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到中东搞钱、到东亚搞芯片,Altman的第二次“算力帝国路演”
华尔街见闻· 2025-10-05 11:29
公司全球战略与融资行动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正进行全球融资和供应链布局,以满足巨大算力需求,此次行动获得比2024年初7万亿美元计划时更多的支持[1] - Altman计划访问阿联酋投资者,为基础设施扩张和研究筹集资金,潜在新资本将部分用于资助位于阿布扎比的Stargate数据中心[1][4] - 公司近期告知投资者和商业伙伴,其在租赁计算服务器方面的支出可能从2024年的约160亿美元上升至2029年的约4000亿美元[5] 芯片供应链合作与产能锁定 - Altman先后到访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与台积电、富士康、三星和SK海力士等公司会面,推动增加产能并优先处理OpenAI订单[1] - OpenAI将三星和SK海力士引入作为存储芯片合作伙伴,整体需求可能达到每月90万片晶圆,是目前全球高带宽存储器产能的两倍多[3] - 公司与日立达成协议,日立将支持其开发AI基础设施,包括为数据中心提供电力传输和配电设备,OpenAI将向日立提供其模型和技术[3] 关键合作协议与基础设施蓝图 - OpenAI与英伟达达成重磅协议,英伟达同意向其租赁多达500万颗AI芯片,并投入多达1000亿美元来实现此目标[1] - OpenAI和英伟达将部署至少10GW的英伟达计算系统,用于训练和运行下一代模型,公司的愿景是创建每周能够生产1GW新AI基础设施的工厂[6] - 公司宣布了在美国的五个新数据中心选址,将与甲骨文和日本软银集团合作建设[6] 市场地位与需求驱动因素 - 推出AI聊天机器人约三年后,OpenAI目前估值达5000亿美元,与Netflix和埃克森美孚等全球企业相当[2] - 公司通过视频生成模型Sora 2重新点燃全球热情,行业预期这类模型将比文本模型更大幅度推动算力需求增长[6] - 与英伟达的重磅交易帮助巩固了Altman对算力的愿景,并提升了全球芯片供应商的股价[1][2]
大佬连续三日追买这2家中国公司!
格隆汇· 2025-10-04 17:26
方舟投资对中概股的持仓操作 - 方舟投资旗舰基金ARKK于9月30日买入价值410万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1] - 方舟投资于10月1日买入价值550万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1] - 方舟投资于10月2日买入14,453股阿里巴巴股票,按收盘价189.34美元计算价值约274万美元 [1] - 方舟投资于9月30日买入价值690万美元的百度股票 [1] - 方舟投资于10月1日买入价值297万美元的百度股票 [1] - 方舟投资于10月2日买入45,478股百度股票,按收盘价140.23美元计算价值约640万美元 [1] - 截至10月3日,ARKK对百度的持仓市值达2940万美元,占ETF权重0.35% [3] - 截至10月3日,ARKK对阿里巴巴的持仓市值为2600万美元,占ETF权重0.31% [3] - 此次连续增持标志着方舟投资在四年后重新关注中国科技股 [1] 中国科技股与市场背景 - 2025年三季度,外资对中国股市的净流入反弹至46亿美元,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 [5] - 阿里巴巴市值在当年出现报复性反弹,增加2500亿美元 [5] - 华尔街认为阿里巴巴估值仍远低于历史峰值和美国科技巨头 [5] - 华尔街看好其凭借领先的大模型、云设施、核心数据以及全球基金的低配置为后续表现留下空间 [5] 港股与相关板块表现 - 报告期内恒生指数周涨3.88%,周五收盘报27140.92点 [6] - AI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引发对能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需求挑战 [6][7] - 华为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或将大幅增加 [7] - 特朗普政府核电相关行政命令带动核电全产业链重估,强化其作为AI能耗重要能源类型的投资逻辑 [7] 贵金属市场表现 - 伦敦现货黄金周五上涨0.78%至3885.66美元/盎司,创收盘历史新高,本周累计上涨3.55% [8] - COMEX黄金期货上涨1.14%至3912.10美元/盎司,周涨2.71% [8] - 伦敦现货白银周五上涨2.17%,本周累涨4.26% [8] - COMEX白银期货上涨3.45%至47.97美元/盎司,周涨2.82% [8] - 今年以来伦敦现货白银累计上涨66.09%,伦敦现货黄金累计上涨48.07% [8] - 跟踪SSH黄金股票指数的ETF在9月获得资金净流入68亿元 [8] - 跟踪SGE黄金9999指数的ETF在9月获得资金净流入45亿元 [8] - 高盛看好黄金,维持2026年中4000美元/盎司及2026年12月4300美元/盎司的目标价预测 [9] - 瑞银预测2025年央行对黄金的需求维持在900-950吨,预计未来几个月金价将涨至每盎司4200美元 [10]
拟投入24亿元 科大讯飞加码算力平台建设
新浪财经· 2025-10-03 09:46
