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外贸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畅通经济循环 凝聚创新合力——看中国经济之“融”
人民日报· 2025-08-16 15:22
产业创新融合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增值的价值跃升[2] - 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3] - 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26兆瓦级海上风机刷新全球单机容量纪录[4] -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 北京工业大学创新区入驻企业197家 拥有专利1160项[6] 市场体系改革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7][9] - 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健全 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8] - 基础设施加快联通 新疆快递运输成本下降30% 时效提升35%[9] - 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机制建立[10] 内外贸一体化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春雪食品出口调理禽肉1.3万吨 国内销售超1.6万吨[12] - 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启动[14]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16] - 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16]
畅通经济循环 凝聚创新合力
人民日报· 2025-08-16 08:40
产业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增值[2] - 苏州绿的谐波攻克谐波减速器关键技术,传动误差控制在10弧秒以内,打破国外垄断[2] - 中国钢研利用AI技术将高温合金材料研发周期从10年以上压缩至1-3年,开发出增材制造用材料[3] - 中国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居全球第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3] - 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等联合开发26兆瓦全球最大海上风机,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4] 市场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政策层面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健全信用体系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8] - 物流领域实现跨区域高效联通,中通快递新疆线路成本降30%时效提升35%[9] - 电力领域建立跨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7月实现全国范围优化配置[10] - 汽车行业规范竞争秩序后产销双超1500万辆,同比增速达两位数[11] 内外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春雪食品上半年出口调理禽肉1.3万吨,国内销售1.6万吨,通过国际认证衔接双标[12] - 海南自贸港12月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推动要素自由流动[14]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服务业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16]
临沂|全球视野的“临沂打法”成绩亮眼
大众日报· 2025-08-15 09:07
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 临沂市提出"一个扁担挑两头"出海战略 以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为核心发展路径 [1] - 国际道路运输企业达53家 TIR车辆120台居全国第一 发运277车次居全国第三 [2] - 新增至东盟GMS线路两条 TIR线路直达欧亚5国 成为全国首个同时落地TIR"三中心"的城市 [2] - 中欧班列开通27条线路通达12个欧洲国家 到发232列 成为省内唯一节点城市 [2] - 内陆港集装箱操作量超5.4万标箱 [2] - 临满欧公司运营6国国际线路 TIR业务量稳居全国前三 今年3月创全国第一佳绩 [1] - 单月俄罗斯方向发运50-60车次 公司计划新增10台TIR车辆并开拓东南亚线路 [1] 外贸主体培育成果 - 上半年新增外贸企业421家 跨境电商主体1260家 政校企联动培训90场次达2.1万人次 [2] - 蒂威澜家居外贸年销售额从500万元跃升至5000万元 美国市场月订单额超百万元 [2] - 通过外贸培训和展会组织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市场范围从东南亚扩展至欧美 [2] 海外仓与商城布局 - 新建19处海外仓 成立6处国际采购商办事处(服务中心) [3] - 新西兰服务中心在14个国家开展业务 在新西兰、新加坡、西班牙建立2000多平方米海外仓 [3] - 韩国服务中心发现当地对临沂日用品、小家电、汽车用品及特色"太空舱"需求旺盛 [3] - 兰华集团在韩国和马来西亚布局海外商城 推进美国、哈萨克斯坦、泰国、澳大利亚海外仓建设 [3] - 韩国兰华海外商城成为当地热门打卡地 大部分商品来自临沂 [3] 境外展洽活动成效 - 在25个国家举办44场境外展洽活动 参加企业812家次 [4] - 出海企业在临沂海关进出口83.13亿元 同比增长44.3% [4] - 举办外商进商城系列活动 吸引国际采购商1.72万名 实现意向成交额91.2亿元 [4] - 计划在18个国家再举办32场境外展洽活动 组织1000余家企业出海 [4] 整体业绩表现 - 上半年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3543.8亿元 同比增长9.2% [1] - 物流总额5415.1亿元 同比增长12.4% [1] - 外贸进出口额687亿元 同比增长15% [1]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将于10月在南京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15:06
