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搜索文档
【保险学术前沿】文章推荐:2025年现代保险业面临的十大挑战
13个精算师· 2025-07-03 16:56
现代保险业面临的十大挑战 核心观点 - 现代保险业正经历技术颠覆、法规变化、人口结构转变及客户需求演变带来的多重挑战 [2][3] - 行业需通过创新、合作保险科技公司、加强网络安全和培养数字化人才来应对挑战 [33] 分项挑战总结 1 颠覆性技术与保险科技(Insurtech) - 保险科技企业利用AI、大数据和物联网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重塑行业模式 [6] - 案例:Lemonade通过AI聊天机器人实现即时保单签发和理赔处理 [6] - 数据:2023年Q1全球保险科技融资额达13.9亿美元 [6] 2 网络安全风险 - 网络攻击威胁加剧,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财务损失 [8] - 案例:2021年CNA Financial因勒索软件攻击支付4000万美元赎金 [8] - 数据:2023年全球网络犯罪损失预计达8万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0.5万亿美元 [8] 3 不断变化的法规环境 - 多国运营的保险公司面临复杂合规要求,如欧盟GDPR [10] - 数据:80%保险公司CEO认为过度监管威胁增长前景 [10] 4 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 - 老龄化推高退休规划、长期护理和健康保险需求 [12] - 案例:日本老年保险产品需求激增 [13] - 数据: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15亿(较当前翻倍) [14] 5 气候变化与灾难性事件 - 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赔付上升和保费提高 [16] - 案例:2018年加州野火造成120亿美元保险损失 [17] - 数据:2022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2750亿美元中45%由保险覆盖 [17] 6 去中介化与分销渠道变革 - 数字渠道和D2C模式削弱传统中介作用 [19] - 案例:印度Policybazaar等聚合平台兴起 [19] - 数据:43%消费者倾向直接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 [19] 7 医疗成本上升 - 医疗通胀迫使健康保险公司平衡保障范围与保费可负担性 [21] - 案例:美国人均医疗支出压力显著 [22] - 数据:2030年全球医疗支出预计达10.6万亿美元 [23] 8 低利率环境 - 长期低利率削弱保险公司投资收益能力 [25] - 案例:日本保险公司受低利率负面影响显著 [25] - 数据:全球平均利率从2007年2.85%降至2023年2.1% [26] 9 人才吸引与留住 - 行业需争夺数据科学家、AI专家等数字化人才 [28][29] - 数据:56%保险从业者年龄在45岁及以上 [29] 10 消费者期望与体验 - 客户要求无缝、个性化数字服务 [31] - 案例:Progressive通过远程信息处理提供个性化车险 [31] - 数据:80%客户愿分享数据以换取定制化服务 [31]
倾听尼山2025|斯特里奥斯·维尔维达基斯:文明的差异并非障碍,而是“美的多样性”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5:16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概述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 - 论坛设置多项分议题,包括“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 [1] - 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旨在通过文明对话解决人类社会普遍问题,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1] 斯特里奥斯·维尔维达基斯的文明互鉴观点 - 文明的差异并非障碍,而是“美的多样性”,不同文明在道德价值、情感经验、追求真理与美的本质动力上存在一致性 [2] - 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为世界提供宝贵参照,儒家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则”、道家与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理念具有相似性 [3] - 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伦理等全球性挑战需整合不同文明的道德资源,哲学教育应走向大众以引导公众理解多元文化 [3][4] 跨文化伦理与哲学对话 - 普遍伦理价值如正义、仁爱、慈悲构成“最小伦理共识”,应在跨文化对话中不断拓展和深化 [7][8] - 希腊传统强调理性辩论和智识美德,中国传统注重道德和谐与社会实践,两种范式可相互丰富 [10][11] - 哲学家应引导决策者增强全球责任意识,东西方需互相借鉴个人自主与集体责任理念 [12][13] 哲学教育的公共价值 - 哲学教育应纳入各级学校课程,通过公共讲座、网络视频等方式使哲学成为日常生活指南 [18] - 孔子与苏格拉底作为教育典范,其美德应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楷模,哲学思考有助于培养智力和品格美德 [17][19] - 跨文化哲学对话能纠正文化盲点,例如西方社会可借鉴东方的环境价值观,东方传统可从西方个人自由思想中获得启发 [15][16]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7月3日
