比增长33.9%,观众23.7万人次同比增长46%,总票房7294.7万元同比增长27.5% [3] - "齐迹2025巡回演唱会"南京站、张学友演唱会等多元化演出形式推动"看演出,到南京"成为游客共识 [3] 文旅消费数据 - "五一"期间南京文旅消费总额62.4亿元,其中异地消费35.2亿元同比上升23.4%,占全省文旅消费23.1% [5] - 锦创书城等新型文化空间通过"书店+咖啡+文创+观景"模式成为年轻游客打卡热点 [5] - 南京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文旅消费总额居全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5] 产业融合趋势 - "赛事+文旅"模式推动中外运动员和观众开启Citywalk,形成"引流-体验-消费"闭环 [2][3] - 体育首店经济加速扩容,多家江苏首店运动户外品牌密集落地带动产业增量 [6] - 文商体旅深度融合开发八大深度游新业态,包括赛事休闲游、观演品质游等 [8] 未来发展规划 - 5月将举办40余项赛事包括国际赛艇公开赛,配套绿色嘉年华等活动强化经济动能 [7] - 深化"夜泊金陵"品牌打造夜间经济体系,策划"艺人城市Citywalk"系列提升停留时间 [8] - 开发匹克球、飞盘等潮流运动空间,完善适老化设施优化消费转化流程 [8]
吃流量饭的KOL,请把粉丝当人看
虎嗅· 2025-05-12 08:11
自媒体商业模式分析 - 微信公众号是第一波自媒体红利 许多互联网项目和内容社区都从公众号起家[2] - 早期公众号内容传播依赖粉丝转发 没有算法推荐 传播难度较大[5][6] - 早期公众号粉丝价值较高 估值基于粉丝画像 包括年龄段、性别、地域等维度[7] 流量变现模式 - 流量变现主要通过接商单打广告 包括课程、产品推广和软文植入[12] - 流量模式追求高阅读量 采用标题党、追热点等手段 内容门槛较低[15][16][18] - 流量型账号通常没有融资需求 因为买量买粉丝没有实质意义[19] 服务延伸模式 - 服务延伸模式通过公众号积累精准粉丝 提供额外服务如付费群或线下活动[20][21] - 部分服务延伸项目尝试开发App 但变现仍依赖广告 会员收费模式难以实现[23][25] - 延伸服务账号更具投资价值 因为变现路径清晰 但实际竞争压力较大[30][33] 自媒体商业实践案例 - 非洲旅游公众号案例 虽然粉丝量大但融资困难 最终转型文创产品维持运营[32][35][36] - 知识星球属于典型的服务延伸模式 通过自有内容变现 与第三方广告有本质区别[26][27][28] 自媒体行业伦理问题 - 部分KOL在广告投放中缺乏产品甄别 损害粉丝信任[40][41][44] - 存在既接广告又暗示产品问题的矛盾行为 损害广告商和粉丝双方利益[54][55][57] - 行业应建立职业操守 广告投放需对粉丝负责 维护信任关系[58][59][60]
吴泳铭内网发声,呼吁阿里人回归创业初心;京东、天猫、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公布“618”节奏|一周未来商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06:44
电商新零售 -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新增笔记下方"广告挂链"功能,试点品牌在小红书的投放内容可直接跳转至淘宝天猫 [1] - 京东、天猫、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公布"618"节奏,京东"618"将于5月31日晚8点开启,天猫"618"第一波抢先购于5月13日晚8点开启预售,抖音电商投入亿元级现金补贴和千亿量级流量资源,快手电商覆盖"520"及"618"两个营销节点 [2]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呼吁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强调AI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复刻"湖畔小屋"以激发创新精神 [3] 物流供应链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快递业务量超48亿件,同比增长超两成,创历史同期新高 [4][5] - 阿里旗下"丹鸟物流"注册资本由约9839万元增至约4.98亿元,增幅约407% [6] - 京东与胖东来联合打造的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将于6月投入运营,预计年产值约25亿元,利税5000万元 [7] 生活服务 - 米村拌饭在淘宝闪购全量上线后,饿了么订单量较4月增长近100% [8] - 盒马创始人侯毅再创业,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完成2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创新和供应链建设 [9] - Apollo与神州租车达成深度合作,联合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10][11] 创新创投 - "千觉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融资,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专注多模态触觉感知与操作技术 [12]
“广告焊死在路面上,关都关不掉”,5.73亿打工人的驾驶安全谁来守护?
