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转债市场研判及“十强转债”组合 2025年11月
国信证券· 2025-10-29 13:0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转债市场整体机会有限,价格中位数处于高位,偏债型转债数量稀少,平衡型转债面临强赎压力,偏股型转债则普遍高价高溢价[17] 在此环境下,建议以波段思维对待转债资产,均衡配置行业,并精选正股高波动性以消化溢价或低溢价的个券[17] 报告据此筛选出2025年11月的“十强转债”组合,覆盖银行、锂电、医疗、半导体等多个行业[19] 2025年10月转债市场回顾 - 10月权益市场总体震荡上涨,沪指全月上涨0.42%,收于3950.3点,行业表现分化,煤炭(+7.06%)、银行(+6.86%)、石油石化(+2.86%)领涨,而计算机(-5.85%)、电力设备(-5.09%)、有色金属(-4.85%)等板块跌幅居前[5] 债市多空因素交织,10年期国债利率收于1.849%,较月初上行0.20个基点[5] - 转债市场经历估值先压缩后修复的过程,中证转债指数月内下跌1.35%[5] 截至10月24日,转债算术平均平价较上月下降3.00%至114.34元,价格中位数较上月末下降0.48%至131.01元,处于2023年以来97%分位数的高位[5] 偏股型转债估值小幅压缩,[90,125)平价区间平均转股溢价率为24.49%,较上月末下降0.46%[5] 市场日均成交额明显下降至632.70亿元[5] - 个券层面,收涨个券数量(131只)少于收跌个券(271只),涨幅居前的多为临期小余额标的,而前期涨幅较大的个券出现回调[5] 2025年11月转债配置策略 - 策略上强调波段操作与均衡配置,建议关注高胜率与高赔率方向[17] 高胜率方向包括锂电(储能IRR提升、行业出清接近尾声)、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国产替代份额突破)、农药(全球周期复苏)、变压器(AI基建推升需求)、功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需求激增)及医疗器械(院内招标回暖)等[17] 高赔率方向包括银行(保险资金配置及分红行情)、生猪养殖(产能出清)、电力(煤价支撑电价)及转债化债(风险收益比优于正股)[17] - 中长期逻辑待兑现、适合波段操作的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在即)、低空经济(招标增长与订单落地)、反内卷(光伏/生猪等协议减产)及创新药(BD落地密集期)等[17] 2025年11月“十强转债”组合 - 组合包含十只转债,覆盖多个行业,具体信息如下[19]: - **兴业转债 (113052.SH)**:正股兴业银行,余额413.52亿元,价格122.83元,转股溢价率26.34%,评级AAA,推荐因股息率重回5%+,配置价值凸显[19] - **亿纬转债 (123254.SZ)**:正股亿纬锂能,余额49.99亿元,价格168.60元,转股溢价率6.41%,评级AA+,因动储电池出货均快速增长[19] - **奕瑞转债 (118025.SH)**:正股奕瑞科技,余额14.22亿元,价格138.84元,转股溢价率33.03%,评级AA,因医疗设备更新拉动探测器需求,核心零部件突破海外垄断[19] - **精测转2 (123176.SZ)**:正股精测电子,余额12.75亿元,价格152.72元,转股溢价率32.09%,评级AA-,因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替代紧迫性提升[19] - **韦尔转债 (113616.SH)**:正股豪威集团,余额24.32亿元,价格128.29元,转股溢价率56.94%,评级AA+,因智驾与新兴市场加速导入,推出强竞争力新品[19] - **中贝转债 (113678.SH)**:正股中贝通信,余额5.11亿元,价格137.18元,转股溢价率22.71%,评级A+,因训练推理需求推升Token消耗,公司智算业务爆发式增长[19] - **华设转债 (113674.SH)**:正股华设集团,余额4.00亿元,价格128.28元,转股溢价率40.04%,评级AA,因基建设计龙头主业企稳,发展智慧设计及低空经济新业务[19] - **恒逸转债 (127022.SZ)**:正股恒逸石化,余额20.00亿元,价格113.15元,转股溢价率52.99%,评级AA+,因炼化落后产能淘汰,龙头盈利有望修复[19] - **保隆转债 (113692.SH)**:正股保隆科技,余额13.90亿元,价格133.69元,转股溢价率36.46%,评级AA,因全球TPMS龙头,空气悬架、智驾等新业务迅速增长[19] - **利民转债 (128144.SZ)**:正股利民股份,余额2.58亿元,价格235.80元,转股溢价率5.06%,评级AA,因国内杀菌剂龙头,加速布局生物合成[19] 重点公司分析 - **兴业银行**:2024年营收2108.31亿元,净息差1.82%,不良率1.07%,拨备覆盖率237.78%[23] 大投行FPA余额4.53万亿元,财富管理AUM近年复合增速达17%[23] 2024年度分红总额224.32亿元,股息率达4.7%,当前PB为0.61倍[23] - **亿纬锂能**:2024年营收487.84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19.7GWh,同比增长33%,动力电池出货13.1GWh,同比增长83%[34] 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600Ah+储能电池量产的企业[34] - **奕瑞科技**:2024年营收18.64亿元,销售毛利率58.70%[44] 公司平板探测器全球市占率估算达20.09%,为中国厂商第一,2024年核心零部件收入达1.26亿元,同比增长45.49%[46] - **精测电子**:公司是国内平板显示检测设备龙头,产品覆盖LCD、OLED等,并积极切入半导体检测领域,与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客户合作[59] - **豪威集团**:2024年营收210.21亿元,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69] 汽车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提升至59.05亿元,同比增长29.85%[69]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69] - **中贝通信**:2024年营收28.62亿元,2025年上半年智算服务业务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498.21%[83] 公司已累计上线1.4万P算力,预计年底达3万P[83] - **华设集团**:2024年营收53.53亿元,公司是工程咨询龙头,具备低空经济全过程服务能力,承接多个省级规划项目[95] - **恒逸石化**:2024年营收1361.48亿元,公司构建“一滴油、两根丝”完整产业链,PTA产能全球领先,锦纶需求向好[105] - **保隆科技**:2023年营收58.97亿元,2024年空气悬架业务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41.8%,传感器业务收入6.65亿元,同比增长25.37%[117] - **利民股份**:2024年营收42.24亿元,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747.1%,核心产品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价格同比上涨[130]
