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外交部:中国将坚定推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快讯· 2025-07-15 15:58
中国碳中和目标 - 中国坚定推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 - 中方强调积极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 - 丁薛祥副总理与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里贝拉举行第六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 中方已发布相关消息 [1] 国际气候合作 - 中方回应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关于制定新气候目标的言论 表示将在秋季公布相关计划 [1] - 中国承诺无论国际形势变化或其他国家政策调整 都将坚持既定气候目标 [1]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地铁摇篮”到“中国名片” 中国高铁仍在加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4:48
高铁技术进展 - 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达时速450公里 运营速度时速400公里 商业运营后将显著提升出行效率[1] - CR450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 减重10% 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 客室服务空间增加4% 智能系统全面升级[1] - 列车已完成线路试验 各项性能指标达预期目标 即将投入商业运营[1] 氢能源列车突破 - 全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首次达速试跑 满载时速160公里 每公里能耗仅5千瓦时[2] - 氢能列车最高续航达1000公里 关键系统试验数据已完成分析[2] - 该技术将推动都市圈城轨与市域交通互联互通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2] 公司历史与产品矩阵 - 公司前身为1954年建厂的长春客车厂 曾研制新中国首列地铁列车 被誉为"中国地铁摇篮"[5] - 新世纪推出铝合金地铁 无人驾驶地铁等创新产品 形成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5] - "和谐号""复兴号"成为铁路客运主力 产品覆盖动车组 磁浮列车等多领域[5] 国际化发展 - 匈塞高铁项目实现中国高铁技术与欧盟规范对接 公司提供技术培训支持本地化运营[5] - 国际业务覆盖20多国 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服务+资本+管理"综合输出模式[6]
徐曙海在现场推进生态环保重点工作时强调 扎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镇江日报· 2025-07-15 07:15
生态环保重点工作推进 - 市长徐曙海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 - 丹徒区塔岗河作为苏南运河支流,其水质直接影响运河水质,需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统筹抓好排口整治、截污纳管、河道治理等工作 [1] - 健全河道常态化巡查机制,确保水环境问题及时发现、闭环处置,不断提升河流水环境质量 [1] 企业环保改造与转型 - 丹阳龙江钢铁有限公司正在推进淘汰设备拆除和超低排放改造计划,需在保证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加快进度 [2] - 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更新、设备升级,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2] - 企业需深化思想认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流程,确保如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 苏南运河水环境治理 - 苏南运河吕城断面为"十四五"国考断面,需加强汛期水环境监管,健全上下游联防联控、隐患排查整治等长效机制 [2] - 密切关注苏南运河及支流水质状况,统筹抓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综合治理 [2] - 严格落实汛期应急值守制度,妥善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切实保障水环境质量 [2] 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动真碰硬、举一反三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等问题整改 [3] -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3] - 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镇江 [3]
赛得利(南通):用绿色纤维织就可持续未来
新华日报· 2025-07-15 05:50
绿色低碳发展 -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经济转型的主旋律,赛得利(南通)纤维有限公司通过创新绿色科技重塑纺织业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1] - 公司作为金鹰集团核心生产基地,采用全球领先的闭环生产工艺,打造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绿色解决方案 [1] 全球布局与可持续管理 - 金鹰集团资产超350亿美元,业务遍布6个国家,旗下赛得利集团在中国拥有15家工厂,纤维素纤维产能稳居全球前列 [2] - 公司在印尼和巴西拥有可持续管理的林地,每天种植高达150万棵树,木材通过自有物流网络运送到生产线 [2] 莱赛尔纤维的环保特性 - 莱赛尔纤维被誉为"绿色纤维",兼具棉的透气、丝的光泽和涤纶的强度,是高端服装和家纺的理想选择 [3] - 采用闭环生产工艺,生产溶剂回收率达99.7%,纤维可在28天内完成生物降解,缓解微塑料污染 [3] - 纤维原料来自国际认证的种植林,干湿强度高、疵点少、性能稳定均一 [3] 绿色智造与技术创新 - 园区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2100万千瓦时,配合全太阳能路灯系统构建清洁能源体系 [4] - 一期年产10万吨的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项目从破土动工到第一批产品下线仅用15个月 [4] - 公司拥有14项专利,参与95次招投标并取得12项行政许可,技术突破如"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提升设备效率20% [4]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 员工积极参与植树节和净滩活动,践行"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5] - 集团创始人陈江和累计在华捐赠超5亿元,支持教育、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 [5] 未来展望 - 公司将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扩大规模,深耕绿色发展,巩固行业环保标杆地位 [6] - 致力于满足市场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为纺织业注入绿色生命力 [6]
西藏打出促消费“组合拳”亿元补贴激活市场新动能
商务部网站· 2025-07-14 22:23
政策概述 - 西藏2025年国家补贴政策与"幸福西藏·惠享生活"活动形成组合拳,覆盖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累计下拨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4.4亿元,使用2.6亿元,实现32万笔交易,零售额15.9亿元 [1] - "幸福西藏·惠享生活"活动举办202场次,使用补贴资金3.8亿元,直接拉动消费32亿元,参与市场主体4215家,超51%个体工商户受益 [1] 汽车消费补贴 - 国家补贴政策针对汽车以旧换新:报废2012年前汽油车或2014年前柴油车并购买新能源车可获2万元补贴,购买燃油车补贴1.5万元 [2] - 转让名下乘用车并购买燃油车按裸车价分档补贴(5万以下5000元至20万以上13000元),新能源车每档额外增加2000元 [2] - "幸福西藏·惠享生活"活动对无车消费者购新车分档补贴(5万以下2000元至20万以上11000元),新能源车10万以下额外补500元,10万以上补1000元 [3] 家电与数码补贴 - 国家补贴涵盖12类家电(含酥油茶打茶机),2级能效产品补15%,1级补20%,无能效产品补不超15%,每类限1件(空调限3件),单件最高补2000元 [4] - 3C数码产品(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按售价补15%,单件最高补500元,每类限1件 [4] 电动自行车与家装补贴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30%,最高1000元,每人限享一次 [5] - 家装厨卫23类产品按售价补20%(单件最高2000元),特殊群体(低保户等)补25%(单件最高3000元) [5] 政策协同效应 - 国家补贴侧重绿色低碳产品更新换代,"幸福西藏·惠享生活"活动覆盖普惠消费,形成精准滴灌与全面普惠互补 [6] - 消费券单笔优惠最高达20%,联动商家、金融机构、支付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活力 [6]
广东实现企业碳足迹全流程数字管理
深圳商报· 2025-07-12 00:49
