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污染防治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助推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5-29 06:48
5月28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年来,陕西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筑牢秦岭区域、黄 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三大屏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助力 走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当好秦岭卫士。陕西加强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健全常态长效保护机制,开展秦岭生 态环境保护督导执法检查,秦岭陕西段生态质量指数达到"一类"最高类别,秦岭区域12个县(区)被评 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同时,陕西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动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陕西鼓励支持重点行业企业 环保绩效创A升B,大力推动产业、能源、供热、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 动。同时,陕西扎实开展枯水期、汛期水质管控,"一河一策"防范化解重大水污染问题;全面推进入河 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联合开展城镇污水收集处理专项排查、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水质调查监测,加快推进再生水循环试点。陕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严格建 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开展新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切实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 陕西以推进分区管控、协同减污降碳、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减 ...
【榆林】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典范
陕西日报· 2025-05-27 06:31
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无定河畔已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在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 流域的榆林市横山区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基地,6只成功孵化的小朱鹮见证了无定河流域生态 环境的显著改善。在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每到遗鸥繁殖季,近5000巢遗鸥在湖心岛上筑 巢产卵、孵化幼鸟。 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保障下,2024年,榆林市收获312个"好天气",同比增加15天,空气质量6项指 标连续5年全面达标。2022年至2024年,榆林市空气质量考核6项指标全面达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 升。 近年来,榆林市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时段,聚焦春季扬尘污染、夏季臭氧及秋冬季细颗 粒物污染,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常态化开展建筑工地监督、城区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渣土车密闭改 造、裸露土地治理、汽修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 榆林市作为能源化工重镇,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当下,榆林市 正在突破传统路径依赖,通过"科技+政策+生态"多维度发力,力争成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典范。 "2025年,榆林市将力争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到2030年,基本形成绿色低碳产业 ...
山西将加快推进焦化行业和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08:54
22日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山西PM2.5平均浓度已经连续四年每年下降1微克。 2024年,该省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今年前4个月,该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2.4%。 汾河谷地一直是山西省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该省将在之前成效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太原盆地、汾 河谷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推进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太原盆地、临运盆地清 洁取暖改造。同时,聚焦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重点城市,突出"一市一策"精准管控,常态化开展走航巡 查,推进攻坚措施落地落实。 清洁运输是交通运输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去年,山西积极推进清洁运输先行引领区建设,加快国四及 以下柴油货车报废更新和新能源替代,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钢铁、火电、焦化、煤炭、建材等重点运输企 业车辆新能源替代,提升大宗物料清洁运输比例。 高峰表示,山西将着眼提高治理效能,建立"发现问题、交办反馈、督办整改、考核问效"的闭环管控机 制,充分运用在线监测、组分监测、走航监测、激光雷达、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加强日常远程监 管,消除污染高值,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96654 资讯监 ...
清流毓秀 万物欣荣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南水 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先后在河南召开座谈会。我省各地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绿"动黄河脉搏 孟夏时节,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内草木葱茏、风光旖旎。这里,也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5月20日傍晚,公园临河广场上,游客络绎不绝。在此观景,向上游可看到山地与平原在此分野的桃花峪;向 下游远眺,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和"万里黄河第一桥"遗址映入眼帘。观景台旁,刻有"黄河"二字的碑石, 成为大家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 "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 核心提示 "这里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平原的起点,也是黄河成为地上'悬河'的开始 处。"头一次来河南,四川游客李现将观光首站选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他边听讲解边赏黄河,心情很是 激动,"一眼就能尽览黄河'悬、险、浊、荡、阔'的绝美风光,不虚此行!循着总书记的足迹,特意与家人 ...
【榆林】生态补水守护“塞上明珠”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8
榆林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坐落于榆溪河与榆阳河交汇处,2008年正式运行以来,日均处理污水超过5 万立方米。该厂主要收集处理富康路以南、上郡南路、科创新城等区域的生活污水以及现有榆林市污水 处理厂的富余污水。 "为保证出水质量达到标准,我们进行了两次提标改造,将原有高效混凝沉淀池升级为磁混凝沉淀 池,并拆除原有设施,新建深床反硝化脱氮滤池。"榆林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生产科科长武占飞介绍。目 前,该厂的出水质量稳定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A类标准。 5月21日,"筑牢绿色防线,共绘美丽榆林"媒体采风活动启动。众多主流媒体记者走进榆林市第三 污水处理厂、府谷县黄河沿岸等地,深入挖掘榆林市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典范意义的案例与前沿措 施,探寻榆林市在生态恢复、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制度革新等方面的好做法。 据统计,榆林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72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榆林市大力推动 水污染防治,旨在提升水质、保障居民健康。 "榆林市致力于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和水环境质量,持续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的排查与整治, 确保饮水安全,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榆林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艾先立表示。 公园碧水映绿荫,绿 ...
