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管制
icon
搜索文档
西方绞尽脑汁替代中国稀土,美专家说出真相:20年内毫无可能?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06
稀土出口管控政策 - 中国将钐、钆等七类中重稀土列入重点监管之列 这些材料对新能源、智能制造和全球军工业至关重要 [1] - 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迅速启动矿产投资和勘探项目 目标是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 全球稀土供应链现状 - 全球超过60%的稀土矿资源在中国开采 92%以上的稀土精炼由中国承担 [3] - 海外发现的稀土矿石仍需运回中国加工和提纯 加工环节中断将导致供应链崩溃 [3] 西方国家应对措施及挑战 - 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在格陵兰、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地寻找矿产资源 但建立完整稀土产业链需10到20年 [5] - 前期投入可能需上万亿美元 还需招募掌握复杂加工技术的专家 这些专家大多集中在中国 [5] - 西方汽车、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依赖中国稀土原料 中国限制出口将导致产业链瞬间困境 [5] 历史背景与当前局势 - 2010年中国对日本稀土限制已让美国意识到风险 但过去15年未实质性投入资金实现多元化 [6] - 中国商务部表示管制措施依据国际通行做法 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防扩散 合理民用需求仍可申请出口 [6] 未来稀土博弈趋势 -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维持稀土主导地位 其他国家几乎无法找到有效对策 [8]
欧盟只给30天时间,要求中方放开稀土出口,话音刚落,中方宣布新禁令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19
中欧稀土博弈现状 -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公开表示磁铁短缺对欧洲企业造成"非常、非常严重"影响,要求中方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 [1] - 中国出台新规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技术人员名单,部分专家需上交护照且出国旅行须审批 [1] - 欧洲汽车零部件协会报告显示多家汽车供应商因稀土磁体短缺被迫暂停生产线,部分企业库存仅能维持2至4周 [3] 稀土供需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领域供应量占比达92%,稀土磁铁生产领域占全球87%加工产能 [5] - 中国2023年稀土产量占全球60%以上 [5]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2030年实现10%稀土本土开采和40%本土加工,但缺乏核心技术与产能配套 [6] 政策与贸易动态 - 中国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并建立许可制度,商务部称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但审批流程仍难满足欧洲需求 [3]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2024年前五个月中欧贸易顺差增长23%达1170亿美元 [6] - 欧盟依据《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被商务部指为"新的保护主义壁垒" [6] 技术管控与战略意图 - 中国将稀土提炼技术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并通过技术人员名录强化技术护城河 [5] - 新加坡Edge Research创始人指出中国稀土管制是"手中的王牌",技术人员追踪系统旨在维持长期技术优势 [5]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加快审批工作",同时打击稀土走私行为,采取"严管合规+打击走私"双线策略 [5] 产业链影响 - 彭博社数据显示中国对欧洲稀土磁铁出口量持续下滑,导致欧盟电动汽车等领域产能停滞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携带磁铁道具试图联合美方施压,但未能在声明中直接提及中国 [3] - 中国经济自2017年以来增长40%,同期欧盟对华出口下降30%,反映欧盟在供应链依赖与贸易规则施压间的矛盾 [3]
严谨泄密:稀土禁令后中国多名专家神秘离职,直接就职国外机构?
