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管理
搜索文档
英威腾: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5-20 19:23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涵盖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制度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 [1] 组织体系与职责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裁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财务负责人及其他高管 [1] - 舆情工作组是舆情处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启动/终止处理程序、拟定应对方案、协调对外宣传及监管沟通 [2] - 证券与投资部负责日常舆情监测,覆盖官网、社交媒体、股吧等全渠道信息,并建立重大舆情档案 [2] - 分子公司及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确保报送及时性、客观性 [3]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重大舆情标准:传播范围广、损害公司形象/经营、导致股价异常波动 [3]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客观沟通(如通过媒体澄清)、系统化引导(如掌握调查主导权) [3][4]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直接处置,重大舆情需工作组会议决策并同步监控 [4] 信息报告与处置流程 - 证券与投资部发现舆情后须立即上报董事会秘书,后者判断是否属于重大舆情并上报工作组 [4] - 重大舆情应对措施包括:事件调查、媒体沟通、投资者关系维护(热线/互动易平台)、官网澄清公告及法律手段(如发律师函) [4] 保密与追责机制 - 内部人员不得泄露未公开舆情信息,违规将面临内部处理或法律追责 [5]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公司损失时,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 [5] 制度实施与修订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6] - 解释权和修订权归属董事会,自审议通过日起生效 [7]
消费舆警指数|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回应被指缺乏诚意,盒马何以保住口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07:45
盒马食品安全问题 - 核心观点:盒马近期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库尔勒香梨乙螨唑超标、猕猴桃膨大剂超标等,但公司回应缺乏诚意,加剧消费者不满 [2][3] - 事件回顾: - 青岛盒马销售的无抗鸡蛋被检出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超标,售价高于普通鸡蛋但未达"0抗生素"标准 [3] - 合肥盒马库尔勒香梨乙螨唑指标超标 [3] - 南京盒马即食猕猴桃氯吡脲超标 [3] - 企业回应: - 无抗鸡蛋事件中,盒马援引供应商小町蛋业的第三方复检合格报告,解释因新店经验不足未及时提交复检申请 [6] - 其他事件未在官方渠道正面回应,仅通过客服或媒体零星回应 [6] - 行业点评: - 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底线,盒马作为高端定位品牌更需加强质量监管和消费者反馈渠道 [7] - 当前回应方式缺乏真诚,需系统性解决问题并重塑责任企业形象 [7] 娃哈哈代工事件 - 核心观点:娃哈哈因代工方今麦郎产品抽查不合格终止合作,并通过快速、强硬的公开回应稳住品牌形象 [8][11] - 事件回顾: - 网友发现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且定价更高,引发质疑 [8] - 娃哈哈承认代工事实,但强调4月已因抽样检测不合格停止合作,在售产品均符合标准 [8] - 企业回应: - 娃哈哈官方微博声明简洁直接,未回避问题并突出品质管控,被评"宗馥莉范儿" [11] - 今麦郎总裁转移焦点至成本战略,未回应质量问题 [8] - 行业背景: - 饮料行业代工模式普遍(如康师傅代工百事可乐、健力宝外协生产) [12] - 宗馥莉上任后娃哈哈面临工厂停工、商标转让等舆论压力,需平衡改革与维稳 [12]
从“强制披露”到“主动沟通”,上市公司投关管理嬗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22: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正从合规导向向价值共创深刻转 型。 5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获悉,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 价值、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中上协连续两年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活动。 总体来看,2024年,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制度建设、数字化沟通、自愿披露等关键指标上均实现两位 数增长,一个以"制度筑基、数字赋能、价值共享"为特征的新生态正在形成。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在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正从"要披露"向"愿披露"转变,自愿性信披意愿不 断增强。"部分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占比提升至近三分之一。"中上协指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增 加,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亦是政策驱动下的监管升级、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需求和国际接 轨的必然选择,能够回应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诉求。 搭建专业投关人才梯队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专业的人才队伍。 据中上协统计,本年度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 ...
中上协这份年度报告显示:筑牢投资者信任,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在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5-15 19:36
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体系 2024年度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投资者档案管理制度及投资者接待和推广制度的公司占比分别提升14.67%、20.97%和21.22%。制度保障方面,披露 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便利及平等对待方面的公司占比上升较为显著(26.58%)。上市公司重视打造专业投关人才梯队。多数公司要求投关队伍构成人员具 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熟悉公司治理、财务会计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 5月15日,记者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获悉,中上协发布2024年度关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情况的报告。总体来看,上市公司投资者 关系管理工具箱持续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主动深化价值传递、做好价值共享,强化市值管理,筑牢投资者信任防线,努力构筑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 管理新生态。 新媒体渠道使用率超70% 此外,现金分红、特别分红、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并购重组等工具正在成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真金白银的回报,向市场释放积极 信号,上市公司逐步增强市场信心,夯实投资者信任基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潘政 上市公司积极强化自愿性信息披露,主动拓展信息披露广度与深度,为投 ...
