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圆桌|并购重组迎政策红利期,并购基金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4-18 08:38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后多地出台支持政策,并购重组处于政策红利期和窗口期,2025年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但并购基金参与度不高,业内人士围绕并购基金“出路”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 [2][3] 政策情况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多地相继出台支持企业并购的相关文件或政策举措,上海、深圳、安徽等地单独发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2] 市场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包含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共披露1647起并购事件,同比上升0.98%;交易规模约7779亿元,同比上升约115.30%,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2] - 横向整合类的并购事件以456亿元规模占到总体交易规模的6.78%,战略合作和资产调整分别以439亿元和116亿元占到总体交易规模的6.52%和1.73% [2] - 2025年一季度共计66支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回笼金额同比有增长,但规模仅有262.77亿元 [2] 业内建议 国新证券并购重组部负责人彭德强 - 并购基金围绕上市公司进行突破,以地方产业龙头上市公司为核心,联合其大股东、社会资本及政府资本共同设立并购基金,围绕该上市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实施纵向整合与横向拓展进行布局,通过主动收购上市公司构建退出通道 [3] - “并购六条”允许私募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若并购基金旗下有1 - 2个上市公司平台,可为下一步退出打下基础 [3] - 政府引导型的并购基金应重点聚焦面临产业升级的传统产业,存量市场机会更大 [3] 中泰资本董事总经理章程 - 减少自守正出奇的战略,以地方产业政策为前提,寻找当地的链主企业;若收购主体是以国企为背景的并购基金,给管理层多一些激励 [3] - 未来在关键时间点上,对并购逻辑出发点的要素驱动测试,关注不同时间点基本面和收购标的增长逻辑的变化;上市公司要关注商誉值调整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3] 中平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正红总 - 产业转型升级是并购重组永恒的主题,产业整合需求迫切、强链补链行业存在机会 [4] 毅达资本合伙人刘峰 - 并购重组要做到“全、新、强”,即全产业链上下游打通、传统产业转型新兴、提升公司质量做大做强;以江苏盐城为例,可围绕新能源细分产业,通过并购重组盘活存量,将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4]
最高出资70%,0.4倍返投,这支母基金正式启动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04 16:51
中国母基金行业一周资讯核心观点 - 本周母基金管理规模达343.6亿元 主要分布在重庆、广东、安徽等8个省份 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未来产业、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 [1] 湖南科创母基金 - 长沙经开集团设立远期规模1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 首期规模10亿元 采用"母子基金+直投"模式运作 [6] - 基金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返投要求设置为0.4倍 对种子子基金、天使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70%、50% [6] - 探索容错容亏机制 完善基金考核和绩效评价制度 为耐心资本松绑 [6] 广州产投-复旦未来产业母基金 - 目标规模10亿元 重点投向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校友创新创业项目 [9] - 覆盖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 [9] 重庆首支S母基金 - 重庆科创投与中国银河投资合作设立 名为重庆渝创银河接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2] - 以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投向 通过配置S子基金和项目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12] 深圳龙岗区并购基金 - 总规模20亿元 为深圳首个区级并购基金 [15] - 构建"政策+资本+生态"三位一体的并购重组服务体系 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科创龙头企业发展 [15] 合肥未来产业基金 - 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并提供每年1亿元专项补贴 [16] 漳浦县域产业母基金 - 漳州市首支县域产业母基金 规模10亿元 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运作 [18] - 围绕漳浦县"3+3"产业发展布局 扶持壮大传统产业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19] 南阳市政府引导基金 - 基金规模3亿元 重点聚焦南阳市"5+N"千百亿产业集群和"7+17"产业链群 [20] - 投资市内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企业 [20] 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 - 邯郸市先进制造科技创业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 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出资6000万元占比20% [21] - 重点支持天使期、早中期科技企业技术研发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21] - 已设立子基金37支 总规模204亿元 投资项目161项次 15家被投企业上市 [22] 四川省电子信息子基金 - 四川省先进制造投资引导基金拟设立电子信息子基金 认缴规模不低于30亿元 [23] - 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领域 [23] - 目标培育引进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节点企业 提升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24]
