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AXI
icon
搜索文档
曹操出行港股上市:定制车生态持续赋能,Robotaxi抢占风口
36氪· 2025-06-25 17:5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科技出行平台 [1] - 2024年公司GTV达170亿元,市占率位居网约车行业第二 [1] - 业务生态综合性强,兼具自营车队+三方合作运力,并大规模部署定制车模式 [1] - 2025年2月起在苏杭两地试点Robotaxi业务,抢占万亿级市场先机 [1]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复合增速39% [1] - 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16.5亿元缩窄至2024年7.24亿元 [6] - 经调整EBITDA从2022年-7.73亿元扭转为2024年3.83亿元,EBITDA率从-10.1%提升至2.6% [6] - 毛利率从2022年-4.44%提升至2024年8.09% [4] 定制车模式的核心优势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34000辆自有定制车,计划扩充至5万辆 [2] - 定制车GTV占比从2022年5.3%提升至2024年25.1% [2] - 定制车型枫叶80V和曹操60的TCO分别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较典型纯电车低33%-40% [4] - 司机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4年35.7元,高于行业平均27元 [3] - 司机收入及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比例从2022年84.2%降至2024年79.0%,车服成本占比从7.9%降至3.53% [4] 供给侧护城河构建 - 通过定制车生态整合吉利资源,降低司机持有成本并提升乘客体验 [3][4] - 定制车模式需汽车产业背景支撑,形成互联网平台难以复制的壁垒 [8] - 聚合平台订单占比从2019年7%升至2024年31%,曹操出行避免依赖补贴转向差异化服务 [7] Robotaxi战略布局与行业前景 - 2025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9] - 与吉利合作开发L4级Robotaxi定制车,预计2026年底推出 [9] - 东吴证券预测2030年Robotaxi国内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渗透率36% [10] - 天风证券预测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达8349亿元,国内4888亿元 [10] - 公司具备"自动驾驶技术+整车制造+运营平台"三位一体生态优势 [11]
增收不增利 曹操出行赴港上市首日破发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54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破发跌幅达19.41% [1][3] - 公司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估值约228.23亿港元 [3] - 按GTV计算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位列内地网约车平台前三,2024年跃居行业第二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7.4% [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12.46亿元,亏损呈现收窄趋势 [3] - 2024年毛利率从2023年的5.8%提升至8.1% [4] - 2024年第一季度GTV同比增加54.9%,订单量同比增长51.8% [4]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底网约车业务覆盖136个城市,较2023年新增85城 [4] - 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2月28日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5] - 采用"轻资产模式扩张"策略,不持有车辆的模式有助于降低折旧费用及车服成本占比 [4] 行业格局 - 2024年网约车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共占据86.0%市场份额,滴滴以70.4%居首,曹操出行以5.4%位列第二 [7]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滴滴为"一超",曹操出行、T3出行等为"多强",数百家中小平台并存 [7] - 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百度地图、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聚合平台 [7] 战略方向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来自定制车和解决方案的规模效应,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成本结构 [4] - 自动驾驶(Robotaxi)商业化应用被视为长期盈利关键 [3][4] - 上市有助于获取资本支持加速发展,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7]
特斯拉robotaxi表现惊艳,重视产业趋势
