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者支出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学家:日本修正后的GDP数据或证实一季度经济萎缩
快讯· 2025-06-02 13:45
日本经济萎缩 - 日本修正后的GDP数据可能证实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萎缩 [1] - 初步数据显示1-3月当季实际GDP折合成年率收缩0.7% [1] - 4月至6月期间经济可能连续第二个季度收缩 [1] 消费者支出与通胀 - 工资增长跟不上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消费者支出低迷 [1] - 包括大米在内的食品价格上涨对消费形成压力 [1] 出口与资本投资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预计将继续给出口和资本投资带来压力 [1] - 企业调查显示资本支出可能不会出现重大调整 [1]
消费者支出疲软+贸易动荡 美国Q1经济萎缩0.2%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21:34
美国经济表现 - 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为-02%,较最初报告的-03%小幅上调[1] - 消费者支出增长12%,低于最初估计的18%,为近两年最低增速[1] - 净出口对GDP造成近5个百分点拖累,略高于最初预测[1] - 商业投资增长103%,高于最初估计的98%[2] - 面向国内私人买家的最终销售额增长25%,为近两年最低水平[3] 消费者支出 - 汽车需求减弱导致消费者支出数据下调[4] - 医疗保健和保险等服务支出也被下调[4] - PCE价格指数(除食品能源)增长34%,略低于前值35%[2] 贸易因素 - 进口激增426%,企业试图在特朗普关税前采取行动[2] - 白宫撤销或推迟部分惩罚性关税,贸易法庭阻止大部分关税[2] - 特朗普认为贸易政策将振兴国内制造业,增加就业并降低商品价格[4] 未来展望 - 预测第二季度GDP将因关税抑制进口和库存积累而反弹[3] - 经济学家关注特朗普贸易、移民和税收政策对支出的影响[3]
美国一季度GDP修正值速评
快讯· 2025-05-29 21:05
美国一季度GDP增速 - 美国一季度GDP增速从初值-0 3%上修至-0 2% [1] - 这是自2022年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出现收缩 [1] - 终值数据预计将在下月公布 [1] 消费者支出 - 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消费者支出增长1 2% [1] - 初值为增长1 8% [1] 拖累因素 - 经济增速受较弱的消费者支出拖累 [1] - 高于初步报告的进口增长也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1]
每日机构分析:5月23日
新华财经· 2025-05-23 23:07
星展集团:新加坡核心通货膨胀将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温和 美国银行:美国消费者信用卡支出在5月初出现放缓 澳新银行预测显示,截至2025年底,印度央行预计将会实施三次降息操作;鉴于目前印度的通胀压力并 不显著,而经济增长却显得疲软,这可能会推动印度央行持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倘若 2025年第一季度的GDP数据未能达到预期,印度央行可能不得不下调本财年6.5%的经济增长预期。 美国银行指出,美国消费者信用卡支出从3月同比增长1.1%放缓至4月下半月的同比增长1%。5月前两 周,支出增长持平,没有同比增长;鉴于征收关税和相应的价格上涨导致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很高,分析 师继续密切关注消费者的反应。 万神殿宏观经济公司认为,美国消费增长的减缓可能引发经济步入"停滞"阶段,尽管衰退或许可以避 免。企业界预期消费者需求将会减弱,并已经开始减少招聘人数。 预计裁员的步伐将加快,新的招聘活动也将减少,特别是在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开始生效之后,消费者 支出从高于平均水平转向低于平均水平。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消费疲软是影响美国经济前景的主要风险,物价上涨可能 导致美联储在更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如果美国 ...
美国零售商财报将揭关税影响,消费者支出隐现裂痕
环球网· 2025-05-21 13:49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关税""不确定性""衰退"等词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高频出现,本周将公布财报的一批美 国零售企业,将进一步揭示关税背景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此前,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取得重要成果,缓解了外界对特朗普关税致经济衰退的担忧。然而,特朗普与沃尔 玛在涨价问题上交锋后,零售商处境更受关注。 消费者支出作为美国经济活动重要晴雨表,出现放缓迹象。最新数据显示,因关税担忧提前购买的提振作用减弱,美国4月 零售销售增长大幅放缓至0.1%,远低于3月1.7%的两年最快涨幅。华尔街认为,贸易战平息前,消费者支出或持续不稳, 增加经济滞涨甚至衰退风险。4月支出放缓表明,美国家庭面对关税影响价格与经济时态度谨慎。券商Raymond James首席 经济学家阿尔曼称,消费者愈发挑剔,谨慎选择消费与削减开支。 行业统计显示,美国关税仍高于数十年水平,更贵的进口价格或使买家却步。经纪商Global X投资策略主管Scott Helfstein 表示,消费者仍在消费,但难比去年盛况。密歇根大学最新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跌,从上月 52.2降至50.8。分项指标显示,因担心收入下降,个人财 ...
