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包容
icon
搜索文档
吴清:将进一步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在市场层次、投资者保护等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快讯· 2025-05-07 09:29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将进一步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在市场 层次、投资者保护等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新华财经) ...
NSF一夜冻结所有项目拨款,“这绝对是致命一击”
虎嗅· 2025-05-05 10:0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返朴 (ID:fanpu2019),作者:小叶,题图来自:AI生成 4月30日,正是特朗普政府"百日新政"交卷之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局势急转直下。据多家媒体报道,NSF的工作人员当日收到邮件, 被告知"停止所有基金资助项目拨款,包括新批准的和现有的科研项目。" 要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一切皆有预兆 如此一刀切的决定貌似突然,其实早有预兆。 4月最后一周,NSF领导层推出一项新政策,要求工作人员筛选出"可能与机构优先级项目不一致的课题或研究活动"申请书,并退还给申请人。但据 Nature独家报道,该政策尚未对外公开。 那么,哪些属于优先级项目呢? | 来源:NSF官网 | | --- | 根据NSF官网更新的内容,机构前主任Sethuraman Panchanathan于4月18日发布了一则简短声明,提出了符合优先级项目的新标准:"NSF采用两项法 定标准,以确保每一项目既有潜力拓展知识前沿(知识价值),又对国家和民众产生最广泛的影响(广泛影响力)。"同时,还指出了将被拉黑的项 目:"研究范围更窄、仅限于受保护的某些特定社会阶层或具有某些特征的亚群体项目都不会纳入优先级。" 实际 ...
让美的创造更贴近青年(艺坛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05 05:52
文章核心观点 新时代美术创作需贴近青年,不仅要表现青年形象引发情感共鸣,还要让青年参与共创,拓宽艺术想象和创造空间,同时要顺应青年审美开放性与包容性特点,实现“在地性”与“全球性”交融,绽放时代光彩 [1][2][3] 分组1: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青年形象 - 新时代美术创作中,青年形象是亮丽风景,展现自信自强、奋发有为、乐于奉献精神风貌,通过定格真实瞬间等塑造得有血有肉 [1] - 美术作品要引发青年情感共鸣,需找准青年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价值坐标 [1] 分组2:让青年参与美术共创 - 让美的创造贴近青年,要让青年参与共创,当代青年视野开阔、知识多元、创新意识强烈,不满足只做看客 [2] - 以青年为创作主体的实践推动新中式审美风尚和中国文化走出国门,青年拒绝被定义、勇于跨界 [2] 分组3:美术跨界与青年的作用 - 美术跨界成为新趋势,青年的加入为跨界带来更多可能,如材料微结构美学大赛中多数投稿人是青年,为科艺融合注入新活力 [2] - 面向青年的美术创作在跨界融合中要拓宽艺术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2] 分组4:青年审美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 新时代青年以“平视世界”姿态构建独特审美经验,其审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重塑艺术创作维度,促使艺术家思考“在地性”与“全球性”的交融 [3] - 审美的开放性是多元共生,“平视世界”是建立对话,面向青年的美术创作保持与青年同向目光会绽放时代光彩 [3]
城市空间中的文本艺术:徐冰在香港的公共艺术实践
华尔街见闻· 2025-05-03 17:45
文章核心观点 徐冰在香港的公共艺术实践以文本与符号为核心,融合中西文化,与香港城市特质契合,其作品深入探讨都市文化内涵,为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发展提供启示,凸显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3][6][7] 徐冰公共艺术实践的背景与特点 - 徐冰是国际公认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创作以文本与符号为核心,强调语言可视化、跨文化沟通与社会参与 [3] - 「英文方块字书法」是其1993年起创造的新书写形式,通过设备艺术展出,让观众参与学习书写,融合中西文化,与香港特质契合 [3] 徐冰对香港的看法 - 香港是在全球当代文明成果教育下形成的城市,扎根传统文化,把「艺术为人民」做得好,与徐冰理念相符 [4] - 香港是多元文化交汇点,语言与文本使用链接丰富历史记忆和身份建构,徐冰文本艺术实践有意义 [4] 徐冰在香港的公共艺术典型案例分析 《地书》展览与公共介入 - 徐冰曾在香港艺术馆举办《地书》展览,将中国传统书法笔触与香港地形地貌结合形成新视觉语言 [4] - 实现城市地景与书法艺术交融,让观众从新视角认知香港自然与文化地理 [4] - 强调城市居民对土地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唤起观众对环境与历史的反思 [5] 公共空间中的「英文方块字」系列设备 - 徐冰在四个港铁车站公共区域展示「英文方块字」,将英文词汇以汉字书法形式展现,有视觉错置感与趣味性 [5] - 建构香港独特跨文化沟通平台,让不同语言背景的居民与旅客交流对话 [5] - 增加民众参与感和交互性,促进艺术与日常生活融合,彰显艺术在公共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 [5] 徐冰公共艺术对香港都市文化的意义 - 呈现语言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张力与融合,反映香港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 [6] - 唤起市民对城市历史、变迁与未来发展的反思与讨论 [6] - 拉近艺术与大众距离,鼓励市民参与文化对话,推动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建设重要环节 [6] 徐冰艺术实践对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发展的启示 - 公共艺术应与城市生活紧密结合,促进居民与城市的情感链接 [7] - 应反映并尊重城市文化多元性,增强不同社区间的理解与对话,促进社会和谐共融 [7] - 能够保存和传承城市历史记忆,培养新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 [7]
特朗普:哈佛大学不免税!
中国基金报· 2025-05-03 11:23
特朗普与哈佛大学冲突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取消哈佛大学免税资格,称"这是他们应得的" [1][4] - 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冻结哈佛大学22亿美元联邦拨款及6000万美元合同款项 [7][11] - 哈佛大学拒绝按政府要求整改管理结构、招生政策及DEI项目 [7][11] 政策对抗细节 - 哈佛大学4月21日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联邦诉讼,指控其冻结资金侵犯学术独立性 [12] - 美国政府要求哈佛提供过去十年外国资金记录,并威胁撤销其免税地位 [8][10] - 国土安全部暂停对哈佛拨款,理由是其未依法报告外国资金流入 [9][10] 高校连锁反应 - 全美七所顶尖高校遭联邦资助冻结,包括常春藤联盟六所名校 [13][14] - 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拨款被撤销后表示愿与政府谈判 [14] - 特朗普政府以反犹主义为由要求高校废除多元化举措,拘捕示威人员 [14] 财务影响 - 失去免税地位可能导致哈佛大学每年损失数百万美元 [8] - 哈佛大学面临总额87亿美元联邦拨款及2.556亿美元合同审查 [10] - 政府要求国税局撤销哈佛免税地位,影响捐赠者税收减免权益 [8]
特朗普淫威下,哈佛让步了……
搜狐财经· 2025-05-03 03:26
文章核心观点 在特朗普政府打击DEI项目背景下美国大学、公司、非营利机构进行“语言重塑” 这场“DEI改名潮”并非针对其内核 而是对标签的战争 机构在应对中或有抵抗与妥协 也在采取更务实系统方式推进包容性工作 重要的是坚持建设更包容有归属感的世界 [1][7][9][13] 分组1:哈佛改名事件 - 2025年4月哈佛“多元化、公平与包容办公室”更名为“社区与校园生活办公室” 首席多元官Sherri Ann Charleston头衔变为“首席社区与校园生活官” [1][4] - 改名源于特朗普政府“清算信” 信中提出关闭DEI项目等多项要求 白宫坚持内容 虽称“误发” [4] - 哈佛公开抗争 校长Alan Garber声明政府不应干涉私立大学自由 并以“侵害宪法保障的自由”为由起诉联邦政府 [4][6] - 哈佛一边诉讼一边内部调整 引发外界关于其是抵抗还是妥协的疑问 [6] 分组2:其他机构改名情况 - 谷歌将原首席多元官更名为“员工参与副总裁” Meta将相关部门重新命名为“无障碍与参与体验部” 亚马逊将DEI事务纳入“包容性体验与技术组” [10] 分组3:多元官现状 - 曾经多元官是炙手可热职位 如今许多人被迫“隐身” 不被允许参加公开活动 甚至在内部决策中被边缘化 [9][12] - 调查显示60%的标准普尔500强公司首席多元官职位出现空缺或人员流失 [13] 分组4:行业应对与趋势 - 研究显示多数企业和学校未真正削减推动多元、包容与公平的内部措施 86%的美国职场人士对增加职场多元持中立或正面看法 [9] - 越来越多机构采取更务实、系统方式评估和推进包容性工作 如引入DEI风险评估 从“简单的比例指标”转向“公平性指标” [13]
特朗普上台后政府网站1000多页内容消失
日经中文网· 2025-04-30 14:30
