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氧化碳人工从头合成蛋白质」在天工所启动!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4-28 23:32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氧化碳人工从头合成蛋白质"项目 该项目融合化学与生物技术 开创二氧化碳和铵盐高效合成蛋白质的全新路径 通过解析碳氮固定原理 设计人工杂合系统 有望将蛋白质合成速率提升数十倍以上 [2] - 该项目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为全球碳资源利用和粮食可持续供应提供"中国方案" [2] 二氧化碳合成技术积累 -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2021年在国际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设计出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 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2] - 研究团队在二氧化碳合成高分子碳化合物方面拥有领先经验 此次蛋白质合成项目有望延续技术优势 为国家"双碳"战略与粮食安全需求做出贡献 [2] 产业交流平台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提供产业链链接服务 涵盖绿色化工/生物基/食品和农业/美丽健康等领域 已有10000+产业同行加入 [4] - 社群提供品牌推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企业专访、项目尽调、投资融资等多元化服务 促进产业上下游合作 [7]
湖大教授,生物制造专家!人民大会堂领奖!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4-28 23:32
陈守文教授个人成就 -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守文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在京接受表彰 [2] - 陈守文教授为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PI,微生物细胞工厂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环境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4] - 陈守文教授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楚天园丁奖 [4] - 主要从事地衣芽胞杆菌生物技术及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数10余项,承担大型企业横向课题40余项 [4] -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件,美国发明专利2件,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 [4] - 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3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序2)、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序1) [4] 聚γ-谷氨酸技术研发 - 发明聚γ-谷氨酸作为新型生物刺激素在农业种植中应用技术,研制推广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系列增效肥等新产品 [4] - 聚谷氨酸生产技术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系列增效肥等应用技术在我国肥料企业广泛应用 [4] - 成果荣获2014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4] 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技术 - 建立从基因到功能模块的多层次提升工业菌株生产性能的细胞工厂共性技术 [5] - 创建简便、高效、多用途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平台,构建聚γ-谷氨酸等产品高性能生产菌株 [5] - 开发配套高效经济发酵生产技术,助力我国发酵产业自立自强和工业菌种自主可控 [5] - 成果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5] 企业合作与技术转化 - 长期担任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围绕公司主营产品杆菌肽高效生产的分子育种、发酵生产及新产品创制开展联合攻关 [7] - 建立杆菌肽高效发酵生产技术体系,开发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等新产品 [7] - 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平台,构建酶蛋白、核苷等产品高性能生产菌株 [7] - 相关技术在相关企业推广,签订技术开发和转让数千万元,应用企业新增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7]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 - 生物制造产业交流群涵盖绿色化工/生物基/食品和农业/美丽健康等10000+产业同行 [10] - SynBioCon链接生物制造产业链,构建合作共赢生态,提供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等服务 [11] - 产业上下游人员已加入50000+ [11]
金河生物(002688)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7:36
营收与盈利情况 - 2024 年兽用化学药品营收同比增加 21.47%,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514.54 万元,同比增长 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111.65 万元,同比增长 13.23% [1][2] 产品相关 金霉素 -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金霉素产品量价齐升,国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销售创历史新高,国内市场也呈增长趋势;2025 年新工厂全面投产,除金霉素外还生产土霉素及强力霉素 [1] - 2024 年外销市场做了不同程度提价,2025 年有提价计划,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而行 [1] - 2024 年 10 月金霉素预混剂获批增加靶动物绵羊羔羊,公司会加大推广;推进用于靶动物牛、兔的申请工作;2025 年 1 月六期工程投产新增产能 6 万吨/年;研发的金霉素加料器已在部分客户使用,会在国内加大推广 [2] 盐酸多西环素 - 1000 吨/年盐酸多西环素项目已投产,该产品抗菌活性高、不良反应小、治疗成本较低、疗效明显,生产工艺复杂、环保门槛高,涉足企业少、产能小,有广阔市场空间,预计带来 3 亿多营收 [3] 兽用疫苗 - 蓝耳灭活疫苗批签发数量持续两年位居第二,提供疫苗单独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蓝耳灭活及活疫苗销量有望超去年 [3] - 首款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理想标准的动物布病疫苗已投产并中标大型企业采购项目,会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加大推广与营销力度 [3][4] 