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搜索文档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海四达苏金然:双管齐下布局储能与固态,技术内卷驱动从大到强
高工锂电· 2025-06-23 14:00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行业从2010年"十城千辆"政策起步,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的完整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代表之一 [2] - 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 [12] - 2025年将开启新15年征程,重点转向全场景电动化渗透、能源体系变革和全球化发展 [2] 未来15年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迭代方向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技术 [13] - 应用场景将从汽车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全领域 [13]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解决跨国经营和国际企业培育等挑战 [2][13]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活动时间跨度为2025年3月至12月,包含调研走访、视频专访、深度报道等形式 [4][5] - 将实地调研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并举办千人规模行业盛典 [4][15] - 视频策划包括对话20位企业领袖、新能源青年领袖圆桌讨论等 [7][8] 行业研究内容框架 - 回顾部分聚焦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与格局变化,以及TOP10企业特写 [12][13] - 展望部分分析新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创新及"后浪"企业成长机会 [13][16] - 发布15周年行业评选结果和纪录片,总结关键技术与商业突破 [17] 核心讨论议题 - 复盘过去15年在技术突破、市场扩张、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得失 [10][11] - 探讨全球化战略实施路径,包括海外建厂和技术输出等具体措施 [13] - 企业层面将分享15年发展评价及新周期下的战略规划 [11]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易鸿智能王刚:精益制造与跨界拓展双轨战略,破局设备同质化困局
高工锂电· 2025-06-23 13:58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从跟随到领跑的完整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新三样"代表[2] - 以2010年"十城千辆"为起点,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牵引下,行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15年发展历程[2] - 2025年将开启新的15年征程,交通电动化将向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加速纵深发展[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新阶段将面临新技术与产品创新、新商业模式落地、新产业生态与格局重构等挑战[2]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解决从领跑全球到真正融入全球、培育跨国企业的关键问题[2] - 未来技术迭代方向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应用场景将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领域[13]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策划"激荡15年 瞭望新征程"系列活动,包括调研100+产业链代表企业[4] - 活动形式涵盖调研走访、视频专访、深度报道和15周年行业盛典[5] - 视频策划包含对话20位企业领袖、新能源青年领袖圆桌派及产业链老友视频共创[7][8] 行业研究内容框架 - 梳理锂电产业三大发展阶段: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12] - 重点分析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市场和竞争格局变化[13] - 对细分领域TOP10企业进行发展回顾特写[13] 15周年行业盛典亮点 - 将邀请超1000位产业链企业高层参会,共同回顾发展与展望未来[15] - 内容涵盖新电池技术、全场景应用机会、商业模式创新和后浪企业特写[16] - 发布行业评选结果和15周年纪录片[17] 核心研讨议题 - 复盘15年锂电产业发展的得失经验[10] - 探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新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10] - 聚焦企业全球化战略实施路径和跨国经营能力建设[8][11]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天奈严燕:锚定单壁市场,新15年向新增长极冲刺
