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废纸浆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产量、消费量、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需求和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废纸浆产量增长至6318万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6 09:11
行业概述 - 废纸浆又称再生纸浆 由废旧纸张和纸板经过回收 脱墨 净化和打浆等工艺处理得到 其纤维强度和性能取决于所用废纸的纸浆种类 但再次加工后纤维性质较差 [3] - 生产工艺分为干法和湿法 干法通过机械拣选除杂后直接筛选 成本较低 湿法需水力碎解原料 经多级筛选后浓缩成块状或抄造成浆板 通过中浓筛选和热分散技术提升纤维质量 [3] 政策环境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环保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利用 如2022年12月《"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健全强制报废制度 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加强废纸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5] - 2022年1月《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设1000个绿色分拣中心 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 [6] - 2024年2月《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鼓励废纸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合理延伸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废纸回收 分类与供应 包括工业废纸 生活废纸和进口废纸等回收来源 [7] - 中游为废纸浆生产与加工 企业将废纸转化为可用于造纸的纸浆 [7] - 下游为造纸行业 根据纸浆品质不同 主要应用于包装用纸 文化用纸和建筑用纸等 [7] 原材料供应 - 废纸是主要原材料 在绿色低碳理念引领下 废纸回收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10] - 2024年中国废纸回收量达到6971万吨 同比上涨3.5% 其中废纸回收率51.1% 利用率51.6% [10] 产量与消费量 - 2018年废纸浆产量5444万吨 2024年增至6318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2.5% [12] - 产量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崛起推动包装用纸需求激增 禁废令导致进口废纸归零 企业为弥补原料不足增加生产 以及政策支持循环经济 [12] - 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8-2019年受宏观经济波动 中美贸易摩擦及电商发展冲击下降 随后持续上涨 2024年消费量达6801万吨 同比上涨5.69% [14]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中小企业在特定领域发挥优势 [16] - 大型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整合巩固优势 中小企业寻求差异化机会 [16] - 主要企业包括山鹰国际 太阳纸业 晨鸣纸业 青山纸业和景兴纸业等 [16] - 政策与资本驱动将加速行业洗牌 提升集中度 [16] 重点企业 - 山鹰国际业务涵盖再生资源回收 工业及特种纸制造 包装产品定制和产业互联网 产品包括包装原纸 特种纸及纸板 纸箱和食品级纸塑 [17] - 为应对禁废令 公司在泰国规划70万吨自建和40万吨合作再生浆产能 在英国和荷兰规划32万吨再生浆产能 [1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7.66亿元 同比增长1.45% 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下降16.00% [17] - 景兴纸业主要从事工业包装原纸 纸箱纸板 生活用纸及再生浆板生产和销售 [19] - 全资子公司景兴控股(马)公司生产本色再生纸浆 以回收本色废纸为主要原料 可全部或部分替代木浆 [19] - 2024年再生浆板营业收入1.31亿元 同比上涨283.87% [19] 发展趋势 - 行业保持稳步发展 资源再生属性与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 消费者对环保产品需求增加推动包装和印刷等行业使用更多再生纸浆 [21] - 生产向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研发投入 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2] - 产业链协同增强 从废旧纸张收集运输到加工制成再到产品销售各环节协作更加紧密 废旧纸张回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24]
嘉化能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2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50.06亿元,同比增长8.3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1亿元,同比增长9.64%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亿元,同比下降57.75%,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支付增加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301元/股,同比增长12.5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2%,较上年同期提升0.35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分析 - 脂肪醇(酸)系列产品销售收入23.19亿元,同比增长60.21%,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及产品价格提升 [5] - 聚氯乙烯(氯乙烯)产品销售收入7.06亿元,同比下降15.90%,受宏观经济影响价格走低 [5] - 