华大智造跌2.06%,成交额8634.6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43.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5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9日盘中公司股价下跌2.06%至64.21元/股,成交额8634.61万元,换手率0.32%,总市值267.4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43.98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09.77万元(占比1.27%),大单卖出1860.80万元(占比21.55%)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7.23%,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6.66%,近60日下跌8.38% [1] - 今年以来公司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4日,当日龙虎榜净卖出4476.53万元,卖出总额1.66亿元(占总成交额18.67%)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业务贡献主营业务收入的90.89% [2]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9亿元,同比微降0.01%,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但亏损额同比大幅收窄74.20%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50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合成生物、医疗器械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4万户,较上期增加14.17%,人均流通股增至26794股,较上期大幅增加69.94% [2] - 同期,多家主要指数基金减持公司股份,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减持109.79万股至752.58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减持418.28万股至734.95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也减持122.02万股至581.97万股,而南方中证500ETF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麦格米特涨2.00%,成交额13.2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806.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4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0%,报80.48元/股,成交金额13.22亿元,换手率3.67%,总市值440.7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806.74万元,特大单买入1.61亿元(占比12.20%),卖出2.42亿元(占比18.34%),大单买入3.66亿元(占比27.71%),卖出3.73亿元(占比28.2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05%,近5个交易日上涨9.93%,近20日下跌1.87%,近60日上涨41.99% [1] - 今年以来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2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73亿元,买入总计8.37亿元(占总成交额29.70%),卖出总计3.64亿元(占总成交额12.9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29日,于2017年3月6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智能家电电控产品、工业电源和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能家电电控产品45.92%,电源产品24.77%,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10.87%,工业自动化8.32%,智能装备5.09%,精密连接4.37%,其他0.6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其他电源设备Ⅲ,概念板块包括医疗器械、小米概念、OBC概念、柔性电子、5G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46.74亿元,同比增长16.52%,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减少44.8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6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1亿元 [3] - 截至10月10日,股东户数8.30万,较上期增加1.22%,人均流通股5487股,较上期减少1.2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439.23万股,较上期减少484.22万股,南方中证500ETF为新进第五大股东,持股647.48万股,万家人工智能混合A和宏利转型机遇股票A退出十大股东之列 [3]
安必平跌2.10%,成交额801.1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9.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28
今年以来安必平已经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2月1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686.40万 元;买入总计2204.53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24.86%;卖出总计2890.92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32.59%。 资料显示,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风信路科信街2号,成立 日期2005年7月6日,上市日期2020年8月2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 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自产产品79.72%,外购产品13.11%,服务收入5.90%,其他(补 充)1.27%。 安必平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体外诊断、肝炎治疗、医 疗器械、抗癌治癌、智慧医疗等。 截至9月30日,安必平股东户数7567.00,较上期减少17.94%;人均流通股12365股,较上期增加 21.86%。2025年1月-9月,安必平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减少28.29%;归母净利润-1076.71万元, 同比减少136.34%。 10月29日,安必平盘中下跌2.10%,截至09:53,报25.12元/股,成交801.15万元,换手率0 ...