高工锂电· 2025-06-23 13:55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从跟随到领跑的完整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全球化的"新三样"代表[2] - 以2010年"十城千辆"为起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力牵引了行业15年发展,2025年将开启新15年征程[2] - 行业划分为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和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三个阶段[12] 未来15年发展趋势 - 交通电动化将向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加速,催生新应用场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2] - 技术迭代重点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应用场景将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领域[13]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培育具备跨国经营能力的国际企业[2][13]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将实地调研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通过对话记录产业转折点的企业印记[4] - 活动形式包括调研走访、视频专访、深度报道和15周年行业盛典[5] - 视频策划包含对话20位企业领袖、新青年领袖圆桌派及产业链老友共创内容[7][8] 行业盛典内容 - 2025年盛典将邀请超1000位产业链高层,回顾发展历程并展望新机会[15] - 聚焦新电池技术、全场景应用、商业模式创新及"后浪"企业特写[16] - 发布行业评选结果和15周年纪录片[17] 核心研究议题 - 复盘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市场/竞争格局变化[12][13] - 探讨全球化战略实施路径,包括海外建厂和技术输出[13] - 分析细分领域TOP10企业的发展轨迹与未来规划[12][13]
外资交易台:市场和宏观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行业包括股票市场、人工智能、石油市场、欧洲防务等 涉及公司包括标普、纳斯达克、Meta、Magnificent Seven(壮丽七巨头)、TSLA、AVGO、META、BTC、FTSE、美国科技股相关公司、欧洲防务股相关公司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表现与趋势** - 尽管面临贸易战、债券市场压力和地缘政治紧张等挑战,标普和纳斯达克指数2025年迄今仍保持上涨,因进入2025年以来回报强劲,且标普第一季度盈利增长12% [4][5][6] - “壮丽七巨头”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占标普市场总值32%,若将TSLA换成AVGO,占比基本不变 [7] - 今年第一季度,META旗下应用月活跃用户达39.8亿,接近全球一半人口每月至少访问一次Meta平台 [8][9] - 自美联储九个月前开始降息,收益率曲线上收益率普遍上升,与以往宽松周期不同,且美国财政部今年需滚动发行约7.4万亿美元证券 [12][13] - 美国政府目前支出比疫情前高出53%,虽债务与GDP比率变化不大,但高利率下支出轨迹及未来债务与GDP比率预测令人担忧 [14][15] - 预计沉默一代和婴儿潮一代将在2045年前向年轻一代传递超80万亿美元财富,即便实际数额减半,金融市场也将活跃 [15][16] - 全球化以贸易占全球GDP比例衡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 [16] - 基础60/40投资组合自2022年初以来基本停滞不前,这一拐点有利于高质量另类资产管理者,跟踪的9种对冲基金策略中有8种在2025年盈利 [17][18] - 过去十年比特币涨幅达42,020%,已获得资深人士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认可 [18][19] - 富时指数最近创下新高,自2022年特拉斯政府后疫情低点以来,净回报率达43%,印证恐慌时买入股票能赚钱 [20] 2. **行业动态与投资机会** - 伊朗因素在短期局势中重要,地缘政治难通过股指表达,但油市受影响,短期布伦特原油期权平值隐含波动率比过去十年平均水平高约15点,长期低近4点,市场预期问题将较快解决 [21][22] - 对美国科技股情绪较近几个月大幅回暖,对话多关注人工智能,领先与落后股票对已突破新高 [23] - 欧洲防务股频繁被提及,七⼤科技巨头资本支出目前大致相当于整个欧洲防务预算,西班牙对北约5%预算提案表示反对 [24] - 纳斯达克100指数中单只股票平均隐含波动率(1个月到期)降至去年10月以来最低,NDX或QQQ期权成本有吸引力 [25][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一张更新图表展示过去40年11个降息周期中,美联储首次降息后九个月债券收益率上升情况,除90年代末外,当前美联储降息时债券收益率上升很不寻常 [33] 2. 按策略类型划分的对冲基金截至五月的业绩情况 [35] 3. 美国家庭在股市中的相对配置情况,计划分享给更广泛美国人群 [36] 4. 两张图表展示当前一批美国首次公开募股与历史的对比,包括发行数量和美元价值 [38] 5. 人工智能领先者与落后者配对交易,回调频率和幅度值得关注,近期快速上涨至新高也值得注意 [41]
