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自动驾驶卡车公司主线科技获得数亿元战略融资 将加速全球业务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6:15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陈俊杰 据官方介绍,主线科技为L4级无人驾驶卡车及智能运输解决方案提供商,其累计交付并运营近千台套 智能卡车及智能运输解决方案,智能运输里程累计近亿公里。公司已在东南亚、中东、南美洲等多个国 家和地区对接和落地无人驾驶卡车项目。据天眼查数据,主线科技此前已完成8轮融资,融资至C+轮, 投资方包括科大讯飞、隐山资本、钟鼎资本等。 每经北京9月10日电(记者赵雯琪)自动驾驶卡车公司主线科技今日宣布已获得数亿元战略融资,由北 京顺义高精尖产业基金、国投创益、榆煤基金、徐州产发、兴银理财、合肥肥东产投联合投资。主线科 技表示,将继续探索商业化并加速全球业务落地。 ...
马斯克谈擎天柱机器人最新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10 16:06
人形机器人进展 - 特斯拉正在完成擎天柱3机器人的设计 该机器人将拥有像人类一样灵巧的手和AI思维 [1] - 擎天柱3机器人将实现大规模生产 达到年产100万台里程碑时生产成本将降至2万至2.5万美元每台 [1] 人工智能技术 - 擎天柱3机器人具备理解现实的AI思维 显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 [1] 生产制造规划 - 公司计划实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目标 年产规模目标设定为100万台 [1]
中国Robotaxi车队明年底前增长10倍!汇丰:未来已来
美股IPO· 2025-09-10 16:04
监管环境同样释放积极信号。汇丰预计监管部门将向运营商发放更多牌照,开放更多服务区域。以广州为例,预计Robotaxi服务将很快覆盖全市,而非 仅限于南沙等少数区域。这形成了良性循环:技术成熟和政策支持提升,运营成本的商业可行性随之改善。 规模扩张成为关键驱动力 汇丰在与如祺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和Robotaxi车队运营商的最新讨论中注意到,技术颠覆者与既有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网约车公 司越来越热衷于与Robotaxi公司合作建设车队。 汇丰认为,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政策支持加强以及车队运营回报的改善,中国Robotaxi行业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迎来扩张潮,预计未来 Robotaxi服务将比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便宜10%至20%。 据硬AI,汇丰分析师Yuqian Ding、Michel Liu等发布最新报告表示, 技术成熟度提升、政策支持加强以及车队运营回报改善将推动行业在2025年下半 年至2026年迎来扩张潮,预计中国Robotaxi车队规模将在此期间增长10倍。 汇丰在近期对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两家公司的试乘和投资者参观中发现,无人驾驶技术已在限定区域内运行顺畅。通过手机应用一键叫 ...
禾赛港股上市在即,当前时点怎么看激光雷达?
2025-09-09 22:53
禾赛科技港股上市与激光雷达行业分析 公司上市基本信息 - 禾赛科技计划全球发行1700万B类普通股 香港最高发行价为每股228港币 预计募资净收益约37.06亿港币 资金用于支持公司发展和扩展业务布局[1][2] - 发行结构为10%(170万)在香港市场公开发售 其余91%(1530万)在国际市场发售 最终定价取国际发售价和228港币中的较低者[2] - 公司总股本为1.33亿 其中1.06亿为B类普通股 2700万为A类普通股 A类股票由管理层持有 每股拥有十票表决权 本次发行新增1700万B类普通股 总股份将增至1.51亿[6] - 公司获得1.48亿美元基石投资 扣除约1.66亿港币发行费用后 净收益约37.06亿港币[7] 估值与财务表现 - 按最高发行价228港币计算 禾赛科技总市值达343-344亿港币 相对于美股交易价格略有溢价[4] - 公司预计2025年non-GAAP净利润为3.5亿至5亿人民币 有望接近上限5亿人民币[4][5] - 保守估计2026年收入接近50亿人民币 对应约8亿人民币non-GAAP利润 以3年内一倍PEG计算 可交易到约50倍PE 即420亿港币估值[8] - 长期来看 仅ADAS业务凭借15%净利润率及稳态15-20倍PE 