定增方案修订 - 公司修订2025年度定增预案,在募集资金总额保持40亿元不变的情况下,新增“算力平台”募投项目,投资金额为24亿元 [1] - 原方案中3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修订后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缩减至8亿元,新增的24亿元用于算力平台建设,原8亿元用于星火教育大模型及典型产品的计划保持不变 [1] - 募投项目数量由两项扩充为三项,此项调整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算力平台项目规划 - 公司将通过算力租赁模式实施算力平台项目,旨在扩充算力规模,以支持大模型研发攻关和算法创新迭代 [1] - 项目目标为实现自主可控基础大模型与国际最先进水平持续对标,并通过“模型底座—行业模型—智能体应用”的闭环迭代,为星火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提供算力支持 [1] - 公司认为算力租赁方案相较于自建算力集群,具有更及时满足需求和显著成本优势的特点 [2] 行业挑战与公司技术储备 - 行业面临大模型参数和训练数据规模持续增大,以及深度推理计算量激增,导致对算力需求攀升 [2] - 由于国产AI芯片起步较晚、软件生态薄弱,算力存在“卡脖子”问题,业界更大参数模型及算法创新仍高度依赖英伟达生态 [2] - 公司在基于国产算力集群的断点续训、强化学习、训推一体联合加速等方面取得关键成果,可支撑大模型在超万P算力集群上开展高效长稳训练 [2] 产业链合作 - 公司与华为、中科海光、寒武纪等国产算力厂商建立联合攻关协作机制,深度使用国产算力集群并解决其底层软硬件隐藏问题,实现算力资源高效利用 [3] - 公司的综合实力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3]
帮主郑重:22万散户盯着跌停板?这“算力”变“算计”的坑,咱得这么躲
搜狐财经· 2025-10-03 04:47
公司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在国庆假期第一天股价跌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22.5万名股东受影响 [1] - 公司解除一项价值36.9亿元、服务期为5年的算力大单,该合同于今年3月签署,但在7个月内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3] - 公司公告称合同解除“双方无分歧”且“不影响经营” [3] 公司业务模式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空作业平台、叉车等工程设备租赁 [3] - 近年来公司频繁追逐市场热点,包括涉足算力领域、发行“黄蜂哥NFT”并承诺推广大使可获得股票分红收益,以及推出价值1000万元的RWA产品 [3] - 算力大单解除后,NFT与RWA业务也未产生实质性收益 [3] 市场表现与股东动向 - 公司股价在3月从5元上涨至13元,涨幅显著 [4] - 知名投资者章建平于2月以均价8.2元买入公司股票,在股价上涨约50%后,于第二季度从十大股东名单中退出,推测卖出价超过10元,获利约20% [3] 行业风险案例 - 一家传统印刷公司曾宣布进军元宇宙数字藏品平台,股价连续三天涨停,但三个月后平台未上线且无具体技术合作方披露,股价跌回原点 [5] - 一家机械零件公司公告获得2亿元新能源充电桩订单,但订单细节模糊,后续因对方资金未到位而暂缓执行 [6] 投资分析框架 - 评估公司主业扎实程度,建议关注最近三年财报中主业营收占比是否超过80% [7] - 跟踪大订单落地细节,需关注是否签订正式合同、首笔预付款是否到账、是否开始生产或交付,框架协议若数月无进展则属高风险 [7] - 分析股东进出节奏,重点关注股东在股价暴涨后是否密集减持 [7]
突发公告:37亿元大单,终止!上交所紧急发函
南方都市报· 2025-10-02 15:31
核心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订的总额36.9亿元、服务期5年的算力服务协议提前终止 [1][2] - 合同终止原因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2] - 上交所于公告当晚就重大合同终止事项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1][3] 合同具体信息 - 该算力服务协议于2025年3月5日签订,预计总金额36.9亿元 [2] - 合同约定服务期为5年,预计平均每年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营业收入 [6] - 公司在3月份公告中曾提示风险,称合同对应设备尚未采购,可能面临采购难度加大或供应商无法稳定供货的风险 [2] 公司业务背景 - 海南华铁传统主业为工程设备租赁服务,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等机械设备租赁 [4] - 公司于2024年5月7日发布公告正式布局智算业务,将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1][4] - 智算业务采用租赁模式,流程与设备租赁业务相似,采购服务器等IT设备后向客户提供算力租赁及技术服务 [4] 业务发展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达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超9亿元 [1][4] - 2024年全年,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为24.75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05亿元,同比增长18.89%,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5% [5] 信息披露相关 - 公司始终未披露交易对手方杭州X公司的具体信息,理由为涉及商业秘密 [3][6] - 在3月份订单传闻出现时,公司曾在互动平台明确否认订单取消并指责为“市场谣言”,半年后公告确认终止 [6] - 公司此前在2021年曾因矿机采购信息披露不及时受到上交所通报批评 [6] 行业背景与市场观点 - 算力需求随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 [7] - 算力市场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风险,各地政府及企业争相布局导致供给短期快速增长,但真实需求受多重因素制约可能无法匹配供给增速 [7] - 算力服务对企业的技术能力、运维水平、资金实力要求高于传统设备租赁业务 [8]