中期策略:蓄力新高——聚焦龙头化、国产化、全球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PCB、海外算力、新消费、新经济、半导体、AI应用、机械制造、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家居、工程机械、乳制品、饲料、电子、计算机、创新药、大金融、有色金属、交运港口、包装印刷、轨道交通、自动化设备、小家电、文娱用品、半导体地面兵装、农商行、医疗器械、造纸业、纺织、家电、汽车、光伏、电力设备、医药、广告、医疗健康 - **公司**:宁德时代、三花智控、三一重工、东鹏饮料、海大集团、北新建材、晨光股份、中国动力、中控技术、金山办公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国股票市场有望迎来新高**:中国股票市场在基本面、产业、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政策制度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有望迎来新的高点,2025年可能会看到新的整数点位,行业配置关注PCB、海外算力等领域,“龙头化、国产化和全球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1][5] 2. **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宏观经济基本面压力,地方消费数据、PMI等指标不佳,传统经济短期内处于摸底过程;但从长期看,中国产业优势逐步显现,新消费、新科技等领域发展良好,半导体和AI应用行业股价调整后,中报季市场将筛选企业,龙头公司业绩落地将带动产业链突破[2] 3. **全球资金呈现去美元化趋势并回流中国市场**:受美元指数下降、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等因素影响,全球资金回流配置中国市场,包括港股和A股资产,EPFR数据显示该状态持续存在,2024年9月24日以来中国政策组合拳及与港交所联动加速资本市场制度改革[4] 4. **弱美元周期影响资产需求**:当前处于弱美元周期,美债需求下降,拍卖倍数从2.6倍降至2.3倍,美国股票相对于非美国家股市需求下行,中国大陆和日本对美债持有量减少,中国从约1万亿美元减至8800亿以下,日本从1.3万亿美元减至1.2万亿美元以下,中日两国对美股净流入量显著减少,中国净流出781亿美元,日本净流出500亿美元以上,资金流向黄金市场以规避地缘冲突风险[10] 5. **国内政策推动经济景气修复**:国内政策偏向稳定中积极有为,宏观经济进一步修复需等待企业端贷款脉冲上行,目前居民端贷款平稳,财政和政府端贷款上行对冲企业端贷款下行[11] 6. **外资和内资是推动权益资产上行的重要增量**:外资持有市值维持在3万亿以上,EPFR数据显示外资投资中国资产的基金规模约1700亿美元,美国降息周期加速预计外资将回流;内资对港股定价权提升,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成交占港股整体成交比重维持在40%-50%,近期突破50%,国家队、险资、个人投资者是内资主要增量,新消费、新经济领域是内资重点投资方向[1][12][13] 7. **制度变化推动市场发展**:科创板深化改革提出“科创板1 + 6”模式,为不同盈利状况公司提供分层融资便利,A股与H股两地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更丰富、估值可能抬升,深圳推出H股回归二次上市政策筛选出优质白马标的,低估值位置的全球龙头企业值得关注[14] 8. **ETF是A股主要增量资金之一**:2024年9月24日以来大盘宽基ETF大量买入且持续无明显流出迹象,大盘风格看好,科技大盘股、红利、大金融等细分领域的大盘ETF值得重点配置[15][16] 9. **龙头化趋势显著**:A股盈利周期下行期间尾部企业被清洗,龙头企业集中度提升,在行业改善后更具优势,机械制造业、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传统行业如地产、轻工家居、钢铁汽车等CR8集中度有所提升;龙头公司利润集中度在传统行业和“两新两重”设计领域较高,在控费和运营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产能出清后能以更低固定资产获得更强经营性现金流[3][17][18][19][20] 10. **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科创板上的龙头公司或科技企业推动国产化进程,电子、计算机、机械、新材料等领域细分方向出现国产替代,市占率提高,如半导体材料模拟ICD、CAD软件、工业机器人、碳纤维等[8] 11. **国产化和全球化在中国科技领域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创新药领域部分公司仍有新高潜力;全球化方面,85后、90后企业家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除制造业全球化外,新消费、新科技、新全球化部分更应关注[9] 12. **全球化策略对中国企业发展影响显著**:海外市场是反内卷重要方向,2024年中国企业海外毛利率维持在18.3%高位,国内毛利率下降,有色金属、工程机械、小金属等行业出海趋势强劲[24][25] 13. **新兴市场推动中国出口增长**: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11个新兴国家中有10个将中国作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其消费电子、电芯、汽车等细分市场带动中国出口,如印尼对中国依赖度从10%提高到31%,沙特从14%提高到24%[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筛选具备全球化潜力公司的方法**:考虑海外营收增长及盈利能力,确保国内业务不拖后腿,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和汽车领域是主要筛选方向,医药行业尤其值得关注,2019年以来潜力出海组合累计收益率达247%,超额收益191%[27] 2. **年轻董事长对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积极影响**:年轻董事长(80后90后)见识广泛,更倾向于实施全球化战略,90后董事长领导公司的出海比例在2019 - 2024年间增加约8个百分点,其领导下公司海外收入同比持续正增长,家居用品、电池相关需求以及机械设备等领域表现显著;港股中90后董事长领导的消费品、广告业与医疗健康相关企业海外收入占比高且增长快[30][31]
吴晓波: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丨出海峰会演讲
吴晓波频道· 2025-06-23 01:02
