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质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2024年营收675.74亿元 聚焦门店调改与供应链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0: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79亿元,净利润1.48亿元 [1] - 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累计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 [1]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深水区,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优化与供应链革新纵深推进 [1]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改门店在销售与利润端整体达成预期目标 [1] - 已完成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预计2025年6月底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1] - 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1] 供应链革新 - 提出"三个聚焦、一个反对"策略: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反对更换采购员就更换供应商 [2] - 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包括供货山姆、开市客等美国超市的中国制造企业 [2] - 推出"外贸优品专区",带动外贸型企业进入内需市场 [2] - 为出口受阻企业开通"15天极速上架"绿色通道,并提供品牌推广与新品开发支持 [2] 未来发展战略 - 坚定胖东来模式和品质零售的战略方向,打造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3] - 聚焦核心大单品,目标与供应商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3]
永辉超市(601933.SH)2024年营收675.74亿元 坚定学习胖东来模式走品质零售路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20:3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改门店在销售与利润端整体达成预期目标,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累计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 [2] 战略转型与门店调改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的深水区,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优化与供应链革新纵深推进 [1] - 截至财报发布日已完成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预计2025年6月底全国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2] - 调改门店占比提升、闭店收尾及供应链改革深化,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2] 供应链革新 - 供应链变革是转型"品质零售"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引擎,提出"三个聚焦、一个反对"策略: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反对更换采购员就更换供应商 [3] - 大批外贸型企业与公司实现对接,推动供应链体系优化和商品焕新 [3] - 已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包括供货山姆、开市客等美国超市的中国制造企业 [4] 社会责任与市场拓展 - 为出口受阻企业开通"15天极速上架"绿色通道,并提供品牌推广与新品开发支持 [4] - 在北京、福州、杭州等城市推出"外贸优品专区",带动外贸型企业走进内需市场 [4] - 2024年投入上亿元升级食安体系,制定多项标准细则,与超万家供应商及员工签订责任书 [4] - 在宁夏、陕西等地助农增收,直播助销农产品,面对自然灾害48小时应急响应保供稳价 [4] 长期发展目标 - 公司转型决心与战略定力清晰可见,从供应链革新到门店调改,每一步都印证着转型"品质零售"的长期逻辑 [5] - 优化成本结构、重塑商品力、夯实民生担当,目标成为真正的中国"国民超市" [5]
永辉超市破局之战,品质零售已“鸣枪”?
36氪· 2025-04-09 09:47
供应链重构 - 公司提出"去中间商"为核心的供应链重构战略,旨在降低采购成本15%并提升进口商品占比至20% [1][7] - 将2300家供应商精简至800家核心战略伙伴,采用直采模式绕过中间商 [7] - 供应商结算周期缩短至35天,账期透明度排名跃居行业前三 [7] - 计划三年内与供应商共同打造100个亿元级单品,对标茅台、可口可乐的"单品神话" [7] 品质零售战略 - 公司定位为"满足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坚持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 [10][11] - 提出"三大聚焦一个反对"战略: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长期主义;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 [4] - 计划将自有品牌占比从当前5%-15%提升至40%,"永辉农场"系列生鲜已实现48小时从田间到货架 [9] - 调改后门店SKU重复率达65%以上,自有品牌销售占比10% [11] 门店调改进展 - 2025年一季度已完成近50家门店改造,预计全年调改200家,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升级 [11] - 调改后郑州信万广场店首月销售额达5600万元,员工收入提升30% [6][7] - 福州奥体店作为全国调改旗舰店重新开业,验证"少而精"策略有效性 [11] - 主力店型从万平米大卖场压缩至2000-3000㎡社区店,SKU从3万+锐减至8000个 [12] 运营模式创新 - 在成都试点"店长承包制",允许店长用5%营收自主策划社区活动 [12] - 向调改门店8000名员工发放1139万元分红,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 [12] - 抛弃传统KA模式下"进场费、堆头费、节庆费",转向CA思维的合作模式 [7] 行业背景 - 2024年57.4%连锁超市企业销售额负增长,53.2%企业净利润下滑 [12] - 传统大卖场在平台冲击下节节败退,山姆、胖东来等商超凭借差异化逆势增长 [13] - 公司转型被视为中国零售业集体焦虑的缩影,试图通过供应链重构再造商业模式 [13]