宠物动保产品 - 2024 年成立上海分公司负责运营宠物业务,采取“双品双线”模式,在售产品有 8 个保健产品及 1 个狂犬疫苗,11 个产品正在申报 [4] 业务协同与发展举措 兽用化药与疫苗协同 - 兽用化药构建以金霉素预混剂为核心、多品类化药协同发展的产品格局;金霉素预混剂获批增加靶动物羊,推进用于靶动物牛、兔的申请工作;六期工程项目投产提升产能,构建智能制造体系;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展合成生物学研究 [1][2] - 兽用疫苗加大研发创新,依托兽用化药优势布局产业,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两大研发中心,构建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围绕四个主赛道构建产品管线,上市销售疫苗产品 16 个,在研和申报文号产品 20 多个 [2]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费用增长 27.03%,具体阶段性成果详见 2024 年度报告相关章节 [2] - 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在微生物代谢产物产量提升、代谢杂质减少等多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合作,未来会有合成生物产品落地 [5] 市场与行业情况 市场目标与策略 - 化药产品 60 - 70%销往海外,美国为主要市场,未来继续拓展海外市场,扩大既有市场、开拓未开发市场,加强推广与服务 [5] - 2025 年兽用化药和疫苗业务计划加强全球化业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6] 行业前景 - 全球动保行业持续增长,2019 - 2023 年国内兽药市场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 8.43%,增速高于全球;金霉素预混剂、兽用生物制品、宠物市场、非洲猪瘟疫苗等带来增长机遇;生猪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将提升动保行业集中度;未来兽药注册法规和标准完善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2][5][6]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 年国内动保行业竞争激烈,兽用生物制品板块业绩承压,公司因海外市场深耕,化药和疫苗产品贡献较大,保持收入利润双增长 [5]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兽用化药依托金霉素优势提升市占率,加大反刍板块推广,加强研发和全球化布局 [5] - 兽用疫苗做好新产品研发注册,提升现有产品工艺,开拓大客户推广产品,宠物疫苗迭代升级与创新 [5] - 农产品加工稳定原材料供应,延伸产业链;环保业务以技术进步降成本,外拓市场 [5]
华熙生物陷下滑困境,董事长下场叫停低效投放,押注创新能否破局?丨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4-28 12:40
文章核心观点 - 华熙生物面临戴维斯双杀考验,营收和利润下滑,虽展开革新但暂未显效,公司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进行调整并启动战略升级,未来增长或取决于护肤品业务走向 [2][3][9] 分组1: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降20.77%,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58.13%,营收降速创单季最差记录,利润延续下滑趋势 [2] - 2023 - 2024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板块分别同比下降18.45%、31.62%,收入各为37.57亿元、25.69亿元 [5] - 2023 - 2024年,公司原料药业务板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22%、9.47%;2024年医疗终端产品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首次超过原料药业务收入 [10] 分组2:功能性护肤品业务问题 - 该业务曾是公司“现金牛”,但在市场竞争中触顶,2023年起负增长,拖累公司业绩 [2][5] - 业绩下滑归因于自身人才与组织原因,2024年公司内部人事震荡剧烈,部分离任高管获丰厚“分手费”致管理费用增加 [5] - 功能性护肤品板块毛利率持续下探,2020 - 2024年分别为81.89%、78.37%、73.93%、72.80%,低于定位高端化的同行 [6] 分组3: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调整 - 自二季度开始,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下沉管理该业务板块,接手管理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BM肌活、米蓓尔品牌 [4] - 调整思路强调高端化,2024年旗下品牌联合发布颈部淡纹紧致系列,今年一季报称暂停低效投放活动,重建品牌内容体系 [6] 分组4:公司战略升级 - 启动第三轮战略升级,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迈向生命健康产业,建立六大平台转化科研成果 [9]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46%至4.66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64%至1.05亿元 [9] - 构建功能糖库,创新原料业务覆盖多领域,开拓新兴市场,开发生物活性物应用场景 [10] 分组5:行业情况 - 2015 - 2020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2%,高于美妆个护市场和护肤品市场 [4] - 曾经以玻尿酸为主导的功能性护肤品市场,重组胶原蛋白成为新拥趸 [5]
【免费参会】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4-28 12:11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以及生物产业,近些年,受到来自政产学研用金各 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融行业智慧、共襄盛举 聚产业力量、擘画未来 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 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 苏州 国际博览中心 举办(同期举办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话题将覆盖: 农业、食品与能源, 医美、医药、大健康 , 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 以 及 项目路演 等多个方面,诚邀莅临,共襄盛举! 往期精彩: 圆满落幕!下一站去哪?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成功举办 大会主办丨 Synbio深波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 |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 扫码!锁定免费参会名额! 往期嘉宾 阵容 (按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嘉宾单位或头衔为参加往期活动时信息,或有改变 ) 2023中国(苏州)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合成生物,聚势苏州: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 ...