核心观点 - 企业家出海与帆船航海存在高度相似性,关键在于团队融合、乐观精神与风险敬畏 [3][5][14] - 中国企业出海是未来十年的长期战略,需应对宏观经济、技术变革及地缘政治三重周期叠加 [28][37] - 第四波出海浪潮本质是"全要素出海",涵盖商品、技术、人才、资本及管理模式 [33][34] 企业家精神与航海隐喻 - 帆船航海象征企业全球化:船即企业、船长即企业家、船员即团队,协同决定成败 [5][7] - 优秀船长需具备"活得久"的生存智慧,企业家需在不确定环境中调整战略方向 [9][14] - 航海者三大素质(乐观、冒险、厌恶风险)同样适用于出海企业家 [12][14] 宏观经济与产业环境 - 国内经济处于底部震荡期,1-5月广义货币增加12.2万亿,但存款增加14.7万亿显示需求不足 [18][19] - 人工智能进入普及阶段,中国工厂已实现人机自然语言交互(如海信灯塔工厂) [21] - 关税战与地缘政治成主要挑战,美国对华遏制将结合对苏联(结盟围剿)和日本(技术+关税战)的双重策略 [23][25] 中国企业出海特征 - 与苏联相比,中国拥有300万家/年新创民营企业(96%三年内消亡)的持续创新动力 [27] - 与日本相比,中国内需市场潜力达十倍,激发中产消费是关键突破口 [27] - 第四波出海浪潮区别于前三波(商品出海→品牌出海→全要素出海),需实现供应链本地化与产业融合 [33][34][49] 出海实操关键问题 - 国别选择:70%企业跟热点、60%跟朋友、50%凭感觉,存在盲目性 [44] - 合规风险:79%企业不了解海外财税细节,巴西劳动法、印度合规门槛等成典型痛点 [46][47] - 供应链重构:海外存在成本低但效率低、本地化协同难等问题,需平衡产业空心化风险与技术输出 [49] - 人才瓶颈:全球化人才稀缺,华为海尔等头部企业经验难以复制 [51] - 营销创新:需适配本地文化宗教习惯,中国"最卷"营销经验可选择性复制 [53][55] 工具与未来展望 - 中国互联网工具(如DeepSeek)成出海核心武器,部分领域领先发达国家 [21][56] - 出海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人文升华,需塑造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中国人 [41][42]
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选股宝· 2025-06-22 23:33
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包含优化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命名、健全标准体系等十方面措施,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1] - 政策将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国家药监局将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顺利推进 [1] - "十四五"规划将高端医疗器械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推动设备更新和国产优先采购,叠加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推动成果转化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呈现"智能化、高端化、全球化"三大趋势,技术革命(如量子传感、脑机接口)与政策红利(国产替代、设备更新)共同驱动行业突破 [2] -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27万亿元,高端医疗器械占重要份额,预计2025年突破1.8万亿元,2030年达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1.5% [2] 公司动态 - 迈瑞医疗产品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领域,在医疗器械行业具有显著影响力 [2] - 联影医疗为国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龙头,多款产品为国内首创 [3]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吉阳智能阳如坤:锂电15年新周期,聚焦大规模智能化制造
高工锂电· 2025-06-22 21:20
高工锂电15周年特别策划 ● 15年,从破土萌芽,到枝桠参天;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以2010年"十城千辆"为 肇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力牵引下,中国动力电池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15年。 ● 15年,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从跟随 到领跑的完整历程,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新三样"代表,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 升级的时代注脚。 ● 以 2025年为转折,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将开启新的15年征程。瞭望新征程,将会是更具 挑战,交通电动化向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也加速走向纵深,这也意味着,新应用场景 开启,新技术与产品创新,新商业模式落地,新的产业生态与格局。 ● 全球化也将成为中国锂电产业新征程中的时代命题。如何从领跑全球,到真正融入全 球,并成长出一批具备跨国经营的国际企业,将成为中国锂电产业新 15年的最大考验。能 否在新的征程中续写新时代的辉煌,让我们期待中国锂电产业的时代答卷。 高工15年,与行业同行 ● 后浪奔涌,对话中国新能源新青年领袖 2.高工圆桌派 ● 新 15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时代命题 ● 15年前,高工锂电开始用脚步丈量行业,用研究报告测量行业 ...
