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新质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16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理论支撑 - 农业绿色发展核心在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2]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生产力要素从"旧质"向"新质"跃升具有鲜明生态底色 [2] - "两山"理念将生态承载力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底线强调系统性保护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特征高度契合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布局 - 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形成人才—技术—产业三维协同演进格局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循环高效转型 [3] - 新型农业劳动者运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3] - 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催生智慧农业系统生物育种技术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 [3] - 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精准使用提升资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无人机自动灌溉系统等新型装备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3] - 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拓展农业价值边界 [3] 农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引领 -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发展突破西方高污染现代化路径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实践 [4] - 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循环利用等精髓结合现代科技克服小农经济低效困境 [4][5] -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挑战贡献中国方案 [5]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护航农业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5-21 16:10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农业科技发展 - 黑龙江省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800.17亿公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1] - 农业科技对夯实丰产丰收根基、保障粮食安全作用举足轻重 [1]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的金融支持 -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25.63亿元,支持种业振兴、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国家级农高区等项目 [1] - 2025年4月末,该分行投放农业科技贷款9.53亿元,重点支持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领域 [1] - 该分行深化"政银企"合作,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专属融资方案、利率优惠、绿色通道等服务 [2] - 建立与农业科技企业相配套的风险评估、授信审批和贷后管理机制 [2] 春耕备耕与高端农机装备 - 在春耕备耕关键期,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累计投放贷款2.1亿元,支持高端农机装备产供销 [3] - 佳木斯市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高端农机装备需求旺盛 [4] - 黑龙江重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获得农发行贷款5000万元,供应微型平地机38台、农用机履带79套,并升级智能生产设备 [4] 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支持企业研发橡胶半履带行走系统、鲜食玉米收获机等产品,保持技术领先 [4] - 金融助力农业高科技产业通过"龙头引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4]
杨晋柏在儋州调研
海南日报· 2025-05-21 08:54
三农工作调研 - 实地查看儋州市峨蔓镇多美村、海头镇加乐村、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西培农场移民安置点和兰洋镇番新村的路网水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移民生活就业等情况 [2] - 强调持续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2] - 提出要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提高监测及时性和帮扶精准度 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2] - 指出要吸引人才参与乡村建设 发展特色种养 做强农产品加工 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 - 建议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 强化产业联农带农 增加农民收入 [2] 农业产业发展 - 调研儋州市金雨海洋智慧渔业产业园、洋浦展示馆、澳斯卡国际粮油公司的园区建设、企业发展、政策落地情况 [3] - 强调用足用好加工增值30%内销免关税等自贸港政策红利 [3] - 指出要发挥企业贴近产业、直面市场的优势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 [3] - 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 [3]
深化改革推动“三农”实现三增
搜狐财经· 2025-05-21 06:42
深化制度改革,加强政策引领。农村产业振兴一直存在结构性短板,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着力健 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 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要强化政策的系统性与前瞻 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 战略有机衔接,最终形成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协同推进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巩固脱贫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 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必须周密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要强化 动态监测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多部门数据共享体系,精准识别低收入人群,健全分层分类帮扶机 制,通过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兜底保障等政策建立农村分层分类帮扶制度。过渡期后需推动政策体系 向常态化转型,对完善长效管理、深化区域协同帮扶、强化乡村产业联农带农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实 现从应急式帮扶向常态化治理的平稳过渡,为乡村振兴筑牢底线支撑。 针对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各项政策部署走深走实,千方百计推 ...
