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报行合一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行业研究:一季报综述:利润表现分化,NBV延续较好增长,COR大幅改善
国金证券· 2025-05-03 15: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五家A股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841.8亿元,同比+1.4%,各公司增速分化,利润负向驱动为利率抬升致FVPL债券贬值和权益市场投资难度提升,国寿高增因亏损合同转回,新华正增受益低基数与权益投资,平安负增长受平安健康并表影响 [1] - 中国财险和众安财险承保投资双改善,太平人寿净利润+87.5%预计由所得税同比减少带来,平安集团、寿险归母营运利润分别同比+2.4%、+5.0%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整体业绩:五家A股险企净利润合计+1.4%,资负两端表现分化 - 2025Q1五家A股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841.8亿元,同比+1.4%,各公司增速分化,利润负向驱动为利率抬升致FVPL债券贬值和权益市场投资难度提升,国寿高增因保险服务费用减少和亏损合同转回,新华正增受益低基数与权益投资,平安负增长受债券浮亏和平安健康并表影响 [11] - 中国财险净利润同比+92.7%,承保端保费稳健增长,COR同比下降,资产端总投资收益增加;太平人寿净利润+87.5%预计由所得税同比减少带来;众安财险净利润同比增加6.6亿,承保投资双改善 [12] - 2025Q1上市险企ROE新华、国寿、人保提升,太保、平安下降;平安集团归母营运利润同比+2.4%,寿险与健康险、资产管理板块正增长,财险、银行负增长 [13][14] - 2025Q1平安、国寿、太保、新华、人保归母净资产较上年末分别+1.2%、+4.5%、-9.5%、-17.0%、+3.9%,增速较低或负增长主要受利率翘尾影响带来资负利率趋势错配 [17] 二、业绩归因:保险服务业绩普遍正增,投资业绩表现分化 - 报行合一后费用效益提升,2025Q1平安、太保、人保、国寿、新华保险服务业绩分别同比+2.9%、-10.6%、+26.1%、+123.9%、+5.2%,国寿保险服务费用同比-33%源于利率抬升驱动部分VFA模型业务转盈利 [21] - 2025Q1平安、太保、人保、国寿、新华投资业绩分别较去年同期-168、-13、+42、-80、+8亿元,新华、人保承保财务损益高增预计受分红险账户投资收益抬升和新华保费高增驱动传统险保单负债规模增长影响 [21] 三、资产端:投资资产稳健增长,投资收益表现分化 - 除人保外4家A股上市险企投资资产规模合计较年初+3.2%,新华增速最快为3.6%,太保增速最低为2.8% [25] - 总/综合投资收益受利率上行导致的FVPL债券浮亏短期影响,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速人保>新华>太保>国寿>平安,综合投资收益同比增速新华>人保>平安>国寿>太保,人保高增长因去年基数低,新华高增因权益仓位高和投资风险灵活 [26] - OCI账户股票投资表现分化,与OCI账户A/H持仓结构有关,一季度A股红利承压,港股红利表现较好,平安表现较好源于集中持有港股大行 [26] - 预计高股息策略下净投资收益率下降趋势边际放缓,总/综合投资收益率受利率抬升影响普遍下滑,新华总/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其余部分公司下滑 [27] 四、寿险:NBV整体延续较好增长,分红险转型成效显现 - NBV整体延续高增,基数重算可比口径下太保、平安、人保寿险、国寿分别增长39.0%、34.9%、31.5%、4.8%,非可比口径下新华、友邦、太保、平安增速分别为67.9%、12.8%、11.3%、持平,平安、国寿、人保寿险由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的margin抬升驱动,新华由新单保费高增驱动,太保与友邦量价齐升 [30][31] - 新单保费分化,新华、太保高增长,友邦稳健增长,其余险企负增长,预计普遍负增长受预定利率下调导致的客户需求集中消耗影响,银保高增是主要驱动力 [32] - 分红险转型各有差异,一季度国寿新单期交保费中浮动收益型占比达51.7%,太保分红险新保规模保费占比18.2%,同比+16.1pct [32] - Margin除新华外预计均实现提升,平安受益于缴期改善,友邦受益于产品组合转向,新华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同比-45.6%叠加银保业务占比提升,margin同比下滑 [33] - 个险渠道预计普遍负增长,太保个险新单同比-15.2%,新华同比增长123%因加大中短缴期传统增额终身寿险销售 [34] - 代理人规模微降,但质态持续改善,平安、国寿代理人数量减少,太保代理人队伍企稳正增,新华加快绩优队伍建设成效显现 [36] - 银保渠道大型险企优势突显,网点拓展加速,新单保费快速增长,太保、新华分别同比+130.7%、+168.1%,期缴新单分别同比+86.1%、+94.5%,期缴占比分别下滑5.4pct、18.6pct,与趸交投放增长有关 [37] 五、财险:保费增速分化,大灾减少驱动COR改善 5.1保费:车险低个位数增长,非车险业务选择加大 - 2025Q1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众安在线原保费收入分别同比+3.7%、+7.7%、+1.0%、+12.3%,众安在线增速优于同业受健康险与车险驱动,行业集中度CR3同比-0.6pct至63.8%,预计后续行业集中度有望回升 [44] - 车险整体延续低个位数增长,2025Q1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车险保费同比分别+3.5%、+3.7%、+1.3%,车均保费基本企稳,预计全年车险增速有望维持5%左右增长,受益于内需提振政策和新能源车险占比提升 [45] - 非车险方面,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非车险保费同比+3.8%、+15.1%、+0.7%,人保财险增速低于行业受农险、责任险等险种拖累,公司主动业务选择持续,农险受个别险种和招投标影响 [49] 5.2 COR:大灾损失减少叠加报行合一深化,COR同比改善 - 2025Q1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4.5%、96.6%、97.4%,同比分别-3.4pct、-3.0pct、-0.6pct,原会计准则下太平财险、阳光财险、众安财险COR分别为98.5%、98.5%、94.1%,分别同比-0.9pct、-1.2pct、-5.3pct,预计主要受益于大灾同比减少与报行合一深化,平安受益于保证险出清 [51] 六、投资建议 - 建议保险股关注3条主线:首推众安在线,利润预计可实现高弹性增长,目前估值处于低位;财险属于高股息防御型板块,承保投资双改善,Q1利润高增长,建议逢低配置;寿险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太平,预计2025年利润在高基数下仍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4][52]