上市公司神秘订单终止 挑战信披合规底线
南方都市报· 2025-10-02 09:44
公司重大合同变动 - 海南华铁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告终止其全资子公司与杭州×公司签订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 [2] - 该合同终止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在节后出现若干跌停 [2] - 公司在3月公告该大单后股价曾连续走出三个涨停 [2] 公司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在3月曾有投资者询问算力订单取消传闻时明确否认并指责为“市场谣言” 时隔半年后公告确认取消 出现前后矛盾的信息披露 [2] - 这种“先否认后承认”的信息披露模式并非首次 2021年公司曾因矿机采购信息披露不及时受到上交所通报批评 [2] - 上交所于9月30日当晚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就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与其董监高 [2] 公司业务与合同评估 - 海南华铁一直以来的主业与算力并不相关 [3] - 公司当初公告预计合同平均每年会带来约7亿元营业收入 将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3] - 公司对风险轻描淡写 仅提到“算力合同对应的设备尚未采购” 可能面临采购难度加大或供应商无法持续稳定供货的风险 [3] - 公司解释终止合同的原因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3] 算力行业市场状况 - 随着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 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算力即生产力”理念被广泛接受 [3] - 当前算力市场充斥概念炒作 不少企业布局算力领域 [3] - 算力市场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风险 各地政府纷纷上马算力中心项目 企业争相布局算力租赁业务 导致供给短期快速增长 但真实需求受技术发展 商业模式 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 未必能匹配供给增速 [3] 算力产业商业模式 - 算力服务对企业的技术能力 运维水平 资金实力都有更高要求 与传统设备租赁业务不同 [4] - 海南华铁曾表示会采购芯片 服务器等算力设备 搭建智算中心 为AI大模型 自动驾驶 游戏传媒等领域客户提供智能算力租赁服务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边界 - 企业需要保持战略灵活性 不宜过早披露尚未成熟的项目细节 但不能以“商业机密”为借口隐瞒可能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 [4] - 海南华铁在算力合同事件中未能找到信息披露的平衡点 [4] - 监管介入后 若公司被认定之前公告内容造假或受公开谴责 投资者可以“组团”向编造 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索赔 [4]
上市公司神秘订单蹊跷终止 挑战信息披露合规底线
南方都市报· 2025-10-02 08:12
公司重大合同与信息披露 - 公司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告终止全资子公司与杭州×公司签订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 [2] - 该合同在3月公告后曾推动公司股价连续三个涨停 其取消可能导致节后股价大幅下跌 [2] - 公司在3月曾明确否认互动平台上关于算力订单取消的传闻 指责其为市场谣言 但半年后公告确认取消 信息披露前后矛盾 [2] - 公司此前在2021年就曾因矿机采购信息披露不及时受到上交所通报批评 此次事件后上交所于9月30日当晚下发监管工作函 [2] - 公司解释合同终止原因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3] - 公司在3月公告中预计该合同平均每年带来约7亿元营业收入 将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3] 公司业务与战略评估 - 公司主业与算力并不相关 [3] - 公司通过蹭算力热点使股价获得短期提振 [3] - 公司曾计划采购芯片、服务器搭建智算中心 为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智能算力租赁服务 [4] - 公司对进入新领域的风险评估不足 仅轻描淡写提及设备尚未采购及可能面临的供应风险 [3] - 公司对自身在新领域的能力储备与市场接纳度估计过于乐观 [3] 算力行业现状与风险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推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算力即生产力理念被广泛接受 [3] - 许多企业布局算力领域 导致当前市场充斥概念炒作 [3] - 算力市场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风险 各地政府及企业争相上马算力中心项目 导致供给短期快速增长 [3] - 真实算力需求受技术发展、商业模式、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 未必能匹配供给增速 [3] - 算力服务对企业的技术能力、运维水平、资金实力有更高要求 与传统设备租赁业务不同 [4]
上市公司神秘订单蹊跷终止,挑战信息披露合规底线
