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回应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等事项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9:59
冯兴亚表示,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广汽集团还是广汽埃安,都跟"车圈恒大""爆雷"毫无关系。 冯兴亚辟谣部分高管提前退出 近日,网传由于广汽埃安未能按计划上市,部分广汽埃安高管已经提前退出员工持股计划,但参与该计 划的普通员工无法退股退款。 【导读】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回应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等事项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6月20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对网传信息逐一回应,包括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暴雷"、 部分高管提前退出,以及广汽埃安IPO计划等。 专心提升广汽埃安估值 争取在合适时机上市 冯兴亚表示:"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将广汽埃安的估值做大,寻找合适时机再进行资本运作,形 式包括继续推动上市、被广汽集团收购等。" 广汽埃安作为广汽集团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核心载体,此前多次传出上市计划和上市时间 表,但至今未有明确进展。 "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强行推动上市不合适。"冯兴亚表示,按照此前规划,广汽埃安将在2023年上市, 但彼时纯电市场的增速大幅放缓,增量市场集中在插混和增程领域。 2024年,市场传言广汽埃安正在准备港股IPO。冯兴亚表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资本市场均有 较大变 ...
刚刚,广汽冯兴亚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9:45
公司澄清与辟谣 - 公司明确表示与"车圈恒大"和"爆雷"事件无关[1] - 公司否认高管提前退出员工持股计划的传闻,强调所有参与方要求一致[2] - 公司介绍员工持股计划具体条款:锁定期5年,离职员工按上年度净资产计算退股款[2] 员工持股计划详情 - 2022年3月启动混改及员工持股计划,679名员工和115名技术人员参与,合计出资近18亿元,人均约200万元[2] - 原总经理古惠南表示已退休但仍履行协议,未收回本金并继续支付利息[4] - 在职员工股权退出方案将在锁定期满后由董事会制定[2] 上市计划与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首要任务是提升估值,寻找合适时机进行资本运作,形式包括上市或被集团收购[5] - 2023年原计划上市但因纯电市场增速放缓而推迟,2024年港股IPO传闻也因市场变化未推进[5] - 2023年销量达48万辆,单月超5万辆,2024年销量回落,2025年前五月月度销量2-3万辆[5]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争取在合适时机上市[5] - 未来集团实施自主一体化经营后,公司将继承品牌资产并获得更大资源配置优势[5] - 公司强调平台资源共享将带来更可控的成本和更大发展潜力[5]
三部门:新能源汽车不搞“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6-20 16:03
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会议 - 三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强调坚守长期主义 反对"内卷式"竞争和偷工减料行为 要求企业不得以牺牲产品性能或降低质量实现短期降本增效 [1] - 会议要求车辆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承担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覆盖设计验证、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链条风险防范 并严格履行消费者告知义务 [1] - 会议强调企业需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 必须守住安全底线 相关部门将推进信息共享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缺陷调查 [1][2] 产业监管强化措施 - 监管部门将加大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力度 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监测平台效能 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2] - 会议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果来之不易 各方需统筹发展与安全 持续防范安全风险以巩固良好发展局面 [1] 产业发展方向 - 三部门明确将通过协同工作机制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维护市场秩序 [2]
(活力中国)智能工厂成标配 京车智造驶入“快车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0:36
智能制造与生产效率 - 小米汽车工厂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100%,200多道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装配误差控制在零点几毫米水准[1] - 小米工厂采用大压铸设备集群(718吨压铸机+60多个设备),将72个零件简化为1个整体零件,生产工时减少74%[1] - 小米自研AI质检系统"X-Eye"检测准确率超99 9%[1] - 理想汽车通过Li-Mos系统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管控,AGV机器人和机械臂自动完成拣货、焊接等工序,产线自动预警质量异常[2] 研发投入与技术自主 - 小米过去5年研发投入1020亿元,未来5年计划再投入2000亿元[2] - 理想汽车坚持自建工厂和自研系统,每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转化为产品竞争力[2]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小米和理想采用绿电、循环材料等绿色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2] - 理想汽车北京基地被定位为"绿色智能制造基地"[4] 北京汽车产业现状 - 北京拥有8家整车企业(含小米、理想、奔驰等),2024年产量114 5万辆(同比+13%),其中新能源车29 4万辆(同比+近3倍)[4] - 北京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推动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4] 营商环境与企业成长 - 北京通过"软环境"和"硬政策"培育创新企业,小米称其成长得益于北京创新沃土[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感受北京新能源汽车生产脉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6-19 09:49
北京汽车与交通产业概况 - 2024年北京汽车与交通产业实现产值超过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 [2][4][6][8][10][13][15] - 汽车产业是北京制造业第一大产业 [2][4][6][8][10][13][15] 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 - 2024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29.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 [2][4][6][8][10][13][15] - 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8家整车企业2024年在京产量114.5万辆,同比增长13% [2][4][6][8][10][13][15] 北京智能网联汽车战略 - "十四五"以来北京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2][4][6][8][10][13][15] - 推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与引入新势力,坚持技术创新和场景拓展 [2][4][6][8][10][13][15] - 探索出符合北京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2][4][6][8][10][13][15] 理想汽车智能制造 - 理想汽车北京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全自动无人化的自动导向车运送零部件 [15] - 基地包含总装车间和焊装车间等生产环节 [2][4][6][8][13]
安徽省长王清宪与华为余承东等座谈
观察者网· 2025-06-19 08:18