蒸汽业务销售收入8.49亿元,同比下降1.61%,因煤价下行联动售价下降 [5] - 烧碱(折百)业务销售收入4.07亿元,同比下降8.73% [5] -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销售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38.18%,受益于下游行业复苏及量价齐升 [5] 产能建设与项目进展 - 脂肪醇二期项目和PVC二期项目加快建设,预计下半年进入试生产阶段 [6] - 光伏产业发电量11,422.1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3.63%,受地面电站发电上网限制 [5] - 子公司美福码头通过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彰显专业化运营与创新能力 [7]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专利9项,获授权专利13项,累计授权专利达133项(发明专利34项) [7] - 与嘉兴大学共建"嘉兴市氢能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推动氢能技术研发 [6] - 联合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获批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加速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6] - 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包括《天然脂肪醇》《工业用液氯》等 [14] 循环经济与产业优势 - 以热电联产为核心,构建能源与化工高度互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10][12] - 所在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前十名 [11] - 园区形成环氧乙烷、聚碳酸酯等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通过公共管廊和集中供热发挥核心作用 [11] 氢能与清洁能源布局 - 利用副产氢优势布局氢能一体化产业,开展制氢装备、加氢、储氢及氢能发电应用 [4] - 申报国家能源局氢能实证实验平台及省级中试基地,提升氢能产业能级 [14] - 光伏电站稳定运行,氢能装备业务有序推进,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8]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1]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5.39亿元,2025年回购股份计划金额不低于4亿元且不高于6亿元 [9] - 报告期内注销回购股份3,416.57万股,增厚每股收益并提升投资者信心 [9][2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国家政策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循环经济,公司现有产品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15] -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行业洗牌加速,但高技术壁垒领域显现复苏势头 [4] - 嘉兴港区区位优势突出,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6]
紧抓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机遇 丰倍生物IPO即将上会
证券日报· 2025-08-05 14:41
公司概况 -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形成了"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的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链 [1] - 公司依托油脂综合利用核心技术和渠道优势,为客户提供油脂化学品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63亿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已获得144项专利 [1] - 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1] - 挂牌"江苏省油脂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油脂改性及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1] 上市进展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8月7日审议公司首发事项 [1] 募投项目 - 拟募集资金重点投入生物柴油(含油酸甲酯)、工业级混合油、甘油、农用微生物菌剂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等项目的扩产建设 [2] - 募投项目高度契合国家循环经济战略与产业政策导向 [2] -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公司产能规模,巩固市场地位 [2]
东方财富证券:中国宏桥(01378)一体化优势和高股息属性突出 首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2:43
公司核心优势 - 公司形成完整的铝产品全产业链,已完成"铝土矿—氧化铝—原铝—铝深加工、整车拆解废铝—再生铝—汽车零部件及白车身"的完整闭环产业链布局,拥有电解铝产能645.9万吨(国内仅次于中国铝业781万吨)、氧化铝产能2100万吨(国内1900万吨+印尼200万吨) [1] - 公司通过铝电网一体化及铝水直供不落地的产业模式,充分发挥纵向整合上下游的业务优势及产业集群优势 [1] - 公司电解铝产能规模优势明显,2017年开始具备645.9万吨电解铝产能,山东/云南产能497.1/148.8万吨,山东滨州基地汇聚全球规模最大的铝产业集群 [2] 产能布局与战略 - 公司正在推动电解铝产能从山东向云南搬迁置换,预计27年山东/云南产能将分别达到345.1/300.8万吨,实施"北铝南移"战略 [2] - 云南宏泰为砚山县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区链主企业,打造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绿铝项目 [2] - 