招商证券· 2025-06-25 14: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22日特斯拉在得州开启robotaxi试运营表现惊艳,中美robotaxi产业进入拐点,应重视产业趋势 [1][5] - 建议密切关注robotaxi车队规模增长和运营区域拓展,这是robotaxi宏大叙事的验证节点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6月22日特斯拉在得州开启robotaxi试运营,表现惊艳社交媒体,股价大涨8.23%至348.68美元 [2] 试运营情况 - 规模为不到20辆2025款Model Y,区域在得州受限区域内,用户限受邀用户,副驾有安全员并可远程接管,价格为4.2美元每单固定价格,运营时间为早6点到晚12点,极端天气可能暂停接单 [3] 关于特斯拉 - robotaxi表现惊艳形成社媒热度,是超预期关键,运营细节基本符合外界预期 [4] - 市场关注车队规模扩张,期初不到20台后续会持续增加,指引可能几个月内达1000辆,且会拿出漂亮运营数据宣传,短期叙事向好 [4] - 特斯拉股价4 - 5月上涨至350美元平台,6月提前兑现释放抛压,22日超预期后修复到350美元平台相对合理 [4] - 特斯拉今年估值向robotaxi倾斜,市场无视汽车业务利空,从交易边际角度应关注相关验证节点 [4] 关于产业 - 中美robotaxi产业进入拐点,Waymo、特斯拉等玩家均有突破 [5] - 相关标的包括Robotaxi玩家文远知行、小马智行;T链相关的恒帅股份等;智驾产业链的耐世特等 [5]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259只,占比5.1%;总市值4044.2十亿元,占比4.6%;流通市值3493.3十亿元,占比4.4% [7] 行业指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0.0、16.0、33.7;相对表现分别为-0.6、18.0、21.5 [8]
瑞银:特斯拉-Robotaxi 网络的机遇
瑞银· 2025-06-24 2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12个月评级为Sell * [7] - 12个月价格目标从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 [5][7] - 2025年6月20日价格为321.87美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若一切按计划进行,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潜在机会巨大,到2040年可能拥有230万辆车队,产生约2000亿美元收入,但该机会可能已反映在股价中 [2] - 特斯拉在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垂直整合的自动驾驶系统和车辆,以及运营自己的运输网络公司,使其能够控制叙事并吸引投资者兴趣 [3] - 特斯拉网络的业务模式包括特斯拉自有车辆和个人/车队贡献车辆,前者收入高但成本高,后者收入低但利润率高 [38] - 基于对特斯拉网络的估值,给予其3500亿美元或每股99美元的价值,结合其他业务,将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 [5][88] 各部分总结 机器人出租车(自动驾驶拼车)格局 - 提供机器人出租车服务需要自动驾驶系统、车辆和运输网络公司三个主要类别,还包括车队维护、远程操作、充电等领域,车队所有者的不同决定了业务模式 [11][14][15] - 机器人出租车的业务模式尚未完全确定,可能会根据公司的垂直整合程度和车队所有者的不同而发展,目前已有公司在探索不同的业务模式 [15][23] - 可能会出现人类/自动驾驶混合和自有/贡献(全自动驾驶)混合等混合模式,特斯拉在自有/贡献混合模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6][32] 特斯拉网络 - 特斯拉网络可能会采用自有/贡献混合模式,初期所有车辆可能由特斯拉拥有,随着时间推移,个人和车队贡献的车辆比例将增加 [35][39] - 预计到2040年,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服务的车队规模将增长到230万辆,每辆车每天行驶200英里,利用率从50%增长到70%,每英里收入为3美元,总营收将达到2030亿美元 [39][45][56] - 特斯拉网络的成本因素包括折旧、保险、维护、清洁、充电、停车、支付处理、远程操作和注册等,预计到2040年总费用约为1800亿美元 [57][68] 特斯拉网络估值 - 预计到2040年,特斯拉网络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机会约为860亿美元,通过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得出其现值约为3500亿美元或每股99美元 [82][88] - 除了特斯拉网络的直接贡献,特斯拉还将从车辆销售和FSD订阅费中获得收入,预计2030年分别为21亿美元和1.2亿美元,2040年分别为76亿美元和16亿美元 [89] 估值 - 采用分部加总法(SOTP)分析特斯拉的估值,包括汽车、能源、特斯拉网络和特斯拉溢价四个部分,得出目标价为215美元 [92][93][95] - 汽车业务预计2030年销量为340万辆,收入为1200亿美元,给予每股25美元的价值;能源业务预计2030年储能部署为152GWh,收入为350亿美元,给予每股19美元的价值;特斯拉网络给予3500亿美元或每股99美元的价值;特斯拉溢价给予2500亿美元或每股71美元的价值 [95] 附录:额外分析 - 对贡献车队的现金回收期进行了分析,预计到2040年,贡献车队的现金回收期将缩短至0.15年 [97] - 