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跨境流动
icon
搜索文档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观察
新华社· 2025-07-23 13:44
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 核心观点 - 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80条制度型开放措施先行先试,形成77条可复制推广经验,推动高水平开放与深层次改革联动[1][3][4] - 制度创新显著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汽车通关效率提升50%[2],国际中转集拼作业时间减少50%[5][6],水果通关成本降低[11] - 数字贸易创新成效突出: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降低合规成本[7],国际数据产品上架近200款[7],数字贸易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4.9%)[8] 制度创新成果 - **区港一体化模式**:洋山港取消货物堆存限制,滚装船通关时间节省1.5天,带动汽车进出口效率提升50%+,2024上半年南港外贸车辆达29.3万辆(+32.58%)[2] - **国际中转集拼**:允许多业态同场作业,洋山港国际中转集拼比例从12.6%提升至18.6%,完成3万标箱业务[5][6] - **数据跨境流动**:制定金融/贸易/航运领域负面清单,200+企业使用跨境服务中心,20家企业完成备案[7] 产业经济影响 - **汽车贸易**:南港码头采用"车等船"模式,1600辆/批次新能源车出口南美[2] - **数字贸易**: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专区吸引20+国际数商,覆盖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7] - **支付便利化**:外籍游客支付方案带动入境消费额/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3倍[10] 国际协同效应 - **水果进口**:与智利实现检疫数据互认,1.05万票水果采用简化通关模式[11] - **规则对接**:34条措施推广至其他自贸区,43条推广至全国,累计复制379项创新成果[3][12] 技术赋能领域 - **航运数字化**:区块链技术优化中转集拼流程,洋山港绩效排名全球首位[6] - **数据交易**:Alipay+方案实现外籍游客电子支付全覆盖[10]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累计产生验证数据1700笔;东莞第三批重大项目增补出炉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01:00
模块化建筑发展 - 深圳计划到2028年模块化建筑项目面积累计不少于300万平方米 [1] - 将促进模块化建筑三大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并打造全产业链体系 [1] - 计划发布实施标准规范和图集不少于6部 [1] - 该行动被视为建筑技术革新和城市发展模式变革的样本 [1] 香港通胀数据 - 香港6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1.4%,较5月的1.9%有所下降 [2] - 剔除政府单次纾困措施影响后基本通胀率为1% [2] - 通胀压力缓解可能受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及本地需求疲软影响 [2] 东莞重大项目增补 - 东莞第三批增补重大项目共9个,其中6个为市重大预备项目 [3] - 新增项目聚焦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配套及AI设备等先进制造领域 [3] - 项目旨在强化本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并借力大湾区协同优势 [3]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接入15家机构并上线22个应用场景 [4] - 累计产生验证数据1700笔 [4] - 该平台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应用促进深港规则衔接及民生服务融合 [4] 深交所行情 - 7月21日深证成指收报11007.49点,上涨0.86% [5] - 筑博设计、大宏立、冠龙节能领涨,涨幅均为20% [6] - 四方精创、中电港、康华生物领跌,跌幅分别为7.96%、7.53%、6.87% [6]
发挥国际数据港优势,香港人工智能×数据蓬勃发展
中国基金报· 2025-07-20 21:35
香港人工智能与数据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将AI定位为关键产业 致力于打造大湾区国家AI发展重要基地 充分发挥国际数据港优势 [1] - 数据是发展AI的关键要素 通过开放数据平台提供5500+数据集 覆盖110+政策局及公私营机构 [5] 跨境数据合作 - 香港数码港与广州数据交易所、中国联通国际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内地孵化 香港落地"模式 覆盖金融风控、医疗健康、跨境贸易及低空经济领域 [3] - 2023年与国家网信办签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备忘录》 推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便利措施 [3] AI产业生态建设 - 2025-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成立AI研发院 促进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场景应用 [5] - 数码港2024年底启用全港最大"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已投入服务的算力超过90% 支持本地大语言模型、医学大模型等10个项目 [6] - 特区政府拨款30亿港元推出3年"人工智能资助计划" 已批出3亿港元资助 [6] 数据治理与创新 - 发布《数据治理原则》提升数据质量与可靠性 促进流通共享 加强数据保护 [5] - 数码港作为AI枢纽 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 巩固国际创新科技及数据枢纽地位 [3][6]
再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北京: 推动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为企业访问国际互联网提供支持
快讯· 2025-07-18 13:29
数据要素流通体系 - 探索建立数据流通与治理沙盒试验区,建立健全数据生成采集、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性规则 [1] -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数据资源跨主体、跨平台、跨区域的安全合规流通 [1] - 前瞻布局数据跨境流动基础设施,构建数据跨境流动传输监测、可信运营能力体系 [1] 国际数据服务布局 -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离岸数据中心,开展国际大数据服务 [1] - 设立试验区至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为企业便利化访问国际互联网提供支持 [1] - 6月份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文件中也提出了支持企业便利访问国际互联网 [1]
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与德国联邦数字化和国家现代化部国务秘书霍尔舍尔举行会谈
快讯· 2025-07-17 15:19
中德数据与人工智能合作会谈 -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与德国联邦数字化和国家现代化部国务秘书霍尔舍尔在柏林举行会谈 [1] - 双方围绕数据跨境流动和人工智能治理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1] - 一致同意深化中德数据跨境流动合作 [1] - 计划拓展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交流 [1] - 就继续开展相关机制性对话达成共识 [1]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数码港超算中心的算力服务使用率已超过九成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3:59
