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8月8日至12日 220家国内外企业汇聚北京亦庄 集中展示1569件产品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感受“未来已来”(新时代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8-13 05:53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举办,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展示机器人打拳击、陪下棋、做家务、当主持人等多种功能 [1] - 大会汇聚220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发布123款新产品,展示1569件产品,搭建超500个应用场景 [1] - 现场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1.9万台,销售额超2亿元,参会人数达27.1万人次,观看直播人数达5200万人次 [1] 技术进展 - 国产机器人通过算法优化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 [2] - 机器人拥有更聪慧的"大脑"、更敏捷的"小脑"、更灵活的"肢体",能与真人组队跳舞、收拾碗筷、值守药房等 [2] - 人形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人的最高形态和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正在加速创新迭代,迈向产品化、产业化 [2] 应用场景 - 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安全防护、家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展会中"应用"、"量产"、"订单"成为高频词,显示机器人正深度融入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 [2] 产业前景 - 世界机器人大会成为观察全球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2] - 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赋能千行百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2] - 各领域正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深化应用,有望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助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2]
北京机器人应用场景全面开花
北京青年报· 2025-08-13 02:53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核心成果 - 大会集中展示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最新技术和应用成果 [6] - 北京市提前完成"双百工程"目标(培育100种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可推广应用场景) [6] - 机器人产业覆盖医疗/物流/制造/服务等领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6] 前沿技术产品展示 - 傲鲨推出首款消费级VIATRIX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实现《流浪地球2》同款技术 [7] - FESTO展示22厘米仿生蜜蜂,具备10只群体自主协同飞行能力 [7] - 宇树科技G1格斗机器人完成高难度回旋踢动作,采用最新铝合金腿部技术 [7] - 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实现全场景任务演示(配送/太极/搬运等) [7] - 特种机器人完成洪涝救援/电力排查等任务,障碍规避精度达预设路线 [7] 医疗物流领域应用 - 北京协和医院完成30例机器人辅助颌面外科手术,含国内首例经口口咽肿瘤切除 [7] - 京东亚洲一号物流中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AGV/AMR拣选效率提升5倍 [7] - 北京开展智能康养机器人应用大赛,展示外骨骼/康复训练/AI陪护等产品 [7] 教育与生活场景融合 - 北京14所中小学部署38台教育机器人,形成4类"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 [7] - 推广210余台服务机器人,包括拉花咖啡机/炒菜机器人等10余款产品 [7] - 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创全球纪录,"天工Ultra"成为首个完赛机器人 [8]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亦庄集聚300余家机器人企业,产业规模超百亿,形成完整产业链 [8] - 昌平区入驻超百家机器人企业,松延动力三个月实现N2人形机器人量产 [8] - 北京2024年机器人产业营收超300亿元(同比+50%),拥有400余家骨干企业 [8] 产业协同与政策支持 - 成立具身智能测评实验室联合体,推动标准互认与产业闭环 [8] - 设立百亿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支持38家企业78款创新产品首试首用 [8] - 建设共享加工中心缩短研发周期,完善京津冀配套服务能力 [8]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建设人形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推动规模化生产 [8] - 开放全域公共服务场景,打造"机器人+智慧生活"北京方案 [8] - 目标2025年形成300亿核心产业收入,建成国际先进产业集群 [8]
亿纬锂能股价下跌1.42% 与维他动力达成机器人业务合作
