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
搜索文档
“中国光热之都”,国家能源局赞同并支持海西州打造全国光热产业发展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15
光热发电的战略定位 -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长时储能双重功能,可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 [1][3] - 是实现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有效支撑 [1][3] 海西州光热产业发展规划 - 海西州具备太阳能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地充足等优势,是规模化建设光热电站的理想场所 [5] - 盐矿资源丰富且熔盐研发生产能力雄厚,具备打造光热战略产业链的优越条件 [5] - 国家能源局明确支持海西州打造"中国光热之都",将研究配套政策并加强规划引导 [1][5] 政策与产业进展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有序推进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发展 [4] - 2023年国家能源局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开展资源调查、规划布局及技术创新示范 [4] - 截至2024年底,国内光热发电并网装机84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超10%,核心部件自主化率突破90% [4] 电价机制探索 - 青海省已试点0 55元/千瓦时光热电价政策,并建设30万千瓦等级独立光热电站 [6] - 国家能源局将研究光热发电容量电价机制,以体现其绿色、稳定、调节等综合价值 [1][6] 技术应用拓展 - 推动光热与风电光伏实质性联营,鼓励大型风光基地配套建设光热项目 [4] - 探索以光热为基础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力和热力保障 [5]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先开辟产品再开辟市场 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8:15
公司发展历程 - 39岁于德翔从国家电网离职创业,创办特锐德,展开箱式变电站领域首次创业征途 [2] - 2006年中标青藏铁路105个35千伏箱式变电站项目,研发国内首台高海拔箱式变电站,三个月完成交付 [3] - 2009年特锐德成为创业板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01 [4] - 2014年成立特来电进军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开启二次创业 [6]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研发中国首套10kV高铁远动箱变、35kV撬装移动式变电站等多项填补国内空白产品 [4] - 2024年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彰显高端智能电力设备领先实力 [4] - 特来电开创充电网技术体系,拥有1400多项专利,攻克20项世界核心充电网技术 [9] - 构建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数据网融合的"新工业互联网",解决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能源瓶颈 [8] 经营业绩 - 2024年特锐德"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营收104.85亿元,同比增长22.47%,归母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91.42% [5] - 特来电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1.7亿元,2024年提升至2.9亿元 [10] - 截至2024年底特来电运营公共充电终端70.9万个(直流42.4万个),充电量130亿度,市占率24%,注册用户超3400万 [10] 海外拓展 - 2024年特锐德海外业务合同额8亿元,同比增长131.87%,业务覆盖56个国家和地区 [11] - 2025年完成沙特国家电网15套132kV移动变电站项目,6个月内交付创中国基建速度纪录 [13] - 沙特项目提升当地电网夏季用电保障能力,为能源转型注入动能 [13] 未来战略 - 特来电计划加大充电网建设与技术迭代,构建全国最大能源数据平台,赋能1000家中小充电运营商 [10] - 特锐德将聚焦区域、行业、产品和服务,加速国际化业务落地 [14]
上半年我国能源供应充足结构优化 能源投资"向绿向新"聚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8:01
能源供应与消费 - 上半年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供需总体宽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1][2] -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企稳回升,4月、5月、6月增速分别为4.7%、4.4%、5.4% [2] - 天然气需求小幅增长,城镇燃气是主要拉动因素,煤炭消费小幅下降,成品油消费延续负增长态势 [2]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 [2] 能源投资 - 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增速均超20% [3] - 新能源发电投资快速增长,广西、新疆陆上风电投资翻番,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 [3] - 集中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超70% [3]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翻番,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近70%,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增长超30% [4] - 能源领域民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27.8%,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等领域投资增长超40% [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5]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用电量23.7%,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5] - 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5] 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 [6][7] -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乡镇覆盖率80.02%,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549.23亿千瓦时 [7] - 国家能源局将按月度发布充电设施数据,加快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 [7] 电力供需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或突破15.5亿千瓦,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7] -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一省一策"指导电力保供工作 [7]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 先开辟产品再开辟市场 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26
公司创始与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于德翔39岁从国家电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离职创业 带领20多人创办特锐德[2] - 2006年中标青藏铁路全线105个35千伏箱式变电站项目 三个月内完成生产安装交付[2] - 2009年成为创业板第一家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300001[3] - 2014年成立特来电进军电动汽车充电领域 开启二次创业[6]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研发国内第一台高可靠高海拔箱式变电站 应用于青藏铁路项目[2] - 创新研发中国第一套10kV高铁远动箱变 第一套35kV撬装移动式变电站 第一套110kV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等系列产品[3] - 2024年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3] - 特来电开创充电网技术体系 拥有1400多项专利及软著 攻克20项充电网核心关键技术[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营收104.85亿元 同比增长22.47%[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09亿元 同比增长91.42%[4] - 特来电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7亿元 2024年净利润提升至2.9亿元[8] 充电网业务发展 - 构建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数据网深度融合的新工业互联网[6] - 截至2024年底运营公共充电终端70.9万个 其中直流终端42.4万个[8] - 全年充电量突破130亿度 市场占有率24% 累计注册用户超3400万人[8] - 形成公交 公共 物流 园区 小区五张充电网建设布局[8] 国际化战略推进 - 电力设备解决方案推广至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9] - 2024年海外业务合同额8亿元 同比增长131.87%[9] - 2025年1月签署沙特国家电网7亿元高压移动变电站订单[9] - 15套132kV移动式变电站不到6个月完成生产交付 正常需3年[10]
上半年我国能源供应充足结构优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02
能源供应与消费 - 上半年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供需总体宽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1] -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企稳回升,4月、5月、6月增速分别为4.7%、4.4%、5.4% [1] - 天然气需求小幅增长,城镇燃气是主要拉动因素 [1] - 煤炭消费小幅下降,受暖冬天气和新能源出力增加影响 [1] - 成品油消费延续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和LNG重卡替代效应持续显现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的91.5% [3][5]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3]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用电量23.7% [3] - 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3] - 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60% [2] 能源投资 - 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 [2] - 新能源发电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广西、新疆陆上风电投资翻番 [2] - 集中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投资增长超70% [2]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 [2] - 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近70% [2] - 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同比增长均超30% [2] - 能源领域民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27.8% [3] 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6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1610万个 [3] - 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 [3] -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乡镇覆盖率80.02% [3] - 