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价回升
icon
搜索文档
提升物价,仅仅扩大货币发行是远远不够的
华夏时报· 2025-05-10 15:12
物价运行态势 - 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1%,月度涨幅分别为0.5%、-0.7%和-0.1%,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 [2] - 核心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季度扩大,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2] - 能源价格受国际油价震荡影响先涨后跌,鲜菜和猪肉价格因春节错月和天气因素波动较大 [2] 物价疲软原因 - 需求端:全球增长动能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新动能填补传统动能缺口需要时间,居民消费有待提振 [3] - 供给端:部分传统行业缺乏竞争力且难以市场化出清,新兴行业同质化竞争,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较长 [3] 货币政策与物价关系 - 央行反驳多发货币能推动物价上涨的观点,指出2008年后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仍面临低通胀 [4] - 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7%-8%,超过名义经济增速但物价回升缓慢 [4] - 货币扩张在供过于求环境下可能加剧产能扩张,反而抑制物价回升 [4] 推动物价回升措施 - 需通过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协同扩大有效需求,促进供需平衡 [5] - 价格调控思路应从管高价转向管低价,支持高质量发展并防范无序竞争 [5] - 健全社保制度如国有资本划拨养老保险可增强消费信心,缓解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 [5]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体现稳增长、提振市场预期决心
淡水泉投资· 2025-03-09 21:00
中国2025年经济发展目标 - 中国2025年实际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高于年初大部分机构预测,财政赤字隐含名义增长4.9%,显示官方对广义物价改善的预期 [2][5] - 2025年GDP规模预计达141.5万亿元,较2024年134.9万亿元增长4.9% [3][5] - CPI目标从3%下调至2%,政策导向从防通胀转向提升物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7] 财政政策分析 - 2025年财政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特别国债1.8万亿元,合计11.86万亿元,比2024年增加2.9万亿元 [9][11] - 广义赤字率达8.4%,与2020年应对疫情冲击时持平 [9][11] - 专项债投向结构优化,重点投向投资建设、土地收储、收购存量商品房和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领域 [11] 货币政策取向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基调,但降息态度偏谨慎,更关注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宏观审慎管理 [11][13] - 央行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但短期内不倾向全面降低基准利率 [11][13] 就业与物价目标 - 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维持在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3] - CPI目标调整为2%左右,政策更注重推动物价回升,加强在宏观调控中对资产价格的重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