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从丰收节看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19:52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了中国农业从“规模型”增长向“价值型”发展的转型升级,核心是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实现附加值、溢价能力和渠道赋能的丰收 [1][2][3] 种业振兴 - 中国梨育种技术通过传统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不断升级,早熟、优质、抗逆新品种不断涌现,例如自主育成的华蜜梨具备抗梨黑星病、耐寒冷特性 [4] - “广明2号”白羽肉鸡实现中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从0到1的突破,商品肉鸡42天体重达3公斤,父母代产蛋性能优于进口品种,胸肉木质化程度低约42%,并于2025年实现中国祖代种鸡首次出口 [5][6] - 高青黑牛填补国内高端肉牛市场空白,一头黑牛经分割后能卖10多万元,最高卖价达20万元 [6] - 中国种业进入自主创新加速期,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 [7] 产业链价值提升 - 博士达集团通过苹果深加工生产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面膜,每年可消化30%的加工果,减轻果农“卖果难”问题,并通过与电商、文旅融合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8] - 浙江省玉环市文旦综合利用率从60%跃升至95%以上,2024年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6亿元,核心产区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万元,高出省均3万元 [9] - 花田玑密品牌通过玫瑰深加工将收购价从2.5元/斤—5.5元/斤提升至5元/斤—8.5元/斤,带动农户每亩地增收15%—20% [9] - 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同比增长15.8%,山东、河南、四川等农业大省已形成超千亿级农产品加工集群 [10] 智慧农业应用 - 大疆T100农业无人机在北方平原日喷洒作业面积达600亩,效率是传统人工40倍以上,在南方丘陵具备85公斤吊运载重,在西部果园每亩节约农药500克—700克 [11]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苹果采摘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实现无损采摘,具备动态路径调整能力,有效应对果园遮挡物 [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智能蜂箱使单名蜂农管理蜂群数量从50群提升至150-250群,劳动力效率提升3—5倍,可通过手机远程管理 [13]
种子科普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幕,展示南繁成果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16
海南日报三亚9月23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9月23日,"大地上的诗篇——种子科普艺术展"在 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启幕。作为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点活动之一,该展览聚焦种业振兴与国家粮食 安全,展示南繁事业成果与海南自贸港种业创新发展实践。 种子科普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幕,展示南繁成果 种子里有幅艺术画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认识到南繁事业在海南,成果在全国。我们将做好南繁服务工作,讲 好南繁故事,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南繁硅谷建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专职副书记温竹表示,三 亚崖州湾科技城将继续发挥南繁优势,推动更多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普实践,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海南力 量。 本次展览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主办,三亚市委宣传部协办,展览将持续展出至 11月23日。 观众用手机拍摄展示的种子。活动主办方供图 展览以种子为主线,通过艺术与科普深度融合的方式,设立"微距镜头里的农业芯片——种子微距摄 影""种子银行——实物种子展示""南繁诗篇""种业科学家心声""跨界艺术创作"等多个单元。值得一提的是, 展出的110余幅种子微距摄影作品,其种质资源多数来源于三亚崖州 ...
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双交会暨2025青岛国际种业博览会议程发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20:33
大会概况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定于2025年9月26日至28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科技强芯提单产,种业振兴筑粮安”,同期举办2025青岛国际种业博览会 [1] - 大会旨在打造种业政策宣传新高地、种业创新成果对接大桥梁和种业振兴核心展示平台 [1] 信息发布活动 - 信息发布会于9月27日14:00-16:20举行,涵盖品种全链条管理、种质资源信息平台、国家种子基地建设进展、种业市场监管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4] - 企业信息发布环节涉及农发种业、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国投丰乐、河北兆育、托普云农等公司 [4] - 将发布2024年度农作物品种推广信息、2025年国家农作物新品种核心展示评价结果、全国农作物种子质量形势分析及种子认证信息 [4] - 将发布2024年度全国农作物种业企业销售信息 [4] 渠道对接系列活动 - 种业投资对接活动于9月26日14:30-17:00举行,组织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等机构与种子企业对接,旨在打造种业并购“标的池”,促进产业整合 [5] - 网络售种对接活动于9月26日15:00-17:00举行,邀请淘宝、京东、拼多多、快手等电商平台与种子企业、经销商交流,规范网络营销 [6] - 种业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于9月27日16:20-17:20举行,组织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对接,展示最新技术和品种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7] 行业交流活动 - 生物育种产业化交流活动于9月27日9:00-12:30举行,主题为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新路径,聚焦新政策、前沿技术、国外监管政策等 [8] - 2025年全国省级种子站长会于9月27日9:30-12:30举行,旨在总结种业振兴行动成效,谋划“十五五”强化种业技术支撑的具体举措 [9] -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交流活动将研讨番茄、甘蓝、黄瓜、大白菜等蔬菜育种进展及攻关成果 [12] - 鲜食玉米交流活动于9月28日9:00-11:00举行,分享产业发展趋势与扶持政策,研究高质量发展路径 [13] - 数字种业交流活动于9月28日8:30-18:00举行,聚焦融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AI算法,探讨通过育种CRO模式提供数字化育种解决方案 [14] 推广与展示活动 - 设立普法宣贯活动公益展台,提供免费新品种保护和法律咨询服务,宣传种子认证制度 [15] - 举办“好种好味好生活”食味品鉴推广活动,组织企业提供优质番茄、黄瓜等农产品进行现场品鉴 [17] - 面向种业经销商群体举办沙龙,围绕选品、渠道、服务、规模化种植技术等内容开展6-8场交流 [20] - 大会期间设立标志性成果展区、生物育种产品展区等4个展区,集中展示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标志性品种及蔬菜攻关成果 [21]
