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违规放贷揽储!审计署剑指商业银行乱象
券商中国· 2025-06-28 13:05
金融风险薄弱环节 - 7家商业银行审计显示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薄弱环节,6家银行违规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209.68亿元 [3] - 7家银行未严格落实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项目风险要求,放款时仍以房企整体风险评价单个项目授信 [3] - 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11家地方融资平台借机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承诺保底年化收益最高达12% [4]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资产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未将符合不良认定标准的193.8亿元贷款下调为不良,涉及资不抵债及欠息超90天的借款人 [6] - 3家地方中小银行通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掩盖不良318亿元,还原后实际不良率达2.77%,高于全国同类银行平均水平 [7] - 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1.59%降至1.50%,但城商行(1.79%)、农商行(2.86%)和民营银行(1.76%)不良率高于平均水平 [8] - AMC被监管要求禁止协助金融机构通过结构化交易虚假出表掩盖不良,华融重庆分公司因虚假处置不良被处罚 [11][12] 违规放贷揽储问题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270户虚假资料企业违规放贷,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存贷挂钩方式违规揽储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13]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存款搬家"现象加剧,部分银行通过存款送潮玩IP产品等变相高息揽储被叫停 [15][16] - 国有大行存款缺口仍突出,与中小行分化明显,可能存在套利链条:实体部门从大行低息贷款转存高息中小行 [17] - 伴随大小行利率调整时间差缩短,套利空间压缩,大行存款向中小行"搬家"趋势或放缓 [18]
审计署:金融风险正在有效缓解和管控,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快讯· 2025-06-24 20:31
商业银行审计情况 - 7家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薄弱环节 [1] - 6家银行2022年以来违规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209.68亿元 [1] - 7家银行未严格落实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项目风险要求 放款时仍以房企整体风险评价单个项目授信 [1] 地方融资平台问题 - 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 [1] - 11家地方融资平台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 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 [1] - 融资平台承诺保底年化收益最高达12% 导致债务风险向涉众领域外溢 [1]
省公安厅副厅长谭永生走进“在线访谈”节目让法治成为企业创业兴业定心丸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03
江苏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 截至2023年底江苏省已汇聚1463万经营主体 公安机关通过专项行动护航经济发展 [1] - 2024年开展"歼击""冬季攻势""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 高质量侦破大要案件 震慑经济犯罪 [2] - 重点打击"AB贷"、劳务派遣企业虚报注册资本、"套路运"等领域犯罪 锁定犯罪团伙百余个 [2] - 立案侦办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案件 研发"金析寻贿"智能战法获公安部推广 [2] - 侦办破坏资本市场秩序案件数十起 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千余起 抓获4000余人 [3] - 破获涉案资金百亿元非法支付结算案件 为全国行业整治提供经验 [3] 公安服务企业"四则运算"政策 - "加法"政策:完善涉税犯罪执法标准 推进知识产权企业清单化管理 强化公安政策供给 [4] - "减法"措施:制定涉企行政检查清单 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 实施"极简审批" [4] - "乘法"效应:扩大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 简化外国人在苏工作手续办理 [4] - "除法"行动:严打侵犯商业秘密、窃取企业数据等犯罪 清理电诈涉企冻结账户 [5] 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 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改革经济案件受立案机制 解决"报案难"问题 [6] -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影响 [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让法治成为企业"定心丸" [6] 新型金融诈骗防范 - 揭露"定制旅游+投资理财"非法集资套路 提醒警惕低风险高收益骗局 [7] - "云养牛""云种菜"属新型诈骗 利用"农业+科技"噱头虚构生产场景 涉嫌非法集资 [7] - 2024年金融类案件立案近千起 抓获1000余人 洗钱打击成效全国前列 [8] - 建立非法集资风险监测模型 动态完善预警指数 将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8] - 警银合作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保险诈骗等犯罪 假币收缴量连续4年大幅下降 [8]
中美关税战现魔幻一幕:美国巨头先跪为敬
商业洞察· 2025-05-02 17:30
