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

搜索文档
中科院自动化所最新综述!VLA模型后训练与类人运动学习的共性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9 17:51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作者丨 Tian-Yu Xiang等 编辑丨具身智能之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 点击进入→ 具身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你想要 的。 想象学习走路的情景:尽管祖先的经验让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例如:平衡感、反应)被编码到我们的 DNA中,但要真正学会走路,仍需要在真实环境中不断练习、摔倒、再爬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 的大脑和身体会逐渐协调一致,形成与环境交互的策略。这种 由通用能力到特定技能 的转变过程在人类中 十分常见,而如今, 智能机器人 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即便拥有强大的预训练模型作为"大脑",在执行具 体复杂任务前,仍需要经过类似于人类学习的"后训练"阶段,才能在新环境、新任务下达到理想表现。 1. 概述 这项工作从 人类运动技能学习 的角度系统性地对总结 VLA模型(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的 后训练(post- training)策略 。其主要贡献如下: (1) 从人类运动学习视角讨论了VLA模型后训练方法 :将人类运动技能 ...
IJRR发表!浙大控制学院熊蓉团队提出驱动器空间最优控制框架,改善连续体机器人路径跟踪精度!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9 11:53
近年来, 连续体机器人 凭借其高柔顺性、灵活运动能力及轻量化和小型化结构,在医疗、工业检测、人机交 互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 如何实现精准的路径跟踪仍是各类应用普遍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 目前, 主流的路径跟踪方法依赖于逆运动学求解 ,即通过数学模型求解末端执行器期望运动路径下驱动器的 对应运动路径,并寻找多解以避开环境障碍物碰撞。然而,和刚性机械臂不同的是,连续体机器人多采用分段 等曲率模型,该模型缺乏逆运动学求解理论,传统数值方法依赖初值,也难以找到多解。部分研究采用模型预 测控制( MPC),通过在线优化调整控制策略,但 该方法无法保证全局最优性。 受刚性机械臂研究的启发, 有学者提出在执行器空间规划全局最优轨迹,作为前馈控制信号以提高跟踪精 度。 然而,连续体机器人的高度非线性特性使得其任务空间、配置空间和执行器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更为复 杂。 数值逆运动学算法通常只能提供单一解,且对初始值敏感,难以满足全局轨迹优化的需求。 因此,如何突破逆运动学求解的局限性,发展高效、多解、不依赖初始值的解算和规划方法,是提升连续体机 器人路径跟踪性能的关键。 ▍提出最优路径跟踪框架,实现运动控制突破性优化 ...
吴艳妮回应退役
券商中国· 2025-06-29 07:22
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吴艳妮的采访内容 - 吴艳妮将刘长春、刘翔、苏炳添等中国田径名将视为追赶目标和学习对象 [1] - 吴艳妮认为人有梦想和目标是最酷的 [1] - 吴艳妮表示会一直跑下去直到跑不动为止 [2]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睡眠-生长激素神经回路、CAR-NK治疗自身免疫病、运动抗衰密码、生命动态调控“时空密码”
生物世界· 2025-06-28 14:30
睡眠依赖性生长激素释放的神经内分泌回路 - 丹扬院士团队揭示下丘脑中GHRH神经元和SST神经元在睡眠不同阶段的活动模式及其对生长激素分泌的精确调控 [4][5] - 研究发现生长激素通过增强蓝斑核神经元兴奋性以促进觉醒 [5] - 该神经回路保证了睡眠期间生长激素的大量释放又防止过量释放 [5] iPSC-CAR-NK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 -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徐沪济教授团队联合启函基因开发基于iPSC的CD19/BCMA双靶点CAR-NK细胞疗法QN-139b [8][10] - 该疗法在重症难治性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实现首例成功临床转化 [10] - 这是全球首个iPSC来源的CAR-NK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上的重要突破 [10] 解析运动抗衰密码 - 研究团队历时六年系统解析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 [15] - 发现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 [15] - 甜菜碱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15] 解码生命动态调控"时空密码" - 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创建解码动物发育过程的多模态数据集 [17][19] - 生成果蝇全发育周期的3D单细胞时空多组学图谱 [19] - 系统解析果蝇细胞类型分化的时空动态与核心调控网络 [19]