核心观点 -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举办,并首次打造为期约一个月的“秋糖季”系列展城融合促消费活动 [1] - 本届糖酒会作为“新秋糖”首次亮相,核心创新在于通过“谋人和、抓天时、抢地利”三大策略,实现展会与城市联动、线上线下联动、B端与C端联动,旨在打造“行业盛会”与“城市节日” [1] 展会规模与参展情况 - 展览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规划十大展区和13个特色专区,预计有4000家企业参展,目前已有3000多家企业确定展位 [9] - 参展企业覆盖酒类、食品饮料、调味品、食品机械及包装等板块,包括茅台、洋河、中粮福临门等知名企业,并有国内及国际多个展团参与 [10] - 展会同期将举办30余场行业研讨会、对接会及行业赛事活动 [11] 专业观众邀约与采购支持 - 首次对全国219个重点食品批发市场、超过22万户核心买家进行“拉网式”地推邀约,预计超过40万人次专业观众到会采购 [1] - 组织山姆、盒马鲜生等700余家知名终端买家,并联合20余个国家驻华使馆邀请海外采购商组团参会 [1] - 筛选华东超2万家核心商户建立买家社群,并通过自有采购商组织和国家级行业协会组织高规格买家团 [2] 创新对接模式 - 推出线上预对接模式,通过“云平台”实现产销两端展前智能匹配与沟通 [2] - 突破空间限制,组织“全国糖酒会出口专题对接会”,集结哈萨克斯坦、德国等7国买家采购团助力国货出海 [2] - 通过“首届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定向活动提供精细化配对服务,提升对接成功率 [2] 展城融合与“秋糖季”活动 - 打造首个“秋糖季”,用30天时间串联中秋、国庆、秋糖季三大消费高峰节点,构建“7+70+700”展城融合活动矩阵 [3] - 举办7场特色主题活动,覆盖从“Z世代”到“银发族”的全龄客群,并联合70家江苏知名餐饮品牌进行联动营销 [4] - 依托700个消费场景和超10亿次媒体曝光,助力企业触达目标客群,预计受益于超1000万人次城市客流量 [3][4] 区域联动与市场拓展 - 首次尝试“展省联动”,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协调13个地市商务部门组织“一市一团”采购力量,助力品牌深耕长三角市场 [5][6] - 设立“江苏展区”推动“苏字号”产品精准破圈,并利用南京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特设超十场进出口对接会探索国货出海新路径 [6] - 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开展国际采购对接会,联动本地商超试销,实现外贸优品进社区、内贸精品通海外 [8]
武汉国际时装周8月28日开幕 系列活动助力服装产业转型
央广网· 2025-08-14 09:12
2025汉正街·武汉国际时装周 - 2025汉正街·武汉国际时装周将于8月28日至9月2日举办,活动形式包括秀、赛、会、商结合,涵盖武汉新"汉派服装"设计大赛、汉正街市场十大品牌发布等10余项活动 [1] - "新生·绿意"新汉派服装设计大赛已吸引全国21个省市的优秀设计师参加,要求参赛者将武汉历史文化元素与可持续设计理念融合,目前25名选手入围决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将于8月28日开幕式举行 [1] - 大赛为武汉时尚产业打造文化IP,并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创新样本和实践路径 [1] 汉正街服装产业现状 - 汉正街是汉派服装发源地,培育出红人、爱帝等十大知名品牌,集聚1.2万户市场主体 [1] - 汉正街女装裤裙份额占全国30%,时尚男装占全国40%,服装服饰营收突破1000亿元 [1] - 汉正街获评"全国十大活力市场""全国十大创新市场""全国转型升级标杆市场",是武汉市首批A级直播电商集聚区,形成设计展示交易在汉正街、仓储物流在全省、终端销售辐射国内外的全产业链格局 [1] 汉正街产业转型方向 - 汉正街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减量增效"原则,推动场景化、数字化、品牌化联动,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加快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 [2] - 此次时装周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抓手 [2]
好一个美丽的秋糖会
齐鲁晚报· 2025-08-13 10:18
展会基本信息 -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1] - 展览总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十大展区和13个特色专区,预计4000家企业参展,目前已有3000多家企业确定展位 [11] - 配套的“秋糖季”系列展城融合促消费活动自9月下旬起在南京全市范围全面展开 [1] 专业观众与采购商邀约创新 - 首次对全国219个重点食品批发市场、超22万户核心买家进行“拉网式”地推邀约,预计超40万人次专业观众到会采购 [4] - 组织山姆、盒马鲜生、胖东来、苏果等700余家知名终端买家以及20余个国家驻华使馆及国际商协会邀请的海外采购商组团参会 [4] - 筛选华东超2万家核心商户建立买家社群,并通过糖酒会大市场联盟等自有组织及国家级行业协会组织高规格买家团 [5] 线上线下联动与对接服务 - 推出线上预对接模式,通过全国糖酒会“云平台”实现产销两端展前智能匹配和预沟通 [5] - 突破空间限制,组织“全国糖酒会出口专题对接会”,集结哈萨克斯坦、德国、泰国等7国买家采购团助力国货出海 [5] - 突破模式限制,通过“首届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定向活动提升配对成功率 [5] 展城融合与“秋糖季”活动矩阵 - 首次打造为期30天的“秋糖季”,精准串联中秋、国庆、秋糖三大消费高峰节点 [5] - 构建“7+70+700”展城融合活动矩阵,包括7场特色主题活动、70家江苏知名餐饮品牌联动营销及700个文商体旅消费场景 [5][6] - 活动将深度整合南京全域资源,预计带来超1000万人次城市客流并叠加超10亿次媒体曝光 [5][6] 区域经济联动与国际市场拓展 - 首次实现从“展城融合”到“展省联动”的升级,江苏省政府协调13个地市商务部门组织“一市一团”采购力量,助力品牌深耕长三角市场 [7] - 特设超十场进出口对接会,探索国货出海新路径,助力企业融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7] - 依托南京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地理优势,为展会带来更多国际资源 [7] 参展企业与行业参与情况 - 酒类板块有茅台、洋河、汾酒、习酒等知名企业,食品饮料板块有中粮福临门、三只松鼠、盼盼等,调味品板块有中粮糖业、安琪酵母等 [11] - 国内展团包括山东、贵州、重庆、台湾商品中心等,国家展团有意大利、俄罗斯、荷兰、日本、泰国等 [12] - 展会同期将举办30余场行业研讨会、对接会及行业赛事活动 [12] 产业深度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 - 南京市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在展区设置专区集中展示智能酿造设备、环保包装材料等新技术成果 [9] - 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开展国际采购对接会,联动本地商超开设试销专柜,打通双循环毛细血管 [9] - 重点打造“两区两园”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食品研发、仓储物流、食品机械等环节企业落地,构建更具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集群 [10]
