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搜索文档
在科技“无人区”探索未知、释放动能 创新为经济发展换上智慧新引擎
央视网· 2025-10-22 16:05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就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位于海拔4410米,其1.36平方公里的探测器阵列首次揭示了银河系宇宙线起源的关键线索 [4] - 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超级显微镜”发现精密部件深层奥秘,使中国在微观探测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7] - 正在建设的合肥先进光源是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建成后可从分子原子甚至电子尺度观察微观世界 [14] - “十四五”期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量是“十三五”时期的两倍多 [14] 创新生态与全球地位 -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2025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名 [9] - 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 [21] - 在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打破地域壁垒形成全链条创新生态,成为全球产学研融合样板 [16] 前沿领域与成果转化 - 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取得创新成果,并正从实验室加速向生产线转化 [19]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实施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项目 [12] - 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正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活力 [21]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丨勇闯科技前沿 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09:29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战略方向 [6] - “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是“十三五”时期的两倍多 [9] - 实施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6] 前沿科技领域成就 - 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超级显微镜”助力中国在微观探测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3]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海拔4410米,探测器阵列面积1.36平方公里)首次揭示银河系宇宙线起源的关键线索 [4] - 合肥先进光源是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建成后可从分子原子甚至电子尺度观察微观世界 [9] 创新生态与成果转化 - 大湾区形成全链条创新生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打破壁垒,成为全球产学研融合“样板” [9] -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创新成果在五年间源源不断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1]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 [13] 全球创新地位提升 -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8] -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研发人员 [13]
量子收入大幅增长,中国电信公布三季报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22:32
整体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42.70亿元,同比增长0.59% [2]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3% [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48.48亿元,同比下降0.91% [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6亿元,同比增长3.6% [2] -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2748亿元,同比增长0.1% [4] 战略新兴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IDC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9.1% [2] - 前三季度安全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2] - 前三季度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 [2] - 前三季度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 [2] - 前三季度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 [2] - 前三季度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2] - 量子通信用户规模突破600万,服务超过3000家行业客户 [2] 基础业务发展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3] - 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 [3] - 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同比增长11.4% [3]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3] 研发投入与战略方向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91亿元,同比增长4.4% [4] - 研发聚焦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方向 [4] - 公司以"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提供一体化智能云服务 [4] - 公司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强化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 [4] 股东持股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减持2794.8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5.10% [5]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增持4376.49万股,持股比例增至1.25% [5]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跃升、质量提升—— 继续跑好“十五五”基础坚实底气足
经济日报· 2025-10-21 11:40
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 - 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 [1] - 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 [1] - 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2] - 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 [2]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2021年至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9.2% [3] - 2021年至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60.6% [3] - 2024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比2020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 [3]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 [3]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20年的2.56降至2024年的2.34 [3] 改革开放与内需市场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的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 [4]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 [4]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 [4]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20年的16.0%提升到2024年的19.8% [5] - 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5] 社会民生与就业保障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末值稳定在5.1%至5.5%之间 [5]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37.7% [5] - 2024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5] 粮食与能源安全 -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6] - 能源生产总量全球占比超五分之一 [6] - 2021年至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 [6]
“十四五”时期 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增量可观、质量提升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26
记者今天从国家统计局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 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 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应变克难、稳健前行,取得 了总量跃升、增量可观、质量提升的瞩目成就。GDP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万亿 元,年均实际增长5.5%,远高于同期世界3.9%的年均增速。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 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新提升。"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折合全时工作量 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 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位列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首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创新硕 果累累,科技创新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2024 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比 ...