人工智能与数据发展 - 香港必须建立自主的算力设施以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和数据的潜力 [1] - 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已在2023年底投入服务 目前算力服务使用率超过90% [1] - 香港推出30亿港元"人工智能资助计划" 已批出10个项目涵盖本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医学等领域 [1] - 超算中心算力预计年内增加至3000 PFLOPS 以带动更多技术创新与突破 [1] 数据开放与治理 - 香港通过"开放数据平台"免费提供超过5500个数据集 涵盖交通、环境、人口等不同范畴 [1] - 数据来自110个政策局、港府部门及公私营机构 协助业界推动创新应用项目 [1] - 2023年发布《数据治理原则》 旨在提升数据质量、促进流通共享、加强数据保护 [1] 跨境数据流动与合作 - 港府2023年与国家网信办签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 [2] - 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便利措施 已推展至各行各业 [2] - 促进大湾区数据安全跨境流动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 [2] 生成式人工智能规范 - 数字政策办公室2024年4月发表《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指引》 [2] - 旨在促进业界与公众以安全及负责任的方式发展及应用生成式AI技术 [2] - 相关指引和措施可提供安全、可靠及可持续的AI发展环境 [2] 人工智能与数据协同效应 - 人工智能与数据的关系不仅是"加法"更是"乘法" [3] - 香港将充分发挥国际数据港优势 鼓励AI创新突破 [3] - 目标是在"一国两制"下打造香港及大湾区成为国家AI发展重要基地 [3]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见国际数据空间协会主席莱茵霍尔德·阿赫思一行
快讯· 2025-07-15 13:17
数据空间建设与跨境流动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与国际数据空间协会主席莱茵霍尔德·阿赫思会面,讨论数据空间建设和数据跨境流动等议题 [1]
推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 扩大高水平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金融时报· 2025-07-07 09:48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推广 - 国务院发布通知将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推广到全国 [1] - 复制推广措施涉及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等领域共36条,占比近一半 [4] - 支持自贸试验区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外数据出境无须履行申报安全评估等程序,促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 [4] 金融开放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包括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推进支付服务国际化、提升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 [2] - 宣布八项支持政策包括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 [3] - 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优化电子支付服务等措施推广到全国 [3] 数字贸易及数字经济发展 - 上海自贸试验区围绕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开放共享等进行先行先试,依托GSBN加速电子提单应用,累计签发量突破55万份 [5] - 上海数据交易所建成全国首条数据交易联盟链,挂牌交易超过5000个数据产品 [5] - 2024年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全国30.1% [6] 跨境贸易便利化 - 优化国际中转集拼平台运作模式,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港口码头"区港"一体化管理,认可境外检疫电子监管信息等措施提升通关便利化 [4] - 海关与出口国开发数据互认系统,减少现场掏箱查验时间,显著提高通关效率 [7] - 简化境内检疫措施试点成效显著,已在全国海关推广实施 [7]
上海自贸区进出口总值破9000亿 通关提速至2小时
搜狐财经· 2025-07-05 08:45
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表现 - 前5个月进出口总值超9000亿元,占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比重超26% [1] 贸易便利化措施 - 对境外已检疫水果简化境内措施,推动监管数据互认,1.05万票水果采用该模式通关 [3]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通关时间从20小时压缩至1-2小时,服务超70万家企业,年节省贸易成本超20亿元 [5][7][9] - 海运和空运预约申报功能显著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11] 数据跨境流动创新 - 数据跨境平台使外资基金公司月度财务报表传输效率提升 [11][13] - 设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制定金融/贸易/航运领域负面清单,降低合规成本 [15] - 建成至香港/东京/新加坡的数据直达专线,优化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15][17] - 数据交易所国际专区吸引30余家国际数商,挂牌产品近200个,2024年数字贸易进出口1095.3亿美元(占全国30.1%) [18]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 - 中转集拼时效缩短50%,比肩国际水平 [19] - 数字平台与海关系统联动,实现全流程追踪,形成"提前预报、提前检验、车到即卸、货到即拼"模式 [20][22] - 2025年上半年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405.6万标箱(+7.5%),其中国际中转集拼箱量269.6万标箱(+10.6%,占比19.18%) [23]
“走出去”更要“融进去” 数字经济出海正当时
中国证券报· 2025-07-05 04:28
数字经济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从"中国制造"升级为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 [1] - 数字经济出海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命题 [1] - 2024年中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前5个月收入达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 [2] 行业数据与技术发展 - 前5个月软件业务出口额达2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开源浪潮加速,如DeepSeek、通义千问等推动技术全球化 [2] - 数字技术改变全球贸易形式,数字化服务贸易增长潜力巨大 [2] 企业出海动态 - 阿里巴巴计划发行120亿港元可交换债券,支持云计算和电商业务出海 [3] - 阿里云将投入超4亿元支持国际合作伙伴生态建设 [3] - 美团外卖海外品牌Keeta进军巴西,计划五年投资10亿美元建设配送网络 [3] - 智能驾驶企业如Momenta、小马智行等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 [3] 出海策略与挑战 - 企业需从"走出去"转向"融进去",面临合规、文化、人才培养等挑战 [1][3] - 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取得进展,17个领域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备案完成 [4] - IBM强调持续融入当地市场的重要性,需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4] - 企业出海应承担社会责任,推广智慧城市、绿色能源等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