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开勒股份:公司依托深言未来和汇智灵曦分别布局智慧政务和智慧医疗
证券日报网· 2025-07-29 16:57
智慧政务业务进展 - 公司通过子公司豫资开勒的深言未来推进智慧办公应用场景落地 联合人民网发布首款大模型智能政务办公平台 具备智能公文处理审校、知识库检索问答、智能会议系统及多语种翻译功能 [1] - 深言未来智能政务办公解决方案已入选超聚变FusionOne AI十大应用实践 [1] 智慧医疗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豫资开勒子公司汇智灵曦推进医疗行业应用场景落地 核心产品包括深度问数、AI智能查房助手和医疗大模型讯推一体化平台 [1] 公司战略规划 - 深言未来与汇智灵曦均为豫资开勒控股子公司 分别作为智慧政务和智慧医疗业务载体 [2] - 公司将发挥上市公司资源优势 在智慧政务及智慧医疗领域进一步赋能并推动业务发展 [2]
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从“扎堆中心城区”转向“全域均衡”?北京这样干
新华社· 2025-07-29 00:05
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 "十四五"以来北京建成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9个重大项目,疏解中心城区床位2700余张 [1] - 北京市以"三医协同"为引擎,以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为抓手,聚焦群众看病难题 [1] - 累计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涵盖600多家医疗机构,122个市级专科医联体涵盖200多家医疗机构 [1]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 2024年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内部医联体转诊病人1434人次,下转基层医院病人4207人次 [1] - 构建"人才双向流动、技术与管理共享"机制,实施城乡对口支援、互联网乡村门诊等项目 [2] - 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创建4个特色科室诊疗389种病种,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85%-88% [2]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 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年均诊疗量近2000万人次且逐年递增 [2] - 海淀区2022-2024年年均卫生健康财政投入60余亿元,帮助130余家医疗机构能力建设 [2] - 建立糖尿病专科联盟、口腔颌面外科医联体病房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2] 科技赋能医疗改革 - "京通"平台实现152家医院181项检验、300项影像结果互认,2024年惠及患者70万人次 [3] - 117家二级以上医院设"一站式"住院服务中心,209家实现医保移动支付 [3] - 海淀区AI云诊平台年远程阅片3万余例,骨科机器人联盟累计手术3000余例 [3] 创新技术应用投入 - 海淀区2023-2024年投入8300余万元支持10个创新技术示范应用 [3] - 各级医疗机构实现电子票据全覆盖,持续发力"数智医改" [3] - 2024年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拓展科技创新应用场景 [3]
广东移动打造全国首个医疗领域5G-A无源物联样板工程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30
项目概况 - 全国首个医疗领域5G-A无源物联样板工程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落地 实现病区人员 物资 环境等关键要素一屏统览和异常告警闭环管理 [1] - 项目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广东移动 中移物联共同打造 依托中国移动5G-A无源物联网络优势 [1] - 系统构建患者异常感知 高敏环境监测 医疗物资管理三大应用 具备快速感知定位 免维护 易部署 低成本等优势 [1] 技术方案 - 采用无源物联无源标签+网关+平台方案 数字标签无需电池 靠吸收环境能量工作 成本低且耐用 [1] - 搭载5G-A网络 能同时连接海量设备 定位精度达到米级 [1] - 标签运行稳定性达99% 集成温度 湿度感知能力 实现环境数据无源感知 [2] 应用场景 - 患者异常感知:通过无源标签手环智能检测患者外出不归 异常停留 体温异常等情况 实现秒级异常感知监测 [2] - 高敏环境监测:针对病房 药品存放间 危化品储存间等温湿度高要求场景 保证药品存储环境适宜 [2] - 医疗物资管理:实时掌握药品器械数据和高敏环境情况 实现从入库到废弃的全流程溯源 [2] - 资产管理系统:通过黏贴无源标签实现可视化医疗资产盘点 定位及轨迹溯源 资产盘点效率提升约50% [2] 实施进展 - 目前已在南山医院落地应用 首批次覆盖5个病房 1个护士站 1个药品存放间 1个医生办公室 [3] - 通过架构革新 算法创新 方案创新 实现无源物联网络化部署 高效组网协同 海量并发接入 [3] - 探索出低成本融合定位 复合环境能量采集 多元感知的医疗领域数智化转型新路径 [3] 发展前景 - 5G-A无源物联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 [3] - 广东移动将携手南山医院在融合模式 终端产品 系统平台 临床应用等多维度开展联合创新 [3] - 共同助推卫生健康信息化迈上新台阶 [3]
开勒股份(301070) - 301070开勒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8