美国举措加剧局势紧张!背后根源及引发震荡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6-22 16:37
动作根源 - 美国采取行动的经济原因包括缓解国内结构性问题和争取外部利益 [2] - 政治层面受利益集团推动,旨在保护特定经济群体利益 [2] 引发震荡 - 股市相关领域股价剧烈震荡,投资者普遍不安 [3] - 大宗商品如石油、金属价格波动,增加资源进口国成本负担 [3] - 企业运营不确定性上升,部分小型企业破产导致产业链断裂 [3] 地缘紧绷 - 国际形势持续紧张,国家重新考虑与美交往 [6] - 地区联盟和竞争态势复杂化,军事行动增多 [6] - 国际交往中猜疑加深,大规模战争风险上升 [6] 长期隐患 - 全球化受阻,贸易与投资环境风险上升 [7] - 长期资本流动量大幅减少 [7] - 科技交流受阻,技术难题进展缓慢 [7] 后续预测 - 全球供应链可能广泛重组 [8] - 发展中国家进步受限 [8] - 地区冲突失控风险挑战国际秩序 [8]
三位哈佛留学生的自白:拼命留在美国还值得吗?
36氪· 2025-06-22 11:13
特朗普政府政策对国际学生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针对国际学生和高等教育系统施行了一系列限制举措,包括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暂停国际生签证申请、加强社交媒体审查等 [1][6][7] - 哈佛大学首当其冲,与特朗普政府的诉讼案仍在进行中,政策变动频繁且不可预测 [1][11][12] - 政策导致中国留学生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部分学生考虑转向加拿大、英国或香港的学校 [14][20] 留学生心理与学业状态 - 政策变动导致留学生出现焦虑情绪,部分学生心理量表指数从1升至50,校内心理咨询需求激增 [9] - 学业受到直接影响,部分学生回避与国际政治相关的课程内容,转而专注于国内政治或哲学领域 [9] - 部分学生因政策调整留学计划,如推迟转学或改为毕业后申请研究生 [10][20] 哈佛大学的应对与态度 - 哈佛大学通过法律途径对抗政策,并在听证会上取得阶段性胜利,延缓禁令实施 [11][25] - 校方通过邮件向国际学生传递支持信息,强调"国际学生的存在对哈佛很重要" [11] - 毕业典礼上校长公开表态支持国际化教育,引发全校学生起立鼓掌 [23][25] 留学生职业发展与身份问题 - 部分留学生因政策调整职业规划,如OPT(临时工作许可)可能被取消,面临身份合法性危机 [16] - 留学生在美国职场面临融入困难,同事难以理解其政策相关的焦虑 [17][19] - 部分学生选择积累跨国工作经验后回国,也有因政策直接回国的案例 [20][30] 教育行业与科研资金影响 - 特朗普政府削减高校科研基金,某教育学教授项目被砍200万美元,影响重大研究计划 [31] - 国际生招生工作受到政策冲击,招生办公室高度关注政策变动 [13][17] - 部分课程设置被批评缺乏多元性,未能充分考虑国际学生背景 [19] 留学生对全球化信念的动摇 - 政策冲击留学生对"地球村"和"文化大熔炉"的信念,部分人感到底层信念崩塌 [27][28] - 学生原计划通过留学实现跨文化学术交流,但政策使其对留美价值产生怀疑 [19][28] - 部分学生因政策被迫调整长期规划,如博士申请或回国发展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