金融界· 2025-08-13 01:3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报45 9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42% 盘中最高触及46 34元 最低下探至45 31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38 29万手 成交金额达17 51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原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之一 [1] 业务合作 - 8月11日公司与维他动力正式达成机器人业务深度合作 [1] - 双方将基于用户需求和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推进具身智能产品化量产的进一步发展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31 79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032 19万元 [1]
具身机器人有望在工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商用
证券日报· 2025-08-13 00:30
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化突破 - 智元创新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 近100台远征A2-W将落地工厂 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案例 [1] - 2025年被视作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 工业场景成为规模化商用首个突破口 标志产业链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应用新阶段 [1] - 远征A2-W拥有40个主动自由度关节和仿人灵巧双手 单班可完成800余个周转箱搬运任务 3小时作业0失误 展现高强度环境稳定作业能力 [2] 技术优势与场景应用 - 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和灵活执行能力 可适应非结构化场景 代表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2] - 在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物流仓储等领域实现毫米级精密装配和柔性产线自主适配 技术突破推动商业化加速 [2] - 应用场景从物流搬运扩展至精密装配、设备巡检、高危作业等领域 通过软件灵活切换任务 市场空间广阔 [3] 资本市场与行业规模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产业链发生144次融资 总金额达195亿元 平均单笔融资1.35亿元 [3] - 星海图科技完成超1亿美元融资 星动纪元获近5亿元A轮融资 显示资本对产业化阶段信心增强 [3] - 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8647亿元(同比+65%) 预计2025年达9731亿元 2030年有望突破4万亿元 [4] 产业链企业动态 - 天奇股份与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研讨工业场景解决方案 投建无锡具身智能机器人实训中心项目 [5] - 珠城科技与优必选科技战略合作 重点研发智能服务机器人零部件线束及连接器 [5] - 新时达电气拟2025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 并计划推出整机产品 样机研发有序推进 [5]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圆满闭幕,多个奖项颁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3 00:16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展示全球机器人领域最新技术突破、创新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1] - 大会通过论坛研讨、展览展示、赛事竞技等活动全方位呈现机器人产业发展,为全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 中国电子学会将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技术攻关、场景拓展、标准研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共享的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 [3] 技术创新 - "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收到来自10个国家的87篇论文,评选出3篇最佳论文涉及深度学习手术检测、石墨烯压力传感器和肌电信号检测技术 [5] - 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展示创新技术应用,西安交通大学选手以85%手动操作速率完成复杂路径与交互任务,显示脑机接口技术现实应用潜力 [10] - 博览会共有123款重磅新品亮相,集中呈现机器人领域最新突破 [7] 商业合作 - "投创之星"活动搭建技术-资本-产业对接平台,吸引全球创新项目参与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遴选出10大优秀项目 [12] - 京东集团成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多家银行和科技公司获得合作伙伴认证 [15] 行业前景 - 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7] - 全球各界将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17]
宇树参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竞赛日程来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3 00:01