可实现800-1000亿人民币市值目标 考虑30%左右Robotics业务将进一步增厚市值空间[11] 行业竞争格局 - 禾赛科技在L4自动驾驶和ADAS领域全球出货量领先 行业竞争格局稳定且集中度高 全球主要激光雷达厂商仅有禾赛、速腾、图达通和华为四家 中国公司占据90%-95%装机量和出厂份额[10] - 2025年1-7月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增长86.4% 华为占40%以上市场份额 禾赛31% 速腾22%不到 图达通仅7%[16] - 速腾作为全球第二大激光雷达供应商 连续六个季度综合毛利率环比上升 ADAS毛利率超预期升至19.3% 得益于自研SOC上车带来的整机降本[17] - 图达通在2025年8月更新招股书 披露新拓展10家主机厂或ADAS客户 包括蔚来、上汽和领跑等 一季度毛利率转正 经营状况趋势向好[20] 市场需求与增长 - 激光雷达市场需求巨大 ADAS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人民币 国内市场为400亿人民币 从2024年到202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显著[10] - 预计2026年国内ADAS域雷达市场实现接近翻倍增长 出货量达到600万颗左右 2025年出货量预计在320万颗到350万颗之间[23] - 主要增量来自于比亚迪和小米 领跑、长城和吉利等车企也会有自然增长[23][24] - 预计2026年ADAS渗透率实现接近三倍增长 基于速腾管理层对EMX产品100万-200万台乐观指引 比亚迪32款车型独供EMAX 小米全系标配禾赛激光雷达[22] 技术路线与成本控制 - 禾赛科技通过选择905纳米VAXO加EV转镜方案 实现工程化降本和平顺过渡 芯片化开发进一步降低成本[12][13] - 速腾在2025年从905 EEL激光器加MEMS振镜方案切换到以禾赛为主的905 Maxo加一维转镜方案的EM平台 EM平台旗下EMX产品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大规模量产[18] - ADAS激光雷达平均售价(ASP)下降幅度符合预期 速腾和禾赛二季度ASP分别降至2006元和2647元 长期来看国内ADAS激光雷达均价可能会稳定在1000至1500元左右[25] - 两家龙头公司毛利率超出预期 禾赛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至42.5% 表明内部成本管控良好[25] 新兴应用场景 - 机器人领域处于爆发前夜 2025年割草机ROBO ONE显著增厚头部厂商收入与利润 毛利率显著高于ADAS业务[27] - 人形机器人如星动纪元、灵犀X1等开始搭载激光雷达感知方案 未来随着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放量 人形与机器狗赛道装配量将进一步提升[28] - 该领域有望成长为不亚于千亿级别ADAS市场规模的新兴市场 但短期内更多是点状爆发 如割草机、泳池清洁机器人等带来的盈利惊喜[28] 全球化布局与战略决策 - 禾赛科技坚持全球化布局 早期在硅谷创业 后回到中国上海发展 曾获得欧洲甲烷遥测仪大订单 在北美市场占据60-70% L4 Robot Taxi激光雷达份额[14] - 2025年3月11日因获得梅赛德斯奔驰全球定点而股价大涨 表明全球布局带来更大成长空间和毛利增厚潜力[14][15] - 公司发展历程中有三次关键决策:下游行业选择从激光气体分析仪转向智能驾驶中的激光雷达 技术路线押注905纳米方案 产品开发策略采用"由高打低"方式[12] 风险与验证点 - 速腾需验证新产品EMX大规模量产后的性能和良率可靠性 以及是否有大量车厂订单跟进[18] - 需观察速腾三季报 验证EMX大规模量产后对ADAS条线毛利率和成本端的影响[19] - 华为作为非市场化企业 其强势份额增长主要受益于L3单车多颗雷达配置逻辑 预计2026年延续至其他市场化企业如速腾和禾赛[21]
曹操出行今日正式纳入港股通,李书福称其为吉利Robotaxi商业化最重要载体
IPO早知道· 2025-09-08 10:20
公司资本化进程 - 公司于9月8日正式纳入港股通名单 标志着资本化进程取得关键突破[3] - 自6月25日港交所上市后 不足三个月即跻身港股通 反映监管与市场对其业务模式及成长前景的高度认可[3] - 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有望显著拓宽投资者基础并增强股票流动性[3] 市场地位与股东背景 - 按2024年总交易额(GTV)计 公司已跃居中国网约车行业第二位[3] - 公司是目前港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科技出行上市公司[3] -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孵化的共享出行平台 