2025-07-28 09:22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7月27日,地点在上海世博中心智选假日酒店会议厅,参与单位有光大证券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卢琪琪和董事长助理王天一 [2] 主营业务及经营情况 - 主营业务为HVLS风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相关技术服务,该风扇大风量、低转速,应用场景广泛且不断渗透新领域 [2] - 自2010年创立,开发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国内市场产销规模领先,同行主要公司未上市 [2]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HVLS工业风扇收入2.44亿元,占比73.76%,毛利率36.95% [3]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23.31%,正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印度、墨西哥、新加坡设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3] 业绩波动原因与未来增长点 - 行业需求受宏观经济、季节性、技术发展影响,宏观经济景气时需求扩张,反之收缩,且有季节性波动 [4] - 2025年加大研发创新,开发差异化产品矩阵,进军海外市场,启动“AI +”战略转型 [4] 智慧政务产品 - 以深言未来为载体推进智慧办公场景落地,联合人民网发布大模型智能政务办公平台,具备多种功能 [6] - 平台有权威语料库等优势,保障政务数据安全,符合信创环境要求,入选超聚变FusionOne Al十大应用实践 [6] 智慧医疗进展 - 以汇智灵曦为载体推进医疗场景落地,医事管理助手可实现数据智能化管理等,辅助医院决策 [7] - 训练推理一体化平台构建“训 - 评 - 推 - 用”闭环大模型体系框架,挖掘数据核心资产 [7] - 智能查房助手搭配“智能工牌”,提升查房效率和信息完整性 [7] 公司与子公司关系 - 深言未来和汇智灵曦是豫资开勒控股子公司,2025年7月10日公司对豫资开勒增资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8] 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 2025年深耕HVLS风扇业务和锂电池技术应用业务,拓展市场用户,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0] - 加速战略转型,以豫资开勒为载体推动智慧办公、出行、医疗等AI +应用场景落地 [10] - HVLS风扇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拓展海外市场,锂电池业务聚焦定制方案,人工智能业务构建开放技术生态 [10]
专访德勤孙晓臻:抢占“AI+健康”制高点,寻找差异化生死时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15:59
AI在医疗和制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 AI在医疗和制药领域的应用正从"技术概念"迅速转向"规模化落地",预计2025年中国AI医疗市场将突破200亿元,2030年突破1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3.2%,全球AI制药市场有望突破500亿美元[1] - AI在整合多组学、文献和数据库进行靶点发现方面大幅提升效率,缩短了"从概念到验证"的周期,并能帮助企业系统性地评估靶点成药性,优化资源配置[2] - AI在BIC分子的构建方面同样大有可为,通过建模靶点与候选分子的结合位点、动力学特征,可以发现更优的药效构型和给药方案[2] AI医疗和制药的市场规模与结构 - 全球"AI+医疗"市场正在迎来快速增长,预计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29%,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700亿美元[3] - 药物发现和医学影像是AI应用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合计占比超过50%[3] - AI医疗和制药行业未来三年的格局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融合、精准、重构[3] AI医疗和制药的资本动向 - AI+医疗赛道虽受宏观调控影响而理性回归,但头部企业依然获得持续关注,例如英矽智能完成1.23亿美元的E轮融资,晶泰科技融资超过30亿元人民币[4] - 资本正从"早期炒作"转向"平台化能力与商业落地驱动"的投资逻辑[4] - AI正成为医疗和制药领域的增长引擎,但商业化仍需验证,项目应聚焦能创造临床与成本价值的落地方案[4] AI在医疗数据和应用中的角色 - 医院数据在帮助生命科学公司优化研发管线和临床开发策略方面非常有价值,可以加速临床开发进程[5] - 通用模型在大众健康管理方面有优势,垂直领域智能体则更加符合特定用途,如AIDD、AI影像诊断等[5] - 在中国,数字诊断和治疗方法仍需在利润方面进一步发展,未来应关注智能设备报销、商业保险和AI辅助诊断报销等业务模式[5] AI在药物研发中的影响 - AI确实在药物研发早期发挥了显著加速作用,尤其是在靶点识别和先导分子生成阶段[6] - AI将I期临床试验成功率从40%-65%提升至80%-90%,但监管对AI动态学习算法的冻结要求构成矛盾[6] - AI带来的"降本提速"优势让企业重新考虑管线策略,更"小而快"的策略正在兴起[7] AI制药平台的技术价值评估 - 药企在与AI平台合作或投资时,关注点已经从"能产出多少管线"转向"平台本身的学习能力与可持续产能"[8] - 量化AI平台技术护城河的标准包括:数据集广泛性、模型泛化能力、分子实际转化率和模块化能力[8] - 拥有闭环验证系统,如自建自动化实验平台,正在成为判断AI平台长期价值的重要指标[9]
21社论丨积极政策组合将推动下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08:29
财政收支与宏观经济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政策支持叠加结构升级 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提质 新消费业态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1] - 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上升 呈现结构优化和再平衡特征 [1] - 下半年经济政策需持续推动内需扩张 增强内生增长动能 [1] 财政与货币政策动向 - 广义财政支持力度加大 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显著加快 中央预算内资金支出步伐加快 [2] - 更多财政资金将投向民生领域 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支出比重上升 [2] - 