坚持大生态观,协同推动生态安全、生产绿色、生活美好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11:08
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 生态安全、生产绿色、生活美好相互依存,以大生态观指导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可强化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并促进产品开发提质增效 [1] - 现代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结合是乡村产业振兴重要方向,发展高优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可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1] - 福建省武夷山市通过"乡村振兴+绿色产品+全域旅游"模式构建创业支撑体系,开发国家公园风景道等项目提升农民收入及乡村吸引力 [1]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涵盖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目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体现在生物育种、农业碳中和、土壤检测等原创科技突破,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已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 [2] - 物联网与智能技术引入实现农事活动实时监测,智能农机装备和数字农业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 [2] - 农业功能跨界突破,从食品供应扩展到生物制造领域,如利用工业尾气生产蛋白质或农业废料转化高附加值产品 [2] 数字农业技术应用 - 数字农业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精准化 [3] - 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实时分析土壤气候数据指导精准施肥灌溉,减少资源浪费并提升产量质量 [3] - 智能灌溉与精准耕作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成本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四端协同发力把牢粮食安全关
新华日报· 2025-05-20 05:39
粮食安全战略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建设目标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细化为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具体方向 [1] - 高水平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在增产、减损、乘势、除弊四方面协同发力 [1] 增产措施 - 严守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 -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面积,遏制"非农化"和"非粮化" [2] -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2] - 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重点保护黑土地 [2] - 推进土地流转归并,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 [2] 减损措施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 [3] - 生产端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农技推广,减少"机器伤粮"现象 [3] - 仓储端推广科学储粮技术,降低霉变、虫害等损耗 [3] - 加工端推广轻度磨皮、柔性碾米等工艺,减少过度加工损耗 [3] - 运输端推动"四散化运输"和公铁水联运,减少运输环节损耗 [3] - 消费端倡导节约粮食,构建绿色消费长效机制 [3] 科技创新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业新质生产力"确定为战略方向 [4] - 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4] - 从单一耕地资源转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国土资源拓展 [4] - 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发展,推动粮食产业全面绿色转型 [4] - 近年来耕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种业技术持续突破 [4] 农资安全 - 加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 [5] - 严打假劣农资犯罪行为,公布典型案例 [5] - 开展农药隐性添加、劣质农膜回收等专项检查 [6] - 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专项整治,加强执法与司法衔接 [6] - 构建全过程监察、全链条监管机制 [6]
喜看茶山变“金山”——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环球网· 2025-05-19 10:44
陕茶1号品种发展 - "陕茶1号"是陕西省首个自有茶树品种 2004年登记为国家茶树品种 2011年被认定为省级良种 202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 [3] - 该品种具有发芽早 芽叶肥壮 干茶翠绿显毫 汤色嫩绿清澈等特点 适应力强 已在11个省域示范种植 推广面积达10多万亩 [3] - 2024年销售茶苗1500万株 被作为陕西省唯一茶叶适生优良品种在全省推广 [3] 汉滨区茶产业规模 - 全区现有茶园21.5万亩 年产量突破1万吨 建成"陕茶1号"良种繁育基地500亩 [7] - 培育茶叶园区56个 加工企业78家 入选全国茶业重点县域 [7] - 以"陕茶1号"为主导品种的茶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 [7] 企业经营模式 - 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周边村民因茶致富 村民采摘春茶日收入100-200元 [4] - 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连片优质茶园1200多亩 建成5000平方米茶庄 打造农旅综合体 [5] - 2023年东旭茶庄年均接待游客7000多人 2024年为8000多名学生提供研学服务 [5] - 2017年以来东旭公司共带动867户2560人增收 2024年户均涉茶收入达1万元 [5] 销售渠道创新 - 周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通过直播带货 2024年线上全平台销售额达600多万元 [6] - 企业陆续开通多家网上店铺和短视频平台直播间 全力开拓"云端"市场 [6] 产业升级措施 - 加快标准化茶园建设 推广"陕茶1号"等适栽品种 打造绿色生态茶园 [7] - 应用有机质改良土壤 生物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 加快"机器换人"步伐 [7] - 利用夏秋茶丰富产品类别 延链强链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7] 政府支持政策 - 汉滨区立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和富硒资源优势 推动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2025年将强化链主企业建设 培育技术人才队伍 完善"安康富硒茶"标准 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8]
