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管理

搜索文档
孚日股份: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5-12 20:05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各类舆情对品牌形象、股价、商业信誉及生产经营的潜在影响,维护投资者权益 [1] - 舆情定义涵盖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对证券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信息 [1] - 舆情分级为重大舆情(传播广、损失大、股价异动)和一般舆情(其他情形) [1] 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 舆情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原则,由董事长领导的舆情工作组(含董事会秘书、高管及部门负责人)负责决策和部署应对方案 [2] - 证券部承担核心执行职能:监控全媒体信息(含社交平台、股吧等)、分析股价异动、上报董事会秘书 [3][4] - 子公司及各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及时通报经营中发现的舆情,禁止迟报/谎报 [3][4] 舆情处理原则与流程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制定48小时内应对方案)、主动沟通(保持媒体信息一致性)、系统运作(危机转商机) [4] - 报告流程要求知情人立即上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董事长决策并可能向监管部门报告 [4] - 重大舆情处置措施包括:召开工作组会议、实时监控、发布澄清公告、开通投资者沟通渠道、法律维权等 [5] 保密与追责机制 - 内部人员及中介机构需履行保密义务,违规泄露信息导致损失将追究法律及内部责任 [5][6]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造成公司损失时,保留法律追诉权 [6] 制度生效与解释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生效,解释权及修订权归属董事会 [7]
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2:16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减少对境内控股子公司的融资担保,将原担保借款转为信用借款,对境外子公司提供不具备担保性质和效力的安慰函 [1] - 2025年度预计担保及安慰函总额为111,285.91万元人民币,占2024年末净资产的8.90%,其中担保143万美元(折合1,030.21万元人民币),安慰函110,255.70万元人民币 [2] - 担保及安慰函额度有效期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 [2] 被担保方情况 - 老凤祥珠宝美国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1.64亿元,净资产-2.02亿元,营业收入0.56亿元,净利润-0.12亿元 [3] - 老凤祥珠宝(香港)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6.75亿元,净资产-0.98亿元,营业收入4.75亿元,净利润0.71亿元 [4] 财务及经营数据 - 2024年度计提减值准备1,427.97万元,转回431.43万元,减少合并报表净利润996.54万元 [52][70]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72元(含税),合计派发8.997亿元,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46.15% [12][13] - 2025年第一季度连锁营销网点达5,541家,计划年内新增网点1,500家 [93] 董事会决议及审计事项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度担保额度、利润分配、中期分红安排等议案,均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10][16][17]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财务审计费用190万元,内控审计费用50万元 [82][83] - 拟购买董监高责任险,年保费预算不超过50万元,赔偿限额不超过1亿元 [88][89] 行业及市场动态 - 公司调整门店主题形象,重点布局"藏宝金"、"凤祥喜事"主题店,升级传统店以适应市场潮流 [93] - 2025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类显示,华东地区占比最高,达42.3% [93]
消费舆警指数|认养一头牛广告被指“嘲讽打工人”,品牌营销如何把握“冒犯的尺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16:1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立洋 上海报道 作为一家以"认养模式"打响品牌知名度的乳企,认养一头牛的发展路径与其高调的营销风格高度绑定, 但最近该公司的"抖机灵"营销内容,却惹来了部分打工人群体的不满。 舆情事件:认养一头牛广告被指"嘲讽打工人" 事件回顾:近日,认养一头牛近期在上海、杭州地铁站及居民电梯投放招聘广告,使用"COWS直聘, 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跳槽吧!奶牛,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等广告语,被部分网友质疑嘲讽打工 人。"认养一头牛广告被指嘲讽打工人"随即登上热搜。对此,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相关广 告"有点令人不适",也有超过半数的评价认为"没感觉在嘲讽"。 编者按: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是面向大众的消费企业最宝贵的市场资源。近年来,随着消费品牌与公 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的绑定程度不断加深,每一次消费产品舆情的出现、演变和定调,既考验其品牌长期 建设和应急策略的有效性,也反映了其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中的特征。 涉及企业:认养一头牛 南方财经全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消费新闻部长期关注消费类企业的舆情动态,在跟进新闻动态、传递 有效信息和反映消费者诉求的基础上,希望以每一次典型舆情案例的出现和应对 ...