货币政策将灵活把握实施力度和节奏 或创设新结构性工具优化信贷投放 [2] - 通过优惠利率、降低融资门槛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 [2] 消费与投资趋势 - 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 加大对服务消费支持力度 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赛事成消费增长亮点 [3] - 制造业投资结构升级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势头较好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3][4] - 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受益政策与需求双重利好 [4] - 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先投向"两重"项目 支持综合立体交通网、高标准农田等重大工程 [4] 新兴产业与技术发展 -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涌现 [4] - AI技术加速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 [4] - 半导体行业保持上行趋势 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4] 房地产与产业政策 - 加大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 优化供给结构 专项债资金将用于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 [5] - 整治"内卷式"竞争 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5] - 加强市场监管 淘汰落后和低效产能 [5]
塞力医疗转型豪赌“高”概念背后:股价飙涨250%与亏损扩至10倍的魔幻背离
华夏时报· 2025-07-23 21:2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500万元至6600万元,同比多亏5023万元至6123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000万元至8100万元,同比多增亏损6403万元至7503万元[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骤降40.75%,归母净利润下滑553.66%,扣非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3228.81%[4][6] - 2024年营收下滑9.74%至18.1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09亿元,连续四年亏损幅度逐年扩大[4] 业务分析 - 2024年集约化SPD业务收入增长10.23%,但营业成本同步上涨9.73%,毛利率仅微升0.41%[6] - 集约化IVD和单纯销售业务收入分别下滑15.87%和28.77%,毛利率不升反降[6] - 公司毛利率自2016年起持续下滑,盈利能力显著减弱[11] 股价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13日至7月23日,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超250%,市值达54亿元,与业绩表现形成强烈反差[9] - 市场认为当前股价已脱离基本面支撑,转型概念尚未对业绩产生实质拉动[10] 转型布局与研发投入 - 公司布局脑机接口、创新药、数字疗法、医疗大模型及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但多数业务仍处早期阶段[10] - 参股15.61%的武汉华纪元生物高血压疫苗获临床受理,但周期长且话语权有限[10]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仅增长8.17%,占营收比重2.58%,无资本化研发投入[10] 资金压力与资产处置 - 近一年三度逾期未归还募集资金,2025年6月25日归还后旋即宣布动用不超过3.25亿元补充流动性[12] - 2024年下半年起密集处置子公司,包括武汉汇信、阿克苏咏林、内蒙古塞力斯等,合计产生6464万元亏损[13] - 被处置的内蒙古塞力斯2024年营收3.73亿元(占公司营收20.59%),净利润1701.48万元[13] 信用评级调整 - 2025年6月中证鹏元将公司主体及"塞力转债"信用等级从"BBB-"下调至"BB+",主要因子公司转让加剧亏损、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低、流动性压力显著[14]
从“狂飙”到“深潜”,创新药资本热潮冷思考|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7-23 09:26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截至6月30日,和铂医药、加科思、三生制药等10余家创新药企年内最高涨幅超过200% [1] - 三生制药因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交易,刷新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纪录,股价单日暴涨超30% [1] - 恒瑞医药、映恩生物等10余家公司完成港交所挂牌,超30家医疗健康企业递表,其中2/3聚焦创新药研发 [1] 创新药企发展现状 - 中国企业首次在全球舞台上实现从"Me—too"到"Best—in—class"甚至"First—in—class"的跨越 [2] - ADC、双抗、细胞基因疗法(CGT)等技术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2] - 2024年中国健康科技产业A轮及天使轮融资占比高达71.1% [2] License-out交易情况 - 2024年创新药企License—out授权交易首付款总额合计超过30亿美元,超过了当年创新药融资总额 [3] - 2025年第一季度创新药企License-out交易总额达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22% [3] - 买家中不乏辉瑞、罗氏、艾伯维等跨国巨头,多笔交易超10亿美元 [3] 出海策略 - 