美国零售商财报集中来袭:沃尔玛被“点名”,涨价还能提吗
第一财经· 2025-05-20 07:07
商家应对成本压力 - 美国零售企业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频繁提及"关税""不确定性"和"衰退"等术语,本周财报将进一步揭示关税对经济的影响[1]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重要成果,外界对关税引发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减轻,但零售商因特朗普与沃尔玛在涨价问题上的对峙受到更多关注[1] 消费支出放缓 - 美国4月零售销售增长从3月的1.7%大幅放缓至0.1%,因关税担忧提前购买的提振作用减弱[3] - 消费者支出占美国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以上,4月支出放缓表明美国家庭对关税影响价格和经济持谨慎态度[3] - 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52.2降至50.8,连续第五个月下跌[3] - 个人财务评估因收入下降担忧下降10%,未来一年通胀预期从6.5%飙升至7.3%,长期通胀预期从4.4%升至4.6%[4] - 近75%受访者自发提及关税,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主导前景[4] 零售商财报与策略 - 沃尔玛警告消费者应为更高价格做好准备,特朗普呼吁其"吃下关税"而非转嫁成本[6] - FactSet数据显示,标普500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中"关税"提及率达十年最高,"不确定性"提及率为2020年疫情以来最高,"衰退"提及率为2022年底以来最高[6] - 家得宝、塔吉特等零售商本周将发布业绩,提供消费细分市场变化及应对成本压力的线索[6] - 塔吉特出售的包装商品、保健品和办公用品价格比沃尔玛高11%,比好市多高14%,比亚马逊高19%[7] - 沃尔玛因规模和对供应商的影响力有更多空间吸收关税,塔吉特可能依靠促销活动推动长期销售但牺牲利润率[7] 行业韧性及挑战 - 美国消费者总体上仍保持坚挺,企业表现出韧性,但高价商品支出可能成为零售业绩关注重点[6] - 家居装修支出反映消费者承担大型项目能力,是经济健康状况和房地产市场活动的领先指标[7] - 消费者依赖高就业率和工资增长维持消费,但缺乏疫情期间的储蓄支撑[7]
美国零售销售回落,3月抢购潮后4月遭遇“滑铁卢”
新华财经· 2025-05-15 23:00
新华财经北京5月15日电(王晓伟)美国4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1%,预期值为0%,前值为1.4%。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零售 额几乎没有增长,这表明消费者在担心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缩减了支出。美国PPI和零售销售数据公布后,美元指 数短线小幅走低约10点。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4月份整体零售额增长0.1%,略高于经济学家对销售额环比持平的预期,远低于3月份1.7%的增 幅。 15日发布的数据中的对照组下跌0.2%,该指数将几个波动的类别和因素排除在该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读数中;对照 组3月份的销售额增长了0.5%。经济学家预计增长0.3%。 不包括汽车和天然气的3月销售额增长0.2%,低于市场预期的0.3%,低于上月的1.1%的增幅。 体育用品和业余爱好商店的销售额下降2.5%导致下降,而百货公司的销售额下降1.4%。专业零售商也下降了2.1%。 图为: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环比变化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图为:美国零售销售月率趋势变化图数据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4月份的数据是在3月份大幅增长之后发布的,3月销售额增幅为此前两年多来的最大水平,因消费者在美国的大部分关税即 将实施之前抢购商品 ...
美联储巴尔金: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因关税提高价格
快讯· 2025-05-09 23:45
金十数据5月9日讯,美联储巴尔金表示,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提高价格来抵消关税成本,他警告称, 经过多年的通胀,消费者的容忍度很低。"我从零售商那里听到的是,消费者手头拮据,"巴尔金 说。"这意味着你要把价格传递给消费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巴尔金仍然认为美国经济状况良好。 他补充说,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投资仍然稳固。他指出,虽然消费者信心指标明显疲弱,但这尚未拖累支 出。巴尔金说,他正在考虑关税是否会减缓经济增长,达到抑制通胀的程度。他说,这是2008年的经 历,但也有其他时候并没有发生。 美联储巴尔金: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因关税提高价格 ...
美联储威廉姆斯:支出持稳,但消费者有所克制。
快讯· 2025-05-09 21:27
美联储威廉姆斯:支出持稳,但消费者有所克制。 ...
美国里士满联储主席Barkin:消费者支出和商业投资依然非常稳健。到目前为止,消费者信心与支出并不一致。
快讯· 2025-05-09 21:03
美国经济现状 - 消费者支出保持非常稳健状态 [1] - 商业投资表现同样非常稳健 [1] - 当前消费者信心水平与实际支出行为存在不一致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