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塑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5-21 06:12
国家级新区定位与战略优势 - 大连金普新区是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定位为"一地一极三区":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战略高地、东北全面振兴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区 [1] - 2017年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全部位于金普新区境内,面积占全省自贸区50% [1] - 拥有106条集装箱航线和50个开放泊位,承担东北地区70%外贸货物运输量及98%外贸集装箱运输量 [3] 对外开放与物流网络建设 - 2024年大连港外向型铁水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18%,2025年一季度兴隆山线路业务量增长52% [2] - 构建"航线+港口+班列+内陆场站"一体化服务体系,形成沈阳东站、白城北站等内陆铁路枢纽互联的物流网络 [2] - 2024年新区进出口总额2274.18亿元(占大连市51%),拥有2423户外资企业(日资896户、韩资382户) [4] 制度创新成果 - 金普海关创新"单量单裁+智能化监管CRM"模式,使定制服装交货时间从10天缩短至3天,2024年监管出口230万件(金额9.8亿元,+4.9%) [6] - 大连自贸区累计推出700余项制度创新,包括锂电池循环包装监管、汽车数字化监管等新模式 [7] - 建立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专项团队服务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8] 产业升级与制造业发展 - 2024年新区规上工业企业1042家,总产值3855.1亿元(占大连市45.3%),工业增加值增速7.3% [10] - 形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拥有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和3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 企业转型案例:斯大精密从纯出口转向内销+出口并重,聚焦数控机床整机生产 [3] 金融支持与区域协同 - 多家银行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如农行数字化服务、工行"一窗受理"、交行"航运管家"产品 [11] - 建议构建"金普新区—老工业城市"联动机制,设立产业合作飞地园区,复制开放功能至老工业腹地 [12] - 需加强中日韩在汽车装备、海工装备等领域的智能工厂合作,拓展欧洲及俄罗斯市场 [11]
一体化示范区发布第五批制度创新经验
苏州日报· 2025-05-17 08:39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 - 发布第五批制度创新经验 包括跨省域综合性协同立法 行政执法跨省域"类案参照" 跨省域警务协作 跨省域功能区开发建设管理 清单式项目化压茬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5项内容 [1] - 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大共同制定《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 重点聚焦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制定授权性规范和支持性 鼓励性条款 为示范区深化改革预留空间 [1] - 通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办法》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域趋同 在不违反上位法的前提下压缩行政裁量权弹性空间 促进青浦 吴江 嘉善三地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标准趋同 [1] 跨省域协作机制建设 - 成立一体化示范区警务合作中心 推动警务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治理协同联动 为跨省域毗邻地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2] - 在两省一市交界处约35 8平方公里范围打造水乡客厅 形成一张蓝图管全域 一个平台管实施 一个主体管开发 一套标准管品质 一体化治理促发展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2]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实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项目"储备—实施—评估—更新"全周期管理 发布五批次"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共63个项目 涉及卫生健康 医疗保障 教育 文化旅游等9个领域 [2] 制度创新成果汇总 - 5年来累计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聚焦规划管理 生态保护 土地管理 项目管理 要素流动 财税分享 信用管理 公共服务和体制机制 共同富裕 碳达峰碳中和等"8+N"重点领域 [3] - 截至目前共有57项制度创新经验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3]
从要素驱动转向规则驱动
经济日报· 2025-05-14 05:51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海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正从"要素驱动"转向"规则驱动",更要在制度创新、执 法效能、国际接轨、企业服务、社会协同等方面持续突破,通过动态立法机制化解新兴业态的制度真 空,借助数字技术重构司法服务流程,依托国际规则对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有效发挥法治固根 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加快推进法律体系动态适应新经济形态,建立法律快速响应机制,将 试点经验及时转化为制度成果;持续提升执法规范性与透明度,避免"运动式执法",强化执法部门协 同,完善执法监督平台,确保"检查码"全流程透明化;积极适应世界银行新评估标准对法治化提出的更 高要求,对标国际商事规则,推动国际商事审判"上海规则"输出,增强跨境司法协作;加大企业普法力 度,推广"法治体检"等公益性服务,并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与激励挂钩机制,持续突破制度瓶颈、提升治 理效能,构筑起更具韧性、更具全球竞争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产业链重构加速的当下,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正以法治化为锚 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坚定信心、在沪投资兴业。 法治是营商环境最根本的保障。上海正以系统性制 ...
