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溢价超过44倍!大基金三期为何青睐拓荆科技旗下子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21:01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拓荆科技拟与多家外部投资者对控股子公司拓荆键科增资 其中国投集新出资不超过4.5亿元并成为拓荆键科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约12.71% [1][2] - 拓荆键科投前估值25亿元 较净资产账面价值5521.98万元增值率达4427.36% [3] - 公司同步披露46亿元定增预案 包括17.68亿元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和20亿元前沿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4] 业务发展与市场前景 - 拓荆键科聚焦三维集成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114.55万元且净亏损3746.76万元 [2] - 高端半导体设备市场需求受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驱动持续增长 公司现有产能无法满足未来订单需求 [4] - 三维集成设备增资与薄膜沉积设备扩产同步推进 通过新建产线解决产能瓶颈并提升产业化能力 [2][4] 投资主体与股权结构 - 本次增资共6家主体参与 包括拓荆科技(不超过4.5亿元)、国投集新(不超过4.5亿元)、员工持股平台(合计不超过1亿元)及其他机构投资者 [2] - 增资后拓荆科技对拓荆键科持股比例降至53.57% 国投集新作为大基金三期投资平台首次直接投资半导体产业项目 [1][2] - 国投集新由大基金三期持股99.9% 此前无对外投资记录 此次投资标志大基金三期首次投向半导体产业 [1]
诺瓦星云(301589) - 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18:27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79.71亿美元,2028年达102.36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7% [3] - Mini LED直显全球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33亿美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40% [3] - 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7万亿元 [4] 技术发展趋势 - 超高清视频产业正从2K向4K升级,8K刚起步,16K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 - 超高清技术将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深度融合 [4] - 视频处理设备作为超高清产业链关键环节将持续升级 [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提前布局MLED领域技术,推出MLED核心检测装备及集成电路产品 [3] - 产品可应用于会议活动、指挥中心、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等智慧城市场景 [5] - 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针对不同客户制定差异化合作策略 [6]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国家广电总局将2025年确定为"超高清发展年",推进超高清整体升级 [4] - 公司与下游主要客户保持紧密合作,持续迭代产品技术 [3] - 积极寻求智慧城市领域合作机会,推动商业显示行业数字化升级 [5]
华勤技术股价涨5.05%,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1.91万股浮盈赚取55.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3
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上涨5.05%至96.81元/股 成交额17.00亿元 换手率3.21% 总市值983.3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高性能计算业务占比60.32% 智能终端业务占比31.93% AIOT及其他业务占比3.95% 汽车及工业产品业务占比1.24% [1] - 公司主营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 成立于2005年8月29日 2023年8月8日上市 [1] 基金持仓情况 - 嘉实新兴科技100ETF(515860)二季度持有11.91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5.16% 为第四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5.38万元 最新规模1.86亿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44.56% 近一年收益88.47% 成立以来收益68.87%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尚可累计任职1年246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4.99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83.45% 最差基金回报0% [3]
是石科技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BV百度风投领投
搜狐财经· 2025-09-12 14:03
