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增长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理事巴尔:过去一年经济增长强劲,目前仍然保持如此。
快讯· 2025-05-09 18:35
美联储理事巴尔:过去一年经济增长强劲,目前仍然保持如此。 ...
美联储理事Barr:不知道关税的最终情况或对经济的影响。关税可能会对通胀造成持续上行压力。预计关税将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担心关税将导致失业上升。特朗普的关税“没有现代先例”。鉴于经济状况,货币政策处于有利位置。
快讯· 2025-05-09 18:09
关税对经济的影响 - 关税可能对通胀造成持续上行压力 [1] - 预计关税将导致通胀上升 [1] - 预计关税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1] 关税对就业的影响 - 担心关税将导致失业上升 [1] 关税政策的特殊性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没有现代先例" [1] 货币政策现状 - 鉴于经济状况 货币政策处于有利位置 [1]
美联储巴尔:关税推高通胀放缓经济,美联储恐陷入困境
快讯· 2025-05-09 18:01
金十数据5月9日讯,美联储巴尔表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推高通胀、降低经济增长 并推高失业率,这可能会让政策制定者面临一个棘手的决定,即要解决哪个问题。巴尔表示:"最近关 税上调的规模和范围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最终形式,现在说知道它们将如何影响经济还为 时过早。"但他表示,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我看来,更高的关税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并对通胀 造成持续的上行压力,"他表示。他还指出,企业需要时间来调整分销网络。一些供应商,尤其是小企 业,可能无法足够快地适应,可能会倒闭,这加剧了供应链的混乱。巴尔说:"我同样担心,随着经济 放缓,关税将导致失业率上升。""因此,如果我们同时看到通胀和失业率上升,美联储可能会陷入困 境。" 美联储巴尔:关税推高通胀放缓经济,美联储恐陷入困境 ...
【财经分析】3%增长目标背后:巴西经济动能与隐忧并存
新华财经· 2025-05-09 14:11
巴西经济增长前景 - 巴西财政部长表示持续推进税制改革、完善金融、绿色转型有望在2026年前实现超3%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 [1] - 2023年巴西经济增长2.9% 2024年达到3.4% 为2021年以来最高增速 [1] -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逆周期财政支出托底、结构性改革提升预期和绿色转型吸引外部投资 [1] 财政政策与内需消费 - 巴西政府通过逆周期财政支出拉动内需 成为近年来经济增长有力托底 [2] - 2023年起政府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教育激励金计划等措施向市场注入超过3500亿雷亚尔流动性 [2] - 国有银行扩大信贷投放保障小微企业与中低收入群体贷款需求 有效对冲私营融资收缩压力 [2] - 家庭消费与服务业已成为GDP增长主要驱动力 [2] - 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公共部门基本财政盈余887亿雷亚尔(约合156.78亿美元) [2] 结构性改革进展 - 2023年卢拉政府重启全面改革 推进税制整合、财政透明化、碳市场立法等举措 [3] - 2024年全国统一增值税改革法案获国会通过 整合三级消费税建立统一增值税制度 [3] - 改革显著提升企业中长期预期 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私营资本流入回升 [3] - 制造业与能源行业出现回暖迹象 但改革成效尚需时间显现 [3] 绿色经济发展 - 巴西83%以上电力来自水电、风能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4] - 2024年以来多国绿色基金和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加速布局巴西市场 [5] - 氢能开发、森林碳汇交易与可持续农业产品成为对外合作热点 [5] - 绿色转型正推动巴西出口结构加快升级 提升其在全球绿色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5] - 绿色议题成为巴西深化对外关系特别是中巴经贸合作新平台 [5]
美联储暂停降息,央行逆势宽松,将如何影响我们的钱袋子?
