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乡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绘好用好“一张蓝图”(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5-20 05:47
核心阅读 作为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2022年 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对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全局安排,为支撑国家战略落实提供 空间保障,具有重要历史性、标志性意义,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 张兵介绍,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成果,我国划定18.65亿亩耕地和 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陆域和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加强城镇开发边界内部 城镇空间功能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一张蓝图"正通过"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层层传导,包括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总体规 划,区域(流域)和相关领域的专项规划,以及覆盖城乡、陆海等各类区域的详细规划。同时,在国土 空间总体规划这个"1"的基础上,各层级统筹和综合平衡交通、能源、水利、住建、文化、教育、卫 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各行业专项规划空间需求,形成"1+N"的工作格局,保障国家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落 地。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副主任陈少琼介绍,在规划编制层面,北京市通过"1总规+2控规+14个分区规 划+120个乡镇单元规划+ ...
数字平台如何助力城乡融合?广东“百千万工程”实践引专家热议
南方农村报· 2025-05-19 21:32
数字平台如何助 力城乡融合?广 东"百千万工 程"实践引专家 热议_南方+_南 方plus 数字时代的广 东,如何推动城 乡融合发展?日 前,一场以"数 字平台重塑城乡 关系"为主题的 跨学科学术沙龙 在广州举行。 以"数字平台重塑城乡关系"为主题的跨学科学术沙龙在广州举行。 会议致辞环节, 广东省委改革 办、省"百县千 镇万村高质量发 展工程"指挥办 挂职副主任毛永 天指出,今年是 广东深入实施 "百千万工程" 、 实现"三年初见 成效"的关键之 年,过往成果离 不开华南理工大 学等高校与抖音 集团等社会力量 的参与。 据了解,华南理 工大学充分发挥 高校智力支撑作 用,深度参 与"双百行动" , 助力环南昆山— 罗浮山引领区建 设,设立乡村学 交叉学科,并与 抖音集团等社会 力量合作,以抖 音助力广东"百 千万工程"为实 践样本开展专题 研究,形成《数 字平台助力城乡 融合发展案例 集》核心成果, 为全省"百千万 工程"的推进提 供了有价值的决 策参考。本次活 动在华南理工大 学举行,旨在搭 建政校企对话平 台,深入探讨数 字技术赋能城乡 要素流动的创新 模式。 毛永天致辞。 一是三维赋能, 通过人才流动 ...
《清华金融评论》|封面专题:“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前瞻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9 18:30
"十四五"回顾 - 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 [3]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增长 [3] - 投资、贸易、金融领域发展动力和活力增强 [3] -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 - 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有效化解 经济社会高质量新发展格局迈出重要步伐 [3] "十五五"前瞻 - 应对百年变局、塑造战略优势的关键时期 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4] - 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 尽快形成强劲内生动力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4] - 筑牢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屏障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4]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 [4] 政策与战略方向 - 财政、货币、产业、价格等政策协调发力 推动"十五五"战略目标与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 [4] - 编制"十五五"规划需深入研究"增长、需求、供给"三个基本问题 [4]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包括城乡融合、人口发展、宏观政策转型等 [4] - 扩大内需需在结合点上求突破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4] - 财政政策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路径 借鉴历史经验展望财政发展 [4] 行业与金融发展 - 信托业发展着力点的思考 [4] - 制定金融法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 [9]
“十五五”前瞻——习近平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9 18:3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 " 十五五 " 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 优势。编制和实施 " 十五五 " 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 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注 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我国将于 2026 年开始实施 " 十五五 " 规划,目前党中央正在组织起草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根据习近 平重要指示精神和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安排,有关方面近期将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等对 编制 " 十五五 " 规划的意见建议。 文/ 《清华金融评论》 周茗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十五五"规划编 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 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编制和实 施 ...
