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
搜索文档
河南南阳卧龙区: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发展新优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16:14
"进入9月份,'纸铝塑'液体无菌砖包、枕包产品订单激增,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9月14日,在河南省 南阳市卧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南阳金誉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印刷包装新材料产业基地,公司总经理贾 小平说。该企业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推动传统包装向新型可降解技术转变,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 达到10亿元左右。 开发区主阵地凸显。卧龙区举全区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经济发展主引擎,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实现 营收56.2亿元。持续完善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龙升大道与光武路交叉口扩宽工程、通泰街建成通 车。加快盘活低效资源,盘活闲置厂房4.3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厂房1.4万平方米,为新项目入驻腾出 空间。南阳示佳光电有限公司光学元件、镜头生产线扩建项目规划建设多栋功能性生产及配套建筑,项 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1500平方米百万级洁净厂房,可实现工业镜头、投影镜头、监控镜头年组装150 万具的产能。企业发展加快转型。分类施策,有序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31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 转型诊断认证审核通过,13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完成线上评测;加快实施"三化"改造,完成工业技改 投资7.5亿元,实施18个"三化"改造项目,新增19家省 ...
营收同比增长11%!浙江华业核心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全景网· 2025-09-16 13:3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塑料橡胶机械行业952家规上企业实现业绩增长 部分企业营收和利润双提升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8亿元 同比增长10.5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4855.52万元 同比增长10.24% [1] - 总资产18.54亿元 同比增长22.03% [1] - 货币资金4.78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25.79% [1] 产品收入结构 - 螺杆机筒产品收入3.22亿元 同比增长13% [1] - 哥林柱产品收入1.50亿元 同比增长10% [1] -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整体盈利水平改善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491.85万元 [1] - 累计拥有132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17项 [1] - 参与5项行业标准制定 [1] - 螺杆机筒产品在氮化表面硬度等技术参数优于行业标准 [1] 市场与客户 - 国内与伊之密 海天国际 富强鑫等头部塑机制造商合作深化 [2] - 国外进入恩格尔 赫斯基 克劳斯玛菲等国际企业供应体系 [2] - 产品远销加拿大 美国 德国 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2] - 境外业务保持较高增速 占总营收比例逐步提升 [2]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对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领域的政策支持 [2] - 以旧换新等举措推动下游塑料机械行业景气度回升 [2] - 出口退税 信保支持等政策红利拓展注塑机海外市场 [2] 公司发展战略 - 依托与头部制造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 凭借工艺技术积淀与产品质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 - 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为社会注入创新动能 [2]
双喜临门!泰安高新区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5家企业跻身省级绿色制造名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6 12:24
高新区绿色制造成果 - 高新区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5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名单[1] - 汇海电工 山东泰开汽车制造 泰安轻松表计3家企业进入省级绿色工厂公示名单[1] -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 山东泰开智能配电2家企业进入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公示名单[1] 绿色制造企业名单 - 泰安市入选企业包括汇海电工 山东泰开汽车制造 泰安轻松表计等10家企业[3] -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包括山东泰开高压开关 山东泰开智能配电等5家泰安市企业[5]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绿色制造单位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5] - 高新区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 推广绿色节能低碳技术和装备 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绿色制造体系[5] - 将进一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能力[5]
工信部,将实施绿色工厂系列扩建计划,粘胶短纤、环氧氯丙烷价格上涨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11:39
天风证券近日发布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 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力推进工业降碳,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 业链,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 船舶这些绿色产品在大规模普及推广。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上周指25年9月1-7日(下同),本周指25年9月8-14日(下同)。 本周重点新闻跟踪 粘胶短纤:本周粘胶短纤市场走势上行。综合来看,主原料溶解浆市场价格坚挺,粘胶 短纤行业库存水平偏低,成本端与供应端均存利好支撑,粘胶短纤厂家新一轮报价陆续出台 上调,下游纱厂按需签单,市场实际商谈重心上移。 环氧氯丙烷:本周环氧氯丙烷市场价格宽幅上调,市场成交氛围尚可。本周环氧氯丙烷 市场货源供应仍处于偏紧状态,利好企业出货。且下游企业对环氧氯丙烷采购需求变化不 大,市场成交氛围温和,环氧氯丙烷厂家出货无压力,在供应及需求的支撑下本周环氧氯丙 烷市场价格宽幅上调。 本周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上涨2.45%,沪深300指数较上周上涨1.38%。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 深300指数1.07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 ...