广元市发布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20个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中国发展网· 2025-05-13 10:32
中国发展网讯 2024年以来,广元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省委、省政府《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经营主体 关切,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努力推动降本增效。在政务服务、法治环境、科技创新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开 拓创新、攻坚克难,形成了一批好案例、好做法。 十佳创新案例 以新突破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以新机制做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生态,以新手段打造灵活就业新 模式,以新路径破解跨区域人力资源流动壁垒,以新平台升级土地矿权交易数字化能力,以新场景打通 购房登记"一件事"改革闭环...... 一系列首创性、集成式改革突破,为广元市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能。 《市法院"无鉴"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选送单位:市法院 《聚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选送单位: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剑阁县帮帮摊项目"一摊养一家,摊出新未来"》 选送单位:剑阁县 《苍溪县跨县共建"用工基地""共享用工"全力盘活人力资源》 选送单位:苍溪县 《打造供水服务新体系推动供水营商环境大提升》 选送单位:市供排水集团公司 《利州税务筑起"云上枫桥"助推营 ...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腾飞计划”
苏州日报· 2025-05-13 08:43
产业支持政策 -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腾飞行动计划(2025-2027)》,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重点领域 [1] - 行动计划围绕企业规模化发展、优质增量项目落地、创新产品上市等八个方面,构建"5511"企业培育体系 [1] - 到2027年目标培育5家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50家细分领域领军企业、100个亿元销售额重磅产品、100个获批上市重点产品管线 [4] 企业支持措施 - 支持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扩大规模、增加研发投入和上下游收并购 [1] - 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支持国外已上市产品管线地产化和CDMO机构 [1] - 推动国资基金通过基石投资、长期持股等方式支持企业融资,未来三年争取投资超50亿元 [3] 产品研发与推广 - 动态遴选重点产品管线,支持临床试验、上市注册、产线建设和医疗机构试验能力提升 [2] - 将创新药械产品纳入《苏州市生物医药创新名优目录》和苏惠保,支持医疗机构使用 [2] - 鼓励企业参与集中带量采购,帮助开拓海外市场 [2] 金融支持 - 推动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信贷产品,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 [3] - 对接苏州市生物医药管线贷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 [3] - 强化省市区联动,对接江苏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苏创基金等上级资金 [3] 技术创新与制度突破 - 支持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大模型研发平台,引导采购智能适老化产品 [3] - 发挥中新合作和自贸区优势,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 [4] - 纳入国家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缩短审评时限 [4] - 允许全球领先食品保健品在综保区分包装后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内市场 [4]
制度创新推动民企与国家重大项目“双向奔赴”
证券日报· 2025-05-10 00:23
■谢岚 在5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加快完善 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今年我们还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郑备说。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积极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从核电到 高铁,从新型基础设施到前沿技术攻关,民营企业以其创新活力和市场化思维,成为促进国家重大战略 落地的"生力军"。 制度创新也在持续赋能民营企业发展,随着法律保障、政策优化、长效机制等方面系统性改革不断落 地,民营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与国家重大项目"双向奔赴"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发展信 心。 一方面,法律与政策共同为民营经济发展护航。从法律保障上来看,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 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从今年5月20日起施行。该法实现多个"首 次"突破,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首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首次在法律中规定促 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无疑为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 ...
