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赤字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05 21:39
美国财政状况与国债市场 - 2024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率预计为6%,2026年或升至7% [4] - 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将在10年内从100%上升至125% [5]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与标普、惠誉行动一致,反映市场对财政状况的担忧 [5][6] 美联储政策与通胀预期 - 当前美国利率为4.5%,关税政策或推高第四季度通胀至3.5%(当前为2.4%) [7] - 通胀压力可能先于经济疲软显现,美联储或推迟降息以维护可信度 [8][9] - 关税成本转嫁可能加剧通胀,抑制经济增长,但负面影响显现需更长时间 [7][8] 美元汇率与全球资本流动 - 美元走弱原因:美国经济增长或减速、实际利率下降、美联储未来降息预期 [10] - 摩根大通预计年底欧元兑美元汇率达1.20,为近年高位 [10] - 投资者可能从美元资产转向欧元和亚洲货币以分散风险 [10][11]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国债 -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计为7.3,但存在升值至7.0的预期 [11] -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或提升中国国债吸引力,贸易谈判结果成关键变量 [1][12] - 中国债券市场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外资参与度逐步提高 [12] 全球宏观经济动态 - "美国例外论"支撑美元过去几年升值,但当前经济韧性面临关税政策挑战 [10] - 全球投资者可能降低对美国资产的高配幅度,转向多元化配置 [1][10]
美债暂稳难掩赤字隐忧 市场屏息静待非农定调降息路径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20:22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美债涨势趋稳,投资者在周五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前保持谨慎,并小幅下调对美联 储降息的押注。 周四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涨2个基点至3.89%,缓解了前一日因美国经济数据逊于预期引发的暴 跌。交易员仍充分定价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但减少了对第三次降息的押注。 投资者正等待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以研判货币政策前景。 本周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美国私营部门就业增速已放缓至两年来最低水平,但部分分析师认为这不足 以支撑美债持续上涨。 杰富瑞国际首席欧洲策略师莫希特·库马尔表示,"美国的财政问题将阻碍任何实质性反弹。" 尽管经济数据走弱,他仍预计10年期收益率将在4.25%至4.75%区间波动,"若10年期收益率向4.25%回 落,我们将借此机会重建空头头寸。" 在日本3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好于许多投资者担忧后,美国长期国债小幅上涨。不过,由于投资者仍担忧 美国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美债涨幅落后于欧洲债券。 周四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个基点至4.86%,但自5月初以来仍累计上涨逾20个基点。此前穆迪评 级剥夺了美国最后一个AAA级信用评级,且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延续特朗普减税政策的数万亿美 ...
美国“股债汇”定价模式失灵?
新华财经· 2025-06-04 21:38
大类资产定价机制转变 - 黄金与美债传统负相关关系失效 美债收益率持续走强而美元走弱 美股在美债收益率上升环境下持续上行 [1] - 美国"股债汇"定价模式转变反映短期通胀问题与长期债务风险 投资者对美信用担忧令美元承压 美股定价锚点脱离传统利率水平 [1] 美元与美债走势背离 - 历史上美债收益率与美元呈同向波动 但4月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16%升至4.42% 美元指数下跌超5% 关联性降至三年最低 [2] - 美国财政赤字超预期 2026财年赤字规模或达2.2万亿美元 赤字率7%超预期 美债供需矛盾推升收益率 [2] - 关税政策引发通胀反复担忧 缩减进口激化供需矛盾 美债收益率上行部分反映通胀预期 [3] 美股走势分析 - 传统估值模型中利率上升应压制股票估值 但当前美股与美债收益率同步上涨 定价锚点脱离传统利率 [4] - 瑞银指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变动原因决定美股走势 若由期限溢价上升导致则美股承压 若经济韧性带动盈利增长则美股仍有支撑 [4] - 摩根士丹利认为经济衰退或利好美股 预计2026年底前有7次降息空间 小盘股可能成为最大赢家 [5]
马克龙吐槽称“实在受不了”,为何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税改法案?