江苏:加大对民营企业“出海”和“回流”支持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9:40
外贸市场结构优化 - 加快构建均衡多元的外贸市场 巩固传统市场份额并深入挖掘东盟 中亚 非洲 拉美等新兴市场潜力 [1] - 抓好内外贸一体化主体培育和平台载体建设 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 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 - 深化开展外贸千企大走访优服务行动 支持大型外贸企业向供应链企业转型 [1] - 加大对民营企业出海和回流支持力度 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创新 模式创新 管理创新 [1] 外资发展机制完善 - 完善重点外资项目全周期全要素保障机制 持续强化外资招引 [1] - 推动更多外资企业境内利润再投资 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布局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1]
商务部多举措深挖潜力提振消费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提振消费举措 - 加快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包括升级商品消费 扩大服务消费 培育新型消费 创新消费场景[1][2] - 升级商品消费具体措施包括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利用进博会和消博会平台促进消费[2] - 扩大服务消费措施围绕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供给[2] - 培育新型消费措施包括推进首发经济 促进健康消费 发展数字消费和绿色消费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举办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落实离境退税优化政策以扩大入境消费[2]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 加快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以夯实国内大循环基础 鼓励升级流通设施 扩大商贸流通试点城市范围 构建示范步行街或商圈引领的商业格局[2] - 推动县域商业提质增效 鼓励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数智供应链以提升商贸流通企业上下游协同水平[2] - 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措施包括实施品质电商培育行动 发展特色产业电商平台 组织产业电商专场对接 营造良好电商生态[2] 内外贸一体化 - 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应对外部冲击 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推动政策惠及更广大外贸企业[3] - 具体措施包括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 组织协会商超电商平台与外贸企业对接采购 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3] - 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提升企业两个市场经营能力以应对外部风险挑战[3]
商务部:前4个月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4%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电子商务整体表现 - 1至4月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4% [1] - 智能机器人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7.6% [1] - 智能家居系统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6% [1] 消费电商品质提升 - 15类家电和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1.5% [1] - 手机等3类扩围数码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8.5% [1] - 重点监测网络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2.1% [1] - 在线文娱消费同比增长31.9% [1] - 在线旅游消费同比增长25.4% [1] 产业电商与外贸整合 - 电商平台吸纳超3100家次外贸企业入驻 [1] - 外贸专区销售额超11亿元 [1] - 电商平台直接采购外贸产品约100亿元 [1] 丝路电商国际合作 - 丝路电商伙伴国数量拓展至34个 [2] - 全年推进40场重点活动 [2] - 伙伴国线上线下国家馆数量超120个 [2]
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安全稳定——特色保税仓储集群显身手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16:18
核心观点 - 昆山保税仓库通过政策与产业结合推动进口贸易增长 上半年境外直接进口额超22亿元同比增长21% [1] - 海关智慧监管助力保税仓储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2025年1-7月保税仓库内销征税3.84亿元同比增长92% [2] 进口贸易表现 - 昆山保税仓库境外直接进口入库金额超22亿元 同比增长21% [1] - 昆山海关设置6座公用型保税仓库存储集成电路、塑胶材料、咖啡生豆等产品 [1] - 新亘宁供应链公司预计年底进出口值超3亿元 计划增加食品、日化用品存储业务 [1] 咖啡产业发展 - 昆山咖啡产业蓬勃发展 前7个月安普供应链公司咖啡生豆出入库总量约1万吨 [1] - 咖啡生豆仓位使用量近95% 进口产品通过恒温恒湿仓储存后销售至国内烘焙工厂 [1] 保税仓储功能升级 - 保税仓库从传统存储升级为调度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和技术应用中心 [2] - 博世公司依托昆山保税仓库建立区域化仓储中心 辐射东亚市场 [2] - 昆山海关量身定制监管方案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2] 智慧海关建设 - 海关通过实时视频直播和数据监控实现精准监管与自主经营双管齐下 [2] - 智慧海关建设继续支持保税仓储企业融入产业链并享受政策红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