新台阶、新提升、新突破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稳健前行取得瞩目成就
央视网· 2025-10-20 16:06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20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 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 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应变克难、稳健前行,取得了总量跃升、增量可观、 质量提升的瞩目成就。GDP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远高于同期世界3.9%的年均增 速。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新提升。"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 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位列中等偏上收入经济 体首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创新硕果累累,科技创新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2024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国盾量子股价涨5.01%,山证资管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671股浮盈赚取3.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15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上涨5.01%,报收395.67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8.32亿元,换手率达到2.71% [1] - 公司总市值为406.99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量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相关技术服务35.68%,量子通信产品34.31%,量子精密测量产品13.03%,量子计算产品12.42%,其他4.56% [1] - 公司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行业提供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1] 基金持仓情况 - 山证资管旗下基金山证资管精选行业混合发起式A重仓公司股票,二季度增持200股,持有1671股 [2] - 该基金持有公司股票占其基金净值比例为4.06%,为公司第七大重仓股 [2] - 根据测算,该基金10月20日因公司股价上涨浮盈约3.16万元 [2]
量子科技深度报告讲解及国盾量子推荐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量子科技行业 涵盖量子计算 量子通信 量子测量三大分支 [2] * 纪要重点分析的公司是国盾量子(国盾科技)[2][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量子技术发展现状与阶段** * 量子技术发展分为理论奠基 技术探索 产品突破三个阶段 目前处于产品突破阶段(2018年至今)[1][2] * 宏观量子力学将微观粒子行为扩展到宏观系统 并在202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认可 [1][4] * 经典计算受限于"量子隧穿"效应 面临性能瓶颈 量子计算利用电子 超导线圈等载体可突破此极限 [1][5][6] **量子计算核心技术原理与价值** * 量子叠加态使N个量子比特可同时表示2^N种状态 实现计算空间指数级增长 适用于大数据分解 模型模拟等领域 [2][8][9] * 量子纠缠赋予复杂系统强大的全局协同能力 对新材料研发 药物开发中的分子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2][10] * 实现完整量子计算机需六大步骤 构建物理量比特 初始化 应用量子门 电路执行 演化 测定 [12] **量子计算技术路线与瓶颈**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超导 离子阱 光子等 处于竞争共存与融合互补格局 [12][13][14] * 超导技术保持度较好 目前最主导 离子阱具有高保真度 光子扩展性能优秀 [13] * 当前应用落地的主要瓶颈是"退相关"问题 即外部环境导致信息丢失 纠错需要大量物理资源进行冗余编码 [15] * 量子计算目前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主要探索方式为专用机商业化和混合算法 [16] **量子通信发展现状与重要性** * 量子通信利用单光子编码实现物理层面不可分割加密 确保信息安全 [20] * 为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密码学威胁 业界提出数学方法(PQC)和物理方法(QQD)两种路径 [21]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中期阶段(量子安全互联网阶段) 已建成全国范围内1 2万个节点 包括京沪干线和卫星互联 [21][22] **全球竞争格局与中国表现** * 从论文数量看 美国和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但在高被引论文比例上 美国占33 9% 中国占15% 存在差距 [19] * 在发明专利方面 美国企业在全球前十中占据6席 中国仅占1席 [19] *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领先的量子技术专利 多个学校和研究机构位列全球专利数前十名 [23] **公司(国盾量子)产品与业务** * 国盾量子产品包括三类 量子保密通信卫星"墨子号"及京沪干线等网络 信道和密钥组网交换产品 小型化地面站设备 [2][24] * 公司产品工程化能力强 可与经典设备无缝融合 产品从机柜升级为模块化板卡 [2][24] * 在量子计算领域 公司开发超导计算机 最高性能达504比特 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25] * 在测控设备方面 公司产品包括冷原子重力仪 激光频谱梳 单光子成像雷达等 [26] **公司(国盾量子)财务与市场预期** * 一家A股上市公司投资相关项目后 2025年三季报显示业务增长1 2倍 [1][4] * 国盾量子2025年预计收入约3 5亿元人民币 扣非净利润约2000多万元 [2][27] * 公司当前估值相对较低 市场对其未来潜力充满期待 有望成为千亿级公司 [2][27] * 到2030年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可能达到几十亿美元 到2035年可能增长至数百亿美元 [18] **公司(国盾量子)行业应用探索** * 公司在政务 金融 电力三大领域积极探索应用落地 如政务办公加密 金融监管报送 电力调度等 [28] * 公司开发多种终端产品 如智能手机 安全执法仪 并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加密办公应用 用户规模达数百万 [28] 其他重要内容 * 多家公司公布实用化容错型全尺度量子计算机(FTQC)计划 Quantum计划2027年实现100逻辑比特 IBM计划2029年推出200逻辑比特系统 Google计划2030年前后推出百万物理比特FTQC 微软计划使用百万级逻辑比特 [1][7][8] * 国际交流受限使得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更多依靠自力更生 [19]
10月16日A股早评:今日观察要点,板块轮动加速,三条主线浮出水面
搜狐财经· 2025-10-17 00:48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912.21点,单日上涨1.22%,逼近关键阻力位3918.44点 [1][3] - 市场呈现午后逆转格局,短期技术趋势偏强,MACD指标已回到0轴上方 [1][3] - 创业板与科创板指数反弹力度相对较弱,科创50指数参考点位为1489点,尚未完全收复关键均线 [6] 市场动能与风险 - 主要隐患在于量能不足,市场上涨但成交额大幅萎缩,上攻动力需补量支撑 [4] - 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达24469亿元,市场资金面总体积极 [9] - 需警惕“周四效应”可能带来的短线震荡压力 [9] 板块轮动与资金流向 - 市场板块分化明显,资金呈现高低切换特征,政策驱动的155规划相关领域持续活跃 [8] - 科技成长主线中,AI算力产业链、半导体国产替代等硬科技板块在调整后具备配置价值,半导体芯片已开始企稳 [8] - 事件催化主线上,创新药板块受ESMO会议预期催化,有色板块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影响 [8] 资金与情绪指标 - 9月A股新开户293.72万户,同比增长60.73%,已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 [9] - 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接近2.59万亿元,环比增长12.91%,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9] - 上证50指数的强势表现是支持上证指数突破的关键逻辑 [4] 外部环境与配置策略 - 外部环境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对市场形成支撑,10月FOMC会议降息概率近100% [8][9] - 配置上可考虑均衡布局,兼顾政策驱动的成长板块与基本面稳健的防御性品种 [10] - 亚太市场多数走高,韩国综合指数大涨2.68%创收盘历史新高 [9]
5G基站净增显著,通信设备ETF(159583)盘中涨幅达3.6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0:39
市场表现 - 通信板块表现活跃,通信服务与通信设备板块涨幅靠前,通信设备ETF(159583)盘中涨幅达3.69% [1] - 成分股中际旭创与中兴通讯涨幅均超过5%,新易盛涨幅超过3% [1] 行业基础设施现状 - 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459.8万个,较上年底净增39.5万个 [1] - 千兆端口数量达到3053.2万个,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 [1] - 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政策与未来规划 - 工信部计划巩固5G网络优势,推进5G-A网络覆盖,并引导算力设施优化布局 [1] - 政策方向包括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1] 行业发展驱动力 - 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 [1] - AI、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1] - 蜂窝物联网模组正从库存调整中复苏回暖 [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基站、光缆线路、数据中心等通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将带来新的器件、设备与服务运营需求 [1] - 通信设备ETF(159583)跟踪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其成分股中光模块龙头与算力硬件企业占比极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