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 - 安徽省长王清宪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等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座谈,强调强化创新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1][3] - 余承东表示将支持安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 [3] - 安徽副省长张曙光参与座谈 [3] 江汽集团与华为战略合作 - 江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的合作 [3][4] - 双方将推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江汽集团车型平台的应用,涵盖辅助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智能车载光、车载通讯等领域 [4] - 合作将依托华为AI及通信技术,助力江汽集团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等场景的AI智能化应用 [4] 数智化与绿色转型 - 华为将协助江汽集团实现数据治理和数据要素流通的全流程跟踪追溯,推动数据驱动的智能经营决策 [4] - 双方将加强在清洁能源、能源数字化、充电基础设施、绿色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合作,助力江汽集团绿色低碳转型 [4]
智能制造加速赋能北京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7 05:13
智能制造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采用超过700个机器人实现压铸、冲压等关键工艺100%自动化,200多道关键工序实现精准监控[1] - 工厂引进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压铸产线,将72个零部件整合为1个整体,焊点减少840个,生产耗时降低74%[4][5] - 小米SU7系列截至5月21日累计交付超25.8万辆,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辆[4] - 北京8家整车企业2024年汽车与交通产业产值超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15%[4] 技术创新 - 小米自研718吨压铸机及配套设备集群,采用"泰坦合金"材料,实现700℃液态铝在340倍大气压下成型[5] - 公司过去五年研发投入1020亿元,未来五年计划再投入2000亿元[5] - 北京拥有92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32所院校设汽车工程专业,智能网联从业人员达16万人[5] - 北京已建成3个国家级汽车创新中心,在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6] 产业生态 - 小米汽车22%零部件来自京津冀地区,体现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7] -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地正共建科技生态港[7] - 北京顺义、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协同推进"共造一辆车"战略,打造供应链保障基地[7] 市场影响 - 小米汽车工厂前5个月接待近4万人次参观,成为北京工业旅游新地标[4] - 工厂车身车间面积达7万平方米,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4] - 总装车间下线速度达每76秒一辆车[7]
员工持股爆雷?广汽埃安回应:纯属恶意谣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3:34
公司声明与回应 - 广汽埃安发布声明否认网传员工持股相关消息为恶意谣言,并表示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正依法依规正常推进[1][4] - 公司强调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并得到广汽集团全力支持[4] - 广汽埃安警告将依法追究恶意造谣和传播不实信息者的法律责任[4] 公司背景与发展 - 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28日,是广汽集团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核心载体[5] - 公司坚持"EV(纯电动)+ICV(智能网联)"战略,建成国内首家新能源纯电专属工厂[5] - 已推出五款世界级产品[5]
大咖云集,链动全球!2025香港车博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经济观察报· 2025-06-16 18:50
2025香港车博会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聚焦"主机厂发展战略、供应链创新技术优势、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ESG竞争力"四大主题,旨在提升中国汽车及供应链国际化能力,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贸易枢纽作用[1]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三个百亿元计划"推动创科生态圈建设,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国际总部/上市,加速向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转型[4] - 中国工程院提出汽车产业链"八新联动"创新路径(新功能/架构/能源/材料/结构/工艺/装备/模式),指出新能源汽车是产业上半场,智能汽车为下半场[5][6] 政产学研合作动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工信部、香港特区政府共同主办,汇聚内地整车厂商(一汽/小鹏/长安/东风/广汽/奇瑞)及供应链企业代表[2][6] - 香港凭借成熟资本生态、法律体系及人民币离岸枢纽地位,正引导汽车消费向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吸引内地车企布局[3] - 13家供应链企业(黑芝麻/地平线/芯擎等)获颁"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证书",57个入围项目涵盖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8][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汽车芯片企业(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等)展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强调车芯一体化趋势推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技术突破[7] - 2025年供应链创新成果中技术创新占比82%(47项),管理/品牌/商业模式创新分别占9%/5%/4%,覆盖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链条[9] - 金融机构(交行香港/中银香港)推出定制化出海金融服务方案,强化产业出海金融支持体系[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全球领先,但仍需解决安全/节能/环保等挑战,未来需通过交叉融合创新持续突破[5][6] - 香港连续两年举办汽车供应链高峰论坛,成为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支点,推动大湾区产业融合[10] - 车博会后续将举办低空经济/跨境金融等主题论坛,拓展产业合作边界[10]
牵手华为,向往M8乾崑背后有哪些技术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5-06-15 20:10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向往M8乾崑车型并开启交付,该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支持车位到车位的驾驶辅助功能,可应对掉头、环岛等复杂路况[2] - 乾崑智驾系统具备泊车辅助功能,用户设置目标车位后车辆可自动泊入,全向防碰撞系统已规避超过200万次潜在碰撞[2] - 公司技术将升级至HUAWEI ADS 4架构,云端部分可学习复杂驾驶场景,车端配备多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3] 市场应用与数据 - 乾崑智驾累计智能辅助驾驶里程达31.73亿公里,智能泊车辅助使用次数达2.06亿次,活跃用户超65万[2] - 广州白云机场全球首个采用出发层泊车代驾VPD技术试点,向往M8乾崑为首个试点车型,解决机场停车效率痛点[3] 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强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需回归高品质、高安全及高智能化竞争,此为集团核心优势[2] - 行业正聚焦通过技术提升用户情绪价值与服务体验,智能驾驶功能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