【西咸新区】扎实推进“科创自贸”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0
国际合作与科创平台建设 - 西咸新区建立国际合作基地52个,海外布局离岸创业平台6个,落地国际合作项目26个 [1] - 获批建设无人机、氢能、智能网联、机器人4个聚集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1] - 启动西北首个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建设完成氢能、太阳能光伏、智能网联汽车3个重点产业链数据库 [1] 科创企业支持与要素改革 - 发布涵盖296个条款的科技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包,布局29个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 [2] - 推动38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五上企业序列,培育新增市级以上瞪羚企业32家 [2] -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350.3亿元,同比增长56.4%,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同比增长38.4% [2] - 引进高层次人才544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 [2] - 线上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为科技企业实现融资65亿元 [2] 跨区域协同与技术出海 - 组建未来农业方向科技企业"技术出海"创新联合体,成立西北首个"技术出海"专业服务团 [3] - 推动5项国际合作项目在中俄丝路创新园落地 [3] - 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济南片区签署"跨省通办""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 [3] - 与杨凌自贸试验区片区共建涉农法律服务中心 [3] - 落地霍尔果斯秦创原中亚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中心 [3]
如何让14亿人“愿消费”?这场对话揭示三大破局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06 17:43
信任突围 - 国产奶粉市占率从不足30%提升至68% [2] - 君乐宝实施"百亿自建牧场"战略,国产奶粉菌落总数仅为欧盟标准1/10,蛋白质含量高出20% [2] - 消费券政策通过政府信用背书重建市场信任 [2] 供给突围 - 中国仅20%消费者喝奶达标,超10亿人未养成奶制品消费习惯 [3] - 君乐宝开发A2蛋白奶粉和零蔗糖酸奶等创新产品,打开潜在市场 [3] - 湖南推动"夜经济"和"演唱会经济",江苏布局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 [3] 制度突围 - 62%消费者认为辨别质量成本过高 [9] - 湖南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动态调整最低工资 [9] - 央行加大消费贷款投放,育儿补贴试点减轻家庭负担 [11] 破局措施 - 浙江推出文旅消费券,北京打造"首发经济"培育爆款 [4] - 京东物流解决西藏墨脱"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5] - 3000亿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汽车报废范围扩至国四标准 [6] 行业影响 - 个税改革使居民消费提升12% [11] - 拖欠企业账款清理释放万亿流动性 [11] - 市场监管总局打击价格欺诈,升级12315平台功能 [10]
十年 从712亿到5379亿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10周年
广州日报· 2025-04-29 03:21
文章核心观点 2015年4月27日挂牌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构建“五自由一便利”开放体系,以制度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放重要区域,未来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8] 贸易自由 - 货物贸易方面实施海关总署18条措施,深港“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常态化,通关便利化措施深化,2024年前海综合保税区海关总署绩效评估升为A类全省第一,2015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从712亿元升至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2024年跨境电商集聚区引进平台企业进出口1210.30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04% [2] - 服务贸易自由化成果丰硕,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与港澳衔接,推广“国际版”医院评审标准,“深圳·前海e站通”汇聚出海服务商,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和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交易额创新高,2024年分别达1047.1亿元和905.01亿元,后者同比增长64.6% [3] 投资自由 - 简化企业登记流程,2019年企业登记“秒批”试点,内资自然人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审批从一天缩至几十秒,“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让港澳投资者异地办理深圳商事登记 [4] - 投资保障服务升级,2020年发布自贸片区立法,2023年完善并出台投资者保护立法,目前前海总体营商环境接近新加坡、中国香港,开办企业等达全球一流水平 [4] 资金自由 - 强化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九成,形成14项全国“首创”“首批”成果 [5] - 跨境金融创新显著,“六个跨境”金融创新品牌影响力扩大,前海FT账户跨境收支累计超8500亿元,与香港跨境收支占近八成,深港国际金融城吸引436家金融机构入驻,多家金融机构落地 [5] 运输自由 - 2017年获批“中国前海”和“中国深圳”船籍港,2023年船舶转籍登记“不停航办证”实施,两项成果全国复制推广 [6] - 深圳国际船舶登记中心(筹)挂牌推进海员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湾区组合港”开通36条线路,首家外商独资海员外派机构落户,首艘五星旗豪华邮轮开通跨境航线,国际航运枢纽功能增强 [6] 人员从业自由 - 推动深港人员从业便利化,26类港澳专业人士可直接或备案后在前海执业,截至2025年4月1066名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 [7] - 实施开放人才政策,建设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率先实施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税优惠政策,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可申办永久居留资格,多例永久居留资格案例落地前海 [7] 信息快捷联通 - 创新数据管理机制,开展数据经纪人试点,落地创新中心,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入选优秀案例和推广经验 [8] - 通信服务方面发布“前海卡2024”推进一体化,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和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算力超10000P,电信领域开放扩大,获批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实时接入257家用户,峰值流量2.51Tbps,业务量跻身全球五十强 [8] 十项数据见证发展 - 2024年进出口占广东自贸试验区72%、全省近6%,实际利用外资占广东自贸试验区61%、全省12% [9] - 前海自由贸易账户累计交易额破万亿,与香港跨境收支占比近八成,发放贷款862.7亿元 [9] - 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从2015年994万标准箱增至2024年1598.9万标准箱,累计达1.17亿标准箱 [9] - 上线全国首个内地香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助力在港小微企业批核贷款超1亿港币 [9] - 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82项,全国复制推广104项,2022 - 2024年三年蝉联制度创新指数第一 [9] - 前海法院适用香港法裁判案件全国最多,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案件总争议金额连续3年超千亿元,居全球前列 [9] - 港资企业数8048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香港团队943家 [9] - “深圳·前海e站通”线上平台注册用户1.4万家,与32个海外合作园区运营商合作 [10] - 率先落地港澳居民内地工作免办就业证和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政策,实现26类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 [10] - 落地全省首位积分评定外籍技术人才和首位外籍华人博士永久居留,“五星卡”办理数量居广东省自贸区第一 [10]
潍坊非遗食品首航新西兰:农业开放新高地新跨步
搜狐财经· 2025-04-28 13:04
潍坊农业对外开放成果 - 黄元御(潍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芝麻丸等食药同源食品首次出口新西兰,标志着潍坊农业对外开放领域新增成果 [1] - 潍坊国家农综区促成多项农产品首次出口,包括密州酒业清香型白酒出口韩国、阳春啤酒出口古巴、惠发鸡肉出口尼日利亚等,并在全国首次实施葡萄糖出口"批次检验"业务 [3] - 潍坊涉农产品出口额从2019年的170.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4.6亿元,年均增速达12.1% [5] 非遗文化与现代农业融合 - 潍坊通过"非遗+产业"模式,将传统养生文化与国际贸易对接,如安丘绢花年出口创汇超8000万元,远销欧美20余国 [3] - 圣川食品的牛蒡茶、华涛食品的粉皮粉条等"手造"产品凭借非遗技艺成功打入日韩、欧美市场 [3] - 非遗食品出口案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出海"的典范 [3] 制度创新与通关便利化 - 潍坊国家农综区优化实施45条支持政策,设立种质资源进口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推行"即报即放"等创新举措 [4] - 进出口业务办理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2小时,企业成本降低30% [4] - 实现中日农食产品检验检测第三方结果互认,推出促进农食产品扩大出口新十条措施 [4] 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 - 潍坊举办中国—拉美农业部长论坛、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等高规格活动扩大国际"朋友圈" [5] - 引进荷兰温室技术、以色列滴灌系统等国际先进农业科技,推动本土创新成果如西瓜基因组研究、鸡屠宰ISO国际标准"走出去" [5] - 已与14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往来,40多家农业企业在境外建设产业园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