活动主题与背景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办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 主题为"碳路先锋绿美广东" 旨在打造"零碳全运"并展示绿色低碳发展成效 [1] - 活动通过绿色低碳实践分享及科普宣传形式 动员全社会参与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1] 广东省低碳发展现状 - 广东省经济总量持续领跑全国 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改善 主要环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1] - 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总数居全国首位 [1] - 广东碳标签实现粤港互认 碳强度处于全国第二低位 [1] 未来低碳转型方向 - 加快推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1] - 推进城市、园区、企业等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1] - 深化碳减排市场机制改革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 [1] 政策与技术创新 - 发布《关于完善碳减排市场机制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若干措施》 为绿色转型提供制度支持 [2] - 上线"广东碳标签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企业碳足迹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 - 升级广东省碳普惠平台 鼓励全社会践行低碳生活 [2] 零碳全运实践 - 启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特许商品碳标签 颁发碳标签证书 [2] - 公众可通过扫码追溯产品碳足迹 推动"零碳全运"理念普及 [2] 行业经验分享 - 科研机构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绿色低碳经验 提供可借鉴的"绿色样板" [2]
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京成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19:56
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成立 -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石化牵头发起,联合50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单位和个人共同成立 [1] - 旨在搭建全球共享交流平台,汇聚世界高端智库力量,推动技术迭代创新应用,促进CCUS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石化将担当组织运营开拓者、产业探路者和行业生态贡献者,全力支撑组织高效运行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 CCUS技术重要性 - CCUS在碳中和目标中累积减排贡献率约15%,是净零排放重要手段 [1] -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 [1] 各方表态与支持 - 中国科协高度赞赏并支持该组织,期待其推动国际协作、建设规模应用平台、打造国际产业生态 [2]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办事处称其成立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全力支持发展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强调组织定位为"服务者"与"协调者",将促进会员深度对话与实质性合作 [2]
郭元强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牢记殷殷嘱托、扛牢使命责任,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长江日报· 2025-07-10 22:03
武汉都市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 核心观点: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同城一体化发展,提升其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1][2] - 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以武汉打造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为引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 [2] - 交通网络建设: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加强商贸物流往来,促进开放口岸联动发展,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2] - 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建生态安全屏障,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和联防联控机制,共拓绿水青山转化路径 [2] - 公共服务共享:提升武汉公共服务能级,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向周边辐射,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 - 实施机制:按年度制定合作计划,项目化、清单化推动任务落实,争取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推进要素资源流通共享 [3]
【宝鸡】科技创新中的宝鸡突围
陕西日报· 2025-07-10 07:56
农业科技创新 -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宝椒29号"辣椒品种具有开花早、株型集中特点 亩产达600公斤干椒 且色泽红润 香气独特 [1] - 该院研发的"宝豆1519"和"宝豆10号"大豆品种颗粒饱满 蛋白质含量高 农户种植160亩实现21.7万元利润 [1] - 采用近红外线品质分析仪等技术 将良种选育周期从10年缩短至3-5年 目前承担30余项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 [2] 化工新材料发展 - 瑞科材料是国内精细化工领域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生产商 拥有数百种催化剂产品 覆盖医药 农药 液晶材料等应用场景 [2] - 公司通过自主设计精密设备实现催化剂性能评价 打破欧美垄断 已获36项发明专利 参与制定40余项行业标准 [4] - 重点布局贵金属催化剂绿色循环再生技术 完善产业链并推动下游产业低碳发展 [4] 区域产业升级战略 - 宝鸡市将种业创新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核心 加强新品种培育推广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4] - 通过企业培育 产业集聚 创新驱动等全方位措施 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4]
为世界稳定繁荣贡献上合力量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4
城市合作与互联互通 - 天津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已与5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其中许多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 [2] -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指出城市合作将在生态环保、数字化转型、交通互联、文化旅游、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市长希望扩大与上合组织城市在交通、绿色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3] 港口与物流发展 - 天津港已实现全球首个"5G+北斗"融合创新的全天候智能系统,建成国内领先的港口智能管控中心 [4] - 天津港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贸易往来,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47条,每月航班550余班 [4] - 2023年1-5月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2.076亿吨,中欧(亚)班列累计完成3.6万标箱 [4] 职业教育与技术合作 - 鲁班工坊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出海"的重要举措,已在24个国家建设26个工坊,其中上合组织国家占10个 [6] - 鲁班工坊致力于提升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为技术革新与产业转型提供人力支撑 [6] - 俄罗斯学者评价孔子学院与鲁班工坊形成"文化交流+技术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 [6]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天津出台全国首个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243家 [7] - 天津港建成146.5兆瓦新能源发电系统,年发绿电超3亿千瓦时,覆盖集团生产用电近70%,10家单位完成"碳中和"认证 [7] - 上合组织将生态友好型、宜居智慧型城市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年重点任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