银保渠道,扛起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增长大旗
经济观察报· 2025-05-02 10:4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人身险行业保费规模1.79万亿元,同比增长0.24%,其中寿险保费1.38万亿元(同比-0.99%),健康险保费3782亿元(同比+4.80%)[3] - 行业增长缓慢主要受消费需求不足和产品结构调整影响,但部分公司新业务价值增长显著[1] - 银保渠道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多家公司银保渠道增速超100%[2][6] 上市险企保费表现 - 新华保险一季度原保费收入732.18亿元(同比+28%),长期险首年保费272.36亿元(同比+149.6%),新业务价值同比+67.9%[4] - 中国人寿总保费3544.09亿元(同比+5%),但新单保费1074.34亿元(同比-4.5%)[4] - 中国太保人身险保费1184.22亿元(同比+11.8%),新业务价值57.78亿元(同比+11.3%)[5] - 中国人保寿险保费530.14亿元(同比-2.8%),长险首年保费212.06亿元(同比-12.7%)[5] - 中国平安未披露保费数据,但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同比+34.9%),首年保费455.89亿元(同比-19.5%)[5] 银保渠道亮点 - 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170.8%,代理人渠道+11.5%[7] -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规模保费257.22亿元(同比+107.8%),新保业务201.14亿元(同比+130.7%)[7]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268.89亿元(同比+69.4%),长期险首年保费150.57亿元(同比+168.2%)[7] - 政策推动"报行合一"后银保渠道复苏,2024年初曾出现增速放缓(如太保寿险2024Q1银保增速仅+0.7%)[7] 财务业绩分化 - 中国平安总营收2328.01亿元(同比-5.2%),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26.4%)[9] - 中国太保营收937.17亿元(同比-1.8%),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18.1%)[9] - 中国人寿营收1101.77亿元(同比-8.9%),净利润266.02亿元(同比+39.5%)[9] - 新华保险营收334.02亿元(同比+26.1%),净利润5.88亿元(同比+19%)[9] - 中国人保营收1565.89亿元(同比+12.8%),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43.4%)[9] 投资收益差异 - 中国平安非年化净/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9%/1.3%,中国太保为0.8%/1%(同比-0.3pct)[10] - 中国人寿年化总投资收益率2.75%(净投资收益率2.6%),新华保险达5.7%(综合收益率2.8%)[10] - 利率变动影响显著: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末1.68%升至2025Q1的1.81%,导致太保债券公允价值收益从151.04亿元降至16.55亿元[10]
中国人身险行业展望,2025年4月
中诚信国际· 2025-04-30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人身险行业展望为稳定,未来12 - 18个月行业总体信用质量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人身险行业保费因续期业务增长,但新单销售低迷、险种结构调整、渠道转型及换挡调速使保费增长承压;利率下行增提准备金,资本市场回暖提升投资业绩,行业盈利优化,偿付能力充足且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增强;未来需关注低利率和资本市场波动对盈利及资本充足性的影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监管环境 - 保险业新“国十条”以严监管和防风险为导向完善监管制度,健全产品定价机制,鼓励险资参与权益投资,强化逆周期监管优化偿付能力政策 [6] - 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统一评价框架提升同业可比性,搭建分类监管体系 [7] - 为防范利差损、费差损风险,监管在产品设计下调预定利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开发分红型产品;在渠道销售出台“报行合一”政策,取消合作限制促进行业竞争 [8][9] - 监管引导险资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发布《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压实投资端资产质量 [11] - 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延长“偿二代二期”过渡期至2025年底,缓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压力 [12] 业务运营 - 2024年人身险行业新单销售承压,续期业务推动保费收入增长但增速放缓;未来健康、养老及理财保险需求有望提升,但短期内产品切换及渠道重塑使保费增长承压 [13] - 寿险向分红险转型,新单销售乏力,续期业务推动保费规模及贡献度上升;健康险和意外险保费贡献度持续下降;预计2025年产品结构继续调整,健康险平稳发展,意外险低迷 [17][19] - 代理人渠道转型深化,队伍规模降幅收窄,渠道发展有望企稳;银行代理和经纪代理渠道受“报行合一”影响进入换挡调速期,未来渠道竞争格局有望重塑 [22][25]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增长,坚持多元化配置策略,投资资产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增配长久期利率债和高分红股票;未来需关注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25][27] 财务状况 - 2024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放缓,赔付支出因满期给付和保险普及增加,渠道费用因“报行合一”大幅压降;准备金增提压力大,但投资业绩回升,盈利水平优化,马太效应显著 [31][32][37] - 未来影响盈利的因素包括新单保费增长乏力但负债端成本降低、投资标的供需矛盾和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准备金增提压力以及新保险合同准则切换对中小公司的影响 [38] - 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负债久期错配使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需关注保险和信用风险;行业流动性风险可控,但需关注部分中小公司新单业务和给付对流动性的影响 [39][41] - 2024年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增强,增资和发债是资本补充重要渠道;未来行业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需关注新保险合同准则切换对净资产的影响 [42][43][47]
中国人身险行业展望,2025 年 4 月
中诚信国际· 2025-04-30 1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人身险行业展望为稳定,未来12 - 18个月行业总体信用质量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人身险行业保费增长,险种结构调整,盈利优化,偿付能力充足,但未来需关注低利率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4] - 监管环境完善,承保业务新单承压、结构调整,投资业务多元配置,财务表现盈利提升但需关注可持续性及偿付能力变动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监管环境 - 保险业新“国十条”以严监管和防风险为导向,完善监管制度,促进渠道竞争,引导险资入市,强化逆周期监管 [6] - 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统一评价框架,搭建分类监管体系 [7] - 监管出台规定防范人身险公司利差损、费差损风险,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开发分红型产品 [8] - 监管出台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政策,降低销售费用率,取消合作限制,促进有序竞争 [9] - 监管引导险资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同时发布《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压实投资端资产质量 [11] - 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延长“偿二代二期”过渡期至2025年底,缓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压力 [12] 业务运营 - 2024年人身险行业新单销售承压,续期业务推动保费增长,但增速放缓,2025年增速或进一步放缓 [13] - 寿险向分红险转型,新单销售乏力,续期业务推动保费规模及贡献度上升;健康险平稳发展,意外险低迷 [17][19] - 代理人渠道转型深化,规模降幅收窄,有望企稳;银行代理和经纪代理渠道受“报行合一”影响进入换挡调速期,渠道竞争格局有望重塑 [22][25]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增长,坚持多元化配置策略,投资资产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增配长久期利率债和高分红股票,需关注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25][27] 财务状况 - 2024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放缓,赔付支出增长,渠道费用压降,准备金增提压力大,但投资业绩回升,盈利水平优化,马太效应显著 [31][37] - 未来影响盈利因素包括新单保费增长乏力、投资标的供需矛盾、准备金增提压力及新保险合同准则切换影响 [38] - 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负债久期错配使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需关注保险和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可控 [39] - 2024年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增强,增资和发债是资本补充重要渠道,但行业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需关注新保险合同准则切换对净资产影响 [42][47]