凤凰网财经· 2025-05-09 19:55
百度地图导航路面广告争议 - 百度地图在导航界面直接嵌入"东鹏特饮"广告,包含文字和虚拟广告牌图像,引发用户强烈反对 [1][2] - 广告以动态形式弹出且无法关闭,占据屏幕中央干扰驾驶员视线,多名用户反映险些错过转向时机 [2][3] - 争议焦点集中在广告侵入性设计可能引发的驾驶安全隐患,尤其在复杂路况下分散注意力 [3][4] 用户反馈与行业对比 - 用户意见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位置合理则干扰有限,反对者强调安全无小事 [3] - 对比高德地图8.73亿月活用户,百度地图月活为5.73亿,市场竞争压力显著 [5] - 谷歌地图仅在搜索结果页嵌入广告,百度将广告植入核心导航界面被批"异化公共服务工具" [10] 商业化与法律风险 - 百度2024年总营收1331亿元同比降1%,地图业务面临广告增速放缓压力 [5] - 律师指出该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及侵犯用户权利,此前导航错误广告问题未彻底解决 [8] - 行业普遍盈利困难,高德地图2025年才首次盈利,但百度选择高风险广告形式引质疑 [5][10] 公司声誉与历史事件 - 百度近年频发负面事件:2024年5月公关副总裁璩静因"秒批离职"言论引发舆论风暴 [14] - 2024年3月副总裁谢广军因女儿泄露隐私事件致歉,加剧公众信任危机 [11][13] - 此次广告争议再次暴露商业化与社会责任的失衡,用户呼吁优化界面保障安全 [4][14] 行业竞争与趋势 - 智能驾驶安全性争议再起,地图作为关键环节面临安全体验竞逐 [8] - 高德被阿里收购后持续投入研发,百度激进广告策略或影响市场口碑 [5][10] - 行业关注腾讯地图等是否会跟进类似广告形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10]
淘宝小红书联手,红猫计划打通种草到消费全链路
搜狐财经· 2025-05-08 14:00
战略合作项目 - 淘宝与小红书推出"红猫计划"战略合作项目 实现用户在小红书浏览内容后直接跳转淘宝App完成购买的无缝衔接 [1] - 合作框架下小红书的内容生态与淘宝天猫的交易体系深度融合 品牌商家可实时追踪从内容展示到实际购买的转化数据 [1] - 淘宝天猫将为优质内容提供更多流量倾斜 旨在提升用户购物互动体验 [1] 广告投放创新 - 双方首次开放效果广告投放路径 在小红书笔记页面新增"广告挂链"功能 [3] - 前期测试品牌已可通过该功能将小红书内容与淘宝天猫商品页面直接链接 未来将向更多优质品牌开放 [3] 商业化进程 - 此次合作标志着小红书在商业化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此前已尝试与微信小程序打通 [3] - 小红书近年持续发力电商、直播、买手等领域 推出系列扶持计划助力中腰部商家成长 [3] - 平台此前对站外导流持谨慎态度 严格管控引导至微信、淘宝等外部平台交易的行为 [3] 行业惯例突破 - 此次合作打破内容平台限制站外导流的行业惯例 允许直接跳转至天猫商品页面 [4] - 调整背后是小红书流量变现压力与淘宝天猫外部流量竞争加剧的双重驱动 [4] - 合作基于资源互补 小红书获得流量支持 淘宝天猫提升交易转化率 [4]
抖音运营变现如何提高收益?短视频做数据软件哪个好?
