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
搜索文档
“银发族”变身“剁手党”,老年人网购有多野?
钛媒体APP· 2025-05-06 12:48
银发经济消费趋势 - 60岁以上银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达69.8%,年均线上成交单量增速达238% [1][2] - 消费结构呈现实用主义与情感补偿混搭特点:营养保健品类如蛋白粉、氨糖软骨素占比较高,同时珠宝首饰类成交额同比增长307%(翡翠项链)和132% [2] - 新银发人群消费理念转变,60%受访者认同"退休金不必留给子女,享受生活第一位",50-59岁群体该比例更高 [2] 电商平台战略布局 - 抖音电商推出"银发消费节",拼多多开设"长辈专属补贴",奢侈品品牌推出"适老款"直播 [3] - 京东采用"一键代付+人工审核"组合,拼多多开发"亲友代选"功能提升老年人购物体验 [6] - 淘宝长辈模式打造"银发生活地图",按四大生活场景(健康早餐站、兴趣充电站等)重组商品,细分20+子类如"关节保护"专区 [13][14] 用户行为驱动因素 - 60%老年用户因"主播喊爸妈""专属客服"等情感营销增加购买频次,社交分享转化率是年轻人3倍 [5][7] - 72%老年人偏好有线下实体店背书的商品,信任建立依赖"线下服务锚点+线上信任延伸"双轨机制 [10][11] - 日本案例显示,场景化细分策略(如"轻奢宴会服"分类)使55-65岁女性客单价达均值1.8倍 [15] 行业创新与服务升级 - 适老化改造从"字大色艳"进阶为"心智适配",京东视频导购、拼多多方言客服等设计使转化率提升40% [6][11] - 日本Nissui食品电商按"健康目标"(如改善睡眠)分类,聚合产品+服务形成解决方案 [14] - 老年大学与电商合作开设"网购课",社区便利店转型"网购体验点"解决信任问题 [6][10] 市场规范与社会责任 - 日本立法禁止针对老年人的"持续性定向营销",建议建立"银发ESG评价体系"规范诱导性销售 [16] - 需治理直播间话术诱导(如"不买就是亏")和算法推送"养老焦虑"内容等负外部性问题 [16]
十万亿级新赛道来了!头部房企悄然入局银发地产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4-29 13:43
文章核心观点 - 随着社会迈入中重度老龄化,银发经济成产业转型新风口,老年人居住和配套服务是重要方向,但行业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需长期主义与精细化运营 [2][6] 银发经济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全国总人口22%;未来十余年将经历大规模退休潮,“60后”和“70后”是主力军 [2] - 2023年银发经济产业规模约7万亿,到2035年预计达30万亿;高增长方案下,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51万亿,占总GDP的25.5% [2][4] - 中国银发经济人群已突破3亿,到2040年左右将达4.8亿,超欧盟所有国家人口总和 [4] 银发居住赛道情况 - 老年人居住和配套服务是银发经济重要发展方向,细分赛道有银发商业体、旅居物业、产业经济园区等,百强房企超70家涉足康养产业投资 [2] - 银发人居主要业务形态包括居家、公寓、社区、旅居养老,居家养老是国内主流模式,占比90% [4] - 各业务形态存在发展方向,如居家需适老化改造,公寓需改造空置商办建筑,社区需解决资金投入与回收问题 [5] 行业痛点 - 国内养老地产尚处发展初期,房企“重售房轻服务”普遍,服务质量薄弱,且行业资金投入大、回笼周期长 [6] - 民营企业做养老终端98%未赚钱,养老产业与房地产“短平快”模式不同 [7] - 行业服务能力不足,未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需往精细化发展 [7] 企业策略建议 - 企业应坚持长期主义,聚焦科技创新,推动银发经济与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融合 [8]
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动能
中国青年报· 2025-04-29 07:12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4] - 政策多措并举推动不同年龄人群"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包括育儿消费补贴、休息休假权益保障、适老化改造等 [4] 育儿补贴政策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与山东青岛出台实施细则,生育三孩及以上家庭最高可申领10万元育儿补贴 [5] - 飞鹤、伊利、君乐宝等奶粉企业推出总额超40亿元的生育补贴计划,伊利和君乐宝为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发放不少于1600元补贴 [5] 休假权益保障 - 《行动方案》明确保障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与小长假连休,促进错峰出行和消费 [6] - 政策落实让上班族通过"拼假"灵活规划假期,释放消费潜力,例如员工利用年假与"五一"连休实现错峰旅行 [6] 银发消费市场 - 政策推进适老化改造,发展银发旅游产业,例如Y419次"美丽中国乡村"康养专列提供全链条适老化服务,配备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 [7] - 适老化改造覆盖社区设施和文旅服务,如口袋公园增设适老化设施,旅游专列优化食宿行医等环节 [7][8] 企业响应 - 婴幼儿产品企业如飞鹤、伊利、君乐宝积极参与生育补贴计划,总额达40亿元 [5] - 旅游行业推出银发专列服务,例如Y419次专列针对老年人需求设计行程,提升出行体验 [7]
3天被拒20次,老年人租房咋这么难?
新京报· 2025-04-24 10:41
核心观点 -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群体面临系统性租房歧视,表现为房源短缺、平台算法排斥和制度保障缺位 [1][3][26] - 租赁市场供需严重错配:19.8%城市独居老人需租房但适老化房源占比不足1% [6][11][12] - 经济压力与年龄歧视形成双重壁垒:老年人租金负担比达26%-45%,超60岁租客遭平台自动过滤 [20][23][26] 老年租房需求规模 - 202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2.16亿(占总人口15.4%),独居老人3729万户占老年家庭21.38% [3] - 城市独居老人中19.8%需租房居住,随迁老人形成"流动银发族"特殊需求群体 [6] - 独居老人数量20年增长3.82倍,每5户老年家庭就有1户独居 [3] 市场供给缺陷 - 老旧小区占潜在房源70%但适老化改造率不足5%,加装电梯等核心需求满足度低于10% [7][9][11] - 租赁产品100%围绕青年设计,紧急呼叫等适老设施覆盖率趋近于零 [11][12] - 北京上海月租中位数4750元,超出城镇老年人年均收入4.7万元的承受范围 [20][23] 歧视机制分析 - 平台算法设置18-60岁硬门槛,65岁以上租客需子女担保才能签约 [26][29] - 房东风险厌恶导致:发生过老人死亡的房源租金下跌50%+空置周期延长3倍 [14][17] - 隐性成本转嫁:部分房东对老年租客加收20%租金或强制体检 [29][30] 政策演进与缺口 - 2013-2023年出台6项养老政策但均未涉及租赁市场年龄歧视 [31] - 老旧小区改造仅完成1.9万个(占总量12%),家庭内部适改资金缺口达80% [31] - 法律执行困境:民事合同关系下房东选择权优先于反歧视条款 [30][32] 行业创新案例 - 广州公租房老年申请占比提升至18%(+5pct),重庆试点"嵌入式养老"公租房 [31][33] - 部分平台启动适老改造计划,重点覆盖楼道扶手等公共区域安全设施 [33] - 上海司法判例确认:以年龄为由拒租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