永辉驶入深水区,叶国富接过方向盘
凤凰网财经· 2025-03-31 21:52
公司战略调整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正式接管永辉超市,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导公司调改工作 [8][3][4] - 提出"433"改革规划,包括"四化三力三变",涉及国际化、现代化、职业化、专业化等方向 [9] - 2025年关键词为减亏,实施"三提两降"策略: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用 [10] 供应链改革 - 锁定200家核心大供应商,由叶国富亲自筛选并保证每年与供应商董事长至少见面一次 [2] - 坚决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承诺为战略供应商提供一把手亲自服务 [2] - 推动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去掉中间商,保留一线品牌和特色产品 [9] - 计划3-5年内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达到40%,2025年上架60支新品并孵化10支超1亿元单品 [20] 门店调改进展 - 2025年计划调改200家门店,关店250-350家,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整 [5] - 截至3月已有47家门店完成调改,计划5月底前完成83家调改门店 [6] - 已出售黑龙江、吉林12家门店给比优特集团,符合关店计划并为调改提供现金流支持 [11] 组织架构调整 - 2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实行"总部-大区-门店"三层管理,全国划分为28个大区 [13] - 改革领导小组统领调改工作,全国调改小组与大区保持实时互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 [13] - CEO李松峰淡出决策层,公司宣布CEO职位全球招募 [14][15] 市场竞争策略 - 深度绑定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90%以上,引入其自有品牌专区 [17] - 物美等竞争对手也开始学习胖东来模式,但公司认为这是共同提升行业水平的表现 [18] - 聚焦核心大单品战略,计划三年内与供应商共同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 [20]
名创优品叶国富:传统超市不在产品和用户上下功夫,一味追求线上「必死无疑」 | 最前线
36氪· 2025-03-29 23:50
文章核心观点 永辉超市以“回归本质,迎接品质”为主题召开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提出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和长期主义,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未来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成为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1][2][6] 零售本质与转型方向 - 零售本质是洞察消费者需求,开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点 [1] - 企业应向制造开发型零售转型,CEO应是首席产品官,要有设计开发好产品的能力 [1] 供应链升级举措 - 提出三大聚焦与一个反对,即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长期主义,反对换采购就换供应商,让合作伙伴有安全感 [2] - 叶国富将亲自筛选首批200家核心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董事长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2] 门店调改情况 - 2024年5月在胖东来帮扶下对全国门店调改,调改后门店在口碑、品质、客流和销售额上均有较大增长 [3] - 3月28日5家调改门店开业火爆,截至3月29日全国共完成47家门店调改,预计年中达100家,全年达200家 [4] 未来目标 - 未来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成为品质首选 [6] - 成为更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1]
叶国富挥刀,砍向永辉超市
搜狐财经· 2025-03-26 18:4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加入永辉超市董事会并担任非独立董事,同时获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导公司改革[3][15] - 永辉超市第六届董事会换届选举中,原CEO李松峰以20.6%得票率落选,公司未聘任新CEO,由改革领导小组代行职责[11][12] - 董事长张轩松支持叶国富改革,但董事张轩宁反对改革领导小组设置,认为原CEO李松峰推动的胖东来模式转型已见效[13][25] - 上交所向永辉超市下发监管工作函,涉及内部治理事项,公司次日公告称将尽快完成CEO选聘[4][6] 经营战略与财务目标 - 叶国富明确2025年核心目标为"减亏",计划通过调改200家门店、关闭250-350家门店(占总数33.4%-46.8%)及供应链优化实现[16][19][21] - 永辉超市2021-2023年累计亏损近90亿元,2024年预计净亏损14亿元(同比扩大5%)[17] - 供应链方面计划引入优质供应商,2025年推出60个自有品牌新品,目标孵化10个年销超1亿元单品,3-5年内自有品牌占比达40%[23][24] - 改革方向包括国际化、现代化等四大方向,强调组织、运营和供应链三大变革[24] 业务调整与执行进展 - 2024年起已参照胖东来模式调改31家门店,2025年3月新增24家调改门店涉及19个城市[20] - 已启动东北地区关店计划,关闭黑龙江、吉林12家门店,当前全国门店总数748家[21] - 战略定位上明确永辉聚焦"品质零售",与名创优品"兴趣消费"形成互补,核心均围绕产品力提升[31][35] 名创优品协同效应 - 名创优品2024年总营收170亿元(+22.8%),海外收入66.8亿元(+42%),毛利率44.9%(+3.7pct)创历史新高[27] - 计划将名创优品"711战略"(7天开发100款新品)的产品开发能力复制至永辉,强化制造型零售模式[32][34][36] - 名创优品以63亿元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交易于2024年9月完成[39][41]
叶国富空降掌舵改革 永辉超市“名创式”豪赌?
