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出海

搜索文档
Labubu爆火,东莞正在酝酿下一个爆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1:42
潮玩行业出海热潮 - 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以108万元成交,显示潮玩收藏价值飙升[1] - Labubu自2024年起掀起文化出海热潮,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多地引发排队抢购现象[2][4] - 泡泡玛特商场美陈供应商鼎艺创意跟随Labubu出海,在海外布置展览[2] 东莞潮玩产业崛起 - 东莞作为全球最大玩具产业带,已有超30家代工厂为泡泡玛特供货[2] - 头部企业带动本土玩具企业转型,如城仕文化2020年成立后专注原创IP孵化,次年销售额增长6倍[9][10] - 52TOYS在东莞石排年订单达350万只,微石文化海外市场同比增长15%[8][14] 供应链与制造优势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亲自在东莞解决供应链问题,当地已形成完整潮玩产业链[2][13] - 微石文化研发第六代工艺,采用0.01毫米精度激光切割技术实现非遗技艺工业化[15] - 东莞企业从OEM代工转向原创设计,实现"高难关卡"突破[8] 文化输出与生态构建 - 潮玩产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如拼酷"十里红妆"、国风机甲"吕布"等出海展示中国文化[16] - 出海模式从产品输出升级为文化认同输出,形成"内容开发-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本地化零售"全链路[13][16] - 城仕文化原创IPMR.PA耙老师系列在新加坡首批500件当日售罄[10] 头部企业带动效应 - 泡泡玛特出海带动东莞供应链集体升级,形成"链主"效应[9] - 海外客商通过头部企业主动寻求与东莞合作,参展洽谈积极性显著提升[8][9] - 本土潮玩IP如胖哒、吕布等早在2019年前就在海外打开知名度[7]
何以“再战港股”?锦江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06-12 23:16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锦江酒店拟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权协调人行使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 [1] - 公司计划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的24个月内选择适当时机完成H股上市 [1] - 此次H股发行将拓宽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展示公司"轻资产"运营理念的执行成果 [9][10]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前5个月香港联交所迎来28家新上市公司,募资额达773.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3.3%和707% [6] - 消费板块表现亮眼,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新消费公司成功上市 [6] - 2024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监管机构协同推出系列互联互通政策支持"A+H"上市 [6] 战略意义与资金用途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达30%,H股上市有助于加大出海业务步伐 [7] - 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 [14] - 通过港股融资支持海外战略性直营店投资和硬件更新,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6][16] 海外业务表现 - 2024年海外酒店业务收入42.56亿元,占总营收30% [14] - 境外有限服务型酒店全年RevPAR为2019年的112.27%,较2023年增长0.35% [14] - 2025年一季度境外酒店开业1165家,占总酒店数量8.6%,境外业务收入占比26.73% [15] 东南亚市场布局 - 与马来西亚RIYAZ集团合作推进五个品牌落地东南亚市场 [17] - 计划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6个国家开发项目 [17] - 调整东南亚市场拓展模式,转为以中国团队为主吸引当地和中国投资者 [17] 国际化战略 - 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和丽笙酒店集团股权,补充中高端品牌矩阵 [14] - 推动卢浮产品迭代升级,实施"精准焕新"提高海外品牌竞争力 [16] - 通过全球酒店互联网平台、共享服务平台和采购平台加速全球资源整合 [18] 应对市场挑战 - 通过整合后台、会员和供应链应对市场环境变化 [6] - 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对两地股东一视同仁 [12] - 优化品牌矩阵,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 [13]
长城汽车:5月魏牌销量亮眼,出口稳步向上-系列点评二十三-20250604
