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丽中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经济日报· 2025-10-05 06:08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导向 -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美丽中国建设置于强国复兴的突出位置 [1] - 推动从重点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1] - 以高水平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 [4]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北京市前8个月PM2.5平均浓度2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2%,优良天数198天同比增加20天 [2]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8%、10%和20% [2] - 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2] - 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 [3]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科尔沁沙地重现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阻沙防护带 [4] - 建成“两级、三类、一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现全地域覆盖和差异化准入 [4] - 大熊猫等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转型生态旅游,2024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比转型前增长近两倍 [5][6] - 山东省烟墩角村通过保护环境、大天鹅和海草房,成功发展文旅产业 [6]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量7.14亿吨,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7] - 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7月底风光装机达16.8亿千瓦,年均增速28%,风电装机连续15年世界第一,光伏装机连续10年世界第一 [8] - 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向京津冀提供清洁电能93亿千瓦时 [7]
金融之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走深走实
证券日报· 2025-09-27 23:46
9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指出,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 要久久为功。 会议明确美丽中国建设的系统性与长期性。银行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应主动扛起责任,将金 融活水精准注入生态建设脉络,成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行稳致远的持久动力源。 会议提出"以高水平保护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这一要求为银行找准业务发力点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 展绝非简单的环保投入,而是要通过金融资源的定向配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银行 需强化重点领域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既要聚焦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清洁能源项目落地,为新型能源体系 构建提供资金支撑;也要紧盯传统产业绿色升级需求,以金融杠杆倒逼高耗能企业降低资源环境代价, 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搭建起高效转化桥梁。从实践逻辑来看,银行的核心价值正体现于双向赋能:一方面 通过中长期稳定融资,助力能源结构转型提速;另一方面借助信贷引导,推动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可持 续的经济增长动能,让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 美丽中国的核心,始终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宜居环境的向往。会议强调"聚焦人民群众期盼加大工作力 度"。这就要求银行将服务重心下沉,聚焦民生期盼,让金融 ...
海洋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多方呼吁构建保护治理大格局
第一财经· 2025-09-26 12:39
海洋保护现状与挑战 - 海洋生态环境面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等严峻挑战,生态系统遭严重破坏[1][2] - 部分海域河口污染排放总量和强度大,治理成效不稳固,部分岸滩垃圾污染问题时有反复[1] - 高强度开发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依然存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任务艰巨且存在技术短板[1] 中国海洋保护政策与投入 - 中国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全局,目标为2027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美丽海湾建成率达40%,2035年基本建成“人水和谐”美丽海湾[5] - 2016年至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52.58亿元支持175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覆盖沿海11个省区市,带动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公里、滨海湿地超75万亩[5] - 中国出台《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展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决心[2] 治理策略与全球合作 - 需加快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加强陆海统筹、区域联动、部门协同,推进海洋生态文化传播和法治建设[1][6] - 海洋保护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叠加效应,并以问题为导向破解保护难题[1][6] - 海洋流动性决定保护须打破国界,中国支持对接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共享实践经验[6] - 全球“3030”目标进度缓慢,预计到2030年仅9.7%海洋能得到有效保护,急需提速[2] 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 - 以美丽海湾建设绿色发展要求引领沿海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7] - 需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突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瓶颈[7] 当前成效与目标 - 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优良水质比例为83.7%,283个海湾单元中162个海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超85%[5]
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风险平衡式降息落地
天风证券· 2025-09-24 19:14
核心观点 - 美联储在9个月后重启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16][18],同时国内政策强调"以我为主",预计四季度将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强化协同效应[4][110] - 中美元首通话后双方经贸不确定性有所控制,但需应对后续"特朗普不确定"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4][110] - 8月经济数据显示逆周期调节迫切性加强,青年失业率升至18.9%创调整口径后新高,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低于荣枯线[26][30] -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权益市场攻坚不易且波折难免[4][110] 海内外政策要闻 - 国内政策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明确"五统一、一开放"要求,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及要素资源市场,并持续扩大开放[1][9]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汇报,强调该工程需久久为功,坚持生态优先及绿色低碳发展[1][11] -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中方在TikTok问题上尊重企业意愿并乐见符合市场规则的解决方案[1][14] - 海外政策核心为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此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同时美联储上调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0.2个百分点至1.6%[16][18][21] 权益市场分析 - A股市场9月第三周表现分化,中证100指数单周涨1.08%,创业板指数涨2.34%,但上证综指回落1.3%,万得微盘股指数涨1.8%[3][23] - 南向资金净流入337.26亿元,AH溢价指数最低跌至117.11点[3][23] - 政策影响方面,央行将14天期逆回购改为"多重价位中标"以更好满足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8月经济数据凸显逆周期政策迫切性[3][25][26] 固收市场分析 - 流动性略显紧张,DR007一度突破至1.55%以上,9月18日最高上探至1.56%附近,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1.85%以上[3][47] - 央行上周整体净投放资金11923亿元,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债券购回业务优化新规以丰富债务管理工具[3][48] - 国际资本流动显示中国7月减持美债257亿美元,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49]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 有色金属价格回落,南华沪铜指数周环比下行1.52%,LME铜期货价格周环比下行0.85%[65] - 原油价格小幅下行,WTI原油现货价格周环比下跌0.02%,布伦特原油周环比下跌0.97%,EIA原油库存下降2.19%至4.15亿桶[66] - 贵金属价格反弹,伦敦现货金价周环比上涨1.15%至3684.65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周环比上涨0.11%[67] - 黑色金属有所反弹,螺纹钢现货价格周环比上涨2.18%至3280元/吨,猪肉价格小幅回落,猪肉批发价周环比下跌2.01%[68][69] - 政策影响包括工信部将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香港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目标三年超越2000吨[85][86] 外汇市场分析 - 美联储降息后美元指数止跌反弹,截止9月19日收于97.65周环比上行0.03%,人民币再度升值至7.12周度下行0.06%[4][90] - 8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46亿美元,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2.93%维持全球第六大活跃货币位置[91]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0.5%不变但开始出售ETF持仓,计划每年出售约3300亿日元ETF,显示鹰派倾向[92]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 - 权益市场攻坚不易且波折难免,建议四季度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四稳"[4][110] - 资产配置强调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以应对"特朗普不确定"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升级潜在影响[4][110] - 政策层面需落实落细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货币财政协同效应,高质量迎接四中全会及"十五五"到来[4][110]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