搜狐财经· 2025-06-30 19:28
稀土行业战略地位 -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维生素"和"工业味精",对手机、电脑、电视、电动车等高科技产品至关重要 [3][5] - 风力发电机、新能源、隐形战机、精确制导导弹等高端领域依赖稀土材料 [5]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显著,能将低价值矿石提炼成高附加值材料 [7][9] 中国稀土管控措施 - 2023年底中国将多项稀土提炼技术列入"禁止出口"清单,直接影响全球军工产业 [9][10] - 对中重稀土的管制加强,该品类在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10] - 2024年4月实施出口管制缩减,但保留民用审批通道 [12] - 2025年6月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技术人员名单,防止商业机密泄露 [19] 国际影响与西方应对 -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面临稀土供应困境,短期内无法实现自给自足 [14][16] - 西方国家尝试通过投资澳大利亚、加拿大、非洲等地的稀土矿寻找替代来源,但面临成本高、基础设施不足等挑战 [16] - 部分国家试图通过黑客攻击、商业间谍等手段窃取中国稀土技术 [18] - 2023-2025年间出现多起中国稀土专家被高薪挖角案例,如某专家因51万美元泄露关键技术 [20][23] 技术保密与人才管理 - 中国稀土技术的领先优势可能因人才流失被削弱,如廖某等技术总监离职加入外国实验室 [20][23] - 核心技术泄露可能导致西方国家短期内赶超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23][24] - 中国将稀土技术视为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正在从资源管控升级至人才管理层面 [19][24]
要求访华中国未回应,美国要加100%关税,投千亿美元搞“金穹”
搜狐财经· 2025-06-30 15:51
中美关税战进展 - 5月12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联合声明,达成降低关税共识,美方宣布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反制措施,全球主要股指应声上涨[4]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召开听证会,计划对中国岸桥起重机征收100%关税,其他装卸设备加征20%-100%不等关税[6] - 休斯敦港测算显示,若实施新关税,订购8台中国起重机将面临270%累计税率,成本增加超3亿美元[7] 中国制造业优势与美方依赖 - 全球大型起重机市场由中国振华重工主导,日本三井、芬兰科尼和德国利勃海尔合计产能不及中国[9] - 中国控制全球60%稀土开采量和90%精炼加工能力,美国F-35战斗机、特斯拉电动车等高科技产品依赖中国稀土[13] - 中国4月对7类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并加强打击走私,美国短期内难以摆脱依赖,新建稀土矿平均需18年投产[15][18] 美国"金穹"导弹防御计划 - 特朗普宣布投入1750亿美元打造"金穹"系统,整合太空拦截技术并承诺任期内完成部署[20] - 项目原名"铁穹",升级后需具备拦截各类导弹能力并部署太空传感器,技术实现仍存困难[22] - SpaceX否认参与关键部件开发,五角大楼准备多套备选方案[22] 中美经贸矛盾焦点 - 美国在起重机关税、稀土管制等问题上采取对抗措施,但港口现代化建设和军工产业仍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7][16] - 特朗普16日表态"愿意访华"的同时推动对华加税和军事项目,反映政策矛盾性[11][25]
32国签字,美国对华露出真面目,比关税更厉害?中方措辞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6-29 21:03
北约军费协议 - 北约32国签署协议要求2035年前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但西班牙首相明确表示仅愿意承担2.1% [3] - 根据协议内容,北约集团军费年投入需达2.3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消耗63亿美元军费 [3] - 德国需将原定760亿欧元新能源补贴转投军工厂,法国计划将30所新建小学改建为弹药库 [3] - 北约"印太伙伴(IP4)"中有三国领导人缺席峰会,担心被迫承诺增加军费或卷入中东纷争 [3] 中美贸易关系 - 中方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稳定,获得欧盟27国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1个成员认同 [4] - 美国对中国低速车辆实施双反调查,终裁税率超过100%,厦门戴尔乐新能源汽车等企业面临严重冲击 [7] - 2018年美国全面加征关税导致国内物价上涨15%,企业裁员减产 [7] 稀土产业动态 - 中方实施稀土管制措施并引入追踪系统,要求生产商提供终端客户信息 [7] - 多数企业为保障稀土供应选择遵守中方规定,部分西方企业抱怨管理要求 [7] 北约内部矛盾 - 特朗普通过威胁退出北约、削减驻德美军、加征关税等手段施压欧洲接受军费协议 [3] - 北约峰会现场出现激烈争执,特朗普威胁对西班牙收取双倍关税但未获回应 [3]
欧盟希望中国30天,解决稀土供应问题,否则冯德莱恩取消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00
中欧关系与稀土供应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欧盟驻华使节会面 提出中欧关系发展三点建议:相互尊重 伙伴定位 多边主义 旨在为高层访问营造积极氛围 [1] - 欧盟驻华大使表达欧洲企业对稀土供应中断的担忧 称企业运转受严重影响 希望中方30天内恢复供应 否则可能影响欧盟主席访华计划 [3] - 中欧贸易和经济对话自2023年以来几乎无实质性进展 稀土问题成为当前主要矛盾点 [3] 稀土产业政策与立场 - 中国官方要求稀土企业提供专业人员详细信息 建立名录以防止机密泄露 显示管制政策可能趋严而非放松 [5] - 稀土产业已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筹码 欧盟需提供对等利益才能展开务实合作 [6] - 中国认为稀土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反指欧盟在华为5G和电动汽车关税等问题上采取类似限制措施 [3] 地缘政治因素 - 北约秘书长提议将军费提高至GDP5% 理由是中国在台海行动可能引发俄罗斯对欧军事行动 此举可能损害中欧关系 [5] - 欧盟成员国多为北约成员 其支持北约以台湾问题为由的军备竞赛与寻求中国稀土供应形成立场矛盾 [5]
中国再出重拳!稀土新政让欧盟恐惧,恳求中国理解,网开一面!