安杰思跌2.03%,成交额4095.0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22.9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9 10: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下跌2.03%,报62.12元/股,总市值50.39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4095.04万元,换手率1.5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22.95万元,特大单净卖出981.42万元(卖出1489.15万元,买入507.7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52%,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5.76%、14.90%、23.03%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7.51%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减少10.3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GI类62.74%,EMR/ESD类23.26%,ERCP类11.04%,仪器类2.21%,其他0.7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2.3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728户,较上期增加2.89% [2] - 人均流通股为7255股,较上期减少2.47%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平安低碳经济混合A(持股85.0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2.09万股)、平安价值优享混合A(持股40.00万股)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分类 - 公司全称为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6日,于2023年5月19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概念板块包括医疗器械、价值成长、专精特新等 [1]
南卫股份跌2.14%,成交额299.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09:57
股价表现与市值 - 10月29日盘中下跌2.14%,报6.41元/股,成交299.25万元,换手率0.16%,总市值18.53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7.36%,近5个交易日下跌0.77%,近20日上涨9.01%,近60日下跌5.04%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医疗器械等 [1] 公司基本业务 - 公司全称为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7月4日,于2017年8月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透皮产品、医用胶布胶带及绷带、运动保护产品、急救包、护理产品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创可贴39.59%,防护用品28.11%,胶布胶带及绷带22.54%,敷贴5.01%,急救包2.63%,其他1.71%,贴膏剂0.40%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1.39% [1] - 2025年1月-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96.77万元,同比减少1363.32%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752.70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5万,较上期增加48.53%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19986股,较上期减少32.67%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00799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2]
登康口腔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2.28亿行业第二,净利润1.36亿超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1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14日,于2023年4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口腔护理行业知名企业,专注口腔护理用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重庆市,控股股东为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4]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12.28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1亿元和中位数11.74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1.3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27亿元和中位数1.09亿元 [2] - 成人牙膏为主营业务核心,收入6.77亿元,占比80.43%,成人牙刷收入8330.17万元,占比9.90%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50.50%,较去年同期的49.25%有所上升,且高于行业平均的37.91%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6.41%,低于去年同期的27.66%,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5.71%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邓嵘2024年薪酬161.26万元,较2023年的147.41万元增加13.85万元 [4] - 总经理赵丰硕2024年薪酬161.26万元,较2023年的147.41万元增加13.85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06万,较上期增加8.38% [5] 机构观点与展望 - 招商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2.53亿元、3.2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3倍、26.5倍、20.9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 - 长江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9亿元、2.43亿元、3.0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倍、28倍、22倍,维持"买入"评级 [6] - 业务亮点包括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销售费用率优化,以及重组蛋白牙膏新品有望成为爆品 [5][6]
科森科技前三季度营收24.53亿元同比降6.45%,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50.9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5.74%