新华社· 2025-09-23 13:43
美丽中国建设 - 美丽中国建设被定位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努力[1] - 发展路径强调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高水平保护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1] - 工作重点将聚焦于巩固拓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等成效,并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细化完善配套制度[1] 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 - 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举措,旨在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2] - 标准设定将从实际出发,合理分类并明确对特定产品关键组件、关键工序的具体要求[2] - 政策实施将听取各方意见,设置过渡期以支持企业做好产业布局和投资计划,并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2]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 -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 - 修订旨在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违法违规行为[2] - 目标包括推动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守法用法,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9-23 08:33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在2024年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 [2]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2]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在2024年达到90.4%,首次突破90% [2]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 蓝天保卫战方面,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并在"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2] - 碧水保卫战方面,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 [2] - 净土保卫战方面,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2]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 - 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2]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成效 -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较"十三五"末增长58.8% [3] - 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较"十三五"末增长72.4% [3] - 将以打击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及"新三样"固体废物为重点,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信息系统 [3] 产业结构与绿色金融支持 - "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而风电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增加,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 [4] -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 [4] - "十四五"以来有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 [4]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 全国已建成"两级、三类、一清单"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各地发布省、市两级管控方案 [5] - 划定三种类型4万多个管控单元,制定差异化准入清单 [5] 美丽中国建设布局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完成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编制 [6] - 将选取5个左右省份、50个左右城市、100个左右县开展先行区探索,目标到2027年取得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 [6] - 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一湾一策"的美丽海湾提质增效行动 [6]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以法治力量保障森林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40
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核心观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加强森林法实施为抓手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法治力量保障森林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 [1] 政策与法律背景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视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 -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已取得显著成就,林业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1] 法律实施与监督重点 - 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森林法全面有效实施,确保法律规定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1] - 要求压实法定责任、强化立法执法司法协同、加强法律宣传普及以维护法律严肃性和刚性 [1] -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以改革精神解决法律实施中的突出矛盾 [1] - 需加快制定修改配套法律规章,健全完善森林保护利用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法治体系 [1] - 强调做好执法检查后续工作确保监督实效,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上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1] 会议出席情况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 [2]
李鸿忠在森林法执法检查组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以法治力量保障森林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9-22 19:39
森林法实施与林业发展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强森林法实施作为重要抓手 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1] - 以法治力量保障森林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1]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1] 森林资源保护成效 -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就[1] - 林业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态势[1] 法律实施与制度保障 -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推动森林法全面有效实施[1] - 确保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压实法定责任 强化立法执法司法协同 加强法律宣传普及[1] -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 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 以改革精神解决法律实施中的突出矛盾[1] 法治体系建设 - 补短板强弱项 加快制定修改配套法律规章[1] - 健全完善森林保护利用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法治体系[1] - 做好执法检查后续工作确保监督实效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锲而不舍久久为功[1] 会议出席人员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 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2]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等
新华社· 2025-09-22 13:41
美丽中国建设 - 美丽中国建设是长期系统性工程 需要坚持生态优先 节约集约 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 [1] - 以高水平保护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 聚焦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巩固 [1] - 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细化完善配套制度 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1] 政府采购政策 - 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举措 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2] - 从实际出发合理分类设定本国产品标准 明确特定产品关键组件和关键工序的具体要求 [2] - 设置过渡期支持企业做好产业布局和投资计划 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保障公平竞争 [2] 银行业监管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获原则通过 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 - 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定事关金融体系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需健全管理制度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2] - 推动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
国常会再部署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十四五”PM2.5浓度下降16.3%,要求降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华夏时报· 2025-09-22 08:49
华夏时报记者刘诗萌北京报道 "十四五"期间,中国的环境保护方针实现了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而未来的"十五五"时期,更是美丽中国建 设的关键期。 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等。会议提 到,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 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 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全线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同一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 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 "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改善目标,还要力争高质量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