新华财经· 2025-07-03 11:32
美国就业市场 - 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意外减少3.3万人,为202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远低于预期的增长9.8万人,5月数据下修至仅增加2.9万人 [1] - 服务业就业在6月减少6.6万个岗位,创疫情以来最大降幅,美国利率期货已完全消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 [1] 加密货币与银行业 - 美国硅谷亿万富豪群体申请特许银行执照,计划成立全国性银行,重点扶持加密货币等初创企业 [1] 气候变化与政策 - 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气候法》修订案,设定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90%的目标,并建议引入碳信用额度机制 [2] - 联合国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经历有记录以来最广泛、破坏性最强的干旱事件,凸显严峻干旱挑战 [1] 公共卫生政策 - 世卫组织倡议通过征收健康税,到2035年将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实际价格提高至少50%,以遏制慢性病并增加公共收入 [1] 亚太经济数据 - 澳大利亚5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2%,低于预期的0.5%,但较前月零增长有所回升 [3] - 韩国6月CPI同比上涨2.2%,涨幅时隔两个月重回2%以上,高于预期的2.1% [4] 能源与贸易 - 印尼计划到2029年或2030年实现原油日产量100万桶的目标,以加强能源安全 [4] - 阿根廷、巴西等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完成自贸协定谈判 [4] 全球金融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分化:道指微跌0.02%,标普500涨0.47%,纳指涨0.94% [5] - COMEX黄金期货涨0.56%至3368.7美元/盎司,白银期货涨1.08%至36.79美元/盎司 [6] -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涨3.06%至67.4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2.98%至69.11美元/桶 [6] - 美债收益率全线攀升,10年期收益率涨4.50个基点至4.279% [6]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微跌0.05%至96.777,欧元兑美元升至1.1800,英镑兑美元跌至1.3636 [7]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报7.1670,较前日下跌52个基点 [7]
热浪席卷欧洲多地 或成欧洲最热6月之一
新华社· 2025-07-02 19:24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1日发布报告说,欧洲大部分地区正经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今年6月或成为欧洲 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之一。 报告指出,今年6月,欧洲多地持续出现气温偏高现象,西欧地区已先后经历两轮热浪。报告还预测, 未来几天,欧洲大部分地区将持续遭遇高温天气。 法国气象局6月30日对全国84个省发布热浪橙色警戒,多个省份7月1日升级为红色警戒。在法国首都巴 黎,热浪已持续多天;据气象机构预报,巴黎7月1日的气温或逼近40摄氏度。法国教育部已要求超过 1300所学校当天部分或全部关闭。打算游览埃菲尔铁塔的游客被要求推迟观光安排,巴黎这处地标建筑 的顶部区域将关闭至7月2日。 据意大利卫生部统计,意大利27个主要城市中有17个经历高温天气。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报道,意大利 北部城市博洛尼亚7月1日处于高温预警状态。一名46岁的建筑公司老板在博洛尼亚附近一所学校停车场 施工时死亡,目前正在确定其死因是否关联高温。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北部城市格罗宁根两地都因高温天气而调整大型户外活动安排,或改期举行 或增加防暑降温举措。 (文章来源:新华社) "近期观测到的气温更常见于7月和8月,每年夏季通常仅出现几次。"欧洲中期天 ...