搜狐财经· 2025-05-09 09:44
美联储货币政策 - 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0%区间,为第三次暂停降息 [1] - 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推迟至2026年 [1] - 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此次决议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9% [3] 美联储政策制约因素 - 核心通胀仍高于目标,但制造业PMI疲软、失业率升至3.9%,面临通胀与增长的拉锯 [6] -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威胁(如对华钢铁关税或达245%)加剧输入性通胀风险 [6]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0次提及"关税",反映其独立性受政治施压的挑战 [7]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 - 同步下调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超1万亿元流动性 [4] - 同步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4] 中国政策动因 - 内部有效需求不足,4月制造业PMI为49.0%,重回收缩区间,消费复苏动能减弱 [8] - 房地产债务风险未根本缓解,需降低房贷利率稳定市场预期 [8]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出口成本上升,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内需韧性 [9] 对贷款市场的影响 - 公积金贷款5年以上利率降至2.6%,首套房月供减少133元,30年省4.76万元 [10] - 银行资金成本下降,信用贷利率或同步下调,消费贷更易获取 [10] 对理财市场的影响 - 1年期定存利率已普遍低于1.5%,未来可能跌破1.3% [11] - 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或跌破1.8%,如余额宝等产品收益走低 [11] 对消费与就业的影响 - 5000亿元"服务消费再贷款"或推动文旅、养老等领域优惠活动增加 [12] - 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后,制造业、科技行业扩招预期增强,灵活就业机会增多 [12]
五月市场展望
虎嗅· 2025-05-09 09:16
美国经济 - 现状好于预期 财政一季度扩张且二季度无收缩迹象 国防开支增加而非国防开支减少[12][16][17][19] - 2026财年预算显示 基础自由支配资金减少1631亿美元(-101%) 非国防领域削减1631亿美元(-226%) 国防领域增加1193亿美元(+134%)[18] - 联储政策倾向等待观望 鲍威尔认为经济良好可延迟降息 沃勒倾向提前行动 当前政策锚定失业率45%以下和通胀2%以上[27][28] - 中长期风险在于财政货币双宽松预期 下届联储主席可能更鸽派 2025年下半年或出现硬数据压力[29][78] 中国经济 - 处于周期底部构造阶段 政策应对存在迟疑 但价格稳定机制已显著改善[35][45] - 结构转型趋势明确 消费将优于投资成为拉动主力 财政刺激受制于底线思维和外部不确定性[38][43][45] - 市场呈现"低吸高抛"特征 资产价格低位时政策响应更积极[45] 大宗商品 - 黄金处于上涨后周期 短期受经济预期博弈影响 长期受益于央行购金趋势(各国或配置10%外汇储备)[47][50][54] - 铜具备长期安全逻辑 全球制造业安全需求驱动 当前70000-75000区间存在成本支撑[56][57][64] - 铜基本面稳健 库存曲线显示需求强劲 基建投资形成支撑[65][67][72] 关税与贸易 - 美国关税政策聚焦财政扩张 短期或推高通胀 中长期将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33][74] - 中美关税谈判处于动态博弈阶段 双方均试图争取时间优势[34] 行业结构趋势 - 美国行业分化显著 国防相关领域获资金倾斜 非国防部门面临收缩[18][58] - 中国行业转型特征明显 制造业自主可控持续强化 地产投资让位于制造业升级[51][58]
降息、降准!刚刚,两大央行官宣!