寻找下一个始祖鸟,安踏需要狼爪
36氪· 2025-06-28 11:20
安踏收购狼爪的战略布局 - 公司宣布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并任命亚玛芬大中华区总裁姚剑为新负责人 释放战略升级信号 [1][4] - 狼爪在欧洲拥有超过500家门店 是德国国民级户外品牌 但在中国市场存在感较低 [3][6] - 公司计划将狼爪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储备品牌 目标覆盖轻户外生活方式人群 [7] 狼爪的品牌价值与市场定位 - 品牌创立于1981年 产品线涵盖全品类户外装备 核心定位为功能实用的大众型户外品牌 [6] - 拥有自主开发的Texapore防水面料技术 在欧洲市场与The North Face形成竞争 [6] - 填补公司户外矩阵中"中腰部"位置 主打城市徒步/亲子露营/日常通勤等轻户外场景 [9] 中国户外市场发展趋势 - 2023年轻户外品类增速优于极限户外 成为市场主力军 [10] - 国际品牌如Columbia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 而亚太地区增长显著 [12] - The North Face在中国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 欧美市场表现疲软 [12] 安踏的多品牌战略规划 - 采用"LVMH模式"构建品牌矩阵 从高端专业到大众生活全覆盖 [14] - Arc'teryx负责顶层专业叙事 Salomon强化专业竞速 狼爪担任"腰部桥梁"角色 [16] - 保持被收购品牌的独立运营 母集团提供资本与资源支持 [14] 狼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 - 公司计划通过内容营销和渠道优化提升狼爪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 [10] - 品牌价格友好/功能实用的特点 可承接走出高端圈层的大众用户 [13] - 有望成为连接城市人群与轻户外用户的重要入口 [16]
我的下半场是孩子们的上半场——福建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观察
新华网· 2025-06-28 10:01
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供需见面会 - 82名退役运动员与7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供需见面会 现场交流热烈 [1] - 23岁退役男排运动员叶乃强成为首位签约者 与福建平潭流水镇中心小学达成意向 [1] - 该校为福建省排球特色校 2021年成立排球校队和社团 曾承接区青少年排球队训练 [2] 学校需求与运动员优势 - 学校期望通过专业运动员提升科学训练水平 发掘学生潜力并培养后备人才 [2] - 专项运动员在运动技能教学方面具有优势 但需补强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 [3] - 福建平潭流水镇中心小学校长看重运动员的专业背景 计划加强排球教学并带队参赛 [2] 转型培训体系 - 福建省举办退役运动员转任学校教练员培训班 课程涵盖职业认知、急救技能、数字技术应用等 [2] - 培训内容针对运动员特点设计 重点提升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和科学训练能力 [3] - 2025年培训班已启动 未来可能推出专项个性化培训课程 [3] 政策支持与实施成效 - 福建省体育局与教育厅联合推动该项目 近两年培训近200名退役运动员 [3] - 2023年以来全省学校已招收185名退役运动员任教练员 [4] - 前两年供需见面会累计签约近30个就业意向 本次活动新增7人签约 [3][4] 项目社会效益 - 解决学校体育师资不足问题 同时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5] - 为退役运动员开辟职业新赛道 实现"双向奔赴、一举三得"的效果 [5] - 优秀运动员得以留用 同时防范竞技后备人才断层风险 [5]
雷军“掀桌”:小米YU7满配出击,25.35万把Model Y拉下神坛
创业邦· 2025-06-27 18:26
小米YU7市场表现 - 小米YU7在3分钟内大定20万辆,锁单12.2万辆,1小时内大定突破28.9万辆[4] - 不到10秒,小米汽车APP现车均已售罄[3] - 3分钟大定量接近特斯拉Model Y全年销量48万辆的一半[8] 产品定位与策略 - 小米YU7彻底对标Model Y,从配置到价格全面挑战特斯拉[9] - 回归SUV运动属性,聚焦大电池、低能耗、长续航等核心痛点[10] - 定价25.35万元,比Model Y便宜1万元,形成价格优势[12][13][30] - 入门配置拉满,全系标配96.3kWh电池包、800V高压平台等[25] 目标用户群体 - 主要瞄准25-39岁高收入青年群体,占比接近60%[45] - 与Model Y用户重合度高,但更偏向已婚家庭用户[49] - 补足小米SUV品类短板,满足Model Y潜在用户需求[50] - 特斯拉潜在用户中一半在等YU7上市[51] 市场竞争格局 - 小米SU7已超越Model 3销量,5月销量2.56万辆 vs Model 3 1.38万辆[65][66] - 2024年特斯拉中国市场总销量65.7万辆,同比增长5万辆[69] - 国内同级竞品如乐道L60、阿维塔07等起售价低于20万元[33] - 智界R7在YU7上市当天全系降价2万元[32] 产品差异化创新 - 首发全景抬头显示技术P-HUD,实现全车可用交互[83][87] - 回归SUV运动本质,90%零部件重新开发[93] - 搭载VGR可变转向系统提升驾驶体验[94] - 避免"冰箱彩电大沙发"趋同配置,突出驾驶乐趣[91] 公司战略方向 - 目标不是成为特斯拉,而是彻底吃掉特斯拉市场份额[11][70] - 通过性能差异化+越级对标策略复制SU7成功经验[40] - 选择Model Y作为突破口因其市场规模是Model 3的2-3倍[72] - 改变用户购车习惯,让特斯拉用户开始对比竞品[73]