公司原铝生产全部采用电流强度为400KA以上的大型阳极预焙电解槽,液态铝合金占原铝产量比例90%左右,有利于节约铸造成本 [2] 上游资源保障 - 公司氧化铝产能富裕,现有氧化铝产能2100万吨(国内山东1900万吨、海外印尼200万吨),印尼项目为中企海外投资建设首个大型氧化铝冶炼厂 [3] - 公司参股几内亚"赢联盟"稳定上游铝土矿供应,2023年铝土矿产量达到4418.8万吨,几内亚铝土矿产量占比达35.9%、当地产量位居第一位 [3] - 铝土矿主要从投资的几内亚公司进口,同时在澳大利亚及印尼均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 [2] 成本控制与电力供应 - 公司于2005年开始新建自备热电厂,目前电力自给率50%左右 [2] - 山东地区生产所需氧化铝主要是自产自用,云南地区生产所需氧化铝主要从外部采购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 - 公司铝精深加工技术国际领先,截至2024年有铝加工产能156.65万吨,在高精度铝板等高端铝材取得重大突破 [4] - 2023年山东滨州汽车轻量化大型一体化压铸项目一期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打造轻量化材料基地 [4] 再生铝与循环经济 - 公司积极发展再生铝及循环经济项目,2020年成立合资公司打造中德宏顺循环利用科技园 [4] - 2023年20万吨废铝再生项目完工投产,致力于成为绿色铝金属包装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4] 财务表现与股息政策 - 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26.4/242.1/253.9亿元,对应EPS为2.44/2.61/2.73元 [1] - 公司22-24年股息率6.7%/10%/13.6%,高股息属性突出 [1]
让工业固废“变废为宝”(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工业固废处理技术发展 - 工业固废管理遵循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并重原则 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技术链条实现环境负担向可利用资源转化 [3] - 煤矸石通过破碎—筛分物理方法或光电分选技术分离富集高热值组分以满足电厂燃烧需求 硫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需进行无害化处置 [3] - 团队在河南和山西建设两套生产装置 从电解铝固废中提取锂 实现原生资源有效利用 [4] 行业挑战与成本问题 - 固废资源属性认知不清导致组成复杂且生产线差异大 若未摸清前端生产工艺直接推进技术应用会造成回收效率低或杂质处理问题 投资成本与预期差距大 [5] - 市场竞争存在成本倒挂问题 通过煤矸石或粉煤灰制备铝系产品成本高于铝矾土原矿 需政策与市场调节共同推动技术推广 [5]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 - 团队完成芒硝法制备硫酸钾技术攻关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生产线已在青海等地投产 [6][9] - 十一五至今团队在青海察尔汗盐湖和马海干盐湖开展氯化钾与氯化锂提取研究及工程建设 从废弃资源中实现元素梯级利用 [9] - 通过过程调控优化国产高岭土绝缘性能 解决绝缘行业依赖进口高岭土问题 提升市场认可度 [7] 科研模式与学科建设 - 以协同创新模式整合山西大学多专业形成学科群 通过项目纽带集聚国内外专家并联合培养人才 与企业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结合 [6] - 科研需聚焦制约行业发展的真问题 了解生产一线迫切需求并针对性开展研究 将成果返回生产检验 [6][7] 资源化利用前景 - 工业固废含有价值元素可进行梯级利用 团队发明的以废治废煤矸石堆场无害化处置集成技术实现煤矸石等固废规模化消纳 [2][4] - 循环经济方向以经济理念倒推硬技术发展 支撑资源循环利用 需各方携手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平衡 [8][9]
对话国家卓越工程师、山西大学教授程芳琴—— 让工业固废“变废为宝”(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05 05:56
工业固废处理技术 - 工业固废管理遵循"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并重"原则,区分"处理"(再利用)与"处置"(无害化)两个环节 [2] - 煤矸石通过物理方法(破碎-筛分)或光电分选技术分离高热值组分,用于电厂燃烧 [2] - 采用"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技术链条,将固废转化为资源 [2] - 团队从电解铝固废中提取锂,实现原生资源的高效利用 [3]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固废资源化面临两大问题:资源属性认知不清(成分复杂导致回收效率低)和成本倒挂(固废制备产品成本高于原矿) [4] - 技术推广需政策与市场协同调节,例如煤矸石/粉煤灰制备铝系产品的成本优化 [4] - 国产高岭土绝缘性优化案例显示,解决行业真问题需精准对接生产需求 [7] 科研与产业化结合 - 团队通过芒硝法制备硫酸钾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相关生产线在青海盐湖投产 [8] - 科研需聚焦生产一线需求,如黄河流域煤基固废问题,平衡经济与环境效益 [9] - 协同创新模式整合高校学科群与企业资源,联合培养人才并服务产业转型 [6] 技术突破与案例 - 20年前自主研发硫酸钾生产技术,降低对外依存度并大幅削减成本 [5][6] - 煤矸石堆场无害化处置集成技术实现规模化消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8] - 青海盐湖废弃资源中提取氯化钾/氯化锂的工程化应用 [8] 行业方向与理念 - 循环经济以经济理念倒推技术发展,支撑资源循环利用 [8] - 固废资源化需长期投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精神是关键 [10]
万物新生上涨5.45%,报3.29美元/股,总市值7.2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4 22:22