8月14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开幕,一场集结26个赛项、487场巅峰对决 的机器人竞技盛会即将精彩上演!赛事将于8月15日至17日的3天里火热开展,每日分为上、下午两个竞赛单 元,每个单元持续约3小时。此外,每个竞赛单元还设置2-3次颁奖仪式。 据悉, 业内头部企业【 宇树科技 】 已经通过官方渠道正式宣布,将携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参加。 除自 有团队参赛外,多支其他参赛队伍也将选用宇树机器人作为硬件平台,搭载各自研发的算法参与这场全球性竞 技。 以下是全部竞赛日程,欢迎围观: | 田径 | 10:00-11:00 | 100米障碍(第一组) | 馆外东侧 | | --- | --- | --- | --- | | | 15:00-18:00 | 400米(预、复、决赛) | 国家速滑馆 FOP区 | | | 17:00-18:00 | 100米障碍(第二组) | 馆外东侧 | | 足球3V3 | 09:00-11:30 | 小组赛 | 国家速滑馆 | | | 15:00-17:30 | 小组赛 | FOP区 | | 足球5V5 | 09:00-11:50 | 小组赛 ...
清华创客 批量南下深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23:33
清华系AI与机器人创业潮 - 截至2024年底"清华系"在科创板/北交所/港交所上市企业共97家,总市值3.8万亿元 [1] - 清华是全国培养AI创业者最多的高校,覆盖大模型、自动驾驶、AI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1] - 智谱AI、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等AI明星企业创始团队均来自清华 [2] - 深圳是除北京外清华校友最多的城市,超60家"清华系"上市公司扎根深圳 [1] - 清华校友创办的硬科技独角兽有53家,深圳占比30%以上 [1][9] 清华系企业典型案例 - 智谱AI于2024年4月启动A股IPO辅导,成为国内"大模型六小虎"首家启动IPO企业 [1] - 卓世科技基于HealthGPT Core开发"小卓AI家医"产品,与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达成千万级别采购意向 [2] - 大寰机器人拥有超100项知识产权,其中40%为发明专利,核心技术已实现国产化 [4] - 零次方机器人发布Zerith-V0模型和Zerith-H1机器人,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超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的企业 [5] - 密尔医疗为"清华系"基因测序公司提供国产化激光器,形成校友产业链协同 [7] 深圳机器人产业生态 - 截至2023年底深圳机器人企业达74032家,2024年新增14534家,同比增长39.64% [3] - 深圳涌现优必选、众擎机器人、智平方等"具身智能八大金刚"企业 [3] - 零次方机器人完成天使+和天使++轮亿元级融资,由水木基金、力合科创等"清华系"机构投资 [8] - 力合科创累计投资孵化企业4000多家,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200多家 [8] 清华校友网络效应 - 2023年清华大学审议通过120个成果转化项目,涉及558项知识产权,总收入3.45亿元 [6] - 清华校友网络形成"技术深度-产业资源-资本赋能"的乘数效应 [8] - 力合科创通过校友组织获取创业项目,如助推零次方机器人入驻南山区"模力营"AI生态社区 [9] - 校友身份可缩短"两度空间"建立信任时间,促进产业资源互补 [7]
丝杠行业深度
2025-08-12 23:05
丝杠行业深度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丝杠行业 包括滑动丝杠 滚动丝杠(滚珠丝杠 行星滚柱丝杠)和静压丝杠 [4] * 人形机器人行业 主要参与者包括特斯拉 小鹏 小米 [2][11] * 机床行业 是丝杠最大的应用领域 [8] * 涉及公司包括外资龙头NSK THK 舍弗勒 SKF [2][9][17] 以及国内企业恒立液压 双林股份 汇川技术 贝斯特 北特科技 五洲新春 秦川机床 华辰装备 日发精机等 [22][25] 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四缸市场(不含人形机器人)规模约30亿元 其中滚珠丝杠占比最高(16.63亿元) 梯形丝杠销量最大但价值较低(10.64亿元) 行星滚柱丝杠占比最小(1.18亿元) [2] * 市场未来5-10年预计保持双位数增长 2024年同比增长10% [2][7] * 人形机器人将推动市场呈指数级增长 若年产达100万台 单台机器人微型丝杠价值量超1万元 总体市场空间可能达280亿元 加上其他行业总体空间达300亿元 若产量达300万台 市场空间可能超500亿元 [14] **竞争格局与国产化** * 全球滚珠丝杠市场由NSK THK和舍弗勒等主导 占据94%份额 [9] * 中国大陆高端滚珠丝杠国产化率仅30% 政策鼓励自主可控 国内企业提升空间大 [9] * 未来几年中国大陆在滚柱与滚珠丝杠的市场份额预计将持续提升 逐步改变外资主导格局 [17][20] **技术路线与应用** * 行星滚柱丝杠因高承载力 自锁功能和在直线运动中的优势 被特斯拉 小鹏 小米等人形机器人项目广泛采用 尤其适用于膝关节 髋关节等需要高轴向力(10~20千牛)的位置 [10][11][12] * 线性关节能承受更高轴向力且直线定位精度高 但成本较高 旋转执行器相对成熟且国产化率高 成本低 [1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手部设计可能从蜗轮蜗杆方案转向电机加减速器加C型钢加腱绳的新方案以提高传动效率 单只手可能需要17个微型丝杠 [13][14] **工艺挑战与创新** * 丝杠加工面临内螺纹磨削精度和效率挑战 因螺纹长径比大 磨削时易发生偏动 [15] * 行业积极探索新工艺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包括提高磨床效率 采用以车代磨 旋风铣(绿色螺纹加工方式 减少能量热量发散)冷轧工艺等 [15][16][19][23] * 轻量化材料如PEEK在丝杠上的应用取得进展 [3][23] **产业链发展** * 国内丝杠产业链已基本完备 形成从上游设备刀具到中游生产再到下游应用的体系 但高端滚珠丝杠国产替代仍需推进 [21] * 产业链存在降本趋势 但丝杠仍占据价值链较高环节 随着产业链匹配成熟及机器人放量 丝杠用量将增加 [24] 其他重要内容 * 机床是丝杠最大应用领域 占比45% 每个数控机床自由度通常需一个丝杠加两根导轨 占总成本约5% 精度要求极高 [8] * 丝杠传统应用领域还包括物流 医疗 包装及半导体等 [6] * 国内多家企业正积极布局 恒立液压拓展线性执行器业务 双林股份收购科之新向上游延伸 汇川技术收购上海莱恩和韩国SBC加强布局 [22]