融资信息 - 公司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1] - 融资由BV百度风投领投,御道创投跟投 [1] - 告捷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1] 资金用途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HAI统一计算平台的研发 [1] - 资金将用于行业专家模型服务的研发迭代 [1] - 资金将用于市场规模化扩张以及顶尖技术人才的引进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是HPC(高性能计算)+AI infra超智算融合的领先企业 [1] - 公司旨在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1] - 公司战略为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化、产业化升级 [1]
是石科技获BV百度风投领投的近亿元Pre-A轮融资
新浪财经· 2025-09-12 13:47
融资信息 - 是石科技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1] - 融资由BV百度风投领投,御道创投跟投 [1] - 告捷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1] 资金用途 - 融资资金将用于HAI统一计算平台的研发 [1] - 资金将用于行业专家模型服务的研发迭代 [1] - 资金将用于市场规模化扩张以及顶尖技术人才的引进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业务定位为HPC(高性能计算)+AI infra超智算融合 [1]
InfiniBand,如临大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1 09:47
超级以太网联盟与规范发展 - 超级以太网联盟于2023年7月由AMD、Arista、博通、思科、Eviden、HPE、英特尔、Meta和微软正式成立,并迅速发展至2024年底拥有超过100家成员公司和超过1500名参与者 [2] - 联盟于2025年6月发布了1.0规范,相关产品开始陆续涌现,预计硬件将于2025年秋季上市 [2][24] - 规范的主要设计人员发布了一份24页的论文,旨在提炼完整的562页规范内容 [2] 超级以太网的设计原则 - 首要原则是与现有以太网数据中心部署保持兼容,无需拆除旧基础设施,通过支持ECMP和基本ECN等最低要求实现轻松部署和扩展 [3] - 设计支持大规模可扩展性,旨在通过无连接API灵活支持数百万个网络端点,专注于传统胖树部署 [3] - 高性能通过专为大规模部署设计的高效协议实现,例如可在纳秒级速度建立点对点可靠性上下文的无连接API [4] - 在保证互操作性的前提下,允许供应商差异化,规范提出一组实现兼容协议的选项但未强制要求,促进创新 [4] 超级以太网的网络类型与适用范围 - 超级以太网区分三种网络类型:连接GPU、CPU和加速器的本地网络(覆盖10米,亚微秒延迟)、传统数据中心前端网络以及连接计算节点的后端网络 [6][7] - 超级以太网1.0规范主要专注于后端网络,设计用于在中等长度(10-150米)链路上以高带宽(400 Gbps以上)运行 [8] - 未来版本可能会更明确地针对前端或本地网络类型 [8] 超级以太网的关键新特性 - 主要特性包括使用临时数据包传送上下文的高度可扩展无连接传输协议,以及本机支持每个数据包的多路径(数据包喷射) [12] - 支持按序和无序传送可靠和不可靠数据包,并结合可选的数据包修剪等快速丢失检测方案以实现快速恢复 [12] - 提供三种配置文件以支持不同功能集:HPC配置文件提供最丰富功能集,AI Full是AI Base的超集,AI Base旨在实现最低实现复杂度 [15] - 通过重新定义字段包含随机熵值,支持数据包喷射,将数据包均匀分布在所有交换机上以充分利用网络 [16] 超级以太网的丢包响应与链路层优化 - 定义了三种可选的快速丢失检测机制:数据包修剪、乱序计数和基于熵值的方案,以改善数据包丢失响应 [19][20] - 引入新的链路层功能,如链路级重试在链路层本地处理错误,以及基于信用的流量控制提供链路级流量控制,旨在提供几乎无损的数据包服务 [22][23] - 使用临时交付上下文设计,只需轻量级消息即可建立,确保可扩展性以支持超过一百万个端点,且开始传输不产生高延迟往返 [24] 行业竞争格局与产品进展 - 博通推出了延迟仅为250纳秒的Tomahawk超级以太网交换机,适用于AI和HPC;AMD推出了Pensando Pollara 400 Ultra以太网网卡 [25] - 庞大的xAI Colossus系统使用Nvidia Spectrum-X以太网,成功在100,000节点规模上运行单任务工作负载,而非InfiniBand [1][27] - 超级以太网可能成为InfiniBand网络的竞争对手,但目前InfiniBand仍是高度优化的系统范围网络平台,未来技术可能会融合 [27]
势银研究 | 从恒坤新材IPO窥探中国本土光刻材料发展现状
势银芯链· 2025-09-10 13:21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自产光刻材料近三年销售收入分别为1.22亿元、1.72亿元和3亿元 保持逐年增长态势[3] - SOC和BARC是自产光刻材料核心产品 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77.46%和15.35% 合计占自产光刻材料营收92.81%[3] - KrF光刻胶目前以引进产品为主 2024年引进KrF产品达1.29亿元 占比87.78% 主要由SKMP供应[5] 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 公司主要原材料依赖进口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达66.03% 涉及树脂、环己酮等关键材料[8] - 通过自主研发、委托研发(供应商G)、技术服务(山东大学)和合作研发(八亿时空、厦门大学)等方式储备树脂制造技术[8] - 已有超过10款I线、KrF及ArF光刻胶进入验证流程 部分产品已验证通过并小规模销售 自产KrF和I线已累计量产供货超3600加仑[5] 募投项目与资金规划 - IPO募资总额调整为100,669.50万元 原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不再作为募投项目[2] - 4亿元资金将投入大连恒坤前驱体二期项目 6.07亿元用于安徽恒坤先进材料项目[2] 行业市场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市场需求量预计超2300吨 受AI、高性能计算及晶圆产能扩张驱动[9] - G/I线光刻胶本土化率约35% KrF本土化率约10% ArF本土化率不足2%[9] - 公司凭借SOC、BARC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预计整体市占率超10%[3] 行业会议与产业合作 - 势银将联合甬江实验室于2025年11月17-19日举办异质异构集成年会 聚焦三维异构集成、光电共封装等前沿技术[10] - 会议旨在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 助力长三角打造先进电子信息产业高地[10]