中国经营报· 2025-03-24 16:13
核心观点 - 叶国富正式掌舵永辉超市全面改革 主导战略转向品质零售模式 并推动大规模门店调整与供应链变革[3][4][5] - 改革方向与前任CEO李松峰的数字化战略存在冲突 管理层出现经营理念分歧[3][5][6] - 公司计划通过关停尾部门店 调改中部门店 以及强化自有品牌与供应链协同 试图扭转连续四年亏损局面[7][8][10] 人事变动与权力更迭 - 叶国富高票当选董事并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原CEO李松峰落选且未获续聘[3][4] - 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席位中"名创系"占三席 原永辉系张轩松张轩宁占两席[4] - 张轩宁投唯一反对票 认为公司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收获期 反对激进改革[3][5] 战略转型与改革措施 - 改革领导小组被赋予战略转型至高决策权 叶国富成为实际操盘者[4] - 2025年计划关闭250-350家尾部门店 调改200家中部门店 2026年底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整[7] - 重点推动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 目标3-5年内自有品牌占比达整体销售额40%[8][10] - 2025年计划上架60支新品 孵化至少10支销售额超1亿元战略大单品[10] 财务表现与业务现状 - 公司连续四年亏损 2021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 -27.6亿元 -13.29亿元 2024年预计亏损14.0亿元[8] - 截至2024年底完成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31家[7] - 东北大区关闭黑龙江吉林12家门店 实施区域收缩战略[7] 名创优品协同效应 - 名创优品全球门店超7000家 海外门店近3000家 擅长供应链整合与爆款自有品牌开发[10] - 双方将在自有品牌和供应链方面协同 但永辉超市不会销售名创优品商品[10] - 专家认为叶国富的传统零售改造方法论比资源嫁接更具价值[1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中国超市Top100企业自有品牌销售占比从2018年3.2%升至2022年5% 对比山姆在中国占比超30%[10] - 零售行业需重构供应链体系以支持商品差异化与特色化 否则难以实现持续性盈利[9][11]
于东来等来了知音
投资界· 2024-12-09 09:58
核心观点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与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首次会面,双方就线下零售品质化转型达成共识,认为中国零售业应摆脱低价内卷,转向以产品为核心的品质零售[8][9][13] - 叶国富通过6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实践品质零售理念,将其视为"胖东来版商超",并计划在全国推广调改模式[9][12][19] - 胖东来模式被视作中国超市行业转型标杆,其核心在于产品品质、顾客体验、员工待遇及开放式动线设计,调改后的永辉门店商品结构已实现80%-90%相似度[13][19] - 双方共同提出打造"中国版Costco"的愿景,强调产品开发、国际标准及团队激励的重要性[16][17] - 线下零售业面临结构性挑战,2023年大卖场/超市渠道跌幅达1.8%-15.7%,品质零售被视为行业转型方向[13][21] 人物背景与理念 - 叶国富2013年创立名创优品,推崇Costco模式并收购永辉超市实践零售理想,认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出路[9][12][16] - 于东来1995年创立胖东来,倡导"幸福大于一切"的管理理念,强调产品品质与合理利润[9][13][20] - 两人均为草根创业者,坚持线下零售渠道发展,反对价格战,主张通过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9][13] 永辉超市调改进展 - 已开业20家调改门店,春节前预计达40-50家,采用胖东来帮扶与自主调改双模式[19] - 调改内容包括:取消强制动线改为开放式设计,引入胖东来自有品牌商品,员工最低工资从3000元提升至4500元[19][20] - 调改分为三阶段:初期"拿来主义"复制规则,中期学习理念更新文化机制,后期自我调改深化模型[21] 行业影响与挑战 - 胖东来模式为行业提供转型参考,调改后的永辉门店客流回升,给从业者带来信心[14][19][21] - 完全复制胖东来模式存在难度,需长期内化商业模型,预计需1年恢复健康状态,2-3年实现发展[19][21] - 线下零售面临电商冲击,2023年大卖场/超市渠道跌幅显著,品质零售成为破局关键[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