证券时报· 2025-05-08 21:04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 - 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从4.50%降至4.25%,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结果为5名委员支持降息25个基点,2人支持降息50个基点,2人主张利率不变 [2] - 利率决议公布后,英镑兑美元短线走高逾80点,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4.5个基点 [2] - 英国央行上调2025年GDP增长预期至1.00%,高于2月预测的0.75%,但将2026年增长预期从1.50%下调至1.25%,2027年增长预期保持1.50%不变 [2] - 通胀方面,英国央行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通胀率峰值为3.50%,低于此前预期的3.70%,并预测2026年第二季度CPI为2.40%(2月预测为3.00%),2027年第二季度CPI为1.90%(2月预测为2.30%) [2] - 英国央行重申货币政策需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限制性,以确保通胀可持续回归2%的目标 [3]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需要坚持"循序渐进、谨慎"的做法,并指出世界经济形势难以预测 [4] - 交易员减少对英国央行降息的预期,预计今年只会再降息两次,6月份降息概率为20% [5] 马来西亚央行货币政策 - 马来西亚央行决定将隔夜政策利率维持在3.00%的水平不变 [5] - 马来西亚央行指出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前景因美国关税政策及报复性措施而削弱 [5] - 马来西亚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整体处于扩张区间,但未来出口可能承压,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 [5] - 2025年第一季度马来西亚总体通胀率为1.50%,核心通胀率为1.90%,预计2025年全年通胀保持可控 [6] - 马来西亚央行宣布将法定准备金率下调100个基点,从2.00%降至1.00%,于5月16日生效,预计此举将向银行系统释放约190亿林吉特的流动性 [6]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7] - 美联储认为经济活动继续以稳健的速度扩张,劳动力市场状况稳固,但通货膨胀水平仍然略高 [8]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否认先发制人降息的想法,强调当前通胀率仍高于目标水平,需要看到更多数据才能做出反应 [8]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权衡。
快讯· 2025-05-08 20:21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权衡。 ...
英国央行: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CPI风险是双向的。
快讯· 2025-05-08 19:10
英国央行: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CPI风险是双向的。 ...
中美关税博弈专题系列(三):贸易博弈下财政发力的空间、方向及着力点
中诚信国际· 2025-05-08 19: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4月初关税战升级,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宏观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发力扩内需必要,短期稳定经济和社会预期,中长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话语权,还给出应对关税博弈的财政工具及发挥资金效能的建议 [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博弈不同情形下的财政发力空间 - 关税战升级影响我国出口和经济修复,加剧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虽开局良好但面临需求不足等问题,需财政发力扩内需 [9] - 乐观情形下美国取消全部对等关税,对GDP拖累0.3个百分点,或无需增量财政资金;中性情形下对华对等关税回34%,拖累GDP增速0.9个百分点,需0.6 - 1.2万亿元增量财政资金;悲观情形下我国对美出口停滞,拖累经济增速超2个百分点,需1.7万亿元以上增量财政资金 [12] 关税博弈下的财政应对思路 - 关税博弈背后是经济韧性和财政债务博弈,我国经济有韧性、政府有政策空间,财政需短期和中长期积极应对 [4][14] - 短期目标稳定经济和社会预期,促内需、稳就业、惠民生,加大对外向型区域等帮扶,出台“应急性”措施,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推动新工具落地,加强政策协同 [4][17] - 中长期目标实现统一大市场建设,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国际话语权,培育内需体系、新质生产力,推进改革 [4][18] 当下应对关税博弈的财政工具选择 - 国债:我国中央政府加杠杆空间大,今年赤字率突破,优先10月底左右增发特别国债,资金用于“两新”政策、支持出口企业、发放生活补助,必要时补充国有大行资本 [6][21] - 地方债:加大土储专项债发行力度,加快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进度,稳定房地产市场,必要时增加专项债额度,推动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26][27] - 准财政工具:必要时重启政策性金融工具、增加央企专项债发行,支持重点项目和经济转型领域 [28] - 税收和社保政策:出台针对性税收优惠政策,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用,强化民生保障 [32] - 稳外贸和科创基金:设立稳外贸基金支持受影响企业,用好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科创 [33] - 资本市场支持:发挥财政部绩效考核作用,推动保险、社保基金入市 [34][36] 大国博弈长期化下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能 - 用足现有工具:加快政府债券支出进度,二、三季度发行规模或增加,需加快使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38] - 优化支出结构:压缩非急需支出;聚焦重点领域,投资消费并重,促进“投资于人”;助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和地方债务化解 [43][45][46] - 加强资金监管:健全政府资产负债表,加强项目储备和审核,做好项目评估和绩效考评,建立资金直达机制 [46][48] - 完善地方债管理:落实负面清单和自发自审机制,扩大专项债投向和提高发行效率 [49] - 加强政策配合:做好预期管理,加强财政与货币、产业政策协调配合 [50] - 深化财政改革:理顺央地关系,完善转移支付;研究新业态税收制度,增厚地方财力;推进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和零基预算改革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