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16:27
宏观政策导向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及稳定外贸 [1] 内需释放措施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通过保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 [1]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扩大有效投资 [1] 深化改革与创新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新兴支柱产业 [2]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2]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2] -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并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2] 对外开放与外贸支持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2] - 强化受冲击较大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并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2]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并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2] 风险防范与市场建设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2] - 有力有序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2]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与包容性以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2]
中共中央政治局: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快讯· 2025-07-30 14:06
中共中央政治局: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最新发声!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3:11
财政政策工具与实施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形成实物工作量[1]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1]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超过90%[1]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1] - 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 各地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2] 扩大内需与消费支持 - 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完善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政策体系[2] - 完善免税店政策 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发展[2] -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2] - 持续推进"两重"项目建设 支持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城市更新行动[2] 民生保障支出安排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安排接近4.5万亿元 同比增长6.1%[3]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接近4.5万亿元 同比增长5.9%[3] - 中央财政已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万亿元[3] - 实施稳岗返还 税费减免 就业补贴等政策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3] - 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3]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意见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4] - 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4] -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4] - 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4]
蓝佛安最新署名文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1:59
财政政策与作风建设 - 财政部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点工作,通过理论学习、问题查摆和整改整治强化作风建设 [3][4] - 建立"宝塔型"责任体系,强化党组织书记责任,压实"一岗双责",形成上下协同抓作风建设的局面 [4] - 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等制度举措,在资金分配、项目评审等关键环节扎牢制度笼子 [5]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万亿元,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7] - 截至6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超90%,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下达6583亿元 [7]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7] 扩大内需措施 - 上半年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9]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9]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9][11]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 [10]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35个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10] - 安排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企业设备更新 [10] 民生保障投入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5.9% [11]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 [11] - 中央财政已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万亿元,稳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 [11] 财税体制改革 - 推动关税、增值税立法,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出台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12] - 在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下降5% [12] - 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县级为主的分级保障责任体系 [1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6月底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14]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完善专项债券资金监管,推动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 [14] - 对违法违规举债和虚假化解隐性债务问题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14] 未来政策方向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6]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 [16] -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发展,出台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17]
蓝佛安: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0:40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3]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 16万亿元 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2]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3] 扩大内需措施 - 上半年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过1 6万亿元 [2] - 不断完善支持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 完善免税店政策 [3] -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6月底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 8万亿元 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 5个百分点 [2] - 还本付息压力大幅减轻 财政空间得到释放 [2] 民生保障领域 - 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 实施稳岗返还 税费减免 就业补贴等政策 [3] - 加大教育发展支持力度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3]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3]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意见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 [4]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4] - 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4]
财长部署下半年财政四大工作重点: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第一财经· 2025-07-30 10:00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 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运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 - 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2.9万亿元[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3] 财政资金执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万亿元 保持较大强度[2]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超90%[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2] 财政政策工具与空间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产业升级[3] - 下半年广义财政空间超7万亿元 含赤字4.03万亿元 专项债2.24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7450亿元[3] - 财政增量政策工具箱包括增发国债 特别国债 专项债券及盘活存量资产等举措[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去年新增6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隐性债务 截至6月底累计发行置换债券3.8万亿元[4] - 已使用置换资金3.44万亿元 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4]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依法合规推进政府投资项目[4] 消费与内需支持 - 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出台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4] - 支持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4] 民生保障措施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5] - 预计每年发放育儿补贴1000-1200亿元 拉动社零增长0.14-0.2个百分点[5] - 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9.2% 教育支出增5.9% 卫生健康支出增4.3%[6] 养老金与财政补助 -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6] - 中央财政已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万亿元[6]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意见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6]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研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6] -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研究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6]
事关育儿补贴,蓝佛安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7-30 08:48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1][16]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4月底已全部下达地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 [7][8]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8] 扩大内需与消费投资 - 上半年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9]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扩大投向领域和项目资本金范围,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9] -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发展,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支持消费贷款贴息 [17]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向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 [10]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35个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10]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00亿元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推动转型升级 [10] 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社保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同比增6.1%和5.9% [11]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 [11]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1][17] 财税体制改革 - 推动关税、增值税立法,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出台境外投资者利润直接投资税收优惠 [12][13] - 建立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3] -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下降5%,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1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14]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完善专项债券资金监管,推动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 [14]
运行总体平稳 支出力度加大——详解上半年全国财政收支运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8:10
从主要支出科目看,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数据显示,上半年,教育支出21483亿元,增长 5.9%;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增长9.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04亿元,增长9.2%;卫生健康支出 11004亿元,增长4.3%。 财政部25日发布的上半年财政收支半年报显示,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良 好,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 点。 "税收收入逐步回升。"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表示,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 比下降1.2%。从4月份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主要税种增长平稳,装备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 分中央和地方看,上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89亿元,下降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66977亿元,增长1.6%。"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唐龙生说,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实现增长。 支出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财政部坚决实施更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7:27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1] - 截至6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8] 消费刺激措施 - 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完善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政策体系[2] -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2] - 上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9] 投资促进举措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 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9]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8] - 全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0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设备更新[10] 产业升级支持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 同比增长9.1%[10]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 35个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10] - 优化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机制 向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10] 民生保障投入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安排均接近4.5万亿元 同比增长6.1%和5.9%[11]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11] - 中央财政已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万亿元 稳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1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 各地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13] - 深入落实2024年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政策[13]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 财税制度改革 - 推动关税 增值税立法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后税收制度[12] - 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12] - 在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下降5%[12]
蓝佛安: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19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 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1] 产业支持措施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1] -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 落实好助企帮扶各项财税政策 有效改善经济微观循环 [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