搜狐财经· 2025-05-02 08:55
文章核心观点 抖音日活突破8.6亿,创作者面临流量红利消退与变现焦虑,腰部账号平均月收益下降23%,头部账号收益逆势增长41%,可从内容变现底层逻辑重构、流量运营策略升级、增效工具实战应用三个维度突破流量变现天花板 [1] 内容变现的底层逻辑重构 - 2025年抖音算法更注重完播率与互动深度,某教育类账号拆分视频平均播放量提升270%,关键是建立「钩子矩阵」 [2] - 某美妆达人用智能剪辑工具自动生成双版本,同步分发后获客成本降低58% [2] 流量运营策略升级 - 某美食账号通过流量监控调整策略,GMV提升63% [3] - 使用智能标签系统将粉丝分层,针对不同群体推送差异化购物车商品 [3] - 某影视解说号借助舆情监测工具热点预判,首映当天发布视频播放量超2000万 [4] - 测试显示在视频第8秒插入购物车图标,点击率比常规位置高41% [5] 增效工具的实战应用 - 某家居账号使用多账号管理系统,矩阵账号总粉丝3个月从50万增长至230万,AI混剪功能让3条二创内容登上热搜榜,用数据中台监控流量波动,转化率提升至19.8% [6] - 2025年Q1使用智能创作工具的账号内容生产效率提升4倍,平均单条视频制作成本从3800元降至900元,AI配音功能让口播类视频日均产出量从3条提升到15条 [6] - 跨平台运营使用多账号协同工具,某数码测评团队单条内容多平台同步分发后累计播放量较单一平台增长17倍 [6] 结语 内容创作进入工业化时代,决定收益的关键是系统化的数据运营能力,某服饰品牌建立「内容工厂」模式,2025年实现单月GMV破亿 [7]
沃尔玛等企业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供货;上海机场2024年归母净利润翻倍|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7:34
跨国零售供应链动态 - 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等美国零售巨头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供货 关税费用由美方买家承担 [1] - 恢复供货表明中美企业对维护供应链正常运行的共识 反映经贸刚性需求对关税壁垒的天然抵抗 [1] 上海机场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12% 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翻倍 [2] - 2025年Q1营收30亿元同比增长5% 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35% [2] - 业绩增长主因浦东和虹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1.2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货邮吞吐量420万吨超2019年水平 [2] 耐克女性运动战略 - After Dark Tour全球女子夜跑上海站吸引1.2万人报名 最终3500名女性参赛 [3] - 该系列赛事覆盖悉尼、上海等全球六大城市 跑步业务被列为耐克回归专业运动的战略重点 [3] - 新CEO上任后公司强调以运动为核心 通过赛事营销强化女性细分市场话语权 [3] 量贩零食行业扩张 - 鸣鸣很忙2024年收入393.44亿元 较2022年42.86亿元增长近十倍 [4]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0.81亿元增至2024年9.13亿元 [4] - 截至2024年底门店达14394家覆盖全国28省 58%位于县城与乡镇 [4]
迎合健康焦虑的网络自诊是有毒流量
北京青年报· 2025-04-24 09:08
"8种迹象表明你已陷入工作性抑郁""中10种以上,你可能是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一 段时间,短视频平台涌现大量心理疾病"自诊"内容,涉及多种心理问题,这类视频以"自测"形式吸引用 户参与,宣称能帮助用户判断心理状态。专家建议,心理疾病需专业医学诊断,切勿轻信网络"自诊"。 不是精神科医生却打着旗号进行伪科普,明明心理健康知识是"小白"却深谙流量密码,为追求流量 不惜"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迎合公众健康焦虑的"网络自诊"说到底就是打着自测的旗号,干着牟利的 事情。类似的"网络自诊"背离专业、科学的原则,不仅会给消费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让他们承 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与伤害。 医疗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普通人能够掌握的医疗知识很有限。一些冒牌的主播通过形象管 理,在观众面前塑造了业务精湛、医德高尚的精英形象,以赢得观众的信任和认同。无中生有、移花接 木的"网络自诊"充分利用了专业知识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差,吸引了不明真相的围观者的注意力,从 而进行流量变现。 心理疾病的诊治并非易事,需要相应的资质认定。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离不 开医者仁心和相应的职业伦理。"网络自诊"利用了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