当前时点如何看扫地机投资机会
2025-08-12 23:05
扫地机器人行业及公司分析 行业概况 - 扫地机器人行业受益于技术升级和消费者需求增长,如激光雷达、SLAM算法及自清洁功能提升产品实用性[1] - 行业当前市场现状与2000年左右的空调市场类似,销量停滞在600万台左右[4] - 90后、00后群体对扫地机需求较高,石头科技数据显示每周使用率达77-80%[5] - 价格敏感性限制了渗透率,价格下降至两三千元左右将促进渗透率提升[5] - 海外市场如欧洲、美国及亚太地区正在放量,从全球范围看行业具备成长空间[7] 竞争格局 - 追觅公司价格策略调整显著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其激进扩张导致科沃斯和石头科技市场份额波动[1] - 科沃斯市场份额从70%降至40%左右,追觅份额达到30%[8] - 大疆进入扫地机行业,凭借创新设计吸引用户,但初代产品技术和算法积累不足[1][13] - 大疆定价较高,旗舰机型比同类贵约1000元,对主流价格段市场影响有限[14] - 大疆短期内没有海外计划,面临隐性壁垒和歧视性政策挑战[15] 公司分析 石头科技 - 通过代理转直营模式提升收入,海外市场增长迅速[1] - 欧洲市场收入接近翻倍,亚太地区有20%以上增长[17] - 预计2025年利润率在13%-15%,2026年可恢复至13-14%[16][18] - 2025年收入预计190亿人民币,2026年保守估计220亿人民币[16] - 现金流和利润优质,在机器人主题票中稀缺性突出[6] - 推出带机械手功能的新产品,增强应用场景[7] 科沃斯 - 通过活水洗涤等独占产品周期维持市场份额,降本增效提升利润率[1] - 海外市场扩张迅速,一季度增长达六七十个百分点[22] - 割草机器人等培育业务贡献显著,2025年割草机销量预计12万台[22] - 投资具身智能业务,提供估值提升空间[23] - 2025年主业收入预计20亿元,整体估值约20倍出头[2] 追觅公司 - 价格策略调整显著,X50 Pro增强版价格从5000元降至4000元后又涨至6000元[8] - 业务扩展迅速,涉足割草机器人、白电、潮玩、茶饮等多个领域[10] - 2024年实现100亿元收入和10亿元利润,但2025年主业造血能力大幅下降[10] - 员工数量从4000人增加到超过1万人,人工开支庞大[10] 估值与投资机会 - 市场一致认为20倍估值偏低,应提升至25倍左右[6] - 科沃斯2025年主业估值约25倍,整体估值20倍出头[2] - 石头科技2025年预计业绩17亿元,对应27倍估值[2] - 在牛市环境下,两家公司有望获得更高估值[1] - 成长型基金经理开始关注这一板块,具备拔估值通道优势[6] 风险因素 - 追觅公司激进扩张导致资金压力大,或影响长期竞争力[1][10] - 价格敏感性限制了渗透率提升[1] - 媒体负面报道影响潜在用户尝试新产品[5] - 市场竞争加剧,新玩家入局带来扰动[3][12]
机器人大模型深度:我们距离真正的具身智能大模型还有多远?
2025-08-12 23:0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巨生智能大模型、遥操技术、动作捕捉设备[1][2][3][4] - 公司:特斯拉(硬件定型关键)、凌云光(动补设备)、奥维中光(摄像头)、当红科技(遥操技术)、景业智能(遥操技术)、银河通用(全仿线模型)、心动纪元(双系统架构模型)、智源(VRLA架构)、诺依腾(惯性动补)、青铜视觉(光学动补)[4][18][20][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巨生智能大模型发展 - **数据飞轮机制**:需足够多机器人应用收集数据,特斯拉硬件定型是关键,硬件定型后企业才敢投入数据中心建设[1][3] - **发展主线**:多模态(输入端信息丰富度增加)、动作频率(如Helix达200赫兹)、泛化能力(推理能力增强)[1][6] - **模型架构共识**:分层快慢脑VLA架构为标准框架,当前重点为数据训练(预训练低质量数据+后训练高质量真机数据)[14] - **发展阶段**:人形机器人处于L2阶段(类比自动驾驶),需硬件定型后转动数据飞轮[5] 模型对比与演进 - **CCAN**:分层结构,仅语言指令,泛化性弱[7][8] - **RT one**:端到端结构,新增图像信息,训练难度高但效果更好[7][9] - **Palm 一**:提升推理能力,模型体量大但模态不足[10] - **RT two**:融合动作信息与推理能力,动作频率仅1-5赫兹[11] - **Helix**:分层端到端架构(快脑80兆Transformer+慢脑7B VRM),动作频率达200赫兹[13] 数据采集挑战 - **真机数据**:质量最高但效率低(每小时每台仅3-4条有效数据,成本十几元/条),硬件未定型导致沉没成本风险[15] - **仿真数据**:成本低但存在"seem to real"差距,当前使用比例占90%(真机数据10%)[15][16] - **未来趋势**:结合仿真与真机数据,世界模型开发或使仿真数据成主流[16] 动作捕捉技术 - **光学捕捉**:高精度(影视/CG领域),成本数百万至上千万[17] - **惯性捕捉**:价格亲民(数万至十万),但受空间限制[17] - **领先企业**:凌云光、青铜视觉(国内光学);诺依腾(国内惯性);OptiTrack、Vicon(国外光学);Xsens(特斯拉供应商)[18] 遥操技术 - **核心需求**:视频/音频数据快速压缩回传+低延时解压缩,确保实时性[4][21] - **应用场景**:中期工厂长线程遥操(如墨西哥工人操作美国机器人),长期人机协作安全接管[21] 大模型发展方向 - **模态扩展**:融入触觉(灵巧手)、嗅觉、温湿觉等,现有VELA架构(视觉+语言+动作)[19] - **世界模型**:用数学符号表达物理规律,提升仿真精准度[19] 其他重要内容 - **政府支持**:北京/上海拨款支持动作捕捉技术,公开部分采集数据[18] - **标的推荐**:动补设备(凌云光)、摄像头(奥维中光)、遥操技术(当红科技、景业智能)为产业链核心关注点[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