被定位为推进Robotaxi商业化运营的核心载体[3] 自动驾驶业务进展 - 2025年2月正式推出"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并于苏州、杭州启动试点运营[4] - 自4月起加速落地新一代Robotaxi车队 定制车型基于吉利最新冗余架构开发[4] - 深度融合智能派单、远程安全支持、出行舱服务及资产数字化管理等核心能力[4]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5%[4] - 自营定制车规模超过3.7万辆 居行业首位[4] - 定制车战略形成服务标准化体系、成本优化能力和资产运营经验 为Robotaxi商业化提供支撑[4] 市场评价与估值预期 - 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 最高目标价看至103.17港元[4] - 港股通带来的资金与关注度有望推动公司价值重估[4] - 内地投资者对智能出行板块具备更深认知 使公司内在价值更充分体现于股价[4]
对话九识智能孔旗:在万亿城配“无人区”,跑出商业化加速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9-08 09:56
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家中通快递分拨中心的门口,一台九识智能的Z5无人车刚完成配送任务,正静静 等待下一轮指令。没有安全员,没有远程遥控,站点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发出指令,这台小巧的物流 车便装满货物,自主汇入车流,奔赴下一个社区驿站 。 "以前这段路得配司机轮班,现在一台车就能搞定,"网点负责人杨先生算了一笔账,"单趟成本降了, 还解决了司机招工难的问题。" 这仅仅是九识智能(ZELOS)庞大运营网络中的一个缩影。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自动驾驶公司,在短 短四年间,已将无人车队铺向了全国近300座城市,L4级自动驾驶运营里程累计超过3300万公里。在行 业仍在探索商业化路径的迷雾中,九识智能已经率先跑出了惊人的加速度。 这背后,离不开其九识创立者自动驾驶"技术大神"庄立,更离不开后期加入并掌舵的首席执行官孔旗。 从百度Apollo的"登月者",到京东2C无人车的缔造者,再到如今2B城配物流创业的"探路人",孔旗始终 追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演进的步伐。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与孔旗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试图解码"九识 速度"背后的战略思考与务实哲学。 从大厂"出走"的创业者 孔旗的履历,几乎串联起了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的上半 ...
硅谷观察:特斯拉董事会造了根金链子,如果业绩实现,马斯克最高可拿价值9000亿美元特斯拉期权!将成全球首个万亿美元富翁
搜狐财经· 2025-09-08 09:16
薪酬方案概述 -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全新薪酬方案 将在11月6日股东大会表决 [3] - 方案要求马斯克持续领导公司十年 并完成业绩与市值目标 [2] - 若完成所有绩效目标 将获得最高价值9000亿美元期权 持股比例增至25% [6] 绩效目标结构 - 市值目标分12个层级 从2万亿美元至8.5万亿美元 每达成一级可获得353万股期权 [9][11] - 需同步达成运营目标:累计交付2000万辆车/1000万FSD订阅/100万台机器人/100万辆Robotaxi运营 [10][11] - 营业利润目标从当前170亿美元提升至4000亿美元 EBITDA目标最高达4000亿美元 [9][10][11] 历史薪酬方案对比 - 2018年薪酬方案要求市值从590亿美元增至6500亿美元 马斯克已全面达成 [13] - 当时获得约120亿股期权 因行使期权缴税导致持股比例从20%降至13% [13] - 该方案曾被法院否决 公司已将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 [14] 公司股权结构 - 特斯拉散户持股比例达42% 为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中最高 [5] - 马斯克持有SpaceX 42%股权(估值4000亿美元)及xAI 54%股权(估值2000亿美元) [6] - 其SpaceX持股价值已超过特斯拉持股 [6] 业务协同与争议 - 马斯克常进行关联交易:SpaceX曾借款10亿美元助推特收购 