“国产创新药”的一颗明珠 康弘药业实现多领域突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10:21
文章核心观点 - 康弘药业凭借创新基因和全产业链能力,在眼科、精神神经、肿瘤三大黄金赛道取得进展,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创新药代表型企业,且在量产能力建设上为国产创新药发展提供样本 [3] 行业情况 - 全球眼科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31年将达834.77亿美元,2024 - 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1% [3] - 我国有超4000万眼底病患者,每年新增超300万 [4] - 全球约超3亿人患抑郁症,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庞大且呈年轻化趋势,精神神经类疾病就诊率和治疗率低 [8] - 全球癌症早筛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18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89亿美元,国内肿瘤早筛至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6亿美元 [8] - 2023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突破10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662亿美元,国内2023年销售额约10亿元人民币 [9] 公司业务表现 - 2024年生物药业务营收23.43亿元,同比增长20.98%,占总营收比重达52.61%,同比增加3.68个百分点 [1] - 2024年中成药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73% [1] - 2023年康柏西普样本医院销售额为5亿元,销售占比达36% [1] - 2016 - 2024年我国医疗机构眼底用药中,康柏西普累计销售额超100亿元 [5] 公司产品情况 已上市产品 - 康柏西普打破进口药在国内市场垄断地位,连续10年保持增长,已完成超250万次注射,在眼底疾病用药市场龙头地位稳固 [1] - 朗沐2017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2%,同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实现全适应症医保 [5] - 舒肝解郁胶囊为独家创新中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肝病时肝功能指标改善与西药相近,不良反应概率更低,新增焦虑症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 [6] 在研产品 - 基因治疗领域,KH631、KH658适应症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KH631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KH658Ⅰ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 [9] - 抗体药物领域,KH815为全球首个获批临床的双载荷ADC药物,已获澳大利亚和中国临床试验许可,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 [10] - 人源化抗CD24单抗KH801正开展中国临床Ⅰ期试验,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10] - 合成生物学领域,KH617在多种临床前疾病模型中显示出对多种实体瘤的良好抑瘤作用,正开展Ⅰ期临床试验,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及临床试验许可 [10] - 化药领域,KH607治疗重度抑郁和产后抑郁,Ⅰ期临床数据显示起效快、服药周期短,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10] - KHN702为新型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批准 [11] 公司产能建设 - 投入资金建设基因治疗药物生产基地,构建基因治疗领域从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能力 [12] - 生物药量产线完成基本架构,在北京和成都建设符合国家新版GMP认证的产业基地,建成两条生物制品生产线 [13] - 子公司济生堂药业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中药材信息追溯系统和可视化系统,在全国建立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 [13] - 化学药建设完成涵盖多个特色原料药产品的化学原料药基地 [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维生素的高效异源合成」项目正式实施!透露什么信息?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4-27 21:2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 - "维生素的高效异源合成"项目由四川大学牵头,许正宏教授负责,4月25日启动实施[2] - 项目包含4个方向:途径设计优化、酶改造、细胞工厂构建、绿色制造产业化[2] - 会议邀请石碧院士、科技厅领导等专家论证方案,标志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 维生素市场格局与技术趋势 - 脂溶性维生素(A/D/E/K)占45%市场份额,维生素A/E为主要品类[4] - 2024年国内维生素价格上涨,企业受益于巴斯夫供应中断事件[4] - 新和成营养品业务营收150.55亿元(+52.58%),毛利率提升13.27个百分点至43.18%[5] - 全球维生素A/E产业集中,国内企业如新和成、浙江医药等通过生物发酵法降低成本抢占市场[5]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 - 微生物发酵成为维生素绿色制造关键方向,如维生素B5已实现生物法产业化[7][8] - 华恒生物开发高效D-泛解酸工程菌,建成千吨级生产线[8] - 邓子新团队开发维生素E生物合成技术,推动中国成为生产大国[9] - 天津工业生物所突破维生素B6产量瓶颈,5L发酵罐48小时达克级产量[9] - 江南大学团队重构角鲨烯途径合成维生素D3前体7-DHC[10] 产学研合作与产业化前景 - 郑裕国院士指出合成生物学将替代传统维生素生产工艺[11] - 国内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如华恒生物)加速技术转化[8][12] - 生物制造技术契合"双碳"目标,实现节能降耗减排[7][9]
4个月股价暴跌70%!券商首席跳槽到上市公司,当董秘了...