气温飙升至危险水平!“双热穹顶现象”席卷欧洲和美国
第一财经· 2025-07-02 18:10
欧洲高温现象 - 欧洲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显著高于平均水平[1][2] - 英格兰6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 伦敦最高气温预计达35摄氏度[6] - 法国84个省份进入橙色预警 部分升级为红色预警 被称为"前所未有"[7] - 法国和贝宁-卢森堡地区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10至14摄氏度[8] - 西班牙赫雷斯气温达46摄氏度[8] - 欧洲6月可能跻身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前5名[8] - 意大利 希腊 瑞士 德国 比利时等多国发布高温预警[8] 北美高温现象 - 美国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摄氏度[1][9] - 纽约曼哈顿气温37摄氏度 肯尼迪机场达38.9摄氏度[1] 气候科学分析 - "双热穹顶"现象随着地球变暖可能更常见[2] - 喷射流"准共振放大"现象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过去70年从每年1次增至3次[9] - 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热浪加剧[10][11] - 现有气候模型未完全捕捉"双热穹顶"现象及其受人为变暖影响方式[10] - 地中海西部和英国西南部海域海水温度高于平均值[6] 气候影响评估 - 数百万欧洲人面临高温压力[8] - 当前气温特征更符合7-8月典型特征 且通常夏季仅出现几次[8] - 气候变化导致热浪更频繁 强度更大 影响区域更广[8] - 温度记录将被频繁打破且突破幅度大[12]
最高46.6℃!欧亚多地出现史上最热6月
财联社· 2025-07-02 17:43
全球极端高温现象 - 北半球7月初已出现往年盛夏才有的极端高温,欧洲、亚洲多国6月气温纪录被"粉碎" [1] - 西班牙6月平均气温达23.6摄氏度,超过7、8月正常水平 [2] - 英国英格兰地区6月平均气温16.9摄氏度创历史新高,全英遭遇1884年以来第二热6月 [2] - 日本6月平均气温较1991-2020年均值高2.34摄氏度,打破2020年1.43摄氏度的原纪录 [2] 极端高温成因 - 欧洲"热穹顶"现象导致高压系统困住热空气,形成持续晴朗无风天气 [2] - 日本西风带北移和强盛太平洋高压系统引发7、8月特有的大气环流形势 [3] - 比利时原子球塔因1958年建造时未考虑极端高温,不锈钢球体吸热导致内部酷热 [6] 破纪录高温数据 - 西班牙埃尔格拉纳多6月28日出现46摄氏度极端高温 [4] - 葡萄牙莫拉镇6月29日测得46.6摄氏度,刷新大陆地区6月纪录 [5] - 法国本周部分地区将超40摄氏度,导致1900所学校停课 [5] - 巴黎大区时隔5年再发红色高温警报,埃菲尔铁塔观景平台关闭 [6] 高温影响 - 法国已有两人因高温相关疾病死亡 [6] - 布鲁塞尔原子球塔史上第二次因高温缩短开放时间 [6] - 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所预警气温或达37摄氏度 [8] 气候专家观点 - 联合国秘书长称极端高温已成"新常态",地球正变得更炎热危险 [9] -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主任指出热浪将更强烈持久频繁 [10]
欧洲多地热浪持续 海陆高温齐破纪录 上月或成最热6月之一
快讯· 2025-07-02 09:08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报告称,欧洲大部分地区正经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今年6月或成为欧洲有 记录以来最热6月之一。而在刚刚到来的7月,欧洲的高温天气仍在持续。报告指出,今年6月,欧洲多 地持续出现气温偏高现象,西欧地区已先后经历两轮热浪。报告还预测,未来几天,欧洲大部分地区将 持续遭遇高温天气。报告称,气候变化让热浪发生得更频繁、更强烈,影响范围也更广。高温致法国学 校关闭景点受限。7月1日,法国高温天气持续。法国气象机构称,1日法国的气温将达到本轮高温天气 的峰值,部分地区气温将超过40摄氏度。法国教育部表示,由于高温天气,该国大约1350所学校完全或 部分关闭。此外,出于安全保障,法国著名旅游景点埃菲尔铁塔管理部门1日暂停向游客开放铁塔的顶 部区域。(央视新闻) ...