每日市场观察-20250627
财达证券· 2025-06-27 16:05
市场表现 - 6月27日市场小幅下挫,成交额1.62万亿,较上一交易日减少约200亿[1] - 6月26日沪指跌0.22%,深成指跌0.48%,创业板指跌0.66%[2] 资金流向 - 6月26日上证净流入59.97亿元,深证净流入9.93亿元[4] 消息政策 - 香港发表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5] - 7月将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6] - 国家发改委将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今年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4万亿元[7] 行业动态 -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首次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9] - 2024年网络表演行业营收2126.4亿元,同比上涨1.5%,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近1.93亿个,同比增长约7.2%[10] 基金动态 - 截至6月25日,股票型ETF总规模重回3万亿元以上,为3.05万亿元[13] - 截至6月26日,今年以来成立规模达50亿元的债券基金数量达17只[15]
中国银河:首次覆盖影石创新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27 14:29
运动相机高端龙头,份额有待提升:1)Frost&Sullivan数据,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314亿元/4461 万台,2017~2023CAGR14.5%/21.2%,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514亿元/6907万台, 2023~2027CAGR13.0%/11.5%。2)运动相机和消费级全景相机都应用于户外运动视频记录,但要求更 低。该市场集中度很低,产品定价区间波动大。公司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排名第二 定位高端。2024年公司运动相机销量不超过110万台(按系列累加),全市场销量占比不高,估计不足 3%。如需整合这一分散的市场,提升产业链效率,进入价格段更低的市场是必要的,除非放弃中低端 市场。3)GO系列穿戴式运动相机、Ace系列运动相机是主销产品,2024年销量42.4、26.6万台,收入分 别占总收入16.2%、10.4%,销售均价2124、2169元/台。GO3穿戴式运动相机作为拇指相机突破性地支 持4K超清分辨率,支持自然广角FOV,可减少画面边缘畸变,视频观感更真实自然。 中国银河(601881)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杨策,刘立思,陆思源,何伟近期对影石创新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 报告《户外 ...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运动服行业竞争格局(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06-27 11:19
中国运动服行业竞争梯队 - 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积极布局,竞争激烈[1] - 安踏体育处于第一梯队,2024年服饰业务营收达393.85亿元[1] - 李宁、特步国际、361度处于第二梯队[1] - 探路者、棒杰股份、嘉麟杰等处于第三梯队[1] 中国运动服市场企业竞争力分析 - 安踏体育为行业领导者,2024年服饰业务营收393.85亿元,增速12.31%[3] - 棒杰股份、健盛集团、361度营收增速超17%,为行业挑战者[3] - 安踏体育和三夫户外毛利率超65%,李宁和探路者毛利率近50%,特步国际和361度毛利率约41%,嘉麟杰等毛利率在20%-23%[5] - 国际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市场份额较高,但安踏市场份额从2019年15.3%增至2024年23.0%,李宁份额也有所提升[9] - 国内品牌市场份额扩大,国际品牌份额下降[9] - 2025年CNPP十大品牌包括李宁、安踏、FILA、阿迪达斯、361°、特步、迪卡侬、耐克、Lululemon、PUMA[10] 中国运动服行业市场集中度 - 2019-2024年CR3从58.3%降至53.1%,CR10从82.6%降至82.5%,CR20从91.7%升至94.5%[12] - 市场集中度相对稳定,头部企业占据较大份额,中等规模企业重要性提升[12] 中国运动服行业市场区域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5月25日,行业存续/在业企业4543家[16] - 辽宁省集聚1726家运动服装制造企业,广东省685家,福建省449家,三省合计占比62.2%[16] 中国运动服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供应商议价能力适中,购买者议价能力因品牌众多而存在,但知名品牌可降低议价能力[18] - 新进入者面临较大挑战,但市场需求增长提供机会[18] - 替代品威胁有限,因运动服具有专业性能和功能特点[18] - 行业竞争激烈,头部品牌占据较大份额,中小品牌通过差异化策略生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