中国人寿(601628):业绩增速领先同业,产品转型成效明显
华创证券· 2025-04-30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10%-20%,目标价为 51.7 元 [2][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 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远超人身险同业,主要因保险服务费用比例大幅下降,维持 2025 - 2027 年 EPS 预测值为 3.09/3.19/3.25 元,给予 2025 年 PEV 目标值为 0.9x,对应目标价 51.7 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Q1 实现归母净利润 288 亿元,同比+39.5%;NBV 同比+4.8%;净/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2.6%/2.75%,分别同比-0.22pct/-0.48pct [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020.46 亿、5103.64 亿、5145.8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1.7%、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74.30 亿、900.28 亿、918.5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2%、3.0%、2.0% [2] 业务分析 - 以价驱动,NBV 正增,2025Q1 新业务价值率改善驱动 NBV 可比口径下同比+4.8%,新单 1074 亿元,同比-4.5%,续期保费同比+9.7%,总保费 3544 亿元,同比+5%,跑赢行业 [7] - 产品转型成效明显,2025Q1 浮动收益型产品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 52%,同比大幅提升,有助于降低“刚兑”成本压力,减缓“利差损”隐患;个险转型持续深化,截至 2025Q1 末,个险销售人力为 59.6 万人,较上年末-1.9 万人,或受个险“报行合一”影响 [7] 投资情况 - Q1 投资下行,截至 2025Q1 末,投资资产达 6.82 万亿,较上年末+3.1%;净投资收益率同比-0.22pct 至 2.6%,或受存量高收益固收产品到期影响;总投资收益率同比-0.48pct 至 2.75%,预计主要受 FVTPL 债券浮亏影响,权益投资收益或部分抵消负向影响;Q2 至今利率再度下行至 1.65%附近,债券浮亏影响或有所收敛 [7]
中国人寿(601628)1Q25业绩点评:净利润、净资产、NBV均有增长 业绩全面超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4-30 12:36
1Q25业绩表现 - 1Q25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39.5%,超预期[1] - 1Q25末净资产5,325亿元,环比增长4.5%[1] - 总保费3,544亿元,同比增长5%,新单保费1,074亿元,同比下降4.5%[1][2] - 年化净/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60%/2.75%,同比下降0.22/0.48个百分点[1] 净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 保险服务费用下降276亿元,同比减少32.8%,主要因承保管理加强和市场利率上行[1] - 公允价值损益为-24亿元,上年同期为295亿元,受市场波动影响[1] - 净资产增长因利率变动释放保险合同负债,对冲FVOCI债券贬值[1] 产品结构与NBV表现 - 长期险首年保费659亿元,同比下降15.1%,受销售节奏和产品结构调整影响[2] - 浮动收益型期交保费占比51.7%,负债成本有望持续下降[2] - NBV同比增长4.8%,因报行合一和预定利率调整提升NBVM[2] 投资收益与偿付能力 - 1Q25净/总投资收益分别为442.5亿元/537.7亿元,同比增长3.7%/下降16.8%[2] - 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46.1%/199.3%,同比下降7.2/8.4个百分点,基本稳定[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4亿元、1,082亿元、1,105亿元,同比增速0.4%、0.7%、2.1%[3] - 预计25-27年NBV分别为367亿元、389亿元、409亿元,同比增速8.8%、6.2%、4.9%[3] - 当前股价对应25E-27E动态P/EV分别为0.69倍、0.65倍、0.61倍[3]
寿险变天,“3%保底”神话已终结
以下文章来源于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作者金妹妹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 追踪保险银行业圈内动态,剖析最新风向,分享有料、有价值的"内行人"洞察见解。 作者 | 金妹妹 来源 |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导语 :万能险终结高保底时代,个险刮起"报行合一"旋风。 在寿险"最冷开门红"寒意未散之时,监管短时间内连发两道文件,剑指寿险两大柱石——万能险和 个险代理人队伍。 4月25日,监管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14号文")而在一周 之前,4月1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 知》(简称"13号文")。 监管核心管理思路是降低风险。其实现途径是从"三差"入手——死差上,主要是此前调整生命表; 利差上,主要是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费差上,管控行业整体销售费用过高的问题。 在利率不断下行之时,监管为压降行业负债端成本,可谓用心良苦。 但,也或是刮骨疗毒。 金妹妹从第一个发布财报的中国平安(601318.SH)的代理人数据中发现,2025年3月底寿险代理人 数为33.8万,相比去年末的36.3万人,环比下降了6.9%。"清虚"代理人的风,还在继续吹。 同时 ...