搜狐财经· 2025-04-26 10:54
公司高管变动 - 公司董秘由樊义变更为邓先河,樊义仍担任董事、副总及财务负责人 [1] - 新任董秘邓先河为1989年生,研究生学历,拥有上交所科创板董秘任职培训证明,曾任职埃克森美孚产品部经理,后转行金融圈,先后在兴业证券和广发证券担任化工组负责人及首席分析师 [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生物技术企业,专注于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维生素系列、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等,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植物营养等领域 [6] 财务表现 - 公司近5年营收稳定增长,但2024年营收增速放缓至12.37%,净利润大幅下滑57.8%至1.9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7.20%,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0.98%至5109.61万元 [13] 股价与市场表现 - 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公司股价从22元最高涨至90元,但未达到邓先河研报目标价185元的一半 [10] - 2024年5月起股价暴跌,4个月内从88.83元下跌70% [11] - 股价下跌背景包括2024年净利润下滑近60%、一季度净利润下滑超40%、定增融资近7亿元、转融通及限售股解禁、上市前股东减持等 [12] 研报覆盖与目标价 - 邓先河在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持续覆盖公司,曾给出133.86元和185.2元的目标价 [9][10] - 研报中多次提及公司为合成生物学领域重点标的,并推荐关注生物基材料赛道 [10] 公司重大事件 - 2025年4月28日定向增发股份上市流通,解禁2112.25万股,占解禁前流通股9.25% [13] - 2024年年报显示销售毛利率和ROE同比大幅下降,2025年一季报EPS同比减少42.86% [13]
金河生物2024年收入利润双增长 积极布局宠物新赛道
新浪财经· 2025-04-25 21:00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1亿元,同比增长9.04%,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15.90%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20.35%,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13.23% [1]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以科技"突围"工程为主抓手,利用合成生物学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目标成为世界领先的动保企业 [1] - 兽用化药与疫苗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宠物动保业务,形成"双品双线"模式(进口国产双自主品牌、线上线下双线运行) [3] 兽用化药业务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兽用金霉素预混剂生产企业,拥有金霉素产能5.5万吨/年,新建六期工程新增6万吨/年产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2] - 金霉素预混剂已销往海外10余国家和地区,1000吨/年盐酸多西环素项目投产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2] - 金霉素预混剂用量标准从25-75ppm提升至400-600ppm,使用场景扩展至反刍类动物(羊用金霉素预混剂药号已获批) [2] 兽用疫苗业务 - 公司有16个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包括猪用疫苗、反刍疫苗、宠物疫苗 [3] - 2024年蓝耳灭活疫苗批签发数量近4000万头份,持续两年位居第二 [3] - 首款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理想标准的动物布病疫苗已投产,中标大型企业采购项目 [3] 宠物动保业务 - 2024年在上海成立宠物分公司,在售产品8个,正在申报产品11个(包括驱虫药、治疗药和疫苗) [3] 合成生物学布局 -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展开多项科技创新合作 [4] - 合作内容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物产量提升、基因工程动物疫苗研发等,目标5-10年内成为技术驱动的动保公司 [4]
金河生物:大单品不断涌现,战略布局合成生物学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0: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3.71亿元 同比增长9 04% 归母净利润1亿元 同比增长15 90%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 25亿元 同比增长20 35% 归母净利润0 51亿元 同比增长13 23% [1] 核心业务与产能 - 公司是全球最大兽用金霉素预混剂生产企业 拥有5 5万吨/年产能 新建六期工程2025年1月获GMP认证 新增6万吨/年产能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1] - 金霉素预混剂已销往海外10余国家和地区 产品矩阵形成兽用化药与疫苗双轮驱动格局 [1] 金霉素市场前景 - 反刍类动物市场增量空间大 羊用金霉素预混剂药号2024年10月获批 正推进牛、兔靶动物应用申请 [1] 兽用疫苗业务 - 现有16个疫苗产品上市 覆盖猪用、反刍、宠物疫苗 2024年蓝耳灭活疫苗批签发量近4000万头份 连续两年行业第二 [2] - 首款符合WHO标准的动物布病疫苗已投产并中标大型企业项目 未来将成疫苗板块核心单品 [2] 研发合作与创新 - 2024年12月与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协议 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 合作内容包括微生物代谢优化、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等 [2] 未来战略 - 兽用化药板块以金霉素为核心 多品类协同发展 疫苗板块重点推动猪蓝耳、支原体、圆环、布病等产品 目标成为国内兽用疫苗第一梯队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