田埂上舒展“丰收画卷” ——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人民网· 2025-09-22 14:20
农业产量与收益 - 夏粮稳产丰收,"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和农村消费保持增长 [1] - 安徽宿州种粮大户刘涛改种新型玉米品种"迪卡C1210"后,亩产从1100斤跃升至1500斤,预计今年产值达45万元 [2] - 蒿沟镇全镇玉米种植面积31700亩,测产平均产量达926斤/亩 [2] - 山东临沂费县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区花生平均亩产达1200斤,比去年增加400斤 [4] - 农户刘德宝种植3亩花生,亩产1000斤,纯收入可达5000元 [5] 种业振兴与科技应用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突破性品种 [3] -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3] -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和好收入,种业振兴改写着种粮农民的账本 [2] 农产品收购与加工产业链 - 费县宝来花生种植合作社统一收购农民油料作物并直送中粮油脂仓库,收购范围辐射周边7个自然村,带动600家种植户稳产增收 [5] - 费县中粮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对油料作物做到"应收尽收",推动当地花生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6] - 农业深加工延链补链帮助传统农产品突破"微笑曲线"底端束缚,提升产品质量 [6] 城乡供销与消费市场 - 内蒙古企业借助城乡供销系统通道,去年肉苁蓉产品实现销售额8000多万元 [7] - 供销系统以"文化+展销+体验"为抓手,联结田间地头与城市消费,打造名特优产品产销对接平台 [7]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已超过9600亿元,实现"五连增" [8]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部署9方面23条举措以优化供给、创新流通、激活市场 [8]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央广网· 2025-09-19 11:43
央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今年,全国夏粮收购已超1亿 吨,秋粮丰收在望。"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 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眼下,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正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 收。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的高标准农田里,稻浪翻滚、丰收在望,头顶的无人机正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 稻成熟度,指导农户分区、分时收获,提升收割效率与粮食质量。 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李瑛:判断水稻成熟度,眼看、手摸难免存在误差。 现在,我们通过搭载多光谱或者是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进行田间航拍,快速、无损地获取整片稻田的详 细数据,精确地判断每一块区域的最佳收割时间。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的深度融合,正把试验田里的高产转化到广阔的农田上。今年,贵州铜仁 石阡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成效显著,不仅创下贵州省大豆测产最高纪录,还明显提升农 户的亩均效益。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研究员夏忠 ...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家底”全面摸清 国产种源市场竞争力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3:17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平谷举行 主题为赋能新起点 聚智创未来 由全国畜牧总站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平谷区人民政府主办 [1] 种业振兴行动成果 -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五年 畜禽种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全面摸清资源家底 地方品种得到有效保护 [1] - 国家核心育种场增至333个 国产种源市场竞争力增强 [1] - 自主研发育种芯片实现主要畜禽全覆盖 自主培育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8% 华西牛冻精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 [1] - 企业牵头承担畜禽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占比超过60% 选育畜禽新品种占比超过60% 初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1] 遗传资源普查与保护 -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历时三年 摸清畜禽遗传资源家底 [1] - 普查发现61个畜禽品种存栏少处于濒危状态 2021年起对61个濒危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 [4] - 抢救性保护成效显著 61个濒危资源中6个品种转危为安 30个品种濒危等级下降 濒临灭绝品种数量减少一半 资源群体数量均有增长 [4] 重大成果发布 - 论坛发布《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后者共11卷收录资源1018个 图片6500余张 新增畜禽和蜂遗传资源245个 填补蚕资源志空白 [2][4] -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系统阐述我国畜禽 蜂和蚕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全貌 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4] 未来发展重点 - 农业农村部明确四方面重点工作 锚定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目标 加快补短板 强弱项 提能力 [5] - 编制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和现代种业工程建设规划 布局建设一批种业重大项目 [5] - 统筹利用现有政策渠道 研究创设新种业支持政策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5] - 总结种业振兴成效 挖掘先进典型 加强宣传引导 营造社会支持氛围 [5]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家底”全面摸清,国产种源市场竞争力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2:15