江南新材: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5月)
证券之星· 2025-05-13 18:32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并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投资者取向及股价波动的信息或其他可能影响公司股价的事件信息 [1] - 舆情分类为重大舆情(传播范围广且严重影响公司形象或经营)和一般舆情(除重大之外的其他类型)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公司实行舆情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和快速反应协同应对机制 [2] - 舆情工作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2] - 工作组职责包括决定启动终止舆情处理、制定处理方案、协调对外宣传及处理其他事项 [2] 信息采集与报告职责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采集包括收集分析核实舆情并跟踪股价变动及风险评估 [2] - 其他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工作并及时通报经营合规审查中发现的舆情情况 [2] - 相关人员报告舆情需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或漏报 [3] 舆情处理原则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协调宣传真诚沟通、勇敢面对主动承担及系统运作化险为夷 [3][4] - 报告流程要求知悉舆情后立即报告董事会秘书后者根据一般或重大舆情向组长或工作组及监管部门报告 [4] - 一般舆情由工作组组长和副组长灵活处置而重大舆情需召集会议决策部署并实时监控控制传播 [4][5] 重大舆情处置措施 - 措施包括迅速调查事件真相、及时与媒体沟通防止事态发酵、加强投资者沟通保证渠道畅通 [5] - 公司需通过官网澄清或按交易所规定信息披露必要时对编造虚假信息的媒体采取法律行动 [5] - 责任追究规定内部人员需保密未公开信息违反者将受处分和经济处罚或追究法律责任 [5][6] 附则与制度执行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公司章程执行 [7]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生效并由董事会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 [7]
孚日股份: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5-12 20:05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各类舆情对品牌形象、股价、商业信誉及生产经营的潜在影响,维护投资者权益 [1] - 舆情定义涵盖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对证券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1] - 舆情分级为重大舆情(传播广、损失大、股价异动)和一般舆情(其他情形) [1] 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 舆情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原则,由董事长领导的舆情工作组(含董事会秘书、高管及部门负责人)负责决策和部署应对方案 [2] - 证券部承担核心执行职能:监控全媒体信息(含社交平台、股吧等)、分析股价异动、上报董事会秘书 [3][4] - 子公司及各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及时通报经营中发现的舆情,禁止迟报/谎报 [3][4] 舆情处理原则与流程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制定48小时内应对方案)、主动沟通(保持媒体信息一致性)、系统运作(危机转商机) [4] - 报告流程要求知情人立即上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董事长决策并可能向监管部门报告 [4] - 重大舆情处置措施包括:召开工作组会议、实时监控、发布澄清公告、开通投资者沟通渠道、法律维权等 [5] 保密与追责机制 - 内部人员及中介机构需履行保密义务,违规泄露信息导致损失将追究法律及内部责任 [5][6]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造成公司损失时,保留法律追诉权 [6] 制度生效与解释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生效,解释权及修订权归属董事会 [7]
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2:16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减少对境内控股子公司的融资担保,将原担保借款转为信用借款,对境外子公司提供不具备担保性质和效力的安慰函 [1] - 2025年度预计担保及安慰函总额为111,285.91万元人民币,占2024年末净资产的8.90%,其中担保143万美元(折合1,030.21万元人民币),安慰函110,255.70万元人民币 [2] - 担保及安慰函额度有效期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 [2] 被担保方情况 - 老凤祥珠宝美国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1.64亿元,净资产-2.02亿元,营业收入0.56亿元,净利润-0.12亿元 [3] - 老凤祥珠宝(香港)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6.75亿元,净资产-0.98亿元,营业收入4.75亿元,净利润0.71亿元 [4] 财务及经营数据 - 2024年度计提减值准备1,427.97万元,转回431.43万元,减少合并报表净利润996.54万元 [52][70]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72元(含税),合计派发8.997亿元,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46.15% [12][13] - 2025年第一季度连锁营销网点达5,541家,计划年内新增网点1,500家 [93] 董事会决议及审计事项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度担保额度、利润分配、中期分红安排等议案,均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10][16][17]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财务审计费用190万元,内控审计费用50万元 [82][83] - 拟购买董监高责任险,年保费预算不超过50万元,赔偿限额不超过1亿元 [88][89] 行业及市场动态 - 公司调整门店主题形象,重点布局"藏宝金"、"凤祥喜事"主题店,升级传统店以适应市场潮流 [93] - 2025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类显示,华东地区占比最高,达42.3% [93]