调拨特斯拉工程师支援 [7] - SpaceX向xAI投资20亿美元 特斯拉采购xAI系统 下月股东将表决xAI投资计划 [7] - 这些操作在上市公司层面存在股东权益侵占嫌疑 曾引发诉讼 [7] 战略转型方向 - 电动车业务陷入停滞:去年销量下滑1% 今年上半年大幅下滑7% [15] - 公司未来价值80%依赖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业务 目前尚未产生实际营收 [16][18] - 第四代发展规划聚焦人工智能 未提及新电动车车型 [19][21] 自动驾驶与机器人进展 - Robotaxi服务已在美试运营 但需安全员陪同 计划年底覆盖半数美国人口 [23] - 人形机器人Optimus仍处于开发阶段 反应迟钝 距商用尚有距离 [25] - 行业预测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万亿美元 [23] 治理结构特点 - 董事会未对马斯克政治活动设限 尽管其立场已对品牌造成损害 [25] - 薪酬方案核心目的是确保马斯克长期留任 即使目标未达成也能保证其投入精力 [12][25]
马斯克值不值万亿美元薪酬 | 财经峰评 | 巴伦精选
搜狐财经· 2025-09-08 09:10
当A股最大公司还停留在3000亿美元市值规模时,美股已出现了有望冲击万亿美元薪酬的CEO。 9月5日,特斯拉董事会为CEO埃隆·马斯克提出了一份新的薪酬方案。若马斯克能在未来十年内实现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业绩目标,他将获得价值约1万亿美 元的股票奖励。 获得1000万个FSD(Full Self-Driving)订阅。 如此天价薪酬,纵然是公认的商业奇才马斯克,也不禁让人探讨他是否值得。 要回答马斯克值不值万亿美元薪酬,需审视两个核心:特斯拉能否冲击8.5万亿美元的市值目标;马斯克拿走1万亿美元回报是否合理。 该薪酬方案计划授予马斯克约4.23亿股特斯拉股票,分12个批次解锁。每一批次的解锁都需同时达成市值和运营两类里程碑目标。 市值目标要求特斯拉市值从当前的约1.1万亿美元增长至最终的8.5万亿美元,接近10万亿美元这个量级。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下一个物理AI时代,可见的大赛道智能驾驶,倒是有着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10万亿美元巨头更有可能出自于此,硬件龙 头目前来看特斯拉最有希望。"看来特斯拉董事会所见略同。 运营目标则包括: 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目前存续量800万辆;2024年交付量不足 ...
马斯克吹嘘自研智驾芯片:史诗般的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8 09:01
特斯拉AI芯片路线图更新 - 埃隆·马斯克透露特斯拉AI5和AI6芯片细节,称AI5为"史诗级芯片",AI6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好的AI芯片"[1] - 特斯拉整合硅片路线图,从两种芯片架构减少到一种,集中所有硅片人才开发单一芯片[1] - 特斯拉于今年夏初放弃Dojo超级计算机平台,将所有芯片资源集中用于AI5和AI6开发[1] AI5和AI6芯片技术规格与应用 - AI5针对参数数量低于约2500亿的模型,将成为"同类最佳的推理芯片",提供无与伦比的成本效益和每瓦性能[2] - AI6性能更上一层楼,具体规格未详细披露[2] - 这些芯片采用"融合架构",为汽车和数据中心的推理以及模型训练提供支持[1] - 特斯拉汽车目前使用由三星制造的定制SoC AI4芯片,作为全自动驾驶(监督式)软件的核心[4] - AI5将由台积电代工,首先在台湾生产,随后在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预计2026年底开始量产[4] - 特斯拉与三星达成价值165亿美元的协议,从2026年开始生产AI6芯片[4][8] - 三星正在准备其德克萨斯州泰勒工厂以满足特斯拉需求,马斯克计划亲自参观以"加快进度"[4] 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终止 - 特斯拉决定关闭Dojo超级计算机平台,并在2025年8月解散相关团队[6][8] - Dojo负责人Peter Bannon离开公司,约20名员工离职创办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设施公司DensityAI[8] - 马斯克称Dojo 2是"进化的死胡同",所有路径都将汇聚到AI6[8] - 特斯拉曾考虑基于Dojo创建新商业模式,摩根士丹利预测Dojo可能为特斯拉市值增加5000亿美元[16] - 