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549.23亿千瓦时 [3] 电力供需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或突破15.5亿千瓦 [4] -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4]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我国能源领域民企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20:28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 [1] -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充电量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相当 [1] - 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 [3] 能源重点项目投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 [1] - 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 [1] - 民营企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能源投资不断向绿色和新兴领域聚集 [1] 新能源发电投资 - 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翻番,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 [2] - 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70% [2] - 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 [2] 电力供应保障投资 - 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成投产 [2] - 电网、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步增长,160多项迎峰度夏电网重点工程按期投产 [2] - 多条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四川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2] 能源新业态投资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 [3] - 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3] 民营企业能源投资 - 2025年上半年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 [3] - 民营企业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等领域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都在40%以上 [3] - 民营企业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集中式光伏等领域投资额同比增长15%左右 [3] 绿色低碳转型与装机 - 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 [3] - 2025年上半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较去年同期翻一番 [3] 新型储能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3] - 华北、西北、南方地区是上半年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占全国新增装机80%以上 [3] - 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570小时,同比增加超过100小时 [3]
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新华网· 2025-07-31 16:33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王悦阳、戴小河)记者3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 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当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 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华北、西北、南方地区是上半年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占 全国新增装机80%以上。 "南方地区增速较快,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15.4%,与2024年底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 广西、云南等水电占比较高、调节资源相对充裕的省份,由于新能源快速发展,调节能力逐步趋紧,新 型储能发展需求不断增加。"边广琦说。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用日益凸显,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 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七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新型储能发 挥顶峰保供作用。其中,江苏、山东、云南先后开展全省新型储能电站用电高峰期间集中调用,最大放 电功率分别达714万千瓦、804万千瓦、474万千瓦,调用同时率达到95%以上。 此外,会上发布《 ...
国家能源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新华财经· 2025-07-31 15:16
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7月31日说,2025年上半年, 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 增长约29%。 边广琦是在当日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新华财经记者提问时作出上述表述的。 当前,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调峰、电力保供压力不断增大,发展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 系统的客观需要。 据边广琦介绍,从各省份发展新型储能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内蒙古、新疆装机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 山东、江苏、宁夏装机规模超过500万千瓦;河北、浙江、云南、甘肃、广东、安徽、广西、山西、湖 南、河南、湖北、青海、贵州等13省区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 分区域来看,华北、西北、南方地区是上半年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占全国新增装机80%以上。其中, 华北、西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分别占全国29.7%、25.7%,占比与2024年底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南方地区增速较快,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15.4%,与2024年底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 广西、云南等水电占比较高、调节资源相对充裕的省份,由于新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宽松
新华财经· 2025-07-31 13:34
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安娜)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7月31日表示,今年上半 年,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供需总体宽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助力我国经 济持续回升向好。 邢翼腾当日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原煤生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5.4%。油 气生产稳定增长,规上工业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8%。扣除天数原 因,规上工业发电量日均同比增长1.3%。电力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陇东-山东、哈密-重庆 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迎峰度夏以来,有效应对15.08亿千瓦的历史最高用电负荷,全国未 实施有序用电。 二是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装机保持快速增长。继3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 过火电后,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今年上半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 机规模较去年同期翻一番。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支撑新能 源高质量发展。 三是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 ...
国家能源局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家能源局· 2025-07-31 13:22
能源供应与结构优化 - 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增长5.4%至24亿吨,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1.3%和5.8%,电力日均发电量增长1.3% [2] - 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性增长,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60%,风电和太阳能新增装机同比翻倍至2.68亿千瓦 [2][5]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占比39.7%,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合计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 [6] 电力市场与政策动态 - 绿证市场快速发展,上半年核发绿证13.71亿个,交易量3.48亿个,价格回升至6.5元/个 [21][22]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跨经营区交易机制启动,南方区域市场实现多省统一优化配置 [23][24] - 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达2.95万亿千瓦时,市场主体数量增至97.3万家,同比增长23.8% [25] 新型储能发展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29%,内蒙古、新疆装机超1000万千瓦 [31] - 新型储能调用效率提升,上半年等效利用小时数570小时,浙江、广东等地超600小时,高峰放电功率达804万千瓦 [32] -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发布56个试点项目涵盖多种技术路线,12个项目入选重大技术装备工程 [12] 电力保供与基础设施 - 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电力负荷达15.08亿千瓦,新增跨区输电通道提升互济能力1600万千瓦 [14][15] - 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充电枪总数达1610万个,县域覆盖率97.08%,上半年充电量549亿千瓦时 [27] - 能源重点项目投资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新能源发电投资占比显著提升 [29][30] 煤炭与能源安全 - 电煤库存超2亿吨可用30天,秦皇岛港现货价格稳定在646元/吨,进口煤炭维持3700万吨/月高位 [34][35] - 五大煤炭基地建设推进,核准大型现代化煤矿项目以提升供给弹性,严禁超能力生产 [36] - 电力可靠性提升,供电可靠率99.948%,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2.25小时/户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