新农人返乡 高科技下田(青年观察·乡村和青年双向奔赴①)
人民日报· 2025-05-18 05:52
乡村与青年双向奔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需要大量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强调青年与乡村的双向流动 [7] - 系列报道聚焦青年与乡村相互成就的故事,展现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7] 农业现代化案例 湖南郴州"农二代"骆雨 - 骆雨整合分散农田,改造4000亩低效梯田,配套灌溉沟渠和机耕道,230亩抛荒梯田整治后产出稻谷27.6万斤,创造经济价值40万元 [8] - 成立公司统一采购农资降低化肥成本28%,统一销售渠道提高稻谷收购价每斤0.3元,2024年代管农田超6万亩,带动2000户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 [9] - 创办农机培训班培训超100名农机手,培养12名90后新农人,吸引4名大学生返乡 [9] 贵州威宁博士团队 - 李经纬博士团队推广10多个蔬菜新品种,科技服务覆盖贵阳、黔南、遵义等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12] - 团队使用生物菌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结构,尾菜发酵生产有机肥降低成本 [13] -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免疫诱抗和生物防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3] 浙江绍兴大学生王园园 - 王园园创办南野农庄,流转200余亩土地,引进黄金水蜜桃等优质品种,带动8名村民人均年增收4万元 [16] - 开发乡村游带动村里建设民宿、咖啡馆等,年吸引游客超90万人次 [17] - 推动水蜜桃分级销售和品牌化,丁宅乡水果年产量增长25%,果农年增收近4000万元 [18] 政策支持 - 湖南省出台文件加强产业对接扶持、金融保险服务等,对"头雁"对象综合扶持 [9] - 郴州市"人才新政52条"每年培养30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给予优秀人才认定和奖励 [9] - 上虞区实施新农人培育"百千万工程",出台"虞农共创政策十条" [18]
茂名:千年荔乡,百亿向前
南方农村报· 2025-05-17 09:35
茂名荔枝产业概况 - 茂名荔枝种植面积超140万亩,年产占全国1/4,形成"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来自茂名"的产业规模[6][7] - 全产业链产值超120亿元,核心产区柏桥村荔农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10][11] - 拥有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三大"国字号"平台[7][8] 电商与营销创新 - 2024年广东农产品电商规模达3120亿元(占全国19.5%),茂名荔枝为电商主阵地[24][25] - 茂名每年线上销售荔枝超7万吨,电商渠道收购均价比传统渠道高10%以上[38][42] - 开展"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累计培训电商新手超20场次覆盖5000人,现有电商4000多家、微商1万多家[40][41] 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培育25家荔枝加工龙头企业,开发荔枝汽水、果酒、罐头等高附加值产品超30种[45][46] - 投入1800万元新建两条荔枝冰淇淋生产线,开发7款产品预计5月底投产[47] - 通过广药王老吉带动,形成"农忙收荔枝,农闲卖饮料"的产业模式[44][46] 国际贸易拓展 - 2024年荔枝已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总计82吨,计划新增科威特等5个出口国[54][55] - 预计全年出口量增长5%,出口国家和地区增至22个[56][57] 保鲜技术突破 - 建成306个"田头小站"冷藏设施,荔枝采摘后1小时内进入冷库保鲜期延长一周,优果每斤多卖2-3元[68][72][73] - 采用"荔枝专用保鲜移动装备",存储20天后失水率仅0.51%,好果率达99.8%[75] - 研发液氮超低温冷冻技术实现全年销售,冻眠荔枝年产能超500吨[82][84]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打造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计划联动周边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88][103] - 2025年五一假期茂名接待游客143.27万人次(同比+49.32%),旅游收入6.43亿元[112] - 推出荔枝夜市、民宿等业态,荔枝季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摊主日均收入近300元[114][115]
【帮主郑重】指数玩跳水!消费股逆袭藏玄机?午盘暗战大揭秘
搜狐财经· 2025-05-15 12:41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创业板半日跌幅达1.35%,3600只股票下跌 [1] - 美容护理、港口航运、农业板块逆势上涨,芭薇股份涨停30cm,连云港、川宁生物等冷门股表现突出 [1][3] - AI智能体、液冷服务器等科技板块及军工板块表现疲软 [3][7] 美容护理行业 - 山东卫健委政策允许医美机构开展光电注射项目,为行业提供合法经营支持 [4] - AI美妆顾问技术推动行业升级,芭薇股份等代工厂订单激增 [4] - 医美监管趋严,需关注具备医疗器械认证的龙头企业 [4] 港口航运行业 -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重启推动沿海港口股上涨,连云港、宁波海运涨停 [5] - 三国贸易量每增长10%,港口吞吐量可提升15% [5] - 当前行情受政策预期驱动,需警惕协议落地后利好出尽风险 [5] 农业行业 - 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农业新质生产力",秋乐种业等企业受资金追捧 [6] - 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可实现节水30%同时增产15% [6] - 农业股波动较大,适合短线操作 [6] 科技行业 - AI板块回调因高澜股份大股东违规减持及液冷服务器估值泡沫(100倍PE)破裂 [8] - 军工板块资金撤离明显,天箭科技三日跌幅达20% [8] - 具备军工资质的错杀股或存在反弹机会 [8] 资金动向 - 北向资金早盘净买入20亿消费股,重点布局茅台、伊利等白马股 [8] - 内资转向港口及农业板块,形成与外资差异化配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