新华保险(601336)1Q25业绩点评:NBV超预期、利润双位数增长 净资产短期下降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30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公司NBV 和保费快速增长、投资稳健推动利润双位数增长;在报 行合一推进、预定利率下调等贡献下NBV 有望保持在当前增速水平,同时公司24 年末权益配置占比显 著高于同业,市场回暖下利润增速或继续提升。预计25-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01.8、331.7、360.6 亿 元,增速分别为+15.1%、+9.9%、+8.7%;NBV(新假设)分别为80.1、90.1、97.1 亿元,增速为 +28.1%、+12.4%、+7.8%,当前股价对应25-27E 的P/EV 倍数为0.53/0.49/0.46 倍。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波动、分红险销售难度加大、队伍转型不及预期。 个银渠道期交同比翻倍,推动NBV 大幅增长。1Q25 公司期交保费收入194.7亿元 /yoy+117.3%,其中个 险/银保渠道期交保费规模分别118.9 亿元/74.2 亿元,yoy+133.4% /+94.5%,各渠道增长较快预计因公司 丰富产品供给、个险绩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银保合作网点拓宽等。但预计个险和银保NBVM 有所分 化,1Q25 银保趸交保费76.4 亿元 /yoy+324.5%,占新单比重达 ...
同比仅增1.4%,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业绩“冷暖”交织
北京商报· 2025-04-29 22:02
业绩表现分化 截至4月29日晚间,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报悉数披露。综合来看,五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841.76亿元,同比增长1.4%。按盈利规模排序,中国 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收获了百亿以上净利润,分别为288.02亿元、270.16亿元和128.49亿元。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净利润分别为96.27亿元 和58.82亿元。 在行业保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上市险企一季度的业绩如何?截至4月29日晚间,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一季报全部亮相。中国人寿、中国平 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今年一季度共取得净利润841.76亿元,同比增长1.4%,日赚9.35亿元。 今年一季度,五家上市险企业绩表现分化明显,整体呈"三升两降"格局,部分险企实现了净利润两位数增长,也有险企净利润降幅达到两位数。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险企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一方面是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代理人产能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在"报行合一"及预定利率下调 背景下,保险公司渠道费用率下降,助力负债成本的降低。柏文喜提到,通过"报行合一",险企可以更好地控制渠道成本,这直接改善了险企的 费差水平,提升了新业务价值率。 增速方面,一季度上述五家公司净 ...
中国太保(601601):NBV好于预期 利润和净资产受利率波动拖累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1Q25业绩表现 - 1Q25归母净利润96.3亿元,同比下滑18.1% [1] - 新业务价值(NBV)57.8亿元,同比增长39%(可比口径),新业务价值率(NBVM)13.5%,同比提升0.86个百分点 [1] - 综合成本率(COR)97.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0.8%,总投资收益率1.0%,同比分别持平和下降0.3个百分点 [1] - 净资产2636亿元,较年初下降9.5% [1] 净利润与净资产变动原因 - 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受短期利率上行和权益市场震荡拖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损益16.6亿元,同比下滑89% [1] - 净资产环比下降主要因保险合同金融变动(-97.7亿元)和债券公允价值变动(-284亿元)同时为负,预计后续曲线平滑后有望回升 [1] 渠道表现与保费增长 - 代理人/银保/团险新单保费同比分别下滑15.2%、增长130.7%、增长7.8%,银保期交45.1亿元,同比增长86.1% [2] - 代理人规模18.8万人,同比增长1.1%,环比持平,增员人数同比增长18.9% [2] - 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其中车险/非车险保费分别为268.3亿元/36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7% [2] 投资表现 - 保险资金投资规模超2.8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 [3] - FVOCI权益规模较年初增长6.5%,快于投资资产增速,预计因增配高股息资产 [3] 未来展望 - 代理人队伍规模企稳、银保增速迅猛,推动NBV稳健增长 [3] - 财险COR改善、保费延续增长,承保利润有望继续提升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8/545/590亿元,增速为+10.8%/+9.3%/+8.2% [3] - 预计25-27年NBV分别为151/164/176亿元,增速为+13.9%/+8.8%/+7.1% [3] - 当前股价对应25-27E的P/EV倍数分别为0.49/0.47/0.44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