民生证券· 2025-06-04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产品国内外推广进展顺利,智能电动化新周期开启,新能源智能化车型占比快速提升,高端智能化路线愈发清晰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销快报 - 2025年5月批发销量10.2万辆,同比+11.8%,环比+2.2%;1 - 5月累计批发45.9万辆,同比 - 0.5% [3] - 哈弗5月批发5.8万辆,同比+22.6%,环比+1.7%;1 - 5月累计批发25.9万辆,同比+2.8% [3] - 魏牌5月批发0.6万辆,同比+115.3%,环比+28.1%;1 - 5月累计批发2.4万辆,同比+43.5% [3] - 皮卡5月批发1.6万辆,同比+2.7%,环比 - 11.4%;1 - 5月累计批发8.3万辆,同比+8.3% [3] - 欧拉5月批发0.2万辆,同比 - 67.3%,环比+9.1%;1 - 5月累计批发1.1万辆,同比 - 58.7% [3] - 坦克5月批发2.1万辆,同比+2.8%,环比+8.8%;1 - 5月累计批发8.2万辆,同比 - 8.8% [3] 各品牌表现 - 坦克5月批发2.1万辆,坦克300批发1.2万辆,同比+14.4%;新车坦克700 Hi4 - Z革新动力系统 [4] - 魏牌5月批发0.6万辆,5月13日魏牌高山家族上市,高山8和高山9上市24小时大定超5900辆 [4] - 哈弗5月批发5.8万辆,5月27日哈弗猛龙燃油版上市,6月启动“全系换新一口价”限时促销 [5] 海外市场 - 5月海外批发销量3.5万辆,同比+0.2%,环比+7.4%;1 - 5月海外批发销量15.8万辆,同比 - 3.6% [5] - 巴西工厂2025年中启动生产,初期生产3款车型,年产能规划5万辆,还将打造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5]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267.8/2617.0/296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0.9/163.0/182.4亿元,对应2025年6月3日收盘价22.46元/股,PE为14/12/11倍 [6]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6.73%、12.16%、15.40%、13.20%;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0.76%、11.00%、15.69%、11.91% [11][12]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9.51%、19.50%、20.00%、20.00%;净利润率分别为6.28%、6.21%、6.23%、6.16% [11][12]
商用车出海桂冠从未易主:盘点北汽福田争创一流商用车企业的底气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9:36
行业趋势 - 中国商用车出海从"贸易竞速"转入"产业深耕"阶段,竞争力评判标尺从单一销量向产业链韧性、属地化深度、技术前瞻性等多维延伸 [1] - 行业仍在竞争"出口销量桂冠",但公司已转向"世界一流商用车跃升"战略,重塑中国商用车全球化逻辑 [1] 公司市场表现 - 2024年海外出口15.3万辆,占中国商用车出口总量17%,连续14年稳居出口榜首 [2] - 2025年一季度海外销售破4万辆,同比增长9.5%,产品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区域市场表现:南非销量激增12800%,东非增长590%,西非增长118% [2] - 细分市场领先:哥伦比亚自动挡重卡市占率多年第一,菲律宾六轮轻卡销量冠军,拉美微卡领跑秘鲁、智利等市场 [2] 新能源与技术布局 - 实施"GREEN 3030"国际化战略,以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构建竞争力 [3] - 纯电卡车进入意大利、波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与意大利比亚乔合作开发电动商用车项目 [3] - 拉美市场交付超1400辆纯电动公交车,助力智利成为区域领跑者 [3] - 亚太市场:马来西亚纯电动公交车头部品牌,运营新马跨境首条纯电动线路 [3] - 马耳他、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市场实现纯电动及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商业化运营 [3] 全球化产业生态 - 海外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泰国工厂竣工时),全球销量突破1200万辆(巴西工厂投产时) [4] - 布局22个KD工厂,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亚太:泰国工厂竣工,规划辐射印尼、越南等东盟市场 [4] - 拉美:巴西工厂投产,实现从"产品出口"到"属地生产+技术协同"升级 [4] - "海外30·30战略"目标:2030年海外销量30万辆,新能源占比30% [4] 战略定位 - 从"产品出海"到"产业扎根",从"规模领先"到"生态领跑",体现中国商用车"世界一流"野心 [5] - 全球化实践强调产业韧性、生态思维与技术前瞻,锚定长期主义发展 [5]
拆解魏建军的全球棋局 中国汽车需坚持长线主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23:15
行业现状与成就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全球第一 [1] - 核心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全栈自研,800V高压平台和5分钟快充技术量产应用,行业从跟随转向引领 [1] 行业挑战与危机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行业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 [2] - 新能源车新车平均降价1.8万元(降幅9.2%),燃油车平均降价1.3万元(降幅6.8%) [3] - 2025年1-2月纯电动车型平均降价3.9万元(降幅17%),价格战持续加剧 [3] - 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4.8万亿日元(同比下滑3.6%),仍为比亚迪等七家中国主流车企净利润总和的3倍 [3] 企业战略与应对 - 长城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超110亿元,推出越野场景分级标准与混动四驱技术,单车净利润逆势提升至1.03万元 [7] - 坚持丰田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质量优先而非短期盈利 [7] - 提出"生态出海"策略:全球化研产销体系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和服务,在日、德、美设研发中心,于俄罗斯、泰国、巴西等地建厂 [10] - 通过高端化战略和Hi4混动技术输出,推动中国汽车从"性价比"向"技术品牌"转型 [11] 全球化布局 - 长城汽车出口至17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海外累计销量190万辆 [8] - 强调诚信经营与合规底线,尊重当地文化,避免无序降价策略波及海外市场 [8][11] - 针对非洲等市场需求多样性,推进纯电、混动、燃油多路线研发 [11] 长期发展观点 - 行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增量见顶背景下单纯销量扩张模式失效 [7] - 反对无底线降价和资本过度裹挟,强调盈利造血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5] - 提出汽车产业需拼技术、供应链和全球化能力,出海需注重长远利益而非短期投机 [8][11]
拆解魏建军的全球棋局 中国汽车需坚持长线主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23:1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全球冠军 [1] - 核心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全栈自研,800V高压平台和5分钟快充技术量产应用 [1] - 行业规模扩张但利润下滑,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利润率4.3% [1] 行业盈利状况与竞争格局 - 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4.8万亿日元,是比亚迪等七家中国主流车企净利润总和的3倍 [2] - 新能源车新车平均降价1.8万元(降幅9.2%),燃油车平均降价1.3万元(降幅6.8%) [2] - 2025年1-2月纯电动车型平均降价3.9万元(降幅17%),价格倒挂现象显著 [2] 价格战与行业风险 - 无底线降价导致行业利润整体承压,部分车企连续多季度亏损 [3] - 消费者面临"价格背刺",新车未出店即遭遇指导价跳水 [3] - 部分车企通过注册"0公里二手车"处理库存,加剧市场混乱 [3] 研发投入与长期主义 - 长城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超110亿元,单车净利润逆势提升至1.03万元 [4] - 中国车市2018年后进入微增长通道(2%-3%),增量模式失效转向精细化运营 [4] - 长城坚持丰田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质量优先而非短期盈利 [4] 全球化战略与出海挑战 - 长城汽车出口17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累计销量超190万辆 [6] - 出海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品牌信任度不足、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 [7] - 长城采用"生态出海"策略,构建全球化研产销体系实现本地化生产 [8] 技术路线与品牌升级 - 长城通过Hi4混动技术输出,推动中国车从"性价比"向"技术品牌"转型 [8] - 全球市场需全动力解决方案,同步推进纯电、混动、燃油多路线研发 [8] - 在非洲等市场柴油车需求旺盛,差异化产品策略是关键 [8]
开启“ONE GWM”全球战略,李瑞峰:坚守底线,长城有自己的目标和节奏|聚焦2025上海车展
华夏时报· 2025-04-27 16:31
全球战略发布 - 公司发布ONE GWM全球战略,整合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炮及灵魂摩托六大品牌资源,目标直指海外市场 [2] - 随着"ONE GWM"标识发布,公司品牌战略发展元年正式开启 [2] - 公司今年将重点发力海外市场,通过生态出海和本地化深耕策略,快速将国内新车型推向海外 [2] 全球化布局成果 - 公司产品已出口至170多个国家,海外深耕近30年 [3] - 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海外累计销量超190万辆 [3] - 在泰国、巴西等地设有3家整车工厂,在澳大利亚、欧亚、厄瓜多尔等地拥有多家KD工厂 [3] - 2024年海外销售453141辆,同比增长43.39%,刷新历史纪录 [3] - 推动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形成全动力、全品类、全档次布局 [3] 生态出海模式 - 从产品出海升级为生态出海,构建全价值链本土化 [3] - 在迪拜推出魏牌高山MPV豪华商务车型,在澳洲坦克500获ANCAP五星安全认证 [3] - 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和越野活动实现文化融合与品牌情感共鸣 [3] - 海外市场构建"高质高价"品牌认知,不同于传统产品输出模式 [3] 行业竞争策略 - 面对合资车企激进新能源战略,公司将以"全动力、全场景、全球化"布局应对全面竞争 [5] - 坚持长期主义和高质量发展,不盲目追求销量,注重用户口碑和反馈 [5] - 根据用户需求精准调整产品策略,如推出坦克品牌满足SUV用户对高性价比国产车型需求 [5] 营销渠道变革 - 从去年开始进行渠道变革,成立直营店以更好服务用户 [5] - 建立直营体系打通制造、销售、服务链路,实现全链路闭环 [5] - 魏牌等品牌通过高管直面用户的"TO C"实践提升需求反馈效率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22亿元,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幅达80.73%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7.83亿元,同比增长56.49% [5] - 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超百亿,垂直整合率超过70% [5] - 海外市场溢价助推境外业务毛利率提升,显著高于国内市场 [5]