第一财经· 2025-06-04 15:03
马斯克对特朗普政府预算案的批评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批评特朗普政府预算案规模庞大且"荒谬可笑、充斥着政治操弄",并指责投赞成票的人应感到羞耻 [1] - 马斯克称该法案将使美国预算赤字大幅增加2.5万亿美元,并加重民众债务负担 [1] - 白宫回应称马斯克的批评不会改变特朗普对该法案的支持 [1] 共和党内部对马斯克言论的反应 -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表示尊重马斯克但存在意见分歧,仍将推进法案 [3] -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认为马斯克"干预"经济是危险行为,并强调提高债务上限是该法案关键部分 [3] - 共和党财政鹰派人士如克鲁兹支持马斯克观点,呼吁进一步削减开支 [3] - 部分共和党人如克莱默认为马斯克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未充分重视减税带来的增长 [3] - 阿拉巴马州共和党参议员图伯维尔驳斥马斯克批评,称其没有投票权 [4] 民主党对马斯克言论的回应 -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罕见认同马斯克观点 [4] - 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墨菲质疑马斯克关心赤字的诚意,认为其动机与提升知名度及扶持企业有关 [5] 法案主要内容及进展 - 法案将延长特朗普2017年减税政策,取消小费和加班税,增加移民执法和军事开支 [5] - 法案将削减医疗补助和补充营养援助计划支出,并提高美国债务上限4万亿美元 [5] - 众议院已以微弱优势通过方案,但参议院修改后需重新审议,特朗普设定7月4日为最后期限 [5] 马斯克的政治立场与影响 - 作为2024年大选共和党最大金主,马斯克警告将解雇"背叛美国人民"的政客 [2] - 共和党内部对其言论反应分化,部分人受鼓舞,部分人认为其干预经济危险 [3][4]
国内油价微涨,加满一箱油将多花2.5元
华夏时报· 2025-06-04 10:11
油价调整公告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65元和60元,自2025年6月3日24时起生效 [2] - 89号汽油上调0.05元/升,92号汽油0.05元/升,95号汽油0.06元/升,0号柴油0.05元/升 [3] - 本次是2025年第十一次调价,也是年内第四次上调 [3] 油价变化影响 - 加满一箱50升92号汽油将多花2.5元 [5] - 市区百公里耗油7L-8L车型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费用增加0.4元左右 [5] - 月跑10000公里重型卡车燃油成本将增加89元左右 [5] - 满载50吨大型物流车辆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增加2元左右 [5] 国际油价走势 - 计价周期内原油价格先窄幅回落后再上涨 [2] - 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63.16美元/桶,变化率2.11% [3] - OPEC+讨论7月大规模增产导致初期油价下行 [6] - 美国原油库存减少280万桶至4.404亿桶推动油价回升 [6] - OPEC+8国决定7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符合市场预期 [7] 未来油价预测 - 下一轮调价窗口将在2025年6月17日24时开启 [4] - 美国传统燃油消费旺季到来,国际油价仍存利好支撑 [2] - 新一轮计价周期预计变化率幅度0.6%,对应汽柴油上调40元/吨 [9] - 业内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概率较大 [9] 宏观经济因素 - 2024年美国财政赤字超过1.8万亿美元,未来三年或扩增至2万亿美元 [8] - 6月美国政府面临6.5万亿美元美债集中到期,可能引发金融风暴 [8] - 宏观预期转弱可能成为原油价格走势主导因素 [8]
美债30年期收益率破5%创17年新高 华尔街机构集体抛售长债
搜狐财经· 2025-06-03 10:00
美国债券市场信心危机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5%以上 逼近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1] - 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 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24% [1] - 2024财年债务利息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成为政府第三大开支项目 [1] 华尔街机构策略调整 - 双线资本等大型债券基金系统性规避30年期美债 转向5-10年期中短期债券 [3] -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采取防御性策略 对长期债券持低配立场 聚焦收益率曲线中间部分 [3] - TCW集团同步减少长债持仓 投资组合调整取得良好风险控制效果 [3] 收益率曲线异常变化 - 30年期与5年期美债收益率之差突破100个基点 为2021年以来首次 [4]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5.15%高位 中短期债券收益率相对稳定 [4] - 日本40年期国债发行需求创去年7月以来最弱 美国20年期美债标售表现萎靡 [4] - 6月12日30年期美债拍卖将成为检验市场信心的关键节点 [4]
2026年美国财政赤字和美债供需压力或进一步上升
华泰证券· 2025-06-02 18:46
财政赤字预测 - 2025财年以来(2024年10月到2025年4月),美国累计赤字规模1.05万亿美元,同比增速13%,超CBO预测[2][9] - 预计2025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1.86万亿美元,赤字率6.2%,较2024财年降0.2个百分点[16] - 预计2026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或达2.2万亿美元,赤字率升至7%,超彭博一致预期的6.7%[1][3][22] 美债供给情况 - 2025财年美债到期规模9.3万亿美元,短期美债供给压力可控,2026财年美债供给或达2.3万亿美元,超一级交易商预测[4][28][41] - 美国对海外加征关税或削弱海外美债需求,加剧美债市场供需矛盾[4] 中长期影响 - 中长期美国财政赤字或推高美债收益率中枢,当前短期国债占比21.2%,超TBAC建议区间[5][53] - 联储在国债市场中占比预计回落,将推高美债期限溢价[53] - 美债利率维持高位或加剧财政负担“负循环”[54] 风险提示 - 美财政部发债计划超预期修改,美债利率上行速率或超预期[59] - 美债供需压力超预期,美债供需压力或超预期上行[59]
21评论丨美债风险仍存,解药在美联储吗?