东利机械:锚定未来,多维度布局驱动业绩增长
全景网· 2025-09-15 16:57
公司发展亮点与战略方向 - 公司紧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方向推进新产品开发 [1] - 募投项目竣工投产后新能源减速机齿轮等多个项目前景广阔 [1] - 自主研发的悬架减振器已量产并成为业绩增长新动力 [1] 业务拓展与市场布局 - 公司积极拓展新领域并挖掘新增长点 [1] - 基于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近两年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 [1] - 远期规划国内外市场各占50%份额通过多维度布局推动业绩攀升 [1] 客户与供应链地位 - 公司作为汽车整车厂商的二级或三级供应商主要供应世界各大汽车零件总成厂商 [1] - 在国内外市场积累长期稳定合作的全球知名客户多数属于行业龙头企业 [1] - 核心客户包括AAM集团、VC集团、MUVIQ集团、FUKOKU集团等跨国集团 [1] - 汽车零部件产品最终用于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雷诺、保时捷、宾利、法拉利、捷豹、路虎、大众、沃尔沃、长城等国际知名品牌 [1]
工信部:将实施绿色工厂系列扩建计划,粘胶短纤、环氧氯丙烷价格上涨
天风证券· 2025-09-15 15:1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中性 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工信部将实施绿色工厂系列扩建计划 培育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 强化产业政策绿色导向和绿色金融政策赋能 [1][13] - 周期相对底部或已至 建议关注供需边际变化行业 包括需求稳定全球供给主导 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 产能先投放优先恢复的子行业 [5] - 自主可控和供给替代缺口下的投资机会 重点推荐OLED材料 催化材料 合成生物学 吸附树脂等领域 [5] 重点新闻跟踪 - 工信部表示"十四五"期间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不断降低 绿色产品大规模普及推广 [1][13] - 韩国8月石化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8.7%至33.8亿美元 受美国关税影响总出口增速放缓 [13] - 埃克森美孚考虑出售英国和比利时石化工厂 相关资产估值或达10亿美元 [14] - 商务部延长对加拿大日本和印度进口卤化丁基橡胶反倾销调查期限至2026年3月14日 [14] - 2025年8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7% [15] 板块行情表现 -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上涨2.45% 跑赢沪深300指数1.07个百分点 涨幅居所有板块第10位 [4][15] - 基础化工子行业周涨幅较大的有 氨纶+13.32% 钾肥+7.27% 膜材料+5.72% 磷肥及磷化工+5.24% 合成树脂+4.65% [4][19] - 基础化工板块PB为2.43倍 PE为28.54倍 高于全部A股的1.69倍和17.39倍 [25][26] 化工产品价格监测 - 跟踪的345种化工产品中 58种上涨 87种下跌 200种持平 跟踪的65种价差中 32种上涨 27种下跌 6种持平 [27] - 涨幅前五化工产品 二氧化碳山东+16% 天然气Henry Hub+14.8% 环氧氯丙烷+6% 维生素C+5.3% 环氧树脂+5.2% [2][29] - 重点关注子行业价格变化 粘胶短纤+3.1% 醋酸+2.9% 烧碱+1.9% 有机硅+0.9% 橡胶+0.7% 聚合MDI+0.6% [2] - 跌幅较大产品 VE-6.2% DMF-3.7% 乙二醇-2.5% 尿素-1.8% VA-1.6% 纯MDI-1.1% [2] 重点产品跟踪点评 - 粘胶短纤行业库存水平偏低 成本端与供应端存利好支撑 市场价格上行 [2] - 环氧氯丙烷市场货源供应偏紧 下游采购需求稳定 市场价格宽幅上调 [3] - 有机硅行业开工率73.92% 环比上升0.61个百分点 库存消化压力相对可控 [34] - PVC电石法价格下跌0.4% 乙烯法下跌0.1% 下游需求无改善 [34] - 纯碱轻质下跌0.8% 重质维持 市场需求稍有起色但跟进谨慎 [34] 投资观点及建议 - 周期相对底部关注三类机会 需求稳定全球供给主导推荐金禾实业 扬农化工 润丰股份 万华化学 [5] - 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关注制冷剂 化肥 民爆 染料 推荐巨化股份 云天化 亚钾国际 广东宏大等 [5] - 产能先投放优先恢复子行业关注有机硅和氨纶 推荐新安股份和华峰化学 [5] - 自主可控供给替代机会重点推荐莱特光电 奥来德 瑞联新材 万润股份 凯立新材 中触媒 华恒生物 蓝晓科技 [5]
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低碳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9-13 14:38
重庆低碳转型成效 - 重庆市以年均2.4%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6%经济增长 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 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0% [1] 重庆海螺水泥零碳实践 - 公司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设计日处理能力200吨 总投资9000余万元 2015年投运至今累计处理生活垃圾57万余吨 [3] - 厨余垃圾资源化项目实现油水渣分离 渣料送窑炉产热替代燃煤 废水循环利用 残渣成为水泥原料 [3] -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减少1000余亩填埋用地 年节约标煤4.2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11.5万吨 协同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 [3][4] - 窑尾废气二噁英浓度仅0.0034纳克/立方米 颗粒物浓度较改造前下降60% 二氧化硫浓度为行业特别限值三分之一 [4] - 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熟料年产能540万吨 水泥年产能640万吨 [2][4] 绿色制造体系集群发展 - 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建成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4家市级绿色工厂 国际复材公司完成产品碳足迹核查 [6] - 两江新区京东方公司实现14寸液晶显示器零碳排 年固体废物减量5566吨 年减少处置成本835万元 [7] - 巴南区数智产业园集聚940家企业 建成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 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 [7] 低碳技术创新应用 - 恺迪苏公司建成全球首个荚膜甲基球菌蛋白规模化生产基地 利用天然气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 产品已获批为水产饲料原料 [8] - 博世氢动力公司推出4款氢动力模块产品 覆盖4.5至49吨全系列氢燃料电池商用车 研发超级热管理方案解决关键技术瓶颈 [8] - 美的绿色循环产业园投资10亿元 规划年处理300万台废弃电器 配置9条拆解线 预计2026年6月底交付使用 [9]
安徽太湖:打造功能膜产业高地 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20:29
产业规模与生态 - 功能膜产业在2025年1-8月实现产值33.48亿元,同比增长18.25%,占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5.3% [1] - 产业链条完整,涵盖从基材制备、功能涂布到精密模切,已汇聚百余家功能膜企业,其中四十家为规上企业 [1] - 产业链内循环活跃,本地采购率超过40% [1] 企业梯队与资本市场表现 - 区域内拥有2家上市企业,2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另有4家省级及9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 [2] - 企业创新实力突出,拥有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4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 [2] - 建有15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技术成果转化率达到65% [2] 科技创新与产品突破 - 企业如金张科技的护眼产品惠及广大用户,其偏光片保护膜荣获国际显示技术创新大奖 [1] - 创新驱动发展,实验室成果能快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创新产品 [2] 人才引进与支撑 - 实施“熙湖英才”计划和“人才强企”工程,已汇聚百余名产业领军人才和两千余名高技能人才 [3] - 提供3.2万平方米人才公寓、900余套住房保障,年度科创奖补资金超过500万元 [3]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累计创建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5家省级绿色工厂 [4] - 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显著节能,如泓冠光电能耗降低20%,年节约标准煤1000吨 [4] - 2025年8月两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八个节能技改项目预计年节约标准煤5000吨 [4]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百亿企业、千亿产业”目标,重点发展功能膜新材料、电子终端显示、金属制品等新兴领域 [5] -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标成为全球功能膜材料创新高地 [5]