南方都市报· 2025-10-02 00:59
公司重大合同变动 - 海南华铁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告终止其全资子公司与杭州×公司签订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 [2] - 该合同于今年3月公告后曾推动公司股价连续走出三个涨停 [2] - 公司解释终止原因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3] 公司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在3月公告订单后曾于互动平台明确否认订单取消传闻并指责为市场谣言 时隔半年后公告确认终止 [2] - 这种先否认后承认的信息披露模式并非首次 2021年公司曾因矿机采购信息披露不及时受上交所通报批评 [2] - 上交所于9月30日当晚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就重大合同终止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与其董监高 [2] 公司跨界算力业务评估 - 海南华铁主业与算力并不相关 [3] - 当初公告预计合同平均每年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营业收入 将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3] - 公司对风险轻描淡写 仅提及算力合同对应设备尚未采购 可能面临采购难度加大或供应商无法稳定供货的风险 [3] 算力行业市场状况 -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算力即生产力理念被广泛接受 [3] - 不少企业布局算力领域 导致当前算力市场充斥概念炒作 [3] - 算力市场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风险 各地政府上马算力中心项目 企业争相布局算力租赁业务导致供给短期快速增长 但真实需求受技术发展 商业模式 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 未必匹配供给增速 [3] 算力产业商业模式 - 算力服务对企业技术能力 运维水平 资金实力有更高要求 与传统设备租赁业务不同 [4] - 海南华铁曾表示会采购芯片 服务器等算力设备 搭建智算中心 为AI大模型 自动驾驶 游戏传媒等领域客户提供智能算力租赁服务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边界 - 企业需保持战略灵活性 不宜过早披露未成熟项目细节 但不能以商业机密为借口隐瞒对股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5] - 海南华铁在算力合同事件中未能找到平衡点 [5] - 若监管部门认定之前公告内容造假或受公开谴责 投资者可向编造 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索赔 [5]
上交所紧急发函!近37亿算力大单突发终止
新浪财经· 2025-10-01 12:58
合同终止核心信息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于2025年3月与杭州X公司签署为期5年的算力服务协议,合同预计总金额为36.9亿元(含税)[1] - 因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公司已向X公司发函解除该协议[1] - 合同终止未对公司当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因协议尚未履行,未产生实际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也未进行设备交付及验收[1] 公司战略与运营影响 - 本次终止的合同为日常经营合同,合同终止不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1] - 合同终止不会影响公司在算力领域的长期部署和战略规划[1] - 公司表示不存在严重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1] 监管动态 - 上交所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对海南华铁下发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1]
子公司终止36.9亿元算力合同,海南华铁收监管工作函
北京商报· 2025-10-01 11:46
合同终止事件概述 - 公司子公司海南华铁大黄蜂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终止与杭州X公司签署的《算力服务协议》[1] - 该协议于2025年3月签署,服务期为5年,合同预计总金额为36.9亿元(含税)[1] - 终止原因为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1] 合同履行与财务影响 - 截至公告披露日,原协议尚未履行,公司与X公司无其他正在履行的算力协议[1] - 本次终止未产生实际的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未进行设备交付及验收环节[1] - 合同终止未对公司的当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1] 公司战略与监管动态 - 合同终止不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不影响公司在算力领域的长期部署和战略规划[1] - 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 - 监管工作函的处理事由为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