一笔意外Buyout诞生
投资界· 2025-04-02 16:08
大钲资本收购儒拉玛特集团 - 大钲资本完成对儒拉玛特苏州公司及其全球子公司和关联企业的100%股权收购 交易金额未披露 通过新加坡控股主体实现品牌和商标所有权转移 [3][5] - 儒拉玛特为德国工业自动化装配系统集成供应商 覆盖20余国 累计交付2500条生产线 中国业务始于1998年 苏州为亚太总部 [3][5] - 大钲资本表示将依托行业资源和资本力量支持儒拉玛特全球化布局 重点扩展德国 美国 墨西哥及马来西亚团队 [5] 大钲资本并购历史 - 曾主导瑞幸咖啡股东股权收购并成为实控人 [7] - 2021年牵头完成泰邦生物私有化 估值48亿美元 并通过整合优艾贝上海和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组建医疗集团 [8] 行业并购动态 - 红杉中国以80亿元估值收购Marshall多数股权 德弘资本收购大润发 启明创投4.52亿元入主天迈科技 [8] - 康桥资本首支人民币医疗并购基金首关规模70亿元 目标100亿元 为国内最大专业医疗并购基金 [8] - 上海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超500亿元 苏州由苏创投牵头设立专项基金近千亿元 含100亿元战新强链并购基金 [8] 并购基金发展趋势 - 信宸资本指出并购基金与A股上市公司存在协同效应 并购基金通过"精装修"模式降低标的资产风险 提升交易效率 [8]
上海宣布1000亿基金
投资界· 2025-03-26 08:51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周佳丽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由两个500亿基金组成。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上海继续放大招。 3月2 5日,2 0 2 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拉开帷幕。投资界-解码LP从现场获悉,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正式启 动,上海将通过这两只" 50 0亿"基金,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形成3 0 0 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激活总资产超2万亿元; 集聚3—5家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并购基金管理人; 用好1 0 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设立1 0 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 并购基金; 其中,上海将发展并购基金列入今年重点任务,新组建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达到5 0 0亿元以上。想起去年底,上海刚刚发布《上 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 0 2 5—2 0 2 7年)》,直到这一次组建总规模5 0 0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进一步吹响并购号 角。 目之所及,上海推动重大产业战略升级的决心不言而喻。 上海正式发布两大基金矩阵 总规模超1000亿 揭开面纱。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达5 0 ...
500亿规模并购基金,能为上海重点产业带来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3-25 19:21
自去年起,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上海频频发力并购。 500亿规模并购基金,能为上海重点产业带来什么? 记者 方卓然 编辑 彭朋 3月25日,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推出两大基金矩阵,为城市产业能级提升注入新动能。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首期基金100亿元。该基金坚持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软件和 信息服务、工业服务等符合市区协同主导产业的项目。 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达500亿元以上,新组建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主要由市属国有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平台公司发起,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 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商业航天、文旅消费等领域。将聚焦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强链补链,发挥国有资 本引领带动作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此次的"大手笔"不仅针对产业作出基金布局,还加大对并购基金的投入。 2024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特别提到力争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点行业代表性并 购案例,形成3000亿元 ...