中美贸易博弈 - 亚马逊因在网站展示关税金额激怒白宫 导致贝索斯被公开批评 [2][3] - 沃尔玛和亚马逊超60%货品来自中国 且多为刚需类商品 难以替代 [9] - 美国零售巨头已重启中国供货商发货 以应对潜在缺货风险 [10] 美国零售业库存危机 - 美国消费占GDP70% 缺货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12] - 两种库存预警观点:最早5月底或最迟6月中旬出现缺货 [13][14] - 下半年back to school和圣诞节销售高峰若受影响 将严重冲击股价 [25][26] 中国制造业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42%的ISO9001认证企业(42.7万家) 远超美国(2.56万家)和印度(3.65万家) [34] - 制造业生态链体系包含大量专业人才和工程师 形成不可替代性 [36] - 人民币汇率受控稳定 维持出口竞争力 [38][40] 金融系统风险 - 美股与企业债、美债市场深度绑定 缺货引发的高通胀可能触发金融风暴 [29] - 全球资金从核心资产转向安全资产抢筹 [31] - 企业长期依赖发债回购股票维持美股长牛 该模式面临挑战 [28] 战略博弈逻辑 - 中国通过规模经济构建"全球最强乙方"地位 掌握议价权 [44] - 动态博弈中敌我角色可能转换 合作与竞争并存 [41][42] - 若博弈持久化 央行可能介入承担成本 [45][47]
美国总统特朗普:拜登把国家置于财政、金融风险之中。
快讯· 2025-05-01 01:45
政治言论 - 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拜登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对国家构成风险 [1]
美国总统特朗普:前总统拜登让美国面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快讯· 2025-05-01 01:42
美国财政与金融风险 - 前总统拜登的政策使美国面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1]
利用人工智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战略地位 - 人工智能被定位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潜力[1] - 党中央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加强工作部署推动人工智能综合实力系统性跃升[1] - 人工智能具备通用技术特征和"头雁"效应,能在几乎所有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金融领域是重点应用场景[1] 金融创新的政策导向 - 金融创新需扎根实体经济服务,适应消费者和投资者需求[2] - 金融系统需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2] - 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2] 人工智能在金融的应用现状 -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应用贯穿金融服务全链条[3]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客服、欺诈识别、信用评估、智能投顾等[3] - 通过数据处理、趋势预测和风险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3] 典型应用案例:大科技信贷 - 基于大数据和AI算法的信用风险评估是核心,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4] - 单平台可服务上千万至亿级用户,显著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4] - 有效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风险补偿导致的融资成本[4] 人工智能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AI信贷决策可消除抵押品价格与信贷供给的正反馈机制("金融加速器"效应)[5] - 需关注算法透明度不足导致的"算法黑箱"及道德风险问题[6] - 相似算法可能引发风险集中和系统性风险,需监管重点关注[6][7] 金融监管应对措施 - 需加强监管能力建设,预判技术带来的新型风险点[7] - 建立算法审查制度提高透明度,尝试"监管沙盒"平衡创新与风险[7] - 在传统监管框架基础上强化技术风险评估[7] 金融强国建设方向 - 需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8] - 中国有望成为AI金融应用的全球引领者,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8]
昨夜!纳指走高!特朗普关税最新消息!美联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4-26 08:1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0.05%,标普500指数涨0.74%,纳指大涨1.26% [2] - 个股方面特斯拉股价上涨近10%,英伟达股价上涨逾4%,脸书股价上涨超2% [4]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4%,阿特斯太阳能股价上涨超20%,陆控上涨逾5%,晶科能源上涨近5%,小马智行下跌超7%,富途控股下跌逾6%,再鼎医药下跌逾5% [5] 商品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在经历回调后反弹,收盘于3318美元/盎司附近,此前一度跌破3300美元/盎司 [7] 欧美贸易关系 - 欧盟和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距离达成协议还很远,谈判预计将有起伏 [8] - 欧美已启动一些项目以消除贸易障碍,双方正努力摆脱有些受阻的局面 [8] 美联储金融稳定报告 - 美联储报告显示全球贸易风险上升、总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是美国金融体系主要潜在风险 [9] - 73%的受访者将全球贸易风险列为首要担忧,比例是去年11月报告的两倍多 [9] - 半数受访者认为总体政策不确定性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比例较去年同期上升 [9] - 27%的受访者担心美国国债市场运转,高于去年秋季的17%,外国对美国资产的撤资和美元价值也受到更多关注 [10]
日本央行金融系统报告:金融机构需提高警惕,应对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快讯· 2025-04-23 14:05
日本央行金融系统报告:金融机构需提高警惕,应对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