新质生产力重塑科技服务业:从基础配套到价值中枢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13:27
科技服务业角色转变 - 科技服务业从制造业配套支撑升级为产业链价值中枢和技术标准制定者[2] - 立讯精密从AirPods代工转变为参与iPhone16 ProMax动态岛组件研发[2] - 阿里国际站将通关、物流、支付、AI营销打包成模块化出海方案[3] - 滴滴在拉美构建电动车+充电桩+支付系统的完整生态[3] - 歌尔股份从VR/AR代工转向光学引擎+降噪算法自主研发 单台VisionPro光学模组价值超200美元[4] - 泰晶科技突破日本晶振垄断 车规级晶振单车用量从30颗跃升至100颗以上[4] - 行业从辅助角色进化为利润创造核心驱动力[5] 贸易战应对策略 - 企业通过供应链韧性建设、技术替代和市场多元化三大策略破局[6] - 苹果印度工厂良率不足90% 中国工厂维持98%以上良率[7] - 工业富联在越南、墨西哥设厂降低成本15%[7] - 欣旺达在欧洲建设电池工厂规避美国关税[7] - 泰晶科技晶振全球份额从2020年2.1%升至2022年4% 切入AI服务器和智能汽车高端市场[9] - 昇腾AI芯片在成熟制程实现突破[9] - 滴滴计划2030年前向墨西哥投放10万辆国产电动车并建设1万个充电桩[10] - 腾讯、米哈游在巴西和中东设立本地工作室规避内容分发壁垒[10] 政策与资本驱动 - 北京科技服务业14条政策鼓励企业平台化发展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12] - 财政贴息+减税降费降低研发成本 科创板、北交所提供融资通道[12] - 海天瑞声借助资本市场加速AI数据服务布局[12] - 阿里国际站模块化出海方案比亚马逊全链条覆盖更适配中小企业[12] - 滴滴在拉美复制中国基建+服务模式[12] - 行业从学习欧美转向自主创新+标准输出[12]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中国科技企业以技术创新、生态出海、供应链重构等策略主动破局[1] - 供应链韧性建设、技术替代与生态出海成为三大突围策略[1] - 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进化推动中国智造发展[1] - 贸易战加速企业从基础配套向价值中枢进化[12] - 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12] - 科技服务业将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和产业规则定义者[13] - 中国科技企业有望在AI、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构建创新生态[13]
2024年净利润创新高,长城汽车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贝壳财经· 2025-04-01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长城汽车凭借长期主义战略和三大“长板”优势,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在产品结构、海外市场、研发创新等方面表现出色,证明坚持长期主义、追求有质量的市占率能行稳致远 [4][2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总营业收入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3%,创历史新高;扣非归母净利润97.35亿元,同比增长101.4% [4] - 单车利润突破万元,达1.03万元,同比提升近0.5万元;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提升2.30万元 [6] 产品销售 - 2024年累计销售123.45万辆新车,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5.65%至32.22万辆;整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49%至1754.89亿元 [8] - 售价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同比增长37.13%,占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坦克品牌全年销售23.2万辆,同比增长42.57%;魏牌平均售价突破25万元,销量同比增长56.6%;皮卡业务国内终端市占率近50% [8] 利润引擎与布局 - 单车收入从2023年的14.08万元提升至16.38万元,单车净利润达1.03万元,同比提升45%;毛利率同比增长1.36个百分点至19.51% [10] - 开展垂直体系建设,自研自产核心系统、开发软硬件、自建能源产业链,与5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合作 [10] - 2024年长城灵魂S2000上市,2025年3月26日发布重卡超级混动架构Hi4 - G [10] 海外市场 - 2024年海外销量达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9.7%,增长5.9个百分点 [11] - 推进高价值车型海外布局,完善全球化生产体系,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400万,海外累计销量超190万辆 [11][13] - 采用“技术输出 + 品牌溢价”模式,2024年海外市场业务毛利率达18.76%,单车利润较行业均值高15%,计划到2030年海外年销百万辆,高端车型占比超三分之一 [14] 企业理念与发展 - 董事长魏建军呼吁行业良性竞争、可持续发展,企业秉持长期主义,聚焦发展质量 [15][16] - 始终将品质视为企业发展基石,建成先进设施,依托高标准质量体系严格把关各环节 [18] - 构建森林生态体系,推进精准研发,研发投入连续3年超百亿元,研发人员2.3万人 [19] - 在智能新能源和越野领域持续精进,新能源动力、智能化、越野架构等技术产品受认可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