搜狐财经· 2025-06-26 20:42
中国稀土政策与行业现状 - 中国近期加强对稀土资源的出口管理,要求国内稀土公司提交掌握专业技术员工的名单,将核心技术与人才绑定[3] - 2024年出台的《稀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提供详细物流路径、客户信息和使用证明,确保稀土不被用于军工领域[7] - 中国稀土加工技术全球领先,尤其是分离提纯工艺能精准剥离化学性质相似的稀土元素[5] 全球稀土供需格局 - 2023年全球稀土矿产量达35万吨,中国占比24万吨[9] - 中国稀土金属占全球供应份额达92%,从资源优势转向技术优势[13] - 过去中国稀土以低价大量出口,经过海外精加工后高价返销,形成"两头在外"模式[11] 欧洲稀土供应链困境 - 欧洲面临稀土供应链安全担忧和技术依赖恐惧,汽车制造商因稀土短缺导致停产(如福特芝加哥工厂停产一周)[15] -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强调中国稀土垄断威胁,反映西方工业体系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17] - 西方国家在稀土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既呼吁中国放宽限制又对中国产品设限[19] 稀土技术发展与未来趋势 - 稀土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全球需求持续增长[27] - 中国企业实现从废旧电池中提取稀土,减少对原生矿依赖[30] - 西方企业研发"去稀土化"技术试图寻找替代材料,但稀土独特性能难以被完全取代[25] 中国稀土产业战略调整 - 中国通过规范开采加工、技术追踪稀土流向,平衡资源保护与国际责任[23] - 稀土管制主要针对军工领域,对合规民用需求保持开放[25] - 政策旨在将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中,维护国家利益并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32]
稀土锁喉:中国卡死美军工命门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5
稀土的战略地位 - 稀土被视为中国的国之重器,在贸易谈判中被用作重要筹码 [1] - 稀土是牵制美国军工供应链的关键资源,导弹、战斗机等军事装备都依赖稀土 [3] - 钐钴磁体在高温下能保持强大磁力,是导弹电机关键部件 [5]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 - 中国在钐供应上几乎独占市场,没有竞争对手 [6] - 中国占据全球90%以上的镝和铽产量,这两种稀土对汽车生产至关重要 [8] - 中国拥有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产能,掌握核心冶炼技术和产业链体系 [11] 稀土对产业的影响 - 每架F35战斗机需要使用23公斤钐钴磁体,售价高达1亿美元 [6] - 失去镝和铽将导致欧美汽车制造厂停工,芝加哥福特SUV工厂已暂时关闭 [8] -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钐最大进口客户,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6] 稀土管制的原因 - 欧美国家限制华为使用安卓系统、台积电生产芯片、英伟达AI芯片出口 [8] - 美国进一步限制EDA和航空发动机出口,加剧紧张局势 [8] - 中国以稀土管制作为反击手段,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 [11]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稀土矿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也有丰富资源 [11] - 美国和日本尝试自行冶炼稀土,但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3] -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控制地位使其他国家难以绕开 [13]
稀土这张牌,中国还能打多久
傅里叶的猫· 2025-06-13 00:10