搜狐财经· 2025-05-31 01:10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会晤 敦促美联储降息 但美联储坚持货币政策独立性 [1]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降至4.43%和4.92% 较5月21日高点下降15和16基点 [1] - 美联储5月增持长期限国债91亿美元 截至5月28日持有10年以上国债规模达15669.6亿美元 [4] 美国财政状况 - 2024年美国财政赤字达18323.8亿美元 为近三年最高值 是2019年9835.9亿美元的两倍 [2] - 2024年美国净利息支出8811.2亿美元 是2019年3751.6亿美元的2.35倍 [2] - 2025年4月美国实现财政盈余2584亿美元 但第一季度每月赤字分别为1286.4亿、3070.2亿和1605.3亿美元 [2] 美丽大法案影响 - 美国国会通过"美丽大法案" 预计未来十年增加财政赤字3.06万亿美元 [3] - 法案将债务上限从34万亿美元提升至38万亿美元 并包含3500亿美元新支出 [3] - 法案削减联邦医疗补助和营养援助计划超万亿美元支出 [3] 美债市场动态 - 5月22日20年期国债拍卖收益率达5.047% 需求为可供出售量的2.46倍 低于平均水平 [4] - 间接竞标者拿下69%份额 高于平均水平 [4] - 投资者偏好短久期美债 长期限国债买盘动力不足 [4][6] 银行业监管变化 - 美国财政部长计划下调银行补充杠杆率(SLR) 以鼓励增持长期限美债 [5] - SLR下调可能释放银行信贷能力 降低长期融资成本 [6] - 但银行业增持意愿受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影响 可能不完全响应监管放松 [6]
很难做到两者兼得,可能导致美国“破产”,“大而美”法案遭马斯克“最强烈指责”
环球时报· 2025-05-30 06:47
"' 狼 ' 已经逼近家门口 " "大而美"法案难解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的困局,导致市场对此并不买账。市场上,美债抛售压力挥之难去,收益率居高难下。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我认为一项法案可以规模庞大,也可以很美,但我觉得它很难两者兼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8日引述 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在接受专访时的话报道称,他对此前在众议院通过并得到特朗普支持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下称"大而美"法案)感 到"很失望",称其破坏了"政府效率部"(DOGE)团队的工作。该言论引发媒体对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以及美国债务问题的广泛关注。当 前"大而美"法案仍在"难产"中,法案本身的错综复杂和美国内部的严重分歧,进一步增加了法案落地的难度,也使得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久拖不 决,美债持续震荡。 美国众议院上周以一票优势惊险通过"大而美"法案,接下来该法案提交参议院进行投票。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尽管"大而美"法案削减了一 些财政开支,但仍遭到"赤字鹰派"(通常强硬主张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财政赤字——编者注)强烈批评。据估计,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增加美 国国债负担逾3.3万亿美元。而马斯克长期以来一直声称,如果赤字不减 ...
独家洞察 | 特朗普“美丽大法案”引发财政赤字担忧
慧甚FactSet· 2025-05-28 16:10
税改法案主要内容 - 法案以215票对214票在众议院通过 延续2017年企业个人减税措施 新增小费加班汽车贷款等税收减免 [1] - 计划增加国防支出并削减绿色能源激励政策 提高低收入群体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门槛以控制联邦开支 [1] - 整体财政刺激力度超出市场此前预期 [1] 财政赤字影响 - CBO预测法案将使未来十年联邦赤字增加2.3万亿美元 较原21.1万亿美元预测扩大逾10% [3] - 穆迪警告若法案延续将增加4万亿美元结构性赤字 不认为当前财政方案能实质性削减支出和赤字 [3] - 华泰证券预计美国政府债务占比将从当前100%升至2034年125% 美债收益率中期面临上行压力 [5] 法案通过前景 - 参议院可能在6月投票 最终修改版有望在7月4日前完成立法 [4] - 共和党内部分歧明显 温和派与财政鹰派就削减赤字幅度角力 [4] - 法案规划前几年减税后几年节省开支 可能导致特朗普任内赤字急速上升 [3] 市场影响 - 债务上限提高后美债发行潮可能在7-9月到来 或迫使美国加快货币与金融政策调整 [4] - 关税扰动削弱美债吸引力 海外投资者需求偏弱 美债期限溢价面临更大上升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