消费舆警指数|认养一头牛广告被指“嘲讽打工人”,品牌营销如何把握“冒犯的尺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16:1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立洋 上海报道 作为一家以"认养模式"打响品牌知名度的乳企,认养一头牛的发展路径与其高调的营销风格高度绑定, 但最近该公司的"抖机灵"营销内容,却惹来了部分打工人群体的不满。 舆情事件:认养一头牛广告被指"嘲讽打工人" 事件回顾:近日,认养一头牛近期在上海、杭州地铁站及居民电梯投放招聘广告,使用"COWS直聘, 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跳槽吧!奶牛,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等广告语,被部分网友质疑嘲讽打工 人。"认养一头牛广告被指嘲讽打工人"随即登上热搜。对此,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相关广 告"有点令人不适",也有超过半数的评价认为"没感觉在嘲讽"。 编者按: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是面向大众的消费企业最宝贵的市场资源。近年来,随着消费品牌与公 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的绑定程度不断加深,每一次消费产品舆情的出现、演变和定调,既考验其品牌长期 建设和应急策略的有效性,也反映了其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中的特征。 涉及企业:认养一头牛 南方财经全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消费新闻部长期关注消费类企业的舆情动态,在跟进新闻动态、传递 有效信息和反映消费者诉求的基础上,希望以每一次典型舆情案例的出现和应对 ...
博瑞医药: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4月)
证券之星· 2025-04-02 21:51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范围包括媒体负面报道 社会不良传言 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舆情管理实行统一领导 统一组织 快速反应 协同应对的原则 [1][3]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董事会统一领导舆情管理工作 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 可成立应急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 [2][4] - 董事长或应急小组负责决策舆情处理方案 协调对外宣传 对接监管部门 [2][5] - 董事会办公室为日常职能部门 负责舆情监控 信息收集 风险研判及上报披露 [2][7] - 各分子公司设舆情联络人 负责信息报送与核实 需确保信息及时客观真实 [3][9]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影响公司形象及股价)和一般舆情 [4][10]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 协调宣传 真诚沟通 主动承担 系统运作 [4][11] - 重大舆情需召开工作组会议决策 采取调查 媒体沟通 投资者疏导 澄清公告等措施 [5][12] 舆情应对具体措施 - 实时监控舆情变化 控制传播范围 调查事件真实性 [5][12] - 及时与媒体沟通防止事态发酵 通过官网或交易所渠道发布澄清公告 [5][12] - 对编造虚假信息的媒体可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5][12] 责任追究机制 - 职能部门及知情人员需履行保密义务 违规将面临内部处分或法律追责 [6][13] - 外部顾问或中介泄露信息导致公司损失将追究法律责任 [6][14]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抵触条款自动失效 [7][15]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由董事会负责解释 [7][16]
台基股份: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4-02 19:2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为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明确舆情定义、分类、管理组织体系、处理原则及措施、责任追究等内容 [1] 分组1:总则 - 制度制定目的是提高公司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包括媒体负面报道、不良传言、影响投资判断及股价的信息等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和一般舆情 [1] 分组2:舆情管理的组织体系及其工作职责 - 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协同应对的舆情工作机制 [1][2] - 成立舆情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2] - 舆情工作组负责决策部署、评估影响、协调宣传等工作 [2] - 证券部协助采集舆情信息,研判评估风险并上报 [2] - 各职能部门配合采集舆情信息,通报相关情况 [2] 分组3:各类舆情信息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勇敢面对、系统运作 [3][4] - 报告流程为证券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汇报至董事会秘书,董事会秘书再根据情况上报 [4] - 一般舆情由舆情工作组组长或董事会秘书灵活处置 [4] - 重大舆情由舆情工作组决策部署,采取调查、沟通、澄清等措施控制传播范围 [5] 分组4:责任追究 - 公司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公司有权给予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6] - 信息知情人等擅自披露公司信息致损失,公司可追究法律责任 [6] - 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致损失,公司可追究法律责任 [6] 分组5: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执行 [7][8]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经审议批准后生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