稀土产业战略地位 - 稀土元素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材料,具有极高战略价值,虽地壳储量不稀缺但开采提炼成本高昂[2] - 中国通过20世纪80-90年代低价策略占据全球97%市场份额,但导致严重环境污染问题[2] - 2024年《稀土管理工作原则》明确稀土资源归国家所有,私营企业不得擅自开采,形成中国稀土(南方)和北方稀土(北方)两大国企垄断格局[3] 中国稀土控制机制 - 国家通过年度配额制度调控供需平衡,结合收储机制稳定价格,使中国稀土价格长期低于海外生产成本[5] - 2024年4月起对七种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审批周期45个工作日,导致部分海外制造商面临生产中断[6] - 允许含稀土永磁的成品电机出口,为海外企业提供间接获取稀土的途径,缓解供应链压力但强化终端控制力[6] 全球替代供应链挑战 - 海外稀土开发面临3-5年周期(地缘稳定区需10年以上),环保法规限制冶炼分离环节,美国Mountain Pass和澳大利亚Lynas依赖中国加工[8] - 中国自2023年禁止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出口,海外项目产能仅1000-2000吨/年,远低于中国单一企业数万吨规模[9] - 稀土永磁生产替代难度最大,中国占全球90%份额,海外替代技术效率低且认证周期需2-3年[9] 地缘政治与经济影响 - 中国通过灵活调整出口管制与产量,既施压美国谈判又压制欧美稀土企业盈利空间[7] - 短期(2-3年内)中国仍主导供应链,但长期可能推动全球多元化,日本在稀土永磁技术上有一定竞争力[10] - 对比美国芯片管制,中国稀土国有化模式比商业公司执行禁令更有效[11] 历史政策演变 - 1998年中国首次实施出口配额,刺激美澳重启矿山但未能撼动中国主导地位[2][3] - 2010年出口配额削减引发全球震动,2023年升级至禁止冶炼分离技术出口[3] - 政策导向从资源出口转向技术保护,强化全产业链控制[3][5]
拿到稀土的特朗普狂喊“赢麻了”!中方对美国,只提了一个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6-12 22:07
稀土管制与中美贸易博弈 -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针对钐、钆、铽等7种关键稀土元素 美国军工产业受冲击 F-35战机每架需400公斤稀土 美国库存仅剩3个月 [1] - 2025年5月美国稀土进口量暴跌48.3% 采购成本上涨3倍 特朗普政府转向乌克兰、俄罗斯寻求替代供应未果 [1][5] - 全球90%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 管制措施采取差异化策略 民用企业可申请6个月出口许可 军工相关企业直接断供 [3][10] 美国产业受冲击现状 - 美国军工制造面临停产风险 F-35生产线几近停摆 高端制造业如AI芯片、新能源车受供应链断裂威胁 [3][5] - 智库研究显示 中国芯片替代速度领先美国稀土自主化进程10年 美国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4] 谈判过程与协议条款 - 美方内部意见分裂 财政部长主张让步换取稀土供应 商务部长坚持保留10%关税并要求取消全部管制 [7][9] - 最终协议达成:暂停新增24%关税90天 保留基础55%关税(原30%+新增25%) 电动车、光伏产品仍受关税影响 [14][15] - 中国放宽部分领域限制 包括芯片设计软件和航空部件 但维持高端AI芯片(如英伟达H20)禁售 [15] 中国谈判策略与产业优势 - 中国明确三条底线:不接受制度挑战、发展权干涉及台湾问题触碰 将稀土管制作为可逆战术筹码 [17][20] - 商务部保留"不可靠实体清单"和产业反制措施作为后续威慑手段 具备随时升级管制的能力 [19] - 中国掌握稀土产业链定价权与道义优势 以"按国际规则办事"立场应对美国单边制裁 [10][20][22]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军工企业获得临时稀土供应 但高端加工技术仍被中国限制 长期供应链安全问题未解决 [14][15] - 稀土管制导致全球产业链重构 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加工产能 凸显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战略主导地位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