对特斯拉网络的单位经济进行了分析,包括收入、毛利、毛利率、运营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和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等指标,预计到2040年,单位经济将得到显著改善 [79] UBS Evidence Lab机器人出租车模拟概述 - 利用实时模拟量化了纽约市潜在机器人出租车车队的关键指标,包括平均等待时间、行程时间、每辆车行驶的公里数、平均票价、车队利润率和过剩容量等 [99] - 模拟构建了非通勤和通勤两个场景,发现工作日4500辆车队的平均24小时利用率约为34%,周末约为37%,高峰时段约为60%,低谷时段约为15% [105][106] UBS Evidence Lab机器人出租车模拟工作原理 - 模拟使用复杂算法进行动态最优路线生成和乘客-车辆分配,考虑车辆容量和乘客需求,通过多阶段调度和重新平衡算法实现 [120][127] - 模拟假设每辆车搭载一名乘客,最大等待时间为3 - 10分钟,最大延迟时间为10分钟,运行时间为24小时,使用TLC出租车数据和通勤者数据 [143][149][164] - 模拟考虑了车辆的折旧、充电、清洁、注册和保险等成本,以及基于UberX价格策略的收入 [116][167]
Uber and Waymo's commercial robotaxi service is open for business in Atlanta
TechCrunch· 2025-06-24 19:00
Waymo robotaxis can now be hailed in Atlanta via Uber. The two companies, which already offer the “Waymo on Uber” service in Austin, said on Tuesday the commercial service will initially cover about 65 square miles in Atlanta.The launch, if successful, is poised to propel the businesses of both companies. Uber, which has locked in partnerships with 18 autonomous vehicles companies, said it has an annual run-rate of 1.5 million mobility and delivery AV trips on its network. Meanwhile, Waymo said it provides ...
历经9年特斯拉Robotaxi终落地,或成马斯克最大“印钞机”,中国Robotaxi商业化进程提速
华夏时报· 2025-06-24 18:13
特斯拉Robotaxi试点运营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于6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试点运营,标志着全球首个纯视觉Robotaxi服务的诞生 [2] - 运营范围限定在约77.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避开复杂十字路口,服务时间为早6点至午夜12点,排除恶劣天气条件 [3] - 首批采用邀请制,约20名受邀者主要为特斯拉员工、车主及Powerwall用户,每次行程限载两人,收费4.2美元/次 [3] - 每辆车配备安全监控员和远程监控中心,车内安装生物传感器监测乘客健康,摄像头和麦克风默认关闭以保护隐私 [3] 技术路线与数据优势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路线,仅凭8个摄像头和AI算法实现自动驾驶,单车改装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5 [4] - 全球超600万辆特斯拉车辆每天产生16亿帧图像数据,持续训练自动驾驶神经网络 [5] - 相较于普通车主日均1小时的使用时长,Robotaxi车辆每天可积累12小时以上的真实道路数据 [4] - 选择奥斯汀作为首发阵地,因其典型的美式郊区路网有利于验证FSD V13系统在结构化道路中的决策能力 [4] 商业模式与战略价值 - Robotaxi承载着特斯拉从硬件销售向服务订阅转型的雄心,未来可将现有车主纳入共享出行生态 [5] - 高盛测算,运营10万辆Robotaxi时年收入可达80亿美元,毛利率超30%;规模扩展至百万辆可再造一个特斯拉 [6] - 马斯克勾勒的百万辆Robotaxi蓝图实质是构建移动出行领域的"安卓系统",未来可升级为移动商业综合体 [5] - 4.2美元/次的定价战略价值在于用户习惯培养,而非即时收益 [5] 中国市场发展 - 中国50多个城市已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或相关地方立法,预计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达2.93万亿元 [7] - T3出行在苏州开展Robotaxi公开运营,其"领行阡陌大模型"使客服效率提升超10%,日均节约500多小时人工 [7] - 小马智行2025年第一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0%,注册用户数量环比增长超20% [7] - 中国企业采用"车路协同+渐进式落地"路径,小马智行将硬件成本降低70%,实现车规级零部件100%覆盖 [7][8] 行业对比与竞争格局 - Waymo等依赖激光雷达构建三维点云,特斯拉用纯视觉路线实现硬件成本优势 [4] - 中国企业积极构建开放合作网络,小马智行与丰田、北汽、广汽等建立战略合作,接入支付宝、高德等平台 [8] - 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在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仍待验证,官方承认在暴雨浓雾等条件下将暂停服务 [8] - 中国企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实现"全场景全天候L4级自动驾驶" [9]