中茵微电子参与编制5项国家标准
新华日报· 2025-09-08 05:44
行业标准突破 - 芯粒互联接口规范系列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将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系集成电路芯粒领域首批国家标准[1] - 标准由中关村高性能芯片互联技术联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清华大学 海思半导体 中茵微电子等十余家机构联合制定[1] - 标准规定芯粒间互联分层架构及各层功能要求 统一点对点互联数据传输处理机制 实现高效互联互通[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高端IP产品和企业级IC技术平台研发 面向人工智能 高性能计算 5G通信 汽车电子领域[2] - 提供高端IP解决方案 先进制程ASIC设计服务 Chiplet&SoC技术解决方案 先进封装设计和流片量产保障等端到端服务[2] - 已完成多款芯片量产出货 累计实现超15亿元销售收入[2] 标准制定参与 - 公司参与编制《芯粒互联接口规范》国家标准 2024年6月获批立项 同年被列入集成电路领域标准稳链重点项目[1] - 在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下 通过多轮深入研讨和征求意见推动标准发布[1]
一桩收购,成就4万亿英伟达(NVDA.US)
智通财经网· 2025-09-07 15:07
网络业务表现 - 网络业务收入环比飙升46% 同比几乎翻一番 第二季度达到72.5亿美元 [1] - 网络业务年运营额达250亿至300亿美元 对整体收入贡献远高于16.1% [1] - 通过收购Mellanox建立的业务单季度收入已超过69亿美元收购成本 [1][2] Mellanox收购价值 - Mellanox是InfiniBand互连技术先驱 产品应用于全球超半数最快超级计算机 [4] - 被收购前连续10年盈利 2018年GAAP净收入1.34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4] - 收购使英伟达在以色列建立5000人研发团队 开发CPU、SoC及自动驾驶算法 [17]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Spectrum-XGS以太网将多数据中心连接为统一系统 通信性能提升近一倍 [3][4] - InfiniBand具备极低延迟特性 专为分布式计算设计 是横向扩展基础设施黄金标准 [7][11] - NVlink提供scale-out九倍带宽 结合SHARP协议使机架成为计算单元 [10] 行业需求与基础设施 - AI集群规模达数十万GPU 云厂商计划部署百万级GPU 网络成为关键瓶颈 [8][9] - 光纤网络功耗占计算能力近10% 10万GPU需60万个光收发器 [12] - 共封装光模块(CPO)技术可降低四倍功耗 使同网络容纳三倍以上GPU [13] 战略协同效应 - Mellanox技术使地理位置分散的数据中心能像单一系统运行 创建"AI工厂" [3] - 网络连接与处理器协同作用推动公司市值从930亿增至4万亿美元 [5] - InfiniBand技术被OpenAI采用 是ChatGPT实现高速数据处理的基础 [6] 技术演进方向 - 计划在单机架部署576个GPU 采用铜缆布线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11] - 需要将硅光子引擎集成到交换机 替代外部光收发器提升可靠性 [13] - 新一代数据中心每年更新 包含新GPU、交换机及基础设施 [9]
一桩收购,成就4万亿英伟达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7 10:06
网络业务成为英伟达增长核心引擎 - 网络业务收入环比飙升46% 同比几乎翻倍 单季度达72.5亿美元 对整体收入贡献超16.1% [1] - 该业务年运营额达250-300亿美元 仅上季度收入已超过当年69亿美元收购成本 [1] - Mellanox收购被视为英伟达从930亿美元市值发展为4万亿美元巨头的关键协同因素 [5] 网络技术突破实现超大规模AI计算 - Spectrum-XGS以太网平台使多数据中心能像单一AI超级工厂运行 性能提升近一倍 [3][4] - InfiniBand技术应用于全球超半数最快超级计算机 具备极低延迟和有效带宽优势 [4][7] - 技术突破使地理分散的数据中心能统一运行 显著提升行业最大计算能力 [3] AI计算规模扩张驱动网络基础设施升级 - AI集群从数万GPU扩展到数十万GPU 云厂商规划百万级GPU规模 [8][9] - 网络基础设施需支持20万至100万GPU作为统一单元运行 带宽需求呈指数增长 [9][12] - 数据中心规模年增显著 机架间光纤连接功耗占计算能力近10% 成关键限制因素 [12][13] 光子集成技术解决网络功耗瓶颈 - 光收发器数量随GPU规模线性增长 10万GPU需60万个收发器 维护成本高 [13] - 共封装光学(CPO)技术将光学引擎集成到交换机 功耗降低近四倍 GPU容纳量提升三倍 [14] - 技术挑战在于光学引擎封装尺寸和良率 需新型激光技术实现规模化成本效益 [14][15] 以色列研发中心成为技术创新基地 - 英伟达在以色列设7个研发中心 超5000名员工 规模仅次于美国 [17] - 当地团队开发数据中心CPU 汽车SoC及自动驾驶算法 持续输出核心技术 [17] - Mellanox创始人强调此次收购为"业界最重要并购案" 直接支撑Chat等级AI应用诞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