甘肃金昌 城乡融合探新路
经济日报· 2025-05-18 05:47
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 甘肃省金昌市推动城乡空间、产业、生态、公共服务、文明创建、社会治理"六融一体"发展,探索具有金昌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1] - 2024年一季度金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85元同比增长6.7%,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1] 村居融合改革 - 金昌市在甘肃省率先开展"村居融合"改革,探索建立进城农民户口"双登记"制度,保留农村权益同时共享城市服务 [2] - 天源里社区通过"五融合"改革,居民活动空间由658平方米增加到2045平方米,功能室由8个增加到18个 [3] - 高崖子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4.99万元增长到2024年32.45万元 [3] - 金川区已完成西坡村、马家崖村与城市社区融合,永昌县黄家学村、鸳鸯池村改革有序开展,已使2.54万人受益 [4] 教育公共服务 - 金昌市将城乡学校重组为"一校两区",通过走教形式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5] - 金川区实现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全面接管27个行政村的环卫工作 [5] - 城乡公共服务改革使43万人受益 [6] 产业发展模式 - 永昌县打造5个"共富车间",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5万元以上 [7] - 永昌县六坝镇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23.9万元,村均35.32万元 [7] - 永昌县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家,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0家,加工转化率79% [8] - 金川区城乡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推进,已入驻两家企业,规划建设牛肉加工、脱水蔬菜加工等项目 [8] 产业带动效应 - 金昌市212家"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实现带镇带村全覆盖 [9] - 村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23年33.16万元增长至2024年45.4万元 [9]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对标对表中不断提高站位改进工作狠抓落实
西安日报· 2025-05-16 10:33
5月15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5月17日在听取陕西省委和 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成 效,开展交流研讨。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主持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松,市政协主席王吉德,市委常委贠 笑冬、杨建强、仵江作交流发言。市委副书记李婧出席。 大家一致认为,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落实"五个扎 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等重要要求,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全力推动"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取 得明显成效,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好"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要求,以西安区域科技 创新中心建设为统领,做好统筹工作、融合文章、环境营造;进一步落实好"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重要要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好"着 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
杨智赴东西湖区调研产业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5-14 08:34
5月13日,市政协主席杨智率部分政协委员赴东西湖区调研产业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工 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关于"三农"工作的 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乡 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智一行先后来到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湖北周黑鸭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武 汉创维Mini LED显示科技产业园、武汉楚兴技术有限公司、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航天 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研发、产业转型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 情况,并同企业负责人深入交谈,听取意见建议。 杨智强调,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切实依靠科 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要聚焦科技驱动,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 产业齐头并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要发挥超大城市综合优 势,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持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积极 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市区政协要立足政协职能,积极发挥 ...
武汉6区明确最新定位 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空间基础
长江商报· 2025-05-14 07:20
武汉市6区国土空间规划批复 - 湖北省政府正式批复武汉市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新洲区、黄陂区、江夏区等6个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 - 规划明确各区到2035年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等关键指标[1] 各区发展定位 - 东西湖区定位为产业创新基地和商贸物流枢纽[1] - 汉南区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1] - 蔡甸区定位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示范区[1] - 江夏区定位为科技创新策源转化高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1] - 黄陂区定位为商贸物流与现代制造业基地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 - 新洲区定位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区和新兴产业基地[1] 区域协同发展 - 规划要求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格局,全面支撑武汉都市圈建设[2] - 加强毗邻县市区协作互补,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区域协同[2] - 发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对武鄂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2] 生态保护与空间格局 - 锚固生态空间格局,筑牢大别山等生态屏障[2] - 严格管控长江、汉江、府澴河等河湖水域空间[2] - 加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江汉湖群生物多样性保护[2] - 统筹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流域综合治理[2] 城乡空间优化 - 优化各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交通、设施和土地使用[3] - 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圈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3] - 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提升人居环境品质[3] - 加大城乡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 - 加强盘龙城遗址、明楚王墓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3] - 严格城市建设高度和强度管控,塑造特色城乡风貌[3]
河南18地一季度GDP出炉!15城增速跑赢全国
5月7日,随着2025年一季度郑州经济运行情况发布,河南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今年一季度主要经 济指标运行情况均已公布。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河南有14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一季度GDP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在拉 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消费的作用日益凸显。河南各地一季度经济数据都释放了哪 些亮点? 2024年,无论是全年还是分季度数据,漯河市GDP增速都持续领跑。今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全省第 一易主了。 今年一季度,许昌市GDP807.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这一增速在各省辖市和济源示 范区中居第1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个、0.9个百分点。 许昌何以领跑? 今年以来,许昌市明确提出在落实"四高四争先"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目标,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 展试验区建设、融入郑州都市圈等战略机遇,聚焦建设"智能电力的龙头之城、品质消费的标杆之城、 新型材料的规模之城、绿色发展的示范之城、数字经济的枢纽之城"。 从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服务业成为许昌市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一季度,许昌市服务业增 速达到7.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个、1.4个百分点。 ...
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6
县域是我国行政区域中面积最大、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健全县域商业体系是畅通城乡 经济循环、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关键举措,对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 国县域市场逐步扩容升级,消费场景不断优化,助农增收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也存在商业基础设施水平 不高、商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本期特邀专家围 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各类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引导大学生、农民 工等返乡参与连锁品牌拓展建设。联合高校、企业开展县域商业人才培训,培养连锁经营、供应链管 理、电商运营等方面技能。 县域消费市场需求大潜力足 近年来,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取得哪些积极成效?尚面临怎样的困难? 依绍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县域是重要的消费市 场,也是关键的生产要素供给地。增强县域居民的消费能力可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居民生活 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 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繁荣农村消费市场的必然选择。 伴随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