股价表现 - 8月4日盘中上涨5.45%至3.29美元/股 成交额68.9万美元 总市值7.23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46.53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7.45% [1] - 归母净利润4280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146.09% [1] 公司治理 - 注册于开曼群岛 通过上海万物新生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1] - 成立于2011年 定位"互联网+环保"循环经济企业 [1] - 旗下四大业务线:爱回收、拍机堂、拍拍、海外业务AHS Device [1] 企业战略 - 使命为"让闲置不用 都物尽其用" [1] - 致力于打造ESG样本企业 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实践 [1] 信息披露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日期) [1]
安徽界首:“垃圾堆上”打造千亿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19:35
产业规模与产能 - 界首市年回收利用废旧蓄电池、废铝材、废塑料超过400万吨 [1] - 再生铅产能达到99万吨 [1] - 再生动力电池年产能超过1亿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即每5只动力电池中有1只产自界首 [1] - 界首田营科技园年回收利用废旧蓄电池160万吨,年产再生铅近100万吨,加工蓄电池2800万千伏安时,产能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 [2] 核心技术与工艺 - 华铂新材料采用自主"物理破碎—无氧热解—筛分提纯"工艺,对铜、铝、锂等材料的回收率高达98%以上 [1] - 天能电池智能工厂应用铅酸电池领域"富氧侧吹"制酸技术,将烟气中的硫回收为精制硫酸并回用于生产,该技术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 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度协同的产业闭环,实现"进来一只旧电池,出去一只新电池"的资源永续循环 [2] 产业链与集群效应 - 已形成"回收+处置+产品化"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 [1] - 吸引了骆驼、雅迪等下游行业龙头落户,完成入链、强链、固链和延链 [1] - 园区内企业高度协同,天能所需的铅锭、塑壳由园区企业足量供应,华铂新材料提炼的碳酸锂直接供应给下游材料厂 [2]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产业带动近5万个家庭增收,推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2] - 年加工再生塑料260万吨,节约石油1000万吨,相当于少建8个中型化工厂 [2] - 覆盖全国的回收网络让10万余人参与废旧物资回收 [2] 创新驱动与发展目标 - 界首在皖北地区科技创新指数与研发投入占比均位居首位,在阜阳市以创新平台数量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领跑 [2] - 产业正锚定"千亿级产业"目标,在绿色化、智能化的新赛道上发展 [1]
转转官宣朱珠成为集团品牌代言人 推动二手消费新风尚
央广网· 2025-08-04 15:59
品牌合作 - 转转集团宣布知名演员朱珠成为品牌代言人 携手推进二手消费新风尚[1] - 合作旨在提升品牌心智并加速"百类千品"战略落地[1] 战略发展 - 转转集团提出"百类千品"战略 致力于拓展多品类交易生态[2][3] - 旗下首家3000平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于今年6月正式开业[3] - 朱珠的多元化形象和跨圈层影响力有望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和女性群体关注二手交易[3] 市场定位 - 转转集团是国内领先的循环经济企业 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优化让闲置资源高效流转[2] - 公司已构建覆盖二手手机、3C数码、包袋、腕表、运动户外、图书、乐器、游戏、摄影摄像等百余种品类的卖场生态[2] 信任体系建设 - 公司首创"官方验"体系 坚持一物一验并自主研发国内领先的质检系统[4] - 拥有近10年质检行业经验 累计研发专利技术200余件[4] - 在全国建立深圳、成都、青岛3大质检中心 培养2000多名质检工程师和奢侈品鉴定师[4] - 将3C数码品类的质检、质保等核心履约经验复用于更多品类交易[4]
一个包装瓶,如何让欧莱雅和LVMH成“盟友”?
新浪财经· 2025-08-04 14:23
美妆行业循环经济转型 - 美妆包装从一次性容器转变为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 价值被重新定义[1] - 法国美妆行业启动"原瓶回用"试点项目 高端品牌首次大规模尝试再利用系统[2][5] - 法国《反浪费与循环经济法》设定明确目标:2025年包装再利用比例达7% 2027年提升至10%[2] 法国美妆香水循环圈项目 - 六家行业参与方联合启动"La Boucle Beauté Parfums"试点项目 涵盖Dior、Kenzo、Diptyque、Rochas四大品牌及Nocibé、Beauty Success两家连锁渠道[5] - 项目周期为2024年6月30日至10月31日 覆盖法国192家门店 采用二氧化碳干洗技术进行专业清洗[5][8] - 每个品牌设置独立回收激励机制 通过共享物流系统实现空瓶分类、清洗和重新投入使用[5][8] 再利用与回收的技术差异 - 再利用(Reuse)体系需完成收集→分类→清洗→安全认证→再分配全流程 比回收(Recycle)减少原材料重制环节 碳足迹更低[12][13][14] - 清洗技术采用二氧化碳干洗法 不依赖水、清洁剂或溶剂 具备更低环境影响[8] - 美妆行业95%的容器在使用一次后就会被扔掉 每年产生数百万吨包装废弃物[11] 国际品牌实践案例 - 欧莱雅集团采用"Replace可替换"战略 替换芯包装重量减轻30%至40%[9][11] - 丹麦彩妆Kjaer Weis超过90%产品可重复灌装 使用锌合金经久耐用包装[17] - 英国品牌LUSH在2024年处理超过1700吨废物 其中32%被再利用或修复 2025年将更加注重再利用[20] 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2020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1年《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和《"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相继出台[26] - 行业实践仍以回收为主 缺乏专业化清洗中心和第三方物流机构 包装厂商未建立兼容复用标准[29] - 渠道平台缺少公共回收入口 消费者对再利用存在卫生和价值认知壁垒[32] - 欧莱雅与京东推出可持续消费激励计划 珀莱雅与盒马合作采用可循环周转箱[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