特斯拉在Dojo项目上已投入3.14亿美元,原计划总投资5亿美元[17] 计算架构战略转移 - 特斯拉从自力更生的Dojo硬件转向依赖合作伙伴进行芯片开发[7] - 特斯拉目前主要依赖英伟达GPU训练人工智能,但经常难以获得稳定供应[15] - 特斯拉推广Cortex超级集群,用于FSD和Optimus视频训练,拥有"海量存储空间"[7]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拥有67000块H100 GPU和16000块H200 GPU[18] - 特斯拉仍计划在布法罗投资5亿美元建造超级计算机,但不会是Dojo[19] 全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法,仅依靠摄像头捕捉视觉数据,使用先进神经网络处理数据[9] - FSD系统已应用于数十万辆特斯拉汽车,可以执行部分自动驾驶任务,但仍需要驾驶员保持注意力集中[6] - 特斯拉收集数百万英里视频片段用于训练FSD,数据越多越接近完全自动驾驶[9][10] - 一些专家认为向模型输入更多数据的蛮力方法可能存在经济约束和数据质量限制[10]
特斯拉董事会造了根金链子 要给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
新浪科技· 2025-09-08 08:41
薪酬方案核心内容 -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全新薪酬方案 马斯克若实现所有绩效目标可获得最高价值9000亿美元的特斯拉期权 持股比例将增长一倍至25% [2] - 薪酬方案需在11月6日股东大会投票表决 由于散户持股比例高达42% 预计通过可能性较高 [2] - 方案要求马斯克在未来十年带领特斯拉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 为当前1.1万亿美元市值的近8倍 每达到一个市值里程碑可获得353万股期权 [4] - 业绩目标包括营业利润从170亿美元提升至4000亿美元 累计交付2000万辆车辆 FSD活跃用户达1000万 交付100万台机器人 运营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 [5] - 马斯克必须持续担任CEO或执行角色才能获得期权 若未实现目标则奖励取消 若中途离职则未归属股份被没收 [5] 历史薪酬方案对比 - 2018年薪酬方案要求特斯拉市值从590亿美元增长至6500亿美元 马斯克成功解锁全部12个部分并获得约120亿股期权 [6] - 因行使期权需缴税 马斯克在2021-2022年出售超百亿美元股票 持股比例从20%降至13% [6] - 该方案遭股东诉讼并于2024年1月被法院否决 特斯拉随后将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以规避法律风险 [7] 马斯克资产与业务关联 - 马斯克个人资产除特斯拉外还包括SpaceX(持股42% 估值4000亿美元) xAI(持股54% 估值2000亿美元) Neuralink及The Boring Company [2] - 其持有的SpaceX股权价值已超过特斯拉持股 [2] - 习惯于让旗下公司相互投资与技术流通 例如SpaceX向xAI投资20亿美元 特斯拉采购xAI系统 特斯拉工程师参与推特裁员评估 [3] 特斯拉业务转型挑战 - 电动车业务在全球三大市场(中国 美国 欧洲)遭遇全线下滑 去年销量下滑1% 今年上半年大幅下滑7% [8] - 车型老化 内饰简单 续航优势减弱 在中国市场面临国产电动车强势竞争 [8] - 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中不再提及提振电动车销量 转向聚焦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业务 [10] - 公司发布第四代发展规划 重点聚焦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 未提及新电动车研发 [11] 未来增长支柱业务 - 自动驾驶业务:Robotaxi服务已在德州试运营两个月 计划年底前覆盖美国半数人口 但当前仍需安全员驾驶 [13] - 机器人业务:计划部署100万台Optimus机器人 行业预计2050年全球销售额达4.7万亿美元 但目前技术仍处于展示阶段 [13] - 马斯克预计特斯拉未来80%价值将来自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业务 [10] 战略执行风险 - 新车型Cybercab计划明年投产 但特斯拉新车跳票推迟已成惯例 [12] - 机器人Optimus在实际测试中反应迟钝 距离商业化应用尚有距离 [13] - 马斯克政治立场导致在欧美市场遭遇自由派消费者抵制 但薪酬方案未对其政治活动设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