博瑞医药: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4月)
证券之星· 2025-04-02 21:51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范围包括媒体负面报道 社会不良传言 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舆情管理实行统一领导 统一组织 快速反应 协同应对的原则 [1][3]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董事会统一领导舆情管理工作 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 可成立应急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 [2][4] - 董事长或应急小组负责决策舆情处理方案 协调对外宣传 对接监管部门 [2][5] - 董事会办公室为日常职能部门 负责舆情监控 信息收集 风险研判及上报披露 [2][7] - 各分子公司设舆情联络人 负责信息报送与核实 需确保信息及时客观真实 [3][9]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影响公司形象及股价)和一般舆情 [4][10]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 协调宣传 真诚沟通 主动承担 系统运作 [4][11] - 重大舆情需召开工作组会议决策 采取调查 媒体沟通 投资者疏导 澄清公告等措施 [5][12] 舆情应对具体措施 - 实时监控舆情变化 控制传播范围 调查事件真实性 [5][12] - 及时与媒体沟通防止事态发酵 通过官网或交易所渠道发布澄清公告 [5][12] - 对编造虚假信息的媒体可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5][12] 责任追究机制 - 职能部门及知情人员需履行保密义务 违规将面临内部处分或法律追责 [6][13] - 外部顾问或中介泄露信息导致公司损失将追究法律责任 [6][14]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抵触条款自动失效 [7][15]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由董事会负责解释 [7][16]
台基股份: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4-02 19:2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为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明确舆情定义、分类、管理组织体系、处理原则及措施、责任追究等内容 [1] 分组1:总则 - 制度制定目的是提高公司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包括媒体负面报道、不良传言、影响投资判断及股价的信息等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和一般舆情 [1] 分组2:舆情管理的组织体系及其工作职责 - 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协同应对的舆情工作机制 [1][2] - 成立舆情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2] - 舆情工作组负责决策部署、评估影响、协调宣传等工作 [2] - 证券部协助采集舆情信息,研判评估风险并上报 [2] - 各职能部门配合采集舆情信息,通报相关情况 [2] 分组3:各类舆情信息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勇敢面对、系统运作 [3][4] - 报告流程为证券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汇报至董事会秘书,董事会秘书再根据情况上报 [4] - 一般舆情由舆情工作组组长或董事会秘书灵活处置 [4] - 重大舆情由舆情工作组决策部署,采取调查、沟通、澄清等措施控制传播范围 [5] 分组4:责任追究 - 公司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公司有权给予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6] - 信息知情人等擅自披露公司信息致损失,公司可追究法律责任 [6] - 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致损失,公司可追究法律责任 [6] 分组5: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执行 [7][8]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经审议批准后生效 [8]
旗天科技: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4月)
证券之星· 2025-04-02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为加强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明确舆情管理的原则、机构、信息处理措施及责任追究等内容 [1] 总则 - 制度制定目的是加强公司应对舆情能力,建立机制处理舆情影响,维护投资者权益 [1] - 舆情包括媒体不实或负面报道、不良传言或信息、影响股价波动信息及其他涉信息披露影响股价的事件信息 [1] - 舆情管理工作坚持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等原则,引导舆论,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 [2] 舆情管理机构及人员 - 舆情管控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等工作原则和机制 [2] - 成立舆情应对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高管及部门负责人 [2] - 舆情应对工作组是舆情处理领导机构,负责决定启动或终止处理工作、评估影响拟定方案等职责 [2] - 公司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采集,借助系统和第三方公司,必要时请求协助,采集范围涵盖多种互联网信息载体 [3] - 公司及子公司相关部门是采集配合部门,配合工作、通报舆情情况并履行其他响应职责 [3] 舆情信息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勇敢面对、系统运作 [3][4] - 报告流程为办公室及部门负责人汇报董事会秘书,董事会秘书报告工作组并采取措施,需核实的积极推进,涉及不稳定因素向监管部门报告 [4] - 处理措施包括调查情况、与媒体沟通、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做好信息披露、制止媒体侵权、评估处理结果 [5] 责任追究 - 公司内部部门及知情人员对舆情负有保密义务,违反造成损失公司有权处理,构成犯罪依法追究责任 [6] - 信息知情人等违反保密义务致公司受损,公司可追究法律责任 [6] - 相关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致公司受损,公司可追究法律责任 [6] 附则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6] - 制度未尽事宜与后续规定冲突时,按相关规定执行 [6]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修改时亦同 [6]
恒帅股份: 舆情管理制度 2025年4月
证券之星· 2025-04-02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为加强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明确组织体系、工作职责、处理原则及措施、责任追究等内容 [1] 总则 - 制度制定目的是加强公司应对舆情能力,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1] - 舆情包括媒体不实或负面报道、不良传言或信息、影响股价波动信息及其他涉及信息披露影响股价的事件信息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和一般舆情,重大舆情指传播广、影响大的负面舆情,一般舆情指其他舆情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 [2] 舆情管理的组织体系与工作职责 - 公司舆情管控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原则和机制 [2] - 成立舆情应对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2] - 舆情应对工作组是领导机构,负责决定启动或终止处理工作、评估影响拟定方案、组织宣传报道、处理监管沟通及其他事项 [2] - 证券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借助监测系统收集分析,上报处理情况并落实决策部署 [3] - 公司及子公司相关部门配合采集信息,通报舆情情况,履行响应、配合、执行等职责,报告应及时、客观、真实、完整 [3] 舆情信息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勇敢面对、系统运作 [4] - 报告流程为各部门人员和证券部知悉舆情后向董事会秘书报告,董事会秘书评估后向组长或工作组报告,重大舆情必要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4] - 一般舆情由工作组灵活处置 [5] - 重大舆情时,组长召集会议决策部署,证券部和相关部门监控,工作组采取调查、沟通、澄清、维权等措施控制传播范围,舆情控制后持续监测 [5] - 重大舆情处置后,工作组召集评估总结,改进优化制度 [6] 责任追究 - 公司及子公司人员未执行制度造成损失,公司有权处分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7] - 知情人员违反保密义务造成损失,公司有权处分,构成犯罪依法追究责任 [7] - 顾问、中介机构人员违反保密义务造成损失,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8] - 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造成影响或损失,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8] 附则 - 制度解释权属于公司董事会 [9] - 制度未尽事宜或冲突时按有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执行 [9]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修订亦同 [9]
山科智能: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4月)
证券之星· 2025-04-02 18:18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2]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2]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传播范围广、影响公司形象或股价)和一般舆情 [2]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公司成立舆情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3] - 舆情工作组负责决策舆情处理方案、协调对外宣传及信息发布 [3] - 证券部作为信息采集核心部门,负责舆情收集、分析、风险研判及上报董事会秘书 [3] - 其他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并通报日常经营中发现的舆情 [3] 舆情处理原则与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真诚沟通、主动承担及系统运作 [4][5] - 一般舆情由舆情工作组组长、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灵活处置 [5] - 重大舆情需召开工作组会议决策,措施包括调查事件真相、媒体沟通、投资者沟通、发布澄清公告及法律维权 [6]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泄露未公开重大信息将面临内部处分或法律追责 [7] - 关联方或中介机构违反保密义务导致公司损失将承担法律责任 [7]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损害公司利益将面临法律追责 [7] 制度附则 - 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后者为准,解释权归董事会 [8]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修改程序相同 [8]
西王食品: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4-02 18:18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保护公司及投资者合法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1] - 舆情定义涵盖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传播广、影响公众形象或经营活动、导致股价变动)和一般舆情[1] - 舆情管理机制强调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以监控评估舆情并维护公司利益[1] 舆情管理组织架构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董秘、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2] - 舆情工作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处置程序、制定应对方案、协调信息披露、沟通监管部门等[2]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资本市场舆情收集及股价变动分析,党政办公室监控新闻媒体及社交平台信息[2] - 其他职能部门及分子公司需配合舆情采集,包括监控本部门相关舆情并及时上报[3][4] 舆情信息处理原则 - 处理原则包括及时响应、真实性披露、针对性解答、持续跟进、主动沟通及依法处置[4] - 信息采集范围覆盖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微博、股吧等全类型载体[4] - 董事会办公室需建立舆情档案,保存来源、内容、处置方案等信息至少10年[4] 舆情处置流程与措施 - 一般舆情由董秘领导董事会办公室处置,重大舆情需工作组会议决策并实时监控[5] - 处置措施包括调查事件真相、沟通媒体、澄清公告、法律手段维权及聘请中介机构协助[5] - 重大舆情需向监管机构报告,一般舆情仅需报工作组组长及副组长[5] 责任追究与附则 - 知情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内部处分或法律追责,中介机构泄露信息需承担赔偿责任[6] - 媒体编造虚假信息导致公司损失可被追究法律责任[6] - 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后者为准,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6][7]
星源卓镁: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4-02 18:1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为提高舆情监控及应对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明确组织体系、处理原则、监测报告流程及责任追究等内容 [2] 分组1:总则 - 制度制定目的是提高公司舆情监控及应对能力,保护投资者和公司合法权益 [2] - 舆情管理指正、中、负面舆情监测、报送和处置,重点是有损公司形象等的新闻报道或负面言论 [2] - 舆情信息分为重大舆情和一般舆情 [2][3] 分组2:舆情管理的组织体系及其工作职责 - 公司遵循“实时收集分析,迅速应对反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正面导向,实现舆论满意,维护良好形象”原则 [3] - 成立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3] - 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舆情处理工作,负责决策部署、评估影响、协调宣传等 [3] - 证券投资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和日常管理,其他部门及子公司配合 [4] - 舆情信息采集范围涵盖网络媒体等各类型信息载体 [5] 分组3:各类舆情信息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主动承担、公平公正 [5]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和证券投资部协同其他部门灵活处置 [6] - 重大舆情由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可采取调查沟通、与投资者沟通、澄清、维权、危机恢复管理等措施 [6] 分组4:舆情信息的监测及报告 - 公司舆情监测主要针对互联网公众言论和观点,全面监测网络载体 [7] - 舆情信息报告流程为相关部门汇总报送证券投资部,证券投资部核实研判后报董事会秘书,董事会秘书联合评估并处理 [7][8] 分组5:责任追究 - 相关职能部门及知情人员对舆情管理工作负有保密义务,违规将受处分并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10] - 信息知情人等擅自披露公司信息致公司受损,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10] - 内部有关部门及人员未授权不得擅自对外评论舆情信息 [10] - 相关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致公司受损,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10] 分组6: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执行,不一致时依相关规定执行 [12] - 制度由董事会制定、解释和修订,自审议通过生效执行,修订亦同 [12]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