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9-11 08:59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2]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 - 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2] - 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 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末增加13.8万家[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5]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5] - 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5] - 累计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 - 先进制造加速壮大 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明显成效[5][9] 科技创新与重大装备突破 -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 累计交付22架[3][12] - "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建成运营 CR450动车组成功下线[3] - 新布局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总数达到33家[23] - 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23] - 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从90.7万件提高到124.4万件[23]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3.3% 提高8.4个百分点[23] 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4] - 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急需基础产品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4] - 产业基础薄弱问题逐步缓解 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4] - 深化多边合作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4]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 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7] -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新一代智能终端 智能体加速应用推广[7] - 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28] - 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1亿台(套) 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29]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9] - 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8]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 累计建成5G基站459.8万个 实现"县县通千兆 乡乡通5G 村村通宽带"[8][17] - 千兆端口数达3053.2万个[17] - 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8] - 完成超过24万个重点场所移动网络的深度覆盖[17] - 累计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5G基站建设[17] 企业培育与发展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6][19] -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19]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981个 投资金额超过690亿元[19] - 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超过19万亿元 增幅超过120%[19] - 建成了覆盖国家 省 市 县四级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超过1800家[19]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 绿色工业园区491个[6][26] - 电解铝行业每生产4吨铝就有1吨使用绿电生产[6] - 246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有一半以上是绿电[6][25] - 去年废钢 废铜铝等10种再生资源利用量超过4亿吨[25] -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利用量超过30万吨[25]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6]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40万辆跃升到2024年1300多万辆[21] - 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5.4%提升到40.9%[21] - 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从16.2%提升到62.1%[2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21] - 建成了全球最大 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6] 国家高新区发展 - 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19.3万亿元 占全国GDP比重14.3%[32] - 聚集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32] - 汇聚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 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
行业聚焦:全球自攻衬套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10 14:15
全球自攻衬套市场总体规模 - 预计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4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5%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在2024年占有大约53.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6] - 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Kerb-Konus、STANLEY Engineered Fastening、Böllhoff等 [6][18] 产品类型细分 - 开槽型产品是目前最主要的细分类型,占据大约61.9%的市场份额 [7] 下游应用市场 - 汽车工业是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占据大约40.6%的份额 [8][9] - 其他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气电子、航空航天与国防、机械工业等 [18] 市场发展机遇与驱动因素 - 全球制造业轻量化、模块化和可维修性趋势推动对高性能紧固件的需求 [12] - 绿色制造和循环利用成为重要驱动力,衬套产品因可重复使用而受到青睐 [12] - 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机电制造投资为行业提供持续扩张土壤 [12] 下游需求趋势 - 汽车行业新能源和电动化趋势推动自攻衬套在轻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扩展 [17] - 消费电子产品追求结构紧凑与快速组装,带动小型化与高精度衬套需求 [17] - 家电、工业设备和医疗器械对可靠耐久的紧固解决方案需求增强 [17] - 产业链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升级,引导产品朝更高性能、更环保方向发展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