行业政策与战略规划 - 中央深改委于2021年7月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明确"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 [1][3] - 农业农村部下一步将编制"十五五"全国种业发展规划和现代种业工程建设规划 布局建设一批种业重大项目 [3] - 政策层面将研究创设新种业支持政策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并加强宣传引导 [3] 行业发展成效 - 国家核心育种场数量增至333个 国产种源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1] - 企业牵头承担的畜禽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占比及选育新品种占比双双超过60% 初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1] - 自主研发育种芯片实现主要畜禽全覆盖 自主培育的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8% [1] - 华西牛冻精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 [1] 遗传资源保护 -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完成 系统摸清资源家底 [1][2] - 发布《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11卷收录1018个资源及6500余张图片) 新增畜禽和蜂遗传资源245个并填补蚕资源志空白 [2] - 对61个濒危畜禽遗传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 其中6个品种(上海水牛/漳州斗鸡/东安鸡/吐鲁番斗鸡/太白鸡/天峨六画山鸡)已转危为安 30个品种濒危等级下降 濒临灭绝品种数量减少50% [2][3] 行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平谷举行 主题为"赋能新起点,聚智创未来" 由全国畜牧总站/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平谷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1]
南农晨读 | 广东优品 人间至味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0:30
教育资源配置 - 廉江市新民镇朗塘村义路塘小学缩减为6个年级2个混合班 全校仅34名学生和3名老师 [3][4][5][6] - 学校仅使用北侧教学楼2间教室 40分钟课堂拆分为3个时间段供三个年级轮流上课 [4][5] 农产品行业展会 -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于2025年9月15日在厦门开幕 [10][11] -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同步启动 展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11][12][13] 薯类产业发展 - 广东通过科技研发、品牌引领和精深加工提升薯业硬实力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17][18][19][20] - 薯类作物作为粮食作物和先锋作物 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8] 畜禽种业发展 - 2025年9月14日畜禽种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平谷区举行 主题为"赋能新起点 聚智创未来" [23][24] - 论坛围绕中央种业振兴行动决策部署 总结成效分享经验以夯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种源基础 [24][25][26] 蔬菜产业特色 - 广东凭借温暖湿润气候和多元地貌成为全国蔬菜种类最丰富地区之一 拥有众多地理标志农产品 [28][29][30] - 增城迟菜心于8月中下旬开始育苗 预计冬至前后迎来新季上市 [32][33][34] 天气影响 - 9月17日广东中北部晴到多云局部雷阵雨 雷州半岛有中雷雨局部暴雨 最高气温30-36℃ [37][38][39][40] - 9月18日韶关清远和南部沿海有分散雷阵雨 其余地区晴到多云局部雷阵雨 最高气温31-36℃ [41][42]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经济日报· 2025-09-17 08:44
粮食生产与安全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2] - 实施702个县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将试验田高产技术转化至大田生产[2]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2]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2] - 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且长势正常偏好[3] 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4]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4] - 建成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 拥有12万多名科研人员[4]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包括优质高产水稻和机收籽粒玉米等品种[4] -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企业超1000家 占参与单位总数51%[4] - 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和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增幅18.8%)[6] - 人均肉类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 - 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6]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7] - 藻类养殖技术世界前列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7] - 城乡居民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标准[7]
“十四五”以来农发行累计投入超1200亿元支持种业发展
新华社· 2025-09-16 19:53
"十四五"期间,农发行印发《关于争当金融服务种业振兴主力军的实施意见》等十余份专项文件,为服 务种业振兴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种业领域倾斜。 据介绍,农发行各地分支机构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种业发展特色,组建工作团队深入种业园区、科研院所 和龙头企业调研摸底,了解融资需求,宣讲信贷政策,提供"融资+融智"的综合服务,积极运用信贷和 投资工具,确保政策性金融"甘霖"精准滴灌到种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作为我国专注于种业领域的政府专项股权投资基金,由农发行管理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自2013年设立以 来,围绕育种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种业基地建设,为优质种业企业给予耐心资本助力。截至2025年6 月末,种业基金已累计投资36.7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服务种业振兴的规模超过200亿元。 此外,种业振兴涉及科研、生产、市场等多个主体,需要汇集各方力量。2025年1月,作为首家推出种 业振兴专项贷款产品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种业振兴贷款产品互联网推介会,向 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以及地方重点种业企业宣介新设种业信贷产品的支持领域、差异化政策和多元化金融 服务。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获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