特斯拉Robotaxi首秀!无人驾驶万亿赛道谁主沉浮
证券之星· 2025-06-24 15:45
特斯拉Robotaxi测试进展 - 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开启L4级Robotaxi小范围路测,首次将L4自动驾驶从概念推向现实街头[1] - 测试采用Model Y车型,搭载FSD V12版本及HW4.0硬件,但存在显著局限:限定50平方公里区域、运营时段受限、需特邀参与、配备安全员[2] - FSD V12版本在常规路况处理率达98%,但在暴雨夜视等极端场景存在12%识别误差率[2] - 特斯拉Robotaxi每单定价4.2美元,在现有安全员配置下面临成本倒挂风险[3] 全球Robotaxi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下半年全球Robotaxi头部企业运营数据呈现指数级增长:Waymo洛杉矶周订单突破5万单(较年初增长320%),Cruise计划2025年前在15个城市部署2.5万辆无人车队[1] - 百度Apollo第六代系统硬件成本较2020年下降82%,达48万元/套的商业化临界点[3] - 文远知行测试数据显示,当单车日运营里程超350公里时,综合成本已与传统网约车持平[3] - 行业呈现技术路线分化: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华为采用96线混合固态雷达(200米距离3cm精度),大疆推出双目视觉+4D毫米波雷达方案(成本降60%,覆盖95%L4场景)[2][3]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链发展 - 中国供应链企业展现出独特竞争力:地平线机器人自主研发BEV感知算法,合作车企超30家[6] - 四维图新高精度地图覆盖全国32万公里高速路,更新频率达小时级[6] - 速腾聚创实现车规级激光雷达量产,M1平台点云密度达30万点/秒(提升3倍),成本控制在500美元以内[6] - 小鹏汽车XNGP系统用户渗透率达93.3%,AI代客泊车功能在广州天河商圈完成超10万次无干预停靠[7] - 上汽集团与Momenta合资打造的智己汽车在上海特定区域实现L3级点到点自动接驾[7] 技术路线与产业格局 - 特斯拉"谨慎试水"与Waymo"重装推进"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追求泛化能力与边际成本优势,后者通过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构筑安全冗余[4] - 纯视觉方案在结构化道路表现优异,但复杂场景可靠性仍需实践检验[3] - 多传感器融合带来35毫秒系统响应时延,成为技术路线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3] - 整车厂与供应链协同创新模式("整车厂定义需求+供应链快速迭代")使中国企业在Robotaxi商业化中占据先机[7]
今日投资参考:Meta发布新一代AI眼镜 SAF价格持续上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0:14
市场行情 - 沪指涨0.65%报3381.58点 深证成指涨0.43%报10048.39点 创业板指涨0.39%报2017.63点 北证50指数涨1.54%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471亿元 较此前一日增加约550亿元 [1] - 石油板块强势 物流 化工 半导体 有色 煤炭 医药 券商等板块均上扬 数字货币 跨境支付 航运概念 固态电池概念等活跃 [1] - 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对比海外成熟市场仍处于偏低位置 从风险溢价和股息率角度看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 [1] AI眼镜行业 - Meta与Oakley联合推出AR眼镜Oakley Meta HSTN 标准版起售价399美元 限量纪念版499美元 7月11日开放限量预购 [2] - 该产品具备IPX4级防水能力 续航明显优化 场景化定位与品牌合作有望提升大众市场接受度 [2] - 智能眼镜厂商与光学镜片供应商直接合作解决光学度数问题 具备渠道和品牌优势的镜片供应商更受益 [3] - 部分北美厂商研发AR显示与光学镜片结合的一体化镜片 光学镜片与光波导贴合是主流研究方向 [3] 生物航煤(SAF) - SAF欧洲FOB高端价涨至2230美元 较上周增长10% 较上月增长27% 中国FOB高端价涨至1800美元 较上周增长3% 较上月增长6% [4] - 欧洲提出高额补贴计划 强制添加政策执行力度或加强 需求将爆发 2025年上半年新增供给不及预期 供需缺口明显 [4] 军工行业 - 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总额约2.7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9.4% 欧洲和中东地区增长尤其快速 [5] - 欧盟拟于2025—2030年间调动约8000亿欧元支持导弹防御 无人机 网络安全等领域 [5] - 军工金属材料需求高速增长 上游钛合金 高温合金 钨 钼 锗等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 [5] 黄金产业 - 九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到2027年黄金资源量增长5%~10% 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 [8] - 黄金矿石处理量500吨/日以上的矿山产量占全国70%以上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到35%以上 [8] - 突破2000米以下深度矿山开采 无氰提金等技术装备 增强高端新材料供给能力 [8] 电力市场 - 国家能源局推进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 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9] - 1—5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 同比增长18.8%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 同比增长56.9% 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 同比增长23.1% [10] 汽车行业 - 汽车经销商呼吁车企优化返利政策 缩短返利兑现账期 不再设置过多限制条件 [7] - 2024年汽车经销商普遍完成或接近全年销量目标 但受新车业务亏损拖累 生存压力尚未显著改善 [7] Robotaxi - 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服务 首批投入10辆ModelY 乘客支付4.2美元固定费用 [11] - 视觉+端到端模型技术路线逐步得到验证 Robotaxi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11]
Tesla Just Achieved a Big Milestone With Its Robotaxi Launch. But There's Another Potential Speed Bump Fast Approaching.
The Motley Fool· 2025-06-24 08:30
Still, Tesla has a lot going on right now. Remember, the company's core business is still electric vehicles (EVs), and that business is facing a critical event in just a few weeks' time. Tesla (TSLA 8.19%) and its CEO Elon Musk recently achieved a big milestone -- they launched the company's first self-driving robotaxis for paying customers in Austin, Texas. It's an initiative that Musk first discussed in 2016. While it looks more like a soft launch, it's still a big step for Tesla, which plans to launch a ...
特斯拉Robotaxi首秀看点不少,但也有人看不上
36氪· 2025-06-24 08:16
特斯拉Robotaxi首秀 - 特斯拉Robotaxi于6月22日在美国奥斯汀南部小规模试运营,首批投放10-20辆Model Y,配备安全员,运营时间限制在早6点至午夜,服务区域有限[1][2] - 实际运营与马斯克此前宣称的"车内不配备任何人员"有差异,引发行业争议,部分观点认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已落后于Waymo等对手[6] - 试运营期间实现13分钟112单,累计行驶近500英里,但因系统承载能力有限,2小时后出现服务压力[8] 技术方案与成本优势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HW5.0+FSD V12),硬件成本20-30万元人民币,较Waymo降低70%,目标运营成本0.2美元/英里[9] - 当前内测定价4.2美元/次(约1美元/英里),显著低于Waymo的1.6美元/英里,具备价格竞争力[8] - 公司计划通过车主共享模式实现轻资产扩张,允许车主在车辆闲置时接入平台接单[9] 发展规划与市场预期 - 马斯克计划未来几个月将车队扩展至1000辆,2026年底达到100万辆,并推出无方向盘的CyberCab车型,目标成本低于3万美元[2] - 高盛预测美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70亿美元,占共享出行市场8%份额[10] - 中国市场增速更快,预计从2025年5400万美元爆发式增长至2030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96%[10][11] 行业竞争格局 - Waymo已实现完全无人服务,百度Apollo Go和小马智行在中国快速扩张,百度一季度订单量达140万单(同比+75%),小马智行收入同比+200%[13][14] - 中国厂商硬件成本优势显著:百度第六代AV成本2.9万美元,小马智行第七代车型价格1.7-3.3万美元,而美国厂商成本预计2025年8.5万美元[11][13] - 行业专家认为目前仅Waymo、百度和小马智行达到L4门槛,特斯拉尚未进入核心竞争圈[13] 特斯拉业务转型 - 公司一季度汽车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9%),交付量336681辆(同比-13%),面临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市场挤压[16] - Robotaxi被视为改变商业模式的战略业务,可能将公司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出行服务提供商[4][18] - 市场对特斯拉的估值部分基于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业务的想象空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