刚刚,上海发布2个500亿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25 12:56
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 - 上海连续第五年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大会 展示"五万亿城市"投资机遇 [1] -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500亿元 首期100亿元投向新一代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 汽车 新材料 软件和信息服务 工业服务等领域 [3] - 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超500亿元 覆盖国资国企改革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 民用航空 商业航天 消费等领域 [3][4] 上海并购基金布局 - 2024年12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 提出设立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和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 [4] - 政府投资基金可通过普通股 优先股 可转债等方式参与并购基金出资 对"链主"企业CVC基金设立开通快速通道 [4] - 上海通过并购基金实现确定性招商 形成示范性布局 [4] 上海母基金与直投基金动态 - 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 由上海国投联合徐汇资本 临港控股 漕河泾总公司及米哈游 商汤科技 哔哩哔哩等企业发起 重点投资AI基础设施 大模型 端侧AI应用 [6]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总规模890.03亿元 投向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对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 要求子基金产业聚焦率70% [6]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 财政全额出资 期限15年(可延至18年) 具有政府引导 长期支持 宽容失败特点 [6][7] 上海股权投资生态建设 - 浦东科创母基金将存续期限由10年延长至12年 打造长期资本 [7] - 上海拥有超40家母基金 在管规模全国前五 2020年落户4支国家级母基金总规模2449.5亿元 [7] - 2024年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管理人上市 机构发债 设立8个股权投资集聚区 各区配套不低于100亿元区级引导基金 [7][8] 上海创投政策创新 - 2024年7月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上海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扩大引导基金规模 优化国资考核机制 实施尽职免责 [8] - 上海设立100亿元科创接力基金 完善私募股权退出机制 支持S基金发展 [8] - 上海通过政策组合拳持续优化"募投管退"全流程 吸引机构集聚 培育耐心资本 [7][8]
深度丨并购重组浪潮依旧 产业并购基金渐成趋势
证券时报· 2025-02-28 08:17
并购重组市场延续火热浪潮。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发布了600多份与并购重组相关的公告,产业整合型并购是主流,与科技相关的并购日趋活跃,由地方国资或上市公司作为发起方设立的 并购基金也渐成趋势。 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指出,产业逻辑支撑叠加政策支持,成为了本轮并购浪潮持续火热的主要原因,并购重组市场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不仅交易活跃度与 规模提高,更重要的是,并购项目的质量及监管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购的实质效果与产业整合的深度更受关注。 产业整合提速 自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基于产业整合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开始活跃,行业整合、横向整合、垂直整合的并购案例约占落地案例的四成。不少上市公 司希望通过并购同行业内的企业,提升市场份额和降低成本,丰富产品品类,拓展产业资源,与公司主业产生协同效应。 从上市公司公告来看,涉及半导体、医药等新兴行业的并购重组是热门领域。从买方角度看,部分上市公司自身产业存在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等需求;从卖方角度看,一些优质的、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拟上市企业,包括一些优质的IPO撤回企业等,需要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 2月21日,半导体硅片龙头沪硅产业公告,正在筹划通过 ...
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实战指南
梧桐树下V· 2025-01-19 12:37
中国并购市场概况 - 2024年度中国并购市场共披露8,378起并购事件,交易规模约20,163亿元,其中百亿元规模以上的并购事件共28起 [1] - 上市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趋势增强,例如启明创投在"924新政"背景下筹划收购天迈科技 [1] 基金并购上市公司案例 高盛收购双汇发展 - 2006年高盛子公司香港罗特克斯以20.1亿元中标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股权,交易溢价达101% [4] - 交易条件要求受让方资产规模超500亿元且不得涉足屠宰行业,高盛通过资金优势击败JP摩根等竞争对手 [4] 协议收购案例 - 泽添投资以9.1元/股(折价10.8%)收购工大首创15.69%股权,交易源于法院裁定的债务纠纷处置 [18] - *ST中服15.04%股权协议转让采用现金+债权抵偿方式,规避30%要约收购门槛但需履行信披义务 [23] 间接收购案例 - 日本骊住以5.42亿美元间接收购American Standard Brands母公司,实现北美业务扩张 [25] 基金并购操作模式 要约收购 - 最低收购比例5%,价格不得低于前6个月最高买入价,要约期内不得撤销或强制交易 [8][9] - 支付形式包括现金、证券或组合方式 [12] 协议收购 - 需履行信息披露、主管部门审批及过渡期管理 [20] - 特定股东(如发起人、董监高、定增参与者)转让股份受《公司法》等法规限制 [21] 间接收购 - 实现路径包括子公司收购、控股股东收购、合资新公司、增资扩股及股份托管 [27] - 需关注一致行动人认定、实际控制人披露及可能触发的要约收购义务 [29][30] 并购基金运作框架 - 投资要素包括行业筛选、决策机制设计及资金来源(机构/个人投资者) [38] - 退出方式含上市公司并购、IPO及第三方转让 [39] - 海外并购需同步满足境内监管与目标国(美/欧/澳等)合规要求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