新浪财经· 2025-10-28 18:18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53亿元,同比下降6.45% [1] - 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亏损同比收窄50.9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26.95%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2% [1][2] 盈利能力分析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9.95%,同比上升3.27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净利率为-4.68%,较上年同期上升4.24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14.12%,同比上升4.7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25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1.10%,同比上升7.2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 [2] 费用与成本结构 -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为4.33亿元,同比增加2813.78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为17.63%,较上年同期上升2.21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7.89%,管理费用同比增长0.39%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2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5.74% [2] 估值与市场指标 - 市盈率(TTM)约为-16.76倍,市净率(LF)约为3.29倍,市销率(TTM)约为2.19倍 [2] - 股东总户数为9.43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2.04万户,增幅27.57%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6.32万元增加至8.51万元,增幅为34.62%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结构件,占收入76.75% [3] - 其他业务包括新能源-储能(10.58%)、医疗手术器械结构件(8.10%)等 [3] - 为苹果、亚马逊、谷歌、美敦力等国际知名客户提供精密金属、塑胶结构件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3]
超研股份涨0.76%,成交额5718.71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23.84万
新浪财经· 2025-10-28 16:12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0.76%,成交额为5718.71万元,换手率为3.90%,总市值为107.5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3.84万元,占成交额的0.02%,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60位,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4] - 近20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3417.63万元,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3.31% [5] 业务构成与产品线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医用超声71.16%,工业超声17.30%,配附件5.72%,X射线4.56%,其他1.26% [7] - 主要产品包括掌上式无线彩超、便携式彩超、推车式彩超、全容积乳腺超声成像系统、便携式X射线机等 [2]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公司开发的“宏云”系统依托5G网络可实现远程传输图像、报告及远程交互功能 [2] - “麦粒医生”平台可提供在线诊断指导、使用咨询培训和产品维护等远程服务 [2] - 公司于2025年3月参加了第97届WVC年会,展出了在宠物、马匹和家畜方面的创新兽用医学影像成果 [2] 财务表现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15.00%;归母净利润6844.55万元,同比增长18.50% [8]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55.26%,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23万,较上期减少16.65%;人均流通股2456股,较上期增加19.98% [8]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宝中证医疗ETF为新进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191.27万股 [9] 公司背景与市场定位 - 公司成立于1982年11月15日,于2025年1月22日上市,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7]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人工智能、次新股等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68.96万元 [9]
四川长虹跌2.02%,成交额9.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4: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8日股价下跌2.02%至10.18元/股,成交额9.43亿元,换手率1.99%,总市值469.9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6亿元,特大单和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特大单卖出占比14.26%,大单卖出占比21.68% [1]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6.04%,但近20个交易日下跌8.45%,近60个交易日上涨1.60%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2月7日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电器、部品、ICT综合服务、精益制造服务及其他特种业务 [2] - 营业收入构成中,ICT产品与服务占比最高,达34.75%,其次为空调(20.46%)和电视(12.44%)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彩电,概念板块包括网络直播、跨境电商、网红经济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业绩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0.37万户,较上期减少7.04%,人均流通股增至6557股,增幅7.58% [3]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18.89亿元,同比增长5.94%,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2.49%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8.4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46亿元 [4]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7888.31万股,较上期减少255.06万股 [4]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5373.79万股,较上期减少110.24万股 [4] - 国泰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736.26万股,博时成渝经济圈ETF等退出十大股东之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