极端天气频发,如何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7-02 07:15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 2023年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叠加导致中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多地遭遇破纪录致灾性极端天气事件[1] - 2024年入汛后南方多省遭遇多轮强降雨,贵州榕江县出现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华北部分地区气温超40℃[1] - 中国城镇化率达67%(约9.4亿城镇人口),城市面临的气候风险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1]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 2017年启动28个城市试点,2023年扩大至39个试点城市,覆盖七大地理分区和不同规模城市[2] - 试点城市在政策创新、生态修复、风险防控、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取得成效[2] - 北京将气候适应纳入城市规划,深圳开展韧性社区试点,丽水打造海绵城市和绿色风廊[2] 城市建设系统性改造 - 需要重构城市空间、生态和社会系统,而非简单工程叠加[3] -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管理,采用通风廊道、海绵城市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3] -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智慧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风险点位监控[3]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 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众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4] - 重点提升市民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4] -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4]
西班牙度过“最热六月”,葡萄牙热浪“创下新高”,新一轮极端高温炙烤欧洲多国
环球时报· 2025-07-02 06:59
欧洲极端高温事件 - 西班牙近2/3城镇发布健康风险警告,其中804个城镇处于最高警戒级别 [1] - 法国近1350所学校在1日部分或全部关闭 [1][6] - 意大利医院急诊科报告称中暑病例增加10%,部分医院设立专门中暑通道 [1][6] 气温数据记录 -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韦尔瓦省埃尔格拉纳多6月28日录得46摄氏度高温,创下西班牙6月最高气温纪录 [2] - 西班牙6月平均气温为23.6摄氏度,超过7月和8月的正常平均值 [2] - 葡萄牙埃武拉地区小城莫拉6月29日达到46.6摄氏度,接近该国47.3摄氏度最高气温纪录 [5] 高温应对措施 - 法国16个省处于最高级别红色预警状态,68个省为橙色警戒状态 [4] - 德国企业规定室温超过30摄氏度必须采取应对措施,超过35摄氏度员工可拒绝工作 [7] - 意大利罗马市政游泳池对70岁以上老人免费开放,威尼斯7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享受博物馆导览服务 [6] 高温影响统计 -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统计学家预测6月30日至7月3日期间可能造成4500多例超额死亡 [8] -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57个国家中只有21个报告制订了国家高温健康行动计划 [8] - 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打破了2023年创下的纪录 [8] 气候变化影响 - 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加剧高温热浪现象,城市地区热岛效应使气温进一步升高 [9] - 地中海水温升高导致狮子鱼、有毒兔头鲀等物种出现在意大利南部海域 [9]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称气候危机是一场人权危机 [9]
携手共护同一片绿地蓝天(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中欧环境合作机制升级 - 中欧自20世纪90年代将生态环保纳入政府间合作议题,近年高层对话机制持续完善,战略引领作用突出[2] - 第十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于2025年6月1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双方强调在全球生态危机下需加强团结应对[2] - 欧盟提出深化塑料污染治理、无毁林供应链建设等合作,并推动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2] 清洁能源技术合作 - 中法核能合作成果显著:大亚湾核电站采用法国技术,台山核电站成为全球第三代核电站建设范例[4] -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在希腊投资78.2兆瓦色雷斯风电项目,34台风机成为当地地标[4] - 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154兆瓦项目采用正泰新能设备,满足6.4万户家庭用电[5] 绿色产业协同发展 - 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上850家中国展商参展,展示大型储能系统、智能电网等技术,参展规模仅次于德国[5] - 比亚迪在匈牙利建整车工厂,宁德时代、远景科技在德、西、匈建设电池生产线,支撑欧洲汽车转型[5] - 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技术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全球领先,欧盟在绿色监管和金融领域具备优势[6] 多边治理体系构建 - 2024年5月中欧联合举办循环经济转型研讨会,推动生命周期设计、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合作[7] - 中法蓝冠噪鹛保护项目建立遗传资源基因库和种源繁育基地,成为生物多样性治理合作典范[7] - 欧盟通过欧中能源合作平台推进电力市场改革、碳市场联通等制度性合作[7] 全球气候治理影响力 - 英国《金融时报》建议中欧英建立绿色联盟,推动清洁建筑、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关键议题突破[3] - 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指出中欧已成为全球气候战略关键支点,与中国对话是必要选项[3] - 中欧每年举行部长级能源对话会,形成涵盖政策对接、市场协同的多层次合作体系[3]