赛恩斯:中邮证券投资者于5月19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5-21 22:4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专业从事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标成为全球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领航者 [2] - 主营业务包括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产品销售(环保药剂、铜萃取剂等)、运营服务,形成"三位一体"经营体系 [2] - 技术已应用于全国上百家采、选、冶大中型企业,解决污酸资源化治理、废水深度处理等难题 [2] 战略方向与业务规划 - 确立"环保+资源回收+新材料"三轮驱动战略,未来将积极布局资源回收和新材料市场 [3] - 产品销售和运营服务业务毛利更高且可持续性强,是未来发展重点,资源回收技术产业化将成为新增长点 [3] - 与紫金矿业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协同发展机会将增多 [5] 2025年一季度经营表现 - 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63%,扣非归母净利润1707万元,同比增长10% [4][6] - 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主要因信用减值损失冲回800多万元及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增长 [4] - 毛利率36.21%,负债率39.12%,融资净流入4914.29万元 [6][8] 机构预测与评级 - 90天内5家机构给出评级(4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39.18元 [7] - 2025年净利润预测区间1.57-2.23亿元,2026年预测2.42-2.75亿元,2027年最高达3.23亿元 [8]
蓝天立被查后,广西瞄准重金属污染及背后腐败倒查十年
新浪财经· 2025-05-21 14:40
智通财经记者 | 翟瑞民 广西正加快推进今年以来启动的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据广西日报报道,2025年5月20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以"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身 份,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调研了解领导小组各工作组集中办公情况和排查整治工作情况。 陈刚要求,把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壮士断腕勇气彻底整改,坚决打赢打 好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 陈刚还强调,深挖严查涉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及背后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官商勾结、官员 腐败、企业严重违法等问题,形成强大震慑力。同时,对非法采矿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倒查十年专项行 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把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和工作履职不到位区分开来,把干部作风宽松软和官商沆 瀣一气、同流合污区分开来,把当前积极整改、减少风险隐患和现在依然不担当不作为、选择"躺平"的 干部区分开来,精准问责、严肃追责。 公开简历显示,蓝天立,男,壮族,1962年10月生,广西河池人。2007年,当时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科 学技术厅厅长的蓝天立被任命为河池市委副书记,并担任市长,第二年成为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 ...
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有何现实意义?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08:19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从2018年启动至今已经发展到23个省份的49个地区和单位。通过试点探索,提升 环境健康管理水平,是适应生态环境新形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探索。 保障公众健康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明确强调"保障公众健康"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目标。第 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 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提出了推进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的基 本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 要》(2016年)、《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18年)、《关 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3年)等 重要文件,都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 ...
保持清醒 增强责任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绿色支撑
郑州日报· 2025-05-15 08:55
污染防治攻坚战略部署 - 会议核心围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明确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 强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生态安全保障[1] - 省委常委出席并指出污染防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1]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 **结构调整**:深化产业 能源 交通运输 用地四大结构调整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2] - **过程管控**:建立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网格化监管 完善污染扩散防控网络[2] - **末端治理**:针对大气 水 土壤 移动源污染实施精准治理 提升末端处理效能[2] - **生态修复**:推进黄河滩区治理 重大水利工程 城市绿地建设 增强环境自净能力[2] 政策执行与保障机制 - 印发《郑州市2025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等文件 强化部门协同(市生态环境局 工信局 城乡建设局参与)[2] - 要求各级部门将污染防治列为政治任务 加强督导问责 推动全民动员形成治理合力[2]
【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陕西污染防治整体评价为历年最好水平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5月13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陕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23年度陕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现历史性突破,首获国考优秀等次;2024年国家对陕西污染防 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指标稳中有进,整体评价为历年最好水平。公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满意度从2020年 的89.32%提升至2024年的91.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5年,环境质量明 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为美丽陕西建设积累了经验。"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 柳志清说。 强监管与调结构并举,聚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十四五"以来,陕西成立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领 导小组,开展为期5年的大气污染治理攻坚专项行动。2024年,西安、渭南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 后10位,分别前进8位、10位。全省10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20年的4.39降至2024年的 3.88,降幅达11.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从2020年的6.1天降至2024年的4天;2024年12月我省首次实 现"零"重污染天。 保好水与治污水统筹,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