健康科技企业出海策略包括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License—out、合作出海、自主出海以及NewCo模式 [4] - 2023年和2024年,跨国企业引进的创新药中,分别有29%和31%的产品来自中国 [5] - NewCo模式可缓解创新药企资金压力,但需警惕股权稀释及后续运营主导权问题 [5] 研发投入 - 2020—2023年A股健康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虽逐年上升,但2023年仅为5.1% [6] - 医保科技赛道研发投入最高也不足10% [6] - 资本对早期技术支持度不足,可能抑制长期创新 [7] 政策环境 - 证监会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 [7] - 港交所18A章持续吸引优质资产,形成"A+H"双通道输血体系 [7] - 相关部门推出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着力打通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10] 未来趋势 - AI制药、精准医疗、手术机器人三大赛道将持续高增长 [12] - 以"人工智能"为标签的健康科技企业热度领先,2024年有96笔融资事件 [12] - 以"智慧医疗"为标签的健康科技企业排行第二,共披露93笔融资事件 [12] - AI医疗市场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到203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10亿美元 [15]
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大会:华为擎云以“全链路健康管理”破局传统医疗割裂难题
环球网· 2025-07-21 16:00
智慧医疗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从"治疗导向"向"健康治理"转型,构建"诊前-诊中-诊后"全链路健康管理闭环 [3] - 传统医疗存在"重治疗轻管理"、"院内院外割裂"问题,智慧医疗方案可提升服务质量 [3] - 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目标高度契合 [8] 华为擎云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 基层健康管理方案: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睡眠数据,AI算法分析健康风险并预警 [3] - 院内健康管理方案:商用穿戴设备+AP设备+后端平台实现多维度远程检测,支持智能定位管理和一键上报机制 [5] - 诊后疾病管理方案:共建诊后疾病管理中心,穿戴设备远程监测数据并识别异常事件 [5] - 慢性病管理案例:穿戴设备实时传输心率、运动、睡眠数据,医生据此调整治疗方案 [6] 华为擎云产品矩阵 - 展示笔记本、台式机、平板、显示器、打印机等自主创新终端 [8] - 旗舰商务本华为擎云L420x获信息安全增强级认证,保障医疗数据传输存储安全 [8] - 定制平板支持建立健康档案和个性化随访计划 [5] 技术应用场景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用定制平板管理患者健康档案,智能手表实时传输数据 [5] - 诊中阶段:穿戴设备实现医患交互模式创新,支持治疗方案动态调整 [5] - 诊后阶段:特需医疗服务结合穿戴设备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 [5]
交个朋友发布AI平台;极海实现双电机精准控制丨横琴财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7:34
交个朋友AI平台发布 - 推出专为直播电商打造的企业级AI平台Friends Manus 结合大模型精调与RAG知识库构建行业专属模型 [3] - 深度融合Deepseek-R1、Qwen、Gemini、Doubao等顶尖模型 解决通用模型在电商领域的水土不服问题 [3] - 平台已在多个关键场景落地 为直播电商机构、品牌商家、MCN等提供全链路智能化支持 [3] - 未来将构建AI智能体生态 整合图像生成、短视频创作、数字人视频等全栈能力 [4] - 推出基于MCP协议的模块化AI工具链 用户可自由调用短视频策划、直播组品等智能体 [4] - 公司在横琴成立三家科技公司 分别聚焦跨境电商、供应链和培训中心业务 [4] 极海双电机技术进展 - 推出APM32F411低压无感FOC双电机参考方案 搭配2颗GHD3440电机专用栅极驱动器 [6] - 方案具有高效率、高可靠、高性价比优势 适用于空调、冰箱等智能家电及无人机、机器人等多场景 [6] - 在双碳政策推动下 双电机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重要性凸显 [6] - 2024年全球双电机市场规模约27亿美元 预计2025-2033年以7.2%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50亿美元 [6] - 公司专注于工业级/车规级微控制器研发 2019年在横琴设立总部及研发中心 [6] 跨境数据合作突破 - 国际数据空间协会与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签约成立国际跨境可信数据空间澳琴站 [10] - 粤澳医疗可信数据空间正式启动 开展澳门+横琴+珠海跨境医疗数据合作试点 [10] - 推动病历、影像、检验报告等医疗数据跨境共享 探索AI辅助诊断等智慧医疗场景 [10] 高景太阳能行业地位 - 连续三年跻身PVBL全球光伏品牌价值(硅料、硅片)20强 位列全球第十位 [10] - 公司以硅片制造为核心优势 聚焦技术研发与精益生产 [11] - 战略向下游延伸 拓展至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及光伏电站开发建设领域 [11] - 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横琴 制造基地位于珠海金湾区 在广州、青海、四川设有生产基地 [11] 横琴科技政策支持 - 开展2025年上半年科技类企业及机构办公场地租金补贴申报工作 [12] - 适用主体需在横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实质性运营 申请时间为2025年7月1日至31日 [12] - 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惠企利民平台完成线上申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