DEI和气候变化等的内容被删除 (消失的1000多个网页的种类。格子大小表明比例) 404 TO SANTCH3 Reute AGE NOT FOUND (来源)美国宇航局、司法部、白宫和疾病控制中心 性别 DF 7.9 劳动 t候变化 9.4 14.3 14.8% 7.9 中文网 投资 4.5 历届政府 其他 环境 政策 15.1 12.6 9.8 种族 3.6 (注)包括一个网页含有多个关键词的情况。比例采取 四舍五入,因此合计并非为100 日经调查了美国的大学图书馆等机构每次政府更迭时保存政府机构网站URL的"End of Term Web Archive(EOT)"的数据。被删除的是记录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DEI等内容的网页…… 美国政府机构的网页正在大量消失。据调查,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约90个政府机构的至少有1000 个网页无法访问。涉及气候变化和美国国会遇袭事件等。在特朗普政府上台100天后,根据总统 令删除公开信息、试图进行"信息操纵"的实际情况逐渐浮出水面。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调查了美国的大学图书馆等机构每次政府更迭时保存政府 机构网站URL的"End of Term Web A ...
“特朗普之乱”100天的日本思考
日经中文网· 2025-04-29 15:15
菅野干雄:动荡的100天是作为美国历史性衰退的开始而被后世铭记?还是会成为美国复活的序 章?毫无疑问的是,特朗普已经让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信用受损。面对这样的美国,"现在最不能 做的事情,就是一味地专注于维持现状的政策"…… 菅野干雄: 动荡的100天是作为美国历史性衰退的开始而被后世铭记?还是如同特朗普自己所坚 持辩称的那样,会成为美国复活的序章?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9日结束上任初期被称为"蜜月期"的 阶段。他以史无前例的频率随意发布总统令,打着"本国优先"的旗号,以对等关税对全世界施加 威胁。毫无疑问,特朗普不断祭出的强硬手段和朝令夕改的政策,已经让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信 用受损。 特朗普理直气壮地将损害美元信誉、破坏与盟国的协调和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的种种行为合理化, 世界则对此冷眼看待。面对这样的美国,日本应该如何应对?在被称为"特朗普之祸"的国际政治 与经济的动荡中,又应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变?日本不应该仅停留于眼前的关税谈判,更需要进一 步的深思熟虑与行动。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起跑速度远远超过了8年前的第一任期。他在蛰伏的4年里加强了"美国优先"的 理论武装、确立了由忠实追随者组成的人事、还以被称为"洪流战略" ...
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有这些经验
中国环境报· 2025-04-29 08:11
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上海市注重发挥科技平台的支撑作用,拓展协同治理的专业航道。依托上海市环 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资源优势,率先建设以新污染物环境健康影 响评价为核心目标的重点实验室,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协作平台。平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 负责制,创新"项目共研、数据共享、人才共育"运行机制,打通新污染物从环境迁移至健康风险全链条 研究路径。2024年,重点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并成功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与环境健康 学术交流会,凝聚各界专家学者智慧,助推新污染物风险防控体系化发展。 利益整合,推进包容性治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 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 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 模式。 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 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性强、监测难 ...
ESG可持续发展基金遭遇猛烈抛售
快讯· 2025-04-29 07:31
据晨星的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球投资者持续抛售ESG可持续基金,净流出额高达86亿美元(约合 人民币627亿元),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其中,欧洲投资者更是首次成为净卖家,为2018年有数据记录 以来的首次。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反对ESG和多元化、公平、包容政策的浪潮正在影响全球 资产管理公司,使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谨慎。(券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